略论天台学对中国佛教各宗的思想影响
2015-02-13朱封鳌
朱封鳌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浙江天台317200)
略论天台学对中国佛教各宗的思想影响
朱封鳌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浙江天台317200)
智大师首创五时八教、止观双修等学说,在继承印度佛学和融合儒道两派思想的基础上,创立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体系的天台宗,后人尊为“天台学”。它对后起的中国佛教各宗均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
天台学;律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DOI: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4.001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一个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最早模式。它创立于陈隋,兴盛于唐,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又以特有的教理和实践盛行于世。
一、对律宗的影响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至六朝,戒律亦渐完备。罗什在长安时,弗若多罗等译《十诵律》;佛陀跋多罗在建康译《僧律》。梁时,北方有道覆律师,始作《四分律疏》,后经慧光继承其说,从此遂发扬光大。智者习《法华经》,对于戒律亦曾精研。陈高祖永定元年(557),他曾依慧旷律师,学戒律及方等,深有领会。陈后主至德三年(585),奉诏出金陵,在太极殿开讲《仁王经》,并为太子授戒。陈后主至寺,“于众中起拜殷勤,储、后以下并崇戒范”。隋文帝开皇十一年,晋王(炀帝)敦请智者至扬州。十一月,为晋王授菩萨戒,赐号智者大师。智者亦以精通戒律著称,撰有《菩萨戒经义疏》2卷,章安记录。
最早将天台戒律和止观教义摄入律宗的是道宣(596-667)。他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武德中,居终南山白泉寺,精研律义,著有《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羯磨》、《净心诫观法》、《教诫律仪》等。他声教广被中国,受业传教弟子可千百人。在关中立戒坛时,四方诸州,大河南北,及长江上下游各州均依法受戒。道宣将天台宗的止观义理,结合在戒律之中,认为持戒应以止心为本。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2]卷40中说:
原夫大雄御寓,意(岂)惟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总归为显一理。但由群生著欲,欲本所谓我心,故能如其所怀,开示止心之法。然则心为生欲之本,灭欲必止心元。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法,发定之功,非戒不弘,是故特须尊重于戒。故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持戒之心要唯二辙:止持则戒本最为标首,作持则羯磨结其大科。后进前修,妙宗斯法。
文中说的“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法,发定之功,非戒不弘”,是把天台宗定慧双修的做法,提到持戒过程中的最重要地位。在《净心诫观法》卷5《五字释名法》中,他又指出:
净心者,于汝现行烦恼诸部过患,教修对治,令汝即时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于大乘清净信心,趣向菩提种性住处。
又《诫观五停心观法》云:五妄想者,如除剌树,先断其根,故修五观,息五过。止不令起,故名停心观。因修此观,现恼不行,得小解脱。所由之处,戒定调柔,渐证神通,名大解脱。十障灭尽,名真解脱。莫不因今五停观法,如是修入,名为净心。[2]卷45
这是说,持戒必先净心,使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先修五停观,息五过,逐渐从小解脱、大解脱,直到真解脱。这与天台宗的说法十分吻合。
玉泉寺高僧弘景,是道宣的再传弟子。他在奉敕三度入内宫作授戒师时,反复向武则天申述了“心转明净发生定慧”的义理,强调“五停观法”。这正表明了他对天台与律宗关系的理解。
弘景的法嗣鉴真,兼通律与天台教观。天宝三年(744),他第四次东渡时曾礼天台国清寺,带去天台宗三大部等典籍,后至日本弘扬律宗与天台宗。日本高僧最澄,精通台、密、律三教,正是受了鉴真的法乳。至于惠真,更是精通毗尼,后又从义净律师(635—713)处得读梵本律藏。任持玉泉寺时,被称为“荆南正法”,和国清寺的玄朗大师齐名。一行、法璨大师,均出其门下。上述足以证明天台宗对律宗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二、对华严宗的影响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主要研习对象的佛教学派。《华严经》中国译本大部有二:一、晋译《华严》60卷;二、唐译《华严》80卷。晋译《华严》系佛陀跋多罗在建康译出,其时罗什的弟子慧严、慧观亦参与译事。慧观等判教以华严为顿教。梁陈间,研究华严渐盛,至唐初才形成学派。
华严宗受天台宗的影响很深。首先,华严是以天台的止观义理为其根本教理的。华严宗的始祖杜顺(557-640)在《华严五教止观》中说:
