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自然化与关怀人的自然本性
2015-02-13韩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广州510070
□韩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广州510070)
安葬自然化与关怀人的自然本性
□韩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广州510070)
本文运用生态哲学、价值哲学、实践哲学、文化哲学和人学的古今智慧,对传统殡葬方式进行扬弃,吸取现代各种绿色安葬理念和实践的优长,初步建构安葬自然化的理论框架。安葬自然化不仅追求对自然生态的无害化,而且追求对自然生态的有益化。它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内在追求而不仅仅来自环境的压力。安葬自然化是人回归和反哺自然的自觉的现代实践,其本质上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关怀,是契合地球生态圈总体平衡和永续循环本性的深层人文关怀。
安葬自然化;无害化;有益化;人文关怀;自然本性
在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人类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的现代,生态科学和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不仅凸显人在世的绿色文明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之死的自然化这一时代命题。死的问题涉及广泛领域,本文着重展开“安葬自然化”理念和实践,论述其从根本上说是对人之自然本性的关怀。
一、安葬自然化
“安葬”与“殡葬”有着明显区别。其一,殡葬是土葬的文言词,是一个传统概念。殡字取“葬”意时明显重复了;取“停柩”意时则与土葬所用棺椁、灵柩密切相联。而安葬自然化并不提倡传统的土葬。其二,安葬一词,现今一般理解为人死后肉身、骨骸的处理过程,而且通常用在较为郑重的场合,含安置、安全、安息、安放、入土为安等意,带尊敬、尊重的感情色彩和慎重的态度,具有人文关怀意蕴,符合本文意旨。传统的殡葬一词则为中性词。
“自然化”概念,广义的理解涉及最为广阔的领域,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它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从“无人生态系统”转变为“有人生态系统”。运用系统哲学、生态哲学和实践哲学考察之,有人生态系统都是由“自然⇔人”系统、“人⇔社会”系统、“人自身”系统构成的大系统,都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人与社会关系的平衡、人自身内部各要素关系的平衡,这与人类实践是同构的。后两个子系统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自然⇔人”系统,因而这三大平衡相互关系构成的“自然⇔人⇔社会”系统(本文称为“生态系统”)可以统辖于广义的自然概念中,其总体动态平衡和永续循环是绿色文明最为深层的根基。[1]
狭义的自然则指此系统中“自然⇔人”子系统所标示的,与人相对的,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自然生态,即通常所说“自然界”(以下均称“自然生态”),已不是《老子》中那种广义的概念。就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来说,自然化标示着人的生活、实践及其文化创造趋向于符合自然生态永续循环和总体平衡的规律,符合人的自然本性。
本文的论题集中于人与自然关系诸多领域中“死”的问题,并且聚焦于“安葬”这一环节,并不涉及死之前的选择,安葬之后的祭祀、怀念等问题。所以本文的安葬自然化是在狭义自然的意义上,指称人类根据自然生态永续循环和总体平衡规律来处理人的遗体,从而死者能够回归自然,反哺自然,实现自身自然本性的绿色文明方式。
安葬自然化理念是在考察历史上存在的诸多殡葬方式和现代理念和实践后提出的。人类历史上存在过许多处理遗体的方法,如土葬、火葬、水葬、海葬、天葬、崖葬、塔葬、高棺葬、风葬等等。总体上判断,人死后遗体如何处理,人类迄今还没有找到最佳方式,仍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安葬自然化不是完全抛弃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殡葬方式,而是充分吸收它们的优点,同时克服其缺陷和不足。其优缺的标准正在于是否自然化。它还应该包含现代各种改革理念和实践的优点,克服其缺陷。如现今提出的各种遗体处置方式和理念:遗体资源化、自然深葬、低碳殡葬、生态殡葬、太空葬、殡葬生态化、殡葬卫生化、殡葬无害化等。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看,安葬自然化不仅是一种价值标准和理念,而且是不断趋向对自然生态的无害化,对自然生态的有益化的过程,同时是不断回归人的自然本性的过程。笔者以下分三个问题论述,传统殡葬方式和现代理念的优缺分析在论述过程中涉及。
