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探究

2015-02-13孙海丰延边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吉林延吉133000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滑冰速度运动员

孙海丰(延边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吉林 延吉 133000)

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探究

孙海丰
(延边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吉林 延吉 133000)

弯道技术是短道速度滑冰项目中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在全部动作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短道速度滑冰弯道技术在动作的结构、技术的特征、用力的特点、滑跑的倾斜角度和训练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不断提高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技战术水平,使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对策

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项目作为有影响力的青少年冬季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青少年、家长及学校的重视。在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比赛中,弯道滑行在短道速度滑冰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短道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的核心技术,是赶超对手的一个较好时机,合理的使用弯道技术,是提高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通过对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比赛动作进行系统科学分解,探究适合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改进技术的训练方法,继而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弯道技术诊断和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作结构

青少年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必须要紧贴住弯道的内圆弧线的切线,即最短的滑行路线,因此运动员就不能像直道那样,利用蹬冰之后获得的加速度向前滑行,而是采用了左右腿交叉、双腿都需要向右侧蹬冰的方式前进,这样能使左右脚在着冰时都能落在弯道圆弧的切线上。要想使双腿都能向右侧快速、有力的蹬冰,不仅需要青少年运动员双脚之间保持最短距离即交叉压步,而且还需要左肩明显的低于右肩的形式来完成左腿的蹬冰动作,这也是运动员在弯道滑行时,左肩要低于右肩、左右脚蹬冰时的频率要明显高于直道的原因。

二、技术特征

短道速度滑冰弯道滑跑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体成绩,在弯道滑行中,必须扣住滑跑线,身体重心要保持较低姿态,身体和大腿要与场地保持平行,身体整个姿势倾斜的角度较大,运动员在进入到弯道后,需要借助带着防护手套的左手触摸到冰面,这样不仅增大了人体和冰刀与冰之间的摩擦力,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支撑辅助作用,使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在弯道滑行过程中,能始终以适当的倾角来保持平衡。

三、用力特点

由于短道速度滑冰的场地较小,决定了运动员必须要紧扣弯道标志线快速滑行,以克服在滑行离心力的作用,防止被甩出跑道,这样就必须要求青少年运动员在弯道滑行时,必须加大身体的倾斜度,形成由向心力和离心力组成的蹬冰反作用力,继而获得弯道滑行中的动态平衡。在弯道用力蹬冰时,踝关节要呈外展状态,同时髋膝踝关节角度随着滑行不断调整,始终以较低身体姿势来减少滑行阻力,当冰刀与场地的角度在30°时,蹬冰的力量约为自身体重的1倍以上,产生的作用力达到最大,而此时弯道滑行的步长和步频也达到最佳状态。

四、滑跑倾斜角度

短道速度滑冰倾斜角指运动员身体重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的连线与冰面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一般认为,弯道滑跑的倾斜角度决定了整个弯道滑跑的速度,也直接影响整个的竞技成绩,如果运动员的身体未能保持相应的倾斜度,人体受离心力作用会甩向跑道外侧,这就延长了滑行路线。运动员髋膝踝关节角度小、流线型弯道滑行姿势,一方面减小空气阻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运动员的重心,促进并维持运动员身体的动态平衡,减小了重心的偏离度,从而有利的提高了滑跑的速度。

五、训练对策

1.训练原则

进一步明确弯道技术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内容与方法,针对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建立和发展运动员弯道技术竞技能力个体模型,深入研究训练内容与运动员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清晰的认识素质训练与弯道技术训练结合的重要性,更加深入了解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的本质及规律,提炼并创新弯道技术训练理论,努力去追求一些前沿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补充一些先进的弯道技术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的对训练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分析,使得弯道技术训练更加科学使用,密切结合个人的弯道技术特点,调整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比例与节奏,重点是提高个别运动员相对滞后并影响整体能力的素质,努力发展运动员的特长素质,根据每个个体特点提高运动员比赛的能力。