第一、法有我无门……若行者观此十八界,断前等烦恼,得离我、我所,此即解脱能观之心,是智所观之境,无人名得人无我智也……此略出说小乘破我执。
第二、生即无生门。生即无生门者,就此门中,先简明相,后入无生门……法实非有,妄见为有,由妄见故,即谓真如涅可得,生死有为可舍,为斯见故,是故成病。今知法空,如法无谬,故成于观。
第三、事理圆融观。夫事理两门圆融一际者,复有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者是理,心生灭者是事。即谓空有二见,自在圆融,隐显不同,竟无障碍。
第四、语观双绝门。夫语观双绝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是也。即于上来空有两门,离诸言论、心行之境,唯有真如及真如智。
第五、华严三昧门。但法界缘起,惑者难阶。若先不濯垢心,无以登其正觉。[2]卷54
这里说的五教止观,是圆宗最初之观,即约五教各别止观。第一、法有我无门,即藏教中的人无我。人体为五蕴的假和合,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称人无我。约此观,是为破我执。第二、生即无生门,是法无我智,约此观可破人空法空。第三、事理圆融观,则接近于止观中道。其中说到“心真如门是理,心生灭者是事,所谓空、有二见,自在圆融”时,他还以水波相喻:“空有圆融,一不一故,犹水波为喻,高下相形是波,湿性平等是水,波无异水之波,即波以明水;水无异波之水,即水以成波……水之与波,别而不别。”这里很明显地归结于中道实相。至于第四、第五二观,提到了真如和法界缘起,更明显地表明它与天台的真如缘起论是共通的。
其次,对待法界问题的看法,华严也是深受台宗影响的。台宗为差别尘沙事相而立十法界(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智者在《摩诃止观》卷5中说:“法界者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摄,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界,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界,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华严则在智者所说的十法界基础上,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特立四法界。澄观的弟子宗密在《注华严法界观门》中说:“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他认为,法界是一切众生身心之本性。“万有即是一心”,可用天台宗说的“性具三千”的义理去解释,法是轨则,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因为它随事分别;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因为诸法性不能变易之故。性、分两者互相交络,则成理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这是从天台宗十法界的说法中受到启发,再从横的方面提出四法界去圆通它。这就成了后来佛学界关于法界问题所公认为真理的横竖二门(四横十竖)。
在判教方面,华严三祖法藏撰《五教章》4卷,讲述五教的教义: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根据四部《阿含》、《毗婆沙论》等,讲说灰身灭智的涅法;大乘始教是大乘的初门,分相始教与空始教两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为空始教。此二教均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称始教。大乘终教根据《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等,说真如缘起之理,明一切皆成佛之旨。顿教是强调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圆教是根据《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这里又分别教一乘和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开示圆融不思议法门,完全异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可见,华严宗的五教说,与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大同小异。故《华严经疏》卷2说:“(华严)教类有五,即贤首(法藏)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说:“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这就是说,华严“五教”,不过在天台化法四教的基础上,加一顿教而已。华严四祖澄观在《华严经疏》卷2中说:“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旁化菩萨。二、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正为菩萨旁通二乘……三、别教。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故声闻在座,如聋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别者……四、圆教。以不偏为义。此教正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为圆……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秘密、不定。”又说:“然此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分耳。”[2]卷45可见,在判教方面,华严宗也是深受天台宗的影响。