二、不做自然累赘,追求对自然生态的无害化
无害化包含三个层面。一是遗体以自然方式安葬,以自然分解的方式回归自然。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小化,这包括对作为环境一部分的自然身体的人来说是无毒、无菌的,没有传染性。三是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最小化。笔者结合三种有价值的安葬方式来分析。
(一)碱水解法
在英国盖茨黑德市举行的国际丧葬业2007年会上,“加碱水解”遗体处理方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它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过程是将装在丝包中的遗体放进一个高压不锈钢容器,加入溶合了钾碱液的水,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并施加每平方厘米4.22公斤压力,两小时后肉体组织分解完毕,流出包含着多糖、氨基酸、缩氨酸、盐、核酸、软体组织的咖啡色液体,与电动机润滑油的浓度相当,带较浓的氨水味,并有多孔的白色磷酸钙沉淀物即骨渣。液体可以选择经排水管道排出,或埋入泥土。骨渣很容易研磨成粉,或填埋,或由死者亲人保存。加碱水解的方法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仅限于处理动物尸体。21世纪此法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已属合法。2006年以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梅奥诊所用此方法处理了大量用于医学研究的捐赠遗体。[2]
加碱水解法是一种自然化的安葬方式。首先,它是一种自然分解过程。这一新技术的积极推广者桑迪·沙利文解释其具体原理是用化学方法加速遗体的自然分解。生命形成过程中水分子剥离,使各种物质牢牢地凝结起来而形成人体组织。水解则是反向运作,给细胞组织重新注入水而使其分解。所以其公司冠名以“生命轮回”。火葬则非自然方式而是人为方式。
其次,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上,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其一,碱水分解遗体的过程废气释放很少,对空气的污染很小。一具成人遗体的火化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恶英等污染物,碱水解法与传统火葬相比,排放二氧化碳最多可减少90%,没有二恶英排放。其二,它是一种卫生化和无毒化的方式。沙利文介绍,碱水解后的剩余黏稠液体没有病毒病菌和对环境的污染物存在,可以放心地直接倒进排水管道,或埋入泥土,“绿色”地离开。“生命轮回”公司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用此法分解因染炭疽热而死亡的牛。土葬也是让尸体自然分解,但重要缺点是自然分解过程很长,容易向环境释放和向人群传染病毒、病菌。火葬对遗体处理本身也是卫生的,但向环境排放过多废气,并非无害化的方式。
再次,在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上,此法也是很经济的。火化过程耗费的燃气或电力相当于普通汽车800公里行程的能耗,碱水解法与之相比,降低能耗最大可达90%。火化后骨灰的保存占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城市空间受到挤压。土葬耗费大量森林资源,蚕食耕地,挤压后人的生存空间,是不可持续的方式。而如果人们接受碱水解法,而让其化成的液体绿色地离开,进入水体和泥土,并且不要求保留骨渣,占用土地问题就可以解决。
(二)裸葬和以身亲土
汉武帝时人杨王孙“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他要求祼葬,其深层的根据是道家学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汉书·杨胡朱梅云传》)“终生之化”与“化者得变”说的就是一种自然过程。笔者提出裸葬案例,并非提倡传统的土葬,土葬存在的卫生和环境安全问题是需要克服的。杨王孙要求的“入地七尺”,按当时的汉尺计只有1米多,显然存在传染病毒病菌的风险。但杨王孙所开创的裸葬,其最为可贵的是不愿意做自然的累赘,不继续向自然索取,如衣物、木材等。
(三)“自然深葬”方式
具体方法是用能够被自然完全降解的材料制成的袋、罩装殓遗体,埋入深约2.5到3米的地下,地面可以植树但不留标记,同一个地方大约20年后又可重复使用。自然深葬方式不仅使遗体得以较快地自然分解,而且对人群是卫生的,只要不连通地下水,对环境也是安全的。
三、自然养料:追求对自然生态的有益化