2.提高身体各部位力量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发育期,也是发展身体力量的敏感期,适度、适量的提高身体各部位力量,对于提升弯道运动成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提高力量的均衡能力,发展运动员对身体力量的整合能力,如上下肢整合、躯干和肢体整合等,提高运动员力量的训练内容要定量化,主要是强度、量度、密度、间隔时间等是否与运动员本身相匹配,是否符合训练周期各个阶段设定的目标,为了更好提高弯道蹬冰技术,采用杠铃、哑铃、实心球、负重蹲起等多种练习方法提高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运动员所训练的重点肌肉群力量,使运动员身体及肢体各部分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这样一来可以为专项弯道技术动作提高和改进肌肉的功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3.注重个性化训练

个性化弯道技术专项训练表现形式是专项技术适合其个人的特点和要求,既能扬长避短,又能将个人能力与弯道专项技战术充分结合。运动员由于个体上存在差异,年龄、性别、身体机能、素质基础都存在不同,而个性化训练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弯道技术训练计划时要根据个体的差异,制定出个性化弯道技术训练方案,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状况,列出每个人训练的目标、训练的内容方法、训练的负荷量等,科学的制定弯道技术训练方案可以深程度的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四)系统进行训练。培养一名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需要制定近期、长期的弯道技术训练规划,要将弯道技术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专项训练进行融合,突出科学的量化标准,要将弯道技术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结合使用,突出发展弯道技术专项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弯道技术专项的速度耐力;巩固运动员成形的弯道技术,改进并提高弯道技术的精确性,逐步形成个体的风格特点。要把弯道专项技术动作与各种练习进行结合,针对运动员个体差异性,合理布置弯道技术训练总量,提高弯道技术训练效率。通过高速度的持续训练法或间歇训练法,使青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5.灵敏协调训练

在弯道技术训练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一方面应与弯道技术训练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好的灵敏协调能够提高弯道技术动作机能的“节省化”,采取动力性和静力性结合,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对髋和躯干灵敏协调性与四肢的灵敏协调性做到一致,使膝关节的灵活性达到最佳化状态,将每种练习手段进行编排,依次循环并设置好间歇,保证弯道技术训练的质量,确保得到适宜的弯道技术步长和步频,身体整体技术形态不仅优美自然,而且弯道滑行的协调轻松省力。

柔韧度训练

柔韧度训练应贯穿弯道技术训练的始终,因为柔韧度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弯道技术动作效果,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提高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柔韧度可以提高步长并规范弯道的技术动作。在训练前要充分热身好,充分活动关节、韧带的各部分,主要训练手段是,髋关节向各角度进行大幅度的旋转和拉伸、踝关节屈伸、交叉摆腿、各种方向踢摆腿、压腿,肩关节绕环,腰部绕环等,特别是腰髋部位、髂腰肌、大腿前后肌、小腿的柔韧性,保证在滑行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伸展幅度,使得弯道技术动作连贯有力。

7.平衡能力训练

对运动员来说,平衡能力是完成弯道技术动作的基本保证之一,良好的平衡能力能够控制髋膝踝关节的位置与动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在整个弯道滑行运动链上产生、运输和控制肢体的力量及动作,主要训练手段是,运动员运用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克服阻力练习,站在平衡球上做各种器械推拉、下蹲、旋转,站在平衡盘上负重弓步蹲起,通过改变身体重心加大了对身体的控制难度,由此使平衡能力得到提高发展。

弯道技术是在短道速度滑冰项目客观发展规律中形成的,在当今短道速度滑冰赛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我们青少年运动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弯道技术动作新的目标要求任务,弯道技术动作的不断发展改进已经成为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弯道技术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弯道技术训练对于促进运动员养成良好竞技习惯的重要性,紧密结合运动员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弯道技术动作的方法,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夯实运动员技术动作基础,系统化地思考、深层次地谋划弯道技术训练工作,有效地增强运动员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

[1]范宏文.浅谈短道速滑弯道倾倒技术[J].冰雪运动,1997(2):23-24.

[2]王 晔.我国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弯道滑行姿势的运动学分析[J].冰雪运动,2003(3):26-65.

[3]赵春花,陈民盛.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3)122-124.

[4] 张洪波,吴华慧.韩国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陆地技术训练方法的分析[J].冰雪运动,2008(5):20 -23.

图分类号:G862.1A

1673-4564(2015)06-0109-03

2015—10—09

猜你喜欢

滑冰速度运动员
奥运会滑冰
行驶速度
速度
“雨课堂”平台用于滑冰课的初步实践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小老鼠滑冰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小兔毛毛 学滑冰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