三、对真言宗的影响
真言宗,又名密宗。唐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又称《大日经疏》)卷1称:“真言,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非正翻也。”[2]卷39
自汉代以来,所译的佛经中说有密咒。智者倡导的天台宗化仪四教中,就有秘密教。它是根据慧思大师《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说,应用显、密两种不同方法化导众生。因为众生的根性和基础不同,虽同在一会上受教,所领悟的也各不相同,故须在会后再用秘密的方法分别传授。但这种秘密教和唐代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72-732)的真言密教并不相同。
真言宗之传,是从唐玄宗时开始的,其时善无畏来华译经,译成《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世称《大日经》)7卷,《苏婆呼童子经》3卷和《苏悉地羯罗经》3卷,称为密宗三经。其中《大日经》,是他和一行于开元十二年(724)奉敕于洛阳译出的。
一行(673-727),是天台宗玉泉系惠真的弟子,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人。早年博览经史,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曾于惠真座下学习天台教观,颇有建树。据《天台山全志》记载,他在开元初年受敕编制《大衍历》,到处访师求教,后至天台山国清寺。“见一院,古松十数,门有流水,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来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又谓曰:‘门前水当西流,弟子亦至’一行承其言而趋人,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而门前水果西流。自此声振遐迩,公卿籍甚。”后著成《大衍历》,并在国清寺进一步研习天台教法,融合于真言宗。今国清寺丰干桥西侧尚有“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东侧有“唐一行禅师之塔”。
一行在与善无畏译出《大日经》之后,又以天台教义加以阐发,撰《大日经疏》20卷。第20卷谈到三落叉与天台宗三相、三观的关系,云:
落叉梵音,是相义亦是见义也。我于种种经教中,凡有持诵相应处,多言诵一落叉或三落叉等。或言为除罪障故诵一落叉,极重障者不过三落叉,便得罪业清净。然此义有余,今当决之。所谓落叉者是相也。若得三相当是罪得除也。先明身相,谓身体先时粗重,今则轻安,乃至或行百里千里,迅疾而往不觉劳倦,速疾异常。先时静坐系缘,多为小虫蚊等所恼,今悉不生,无复腻垢可恶之相,广如《大品》中所说,此是身相也。口相者,随有所诵,暂发声时本尊即至。又如《大品》所说,口发诚言,非人不娆于他之类,皆是语业净相也。意亦有殊异相,谓发生无量慧解,如经一月四月分别不尽等,或先时贪嗜如是如是食味,或不得者,身即不安;尔时寂然不复思念,乃至多日不食,恬然得喜悦之味,无余食想,身亦不困;或先多种种烦恼,今皆净息,皆是意净相也。由具此三净相故,名三落叉。
然上来明离一切相,今说三相,与此云何相应耶?今答:此三相以阿字故,此三字即一相,亦非一亦非异。如天台所解,与此略同。谓一相一切相,非一非一切,即相即无相,即非相非无相,皆是此意也。
如是三相,平等住实相,是三落叉义也。身实相是一落叉,除一切身垢;语真言相是二落叉,除一切语垢;意实相是第三落叉,除一切心垢。三垢除已,三功德生,即是分证如来功德也……即此三相入阿字门故,离于三相一相平等。如是照见,是三落叉义。[2]卷39
三落叉是梵语,真言宗中有好几种意义:一是指念诵陀罗尼之数。落叉原为数名,十万称落叉。二是依深秘解释,则落叉为相、见之义,即见本尊字(种子)、印(三昧耶形)、形(三平等实相)。这里,一行把真言中的三落叉,与天台宗修法华三昧的论经与数息等联系起来,还把天台宗说的如来示相说法与真言宗三本尊中的字、印、形结合起来,并归纳到《法华经》中的三相(解脱、离相、灭相)。根据《法华经文句》卷7解释:“解脱相者,无生死相;离相者,无涅相;灭相者,无相亦无相。”灭相既然达到生死涅无相,无相亦无,则即是非有非无的中道。这样,“三落叉”就与天台宗“三相”相通。此外,天台宗的“即空、即假、即中”三观,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不生际,它与真言宗观念“阿”字的方法相同。阿字观有三别:一、声,二、字,三、实相。声观是坐法与印相如常,中每出息唱阿字,其声付意,息息不懈,修时妄相自息,其心寂灭,真智自生,调悉一心本源。字观是先于我身之心中,观圆明月轮,于其中观八叶白色之开莲华及金色之阿字。
真言宗与天台宗的同异,日本证真大师在《天台真言二宗同异章》中,分析得十分清楚。他指出,真言与天台教同、行同、人同、理同。教有七同,即:一、二宗同明一佛乘,二、二经同名秘密藏(《法华经》亦名“一切如来秘要之藏”),三、二经同是圆教义,四、二经同是醍醐味,五、二宗同依《智论》,六、二经同明界外义,七、真言祖师依天台。在谈到“二宗同依《智论》”时,有人怀疑真言并不全依《智伦》,证真肯定地指出:“《大日经疏》释彼宗义,但依龙树《智论》释义,亦以《中论》中道为本。《义释》云:龙树阿梨中道正观无生义成云云。天台亦尔,岂可不同耶?”[2]卷74