对自然生态的有益化包含了无害化这一前提,但有进一步的绿色要求,即人的遗体处理能够反哺自然,有益于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人体是居于食物链顶端的高级有机物,乃自然之精华。火葬将这些精华烧出大量废气和有毒物质,并没有表现出对遗体应有的尊重。自然的精华应该反哺自然,这才是对遗体的尊重。当前,我国殡葬的方式是土葬和火葬约各占一半,城市基本实行火葬,土葬主要在广大农村进行。发达国家中火葬也非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殡葬方式。如美国只有三分之一,加拿大只有约一半的人选择火葬。这一现象说明土葬内在的合理性,能使人回归土地,“入土为安”。杨王孙的裸葬,除了遗体在地下自然降解外,另一优点是对自然的有益化,以身亲土,最终化为泥土的一部分,养育着大地绿色。现代提倡的树葬、花葬等“生态殡葬”方式,也符合人反哺自然的方向,其优点应该吸取。上述碱水解法就是让人回归和反哺自然的方式,生命轮回公司对碱水解后的遗体液的处理是由下水道排出,或埋入土地。但在处理骨渣上,多为交亲属保存,残骨保存与火化后骨灰保留一样,存在着对自然生态是否有益的问题。
现代提出的“遗体资源化”是很有价值的思路。其主旨是将人的遗体当作资源而非废料,进行科学和充分的开发利用,是变消耗为资源,将生者利益与死者的作用相结合的方式。
碱水解法是可以做到资源化,有益于自然生态的。何绪文等人就论证了:“碱提取液具有将其作为生物处理设施外加碳源、动物饲料等潜在的利用价值。”他们认为:碱处理脱水污泥过程中得到的碱提取液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糖、核酸等有机物,且含量较高。这些有机物以溶解态有机物为主,能较好地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生物处理设施外加碳源对其进行利用。“脱水污泥中的蛋白质能够作为一种优质的动物饲料添加剂,对其加以利用。……是价值较高的利用资源。”文章通过实验论证了“用超滤膜法对污泥中蛋白质进行浓缩,发现效果良好。”[3]碱提取液返回生物法处理设施可以作为生物碳源加以利用,或成为动物饲料,或成为土壤的肥料,能较好地实现遗体的自然化处理。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方向,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人的遗体处理后作为动物饲料较难为人们接受。但遗体资源化早已存在。一些佛教徒立遗嘱要求自己的骨灰拌上糖或面粉,撒入江河或山林去喂食鱼虾虫蚁,他们将此看作“布施身体,慈悲众生”,是反哺和回归自然的一种崇高方式。土葬方式就是将遗体作为土壤和生物的肥料,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实际上也是喂养。火葬后放弃骨灰,撒向江河湖海,这实际上是喂鱼。在俗人世界,目前可以先实现城市脱水污泥处理后作为动物饲料,而人的遗体处理后作为“大地养料”进入土地。碱水解后的液体如果不是排入下水道,而是单独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直通江河,或埋入地下,就成为“自然养料”。这样可能比较容易为人们接受,而称为“肥料”,很多人会觉得恶心。
液态氮冷冻分解法也为遗体资源化开出一个新思路。2006年在瑞典成立的世界第一座生态殡葬所就用此法处理遗体。具体过程是,把遗体置入淀粉制成的棺材里,用液态氮冷冻,使遗体很快变成粉末,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就可以在坟场或树林草地掩埋。这些粉末很快就可以化为土壤的肥料,实现了人从泥土来,最终又化为泥土。据称这种方法费用较高,但化为粉末,更易为亲属接受,因为对比碱水解法,它更尊重了死者的“体面”。[4]
遗体资源化的各种方式,最后都面临人的肉体处理后是进入自然而有益于生态,还是与自然隔绝而对自然无益的问题。总起来说,安葬自然化不提倡以任何方式保留遗体和遗体的转化物如骨灰。不管是碱水解后的液体和骨渣,还是冷冻分解后的粉末,都有一个如何为自然生态降解的问题。西班牙一个环保殡仪用品公司开发出一种生态骨灰盒产品,获得了国际专利。其创新之处在于用明胶和沙子做材料,加上其他先进的设计,使骨灰盒在生态环境中能完全降解。西班牙赫罗纳大学的实验认定,这种骨灰盒符合欧盟环保标准,其降解过程,在水里只需几小时,埋入地下只需几个月。[5]这样遗体处理物很快就化为土壤的养料。
四、关怀人的自然本性
安葬自然化对自然生态的无害化和有益化的追求并非只关心与人相对的外在自然环境,其本质上是关怀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内在诉求。
