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5-02-13弓晓晶延吉市梨花小学校吉林延吉133000
弓晓晶(延吉市梨花小学校,吉林 延吉 133000)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运用
弓晓晶
(延吉市梨花小学校,吉林 延吉 133000)
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任何基础课的教学,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基础课的一部分也不例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从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下浅谈几点自己在美术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做法。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
小学生是一群天真烂漫、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会全神贯注的去思考,会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老师的首要任务。营造平等、 民主、 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如在《花点心》一课中教师如果事先只是准备了造型新颖、美味的点心,让学生看后,引入课题,学生只是简单或者模糊的看了一眼花点心,没有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课前准备就成了花架子。如果运用探索性学习方式设计就会有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比如课前利用剪纸、泥塑、绘画、彩纸粘贴等方法制作一些花点心,分给每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观察自己小组的花点心的制作方法和花点心的特点,使学生认知到不同创作技法有着不同美术效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丰富了他们美术知识的认知,而且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并使这种兴趣与精神转化成持久的情感与态度。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再寻找解决问题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留有提出假设、研讨方案、沉思默想、操作讨论的时空,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验证。在《花点心》一课中,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特点,教师精心准备了手指歌,让学生在娱乐中发现问题,歌中所唱的灵活的小手会制作出哪些形象?激发了学生去探索、去体会、去实践的热情。这时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小块的橡皮泥根据歌中所唱去体会,揉一揉会是什么结果?压一压是什么结果?搓一搓是什么结果?学生带着疑问大胆的尝试和迅速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会由自己发现的快乐。相比之下学生自己探索得来的体会照比教师的手把手教,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 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 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 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主动探究, 进行创造。
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把教师从“范画”、“授技”的领位上拉了下来,不再做课堂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要根据学生在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探究活动中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作为学生学习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美术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是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需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的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问题的能力。在《花点心》一课中针对学生的探究表现、创作热情,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在学生出现疑问时耐心给以指导,根据学生体现出的探究能力的不同,接收知识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给以帮助。例如:有些学生在动手制作基本形时体现了动手能力较强,在表现花点心的“花”体现色彩多样、造型多样时就显得思维不够活跃,没有创新性的体现。这时教师就要在指导方面做到胸有全局, 点面结合; 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 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 既要表扬鼓励, 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1.加强技法训练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绘画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单纯的讲授美术技法知识学生会感到枯燥和难于理解,既要加强技法训练又要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学习,例如在《认识身边的树》一课中,可以先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学生猜到是大树后,老师绘画出几个光秃秃的树干,引导学生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大树慢慢的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让学生互相探讨,然后再分小组在黑板上的树干添加上树冠、树枝、树叶,这样黑板上就显示了学生绘画的几种不同的树的样子,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再加以讲解树的组成和表现技法,学生在有自主探究展示,又有比较欣赏的基础上对大树的技法表现就有了更多和更主动的认识,使美术技法的传授变得趣味性和易懂性。
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即利用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这一方法可视性强、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添画》一课,如果单纯的用语言引导,用教材图片欣赏,学生的思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多媒体把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风景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利用多样的图片指导学生可以在图中添加内容,使画面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情趣。引起了学生翩翩的想象力。这样一步步引申,学生就会知道在图片中可以添加哪些形象使画面更有趣,而且利用媒体教学还可以快速、明了的体现,例如: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快速的出示添加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媒体表现添加的物象与环境的关系,位置的安排大小、远近等现象都可以在媒体上快速的变化,使学生像做游戏拼图一样,积极主动尝试,在玩中就学到了知识。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应重在培养形成能力、探究精神,对教师来说,要重在教会学生如何探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图分类号:G471A
1673-4564(2015)06-0132-02
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