证真认为,行有五同,即:一、密教观门同《法华》,二、同明中道三观行,三、同明自心成佛行,四、同明速疾成佛行,五、同明即身成佛义。在谈到“同明中道三观行”时,他特别解释道:“《释义》第二云:中道正观即是心佛显现,故曰:正等觉句。又即空即假即中,故曰如实遍知。又第一释方便为究竟云,以中智观之。又云:方便波罗密满足,即是究竟不思议中道。”
证真指出,人同也有四方面,即:一、同明久远成佛果,二、同明毗卢遮那佛,三、同明佛果是中道,四、秘教佛德同天台。至于理同,则是同明中道为极理。
有人提出疑问:一行禅师是天台门人,故《大日经疏》依天台义,以《大日经疏》证二宗相同,是否妥当?证真回答说:无畏和不空虽译《大日经》,但不释其义,而一行和尚面受善无畏三藏,传真言义理制《大日经疏》,故真言宗以《义释》为本文,以一行为祖师,怎能怀疑一行的疏有失真言原意?还有,高野亦有20卷疏,义理与一行的《义释》相同。高丽觉苑面受无畏,非天台传人,亦作此释。再如睿山大师本学法相,弘法大师本学三论,并无本执,以同密宗。由此看来,一行的《大日经疏》原是弘发真言的本义与天台相同,而并非出于对天台偏爱的本执。
四、对禅宗的影响
禅宗自称教外别传,说在灵山会中,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便是付法。故其宗不立文字。印度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来华,为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至唐初已传承六代,称禅宗六祖。慧能与同学神秀分为南北二宗。
禅宗虽主不立文字,但也有《语录》。其基本著作是慧能(638-713)的《坛经》。此经系他的韶州大梵寺为大众说法,后由门人法海整理而成。《坛经》的中心思想是主张“定慧一体”,认为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在《坛经·定慧品》中,说:
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2]卷48
定慧又名止观,摄止乱意称定,观照事理称慧。定慧双修是天台宗的一贯主张,《法华经·序品》中说:“佛子定慧俱足。”《坛经》中的说法,显然是从天台宗止观而来。这从慧能的弟子神会(686-760)在解释定慧等义(见《荷泽神会禅师语录》,日人石井光雄影印本)时,也可得到证明:
为了悟彻定慧之学,故禅宗是主张以无念心来诵读天台宗的主要经典《法华经》的。当弟子法达对慧能说“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时,慧能即示以偈语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2]卷48
慧能等禅宗大德经常说是“明心见性”,其根源也来自天台宗。所谓明心,即通过一心三观,使心境明了;所谓见性,即是悟彻中道实相。
唐初,对禅、台两宗的融通起了重大作用的另一位禅宗高僧是玄觉(665-713)。他是温州永嘉人,少年出家,先学天台止观法,后往曹溪谒慧能。相传他与慧能一问答,即悟了顿教思想,随即就要告别,而慧能留他住了一宿。因此,世有称其为“一宿觉”者。
玄觉著有《水嘉集》,提倡融合天台和禅宗的思想。《永嘉集》之《优毕叉颂第六》,(《大正藏》卷48-P391)提出“观心十门”,即:一、言其法尔,二、出其观体,三、语其相应,四、警其上慢,五、诫其疏怠,六、重出观体,七、明其是非,八、简其诠旨,九、触途成观,十、妙契玄源。基本上是参照天台宗的十乘观法进行观心。例如: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双非破两是,是破非是犹是非。又以双非破两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绵微难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2]卷48
明是非,即明“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不能隐于有无是非之中。最后达到洞悉“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的中道实相境界,一切非空非假,双照空假。这样自然能破是非之惑,而明真如法性。又如: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言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寰中矣。[2]卷48
这里谈的“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与天台宗十乘观法中的观不思议境完全一致。
据《天台山方外志·文章考》记载:玄觉禅师晚年与天台玄朗大师交往甚深,时来天台参禅,其《答左溪朗禅师书》云:“玄觉粗得延侍,钦咏德音,非言可述,承怀节操,独处幽栖,泯迹人间,潜形山谷,亲朋绝往,鸟兽时游,竟夜绵绵,终朝寂寂,视听都息,心累阒然,独宿孤峰,端居树下,息繁飨道,诚合如之。”他在与玄朗大师的交往中,进一步研习天台宗的止观精髓,并把它引入到禅观中来。
五、对净土宗的影响
净土宗是倡导通过修持往生净土之教。净土思想始于北魏昙鸾。他精研《观无量寿经》,曾南游,为梁武帝所重。晚年居汾州玄中寺,专持净土,撰《赞阿弥陀佛偈》、《略论安乐净土义》,广传于世。