关怀人的自然本性是人文关怀的首要环节。人文关怀是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将人类的一切创造,与人自身的和谐以及发展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向人的理想目标。人文范畴由人和文化两概念组成。文化是人的实践创造的成果总和。人类实践分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自然物质实践,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生活文化,处理人自身内部各种关系的精神心理文化,文化就是这三对关系互相联系地展开的历史过程和成果。其成果之一是生成人的本性,即人所固有的,与其他物质形式相区别的本质,包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成人的自然本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生成人的社会本性,在人自身各种关系中生成人的内在和谐本性。人文关怀最深层的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怀。[6]本部分主旨在于人的自然本性,认识它是安葬自然化之合理性、正当性的根基所在,下面笔者从两个层面展开。
第一层含义是,人的自然本性在于他/她永远是自然物,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曾提出“两个和解”的论断,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7]人与自然的和解建立在人的本性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展望共产主义:“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8]这里说的就是人的自然本性。马克思用“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做了阐述:“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9]在这里,人的自然本性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人就是自然物。现代生态学发现了一种智慧,即人类与生物共同体的固有关联性和连续性,要求人们在认识生物圈的有机性基础上,肯定人的有机性本质,并使这种关联和连续性进入人的道德。
人的自然本性是通过“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来达到的。首先,自然界生成了最为复杂的高级生物——人。人是自然的价值进化,趋向平衡及系统化的产物。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将此描述为价值之河的流淌,它不断生成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然后生成金字塔顶端的人。[10]其次,自然界将各种自然价值凝结为人的自然基因,产生人的各种自然机能和需要。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他是自然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其需要中最基本的是对于自然的需要。人靠自然界生活,空气、水、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自然价值,以及创造并平衡所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再次,自然向人生成了人的实践(包括生活)能力,产生属人的自然机能和包括各种价值观和实践观的自然精神,而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自然物质实践是人的自然本性向外的发挥,自然精神则是人的自然本性在人自身内部的生成和凝结,是我们身心所固有的,是人关于自然应有的文化态度。
这第一层含义理所当然地引导出安葬自然化的要求和内涵。其一,既然人是自然物,其遗体就应该以自然的方式来处理。上述碱水解法去水的原理就是一种自然方式,而火葬则是非自然的人为方式。其二,人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他必然与自然进行各种物质交换,这就引向安葬自然化的主旨是无害和有益于自然生态,人死后遗体的处理不进行这种物质交换,是不合于人之自然本性的。同时人始终不应与自然隔绝,其遗体处理不应像火葬保留骨灰那样使之脱离自然,也应避免碱水解、液态氮分解后的残留物仍用一个陶瓷罐子将其“囚”起来,与自然断绝关系。其三,应按照人的自然精神特别是和谐精神来处理遗体。上述碱水解法、裸葬和生态殡葬、自然深葬、液态氮冷冻分解法等安葬自然化、资源化的方式,剔除其缺陷后,都是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安葬方式,因而表现出对人的自然本性之关怀。
第二层含义是,人的自然之旅是由自然生态的总体平衡和永续循环决定的,加入这一循环和平衡即回归和反哺自然,以达人的自然之旅之完善,这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内在追求。