净土宗与天台宗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称“教在天台,行归净土”。净土宗认为无思无虚,心不颠倒,唯念弥陀,即可往生。因此,提出四种往生净土之说,即:正念往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狂乱往生(若人一生恶业,临终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念佛,而得往生)、无记往生(平生发得归命信心,临终心神衰弱而无记,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意念往生(若临终时,虽不出声而称佛,惟意念弥陀,亦得往生)。净土宗主张息止缘虚,凝结心念,与天台宗所主张的四种三味相似,即强调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正如《摩诃止观》卷2中说:“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2]卷4《6法华玄赞》则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2]卷46
关于净土的情况,智者在《净名经疏》中,曾描出过轮廓,作理论上的探索。他认为,净土有四,即:一、凡圣同居土。这是凡夫及声闻、缘觉的圣者同居的界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是断见断思、烦恼,出离三界生地之人的生处。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断惑之人的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尚有变易生死,故名有余。三、实报无障碍土。由于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无碍,故名实报无障碍土。这是别教十地以上、圆教十住以上的法身菩萨所居。四、常寂光土。“常”,指法身,即本在常住之体;“寂”,指解脱,即一切诸相永寂;“光”,指般若,即照诸相的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居。《净名经疏》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在《法华玄义》卷6中,智者还对方便土和常寂光土等分别作了解释,说:“若分别而言,谓方便土在三界外,若即事而真,不必在远。”[2]卷33意思是说,修小乘方便道的人,若能深心信解,即事而真,则见佛常在耆崛山,共大菩萨、声闻众僧,围绕说法,并不在远,至于常寂光土,则是最为美妙的净土:“娑婆琉璃为地,坦然平正,诸台楼观,众宝所成,纯诸菩萨,咸处其中。”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和章安大师,圆寂时亦均奉净土。
据明代传灯大师《天台山方外志》记载:
隋智者大师,将示寂令唱无量寿佛及观经百题,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观,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又曰:“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
章安禅师,临终示疾,而室有异香,因诫弟子毕,忽起合掌,称阿弥陀佛、二大士名,奄然而化。[3]
因此,《天台山方外志》将智者大师和章安大师亦列入莲宗(净土)之中,足见天台宗和净土的关系密切。这种情况,宋、明以后,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由于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博采中国文化的精华,成立后又受到朝野的广泛信奉和宣传,故在教义理论和修持实践方面,对隋唐之际成立的佛教各宗派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它还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在日本,不仅流传甚广,成立了日本天台宗,而且逐渐与密教结合,变衍出台密,最后与东密并驾齐驱。
[1]湛然.止观义例卷上[M]。
[2]大正藏卷40[M]。
[3]天台山方外志·高僧考[Z]。
A Brief View on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Tiantai Study on Chinese Buddhism Sects
Zhu Fengao
(Tiantai Mt.Cultural Exchange Center,Tiantai,Zhejiang 317200)
The doctrines as“Five Periods and Eight Teaching Methods”and“Samathavipa Syana”initiated by Great Master Zhiyi have basically integrated Indian Buddhism,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deologies,and have been created as Tiantai Sec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called Tiantai Study by later generation.It has produced a profound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other Chinese Buddhism sects.
Tiantai Study;Lv Sect;Huayan Sect;Zhenyan Sect;Zen Sect;Jingtu Sect
2015-05-20
朱封鳌(1938-),男,浙江天台人。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天台宗硕士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