理解人的自然本性,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是跳出人,进入地球生态系统的广阔领域。人的自然本性有许多表象,但其最为深层和本质的是契合自然生态总体平衡和永续循环的本性。地球生态圈是由非生物和生物的多样性所建构的动态平衡系统,罗尔斯顿认为动态平衡规律是生态学中最首要规律,地球生态圈通过食物链的无限循环保持自身活力和总体平衡。
包含着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既是内在于自然生态中的性质,也是内在于人类的性质。所有人都有一个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就安葬问题来理解人的自然本性,起码有三方面含义。
一是其必死性。死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一个表现。自然生态的自动平衡规定了所有的自然生物都有其“寿命”,否则某一物种的无限壮大将打破地球生态圈的平衡,使其崩溃。所以对人之死不应抱无奈的态度,而应看作人的自然需要和机能。人应该勇敢或淡定地面对它,并对自己死后的遗体处理保持一种自然的心态,不去追求肉体不朽、全尸(这涉及到器官捐赠)或骨灰的永久保留等等。认识这一点有利于克服安葬问题上存在的心理和文化障碍。
二是追求自然之旅的完善性,回归自然的总体平衡。人的自然本性体现在人的生——活——死的完整过程中,但这一过程却未必完善。就个体而言,生而残疾,活着过度索取于自然,死继续让自然付出无谓的代价,均非完善的自然之旅。就人类总体来说,自然生态的总体平衡永远规范其实践和生活的方向,包括在自然生态容许的范围内少生优生而不是非自然地出生和过量生产人口,生活于自然怀抱而不是非自然的环境,过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非自然的生活,死后回归自然,而非有害或无益于自然。这种追求与自然生态的总体平衡方向是一致的,是自然长入人自身的历史成果。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死后的安葬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容许程度即总体平衡。火化耗费大量能源,污染空气,骨灰的保留和土葬都耗费资源,占据土地,这使人类不断突破耕地红线,都是自然生态难以容纳的。
三是人与自然的价值转换即反哺自然是人的自然本性之一,这与自然生态的永续循环是相契合的。物质不灭,只有转化,最根本的是物质的交换和价值的转化。生物多样性通过其价值的互相利用和转化,促进着自然生态的永续循环。这决定了人之“生—活—死”的全过程都要与自然进行价值交换。人的遗体是成为对自然无益或有害的废料,还是转化为对自然有益的资源和养料,去滋养地球母亲,这不仅是两种实践方式,也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两种认识和态度。就死亡来说,所有自然物最终都是加入自然循环,自然之旅没有中断。而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和传统的非自然殡葬方式却人为地中断这一自然价值循环过程。如追求肉身不朽,或将人囚于骨灰盒中,都是与自然隔绝;火化将人烧成骨灰,使其作为土壤养分、植物养料的价值大为缩减,这些都是非自然的方式。历史上曾有过的土葬、河葬、海葬、岩葬等,都对自然之物有所反哺,只不过它们同时带来对环境和人群的污染。安葬自然化对这些进行反思和扬弃,遵循物质循环定律,使人体化为对自然生态有用的资源,进入永恒的价值转化的过程,这是尊重人的自然价值的善事,是真正关怀人的自然本性。
综上,安葬自然化将人看作自然物,以自然方式处理遗体,无害和有益于自然,使之完成完善的自然之旅,回归和反哺自然,加入自然的永续循环中,促进包含人在内的地球生态系统保持其总体平衡,这是最符合自然之道,因而也是最符合人道的方式。而人道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实现道路和方式。安葬自然化说到底就是关怀人的自然本性,关怀人的自然性则必然引导出安葬自然化的绿色实践。
[1]韩强.绿色城市:人类生存环境与重建家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4][5]处理遗体的N种选择[EB/OL].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6/content_7081628.html.
[3]何绪文等.碱水解法处理脱水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
[6]韩强.岭海文化:海洋文化视野与“岭南文化”的重新定位[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李三虎
C953
A
1003—8744(2015)05—0076—07
2015—8—15
韩强(1953—),男,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学、生态哲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