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评估中优化政府行为研究

2015-02-13曹玲焕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训评估院校

曹玲焕,田 华

1.2.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0

高职教育评估中优化政府行为研究

曹玲焕1,田华2

1.2.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0

高职教育评估工作促进和规范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问题。因此,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应优化政府行为,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协调管理体制,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确保高职教育各相关要素积极参与高职教育评估,通过高职教育评估引导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方针,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基本脉络;问题;优化政府行为;建议

一、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基本脉络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从1980年国家批准成立13所职业大学开始,到现在不过三十几年历史。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重视高职教育的质量,力求通过高职教育评估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高职教育评估经历了试评估阶段、全面正式启动阶段、示范校建设和第二轮评估阶段。

1998年,教育部实施“三教统筹”,把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合称高职高专教育。1999年教育部组织成立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下设教学评价组开展高职高专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选择了26所院校进行评估试点,对我国高职教育评估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为形成科学的高职评估体系奠定基础。

在评估试点基础上,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对评估方案进行了修订,随后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在各省(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全面正式启动高职高专水平评估工作。

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工程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该计划从全国选取100所职业特色突出、成绩良好,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高职院校,由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对全国高职院校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力求办出特色,提升水平。

为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高职评估体系,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标志着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各校每年度填写《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通过开展评估加强了高职院校基本建设,提高了办学的规范性。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有从中专、技校升格形成的,有多校合并形成的,有转制形成的,机制差别很大。高职院校通过分析评估指标体系弄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投入才能通过评估。依据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高职学院评估工作推动了学院硬件建设的快速发展,短期内取得了很大成效,对一些高职院校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高职院校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通过高职院校评估强化了高职教育质量意识。高职院校参与评估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促进了高职教育评估理论的发展,形成了教育质量控制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估的宣传和学习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及国际间交流,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

二、我国高职教育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毋庸讳言,我国高职教育评估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基于高职职业教育特色的视角,着眼政府治理的视野,认为主要的缺失在如下三点。

(一)高职教育评估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传统的观念认为办教育是学校的事,实际上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行业企业的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需求的主体。离开行业企业参与办职业教育,离开为行业企业服务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会失去活力,就难以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而实际上高职教育评估标准是由国家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这些专家基本都是从事教育研究的,很少有来自企业的行家。这样的标准势必偏离职业教育的轨道。分析高职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比《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体现职业特性的指标多了不少,但内涵还是比较肤浅。例如主要指标“实践教学”下的二级指标“顶岗实习”对学生的专业顶岗实习记录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检查,而不是直接到校外实训基地检查或者抽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还有对毕业生的评价是从主要指标“社会评价”来体现,其中二级指标包括“生源”“就业”和“社会服务”也没有考虑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所以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素质、知识、技能是否满足生产服务一线的需求,以及是否能适应创新的需求。评估指标的确定应该对高职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应当建立在充分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不能仅是为了评估而设定标准。

(二)高职教育评估的形式不能客观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情况

现行评估形式对教育教学过程化和常态化的检查少,而一次性检查又侧重于被评学校自我评述。专家组除听课和参观校园环境及实验室实训室外,其他如听学校的自评报告、查阅资料、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及访谈等都与被评学校事先是否充分准备有很大关系。被评学校要备齐大量相关材料,有些不具备的材料甚至是后补的,加重了被评学校的负担,也很难反映被评学校的本来状态。

(三)高职教育评估的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远落后于实际的需求。高职教育相关的《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督导评估,但高职教育评估可遵循的完整法律法规目前尚未制定,有待抓紧研究。

三、优化政府在高职教育评估中行为的建议

解决我国职业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把职业教育的方针落在实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健全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描述。高职教育评估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需要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管理体制,行业企业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才能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改变政府在高职评估中的行为模式,变集权模式为指导模式

世界各国政府在高职评估活动中的行为模式有三种:一是集权模式,政府控制评估的整个系统和各个环节,比较典型的采用集权模式国家有法国和前苏联;二是合作模式,政府与民间评估组织处于平等地位,他们密切合作,相互沟通,采用合作模式的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三是指导模式,政府不直接插手评估的琐碎事务中,而是对校外质量评估进行元评估或建立中介性的质量评估机构,荷兰和英国政府都采用指导模式。我国在高职教育评估活动中,政府是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其行为模式属于集权模式。评估组专家从专家库中选,是临时组成的。专家库中基本都是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的校长,他们多是某一专业方面的教育专家,缺乏对生产一线实际情况的了解。专家组中应该增加行业企业人员的比例以保证其科学性,增加高职教育评估进行长期研究的专家以保证其专业性和连贯性,增加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独立专业机构的参与以保证其公平性。改变政府独家进行评估的局面,变为由行业组织负责外部评估,高职学院负责内部评估,政府的元评估负责监督核查内部评估、外部评估和第三方机构的评估过程以及结果的合法性。

(二)加强高职教育评估的立法,确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估主体制度

教育评估的立法中由于没有统一法典,整体表现为分散式立法,大部分是一次性的通知类文件,不具有反复适用的约束力。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高职教育评估未能起到持久约束和规范作用,法律法规的薄弱影响到教育评估的发展。政府在我国高职教育评估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应在顶层对各类评估做出整体的立法规划,对高职教育评估的主体进行结构性调整,变单一的官方结构为教育界、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多主体结构,明确各主体要素的职责权利义务及其法律关系,调动各主体要素积极参与高职教育评估工作。

(三)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内涵建设评估

修改和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校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情况等方面的评估。职业教育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这早已是各界的普遍共识,但现实仍然是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耗费大量的精力开辟和稳固校外实训基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校企融合应该到教师学生和企业师傅的层面。同样教学资源共享也从各校都做精品课到优质资源库,耗费大量精力,难以做到优质,靠一个学校的力量来建,毕竟力量有限,不利于资源共享,完全可由行业组织牵头,联合高职院校共同开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政府已经认识到把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发挥出来,职业教育自然就有了活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所学校能够独立做到的。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激发职业教育活力,决定中指出“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行业组织的指导能力要加强建设,交给行业组织更多适宜其承担的职责,包括发布行业人才需求及人才需求预测、参与指导教育教学、推进校企合作、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政府应该集中精力,制定行业政策,指导行业组织开展工作。

在政府的指导下,行业组织确实把全行业全部实训基地管理起来,对每一个实训基地建设成本有多少、每年维护和使用投入多少,有多少学生在这里实习,学生是哪个学校的,实习多少课时,学生实习掌握了哪些技能,实训基地有多少企业师傅带授多少实习课程,有多少教师真正在企业挂职锻炼,挂职锻炼的时间,为企业服务,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有哪些技术创新项目应用在企业的生产中,创造了多少价值,这些都应纳入对实训基地的考核中。对每一个实训基地每年都进行一次评估,其总分作为本企业校企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绩。实习学生来自哪个学校,挂职锻炼的教师来自哪个学校,这部分分数计入对应学校的校企合作和双师队伍建设的分数。一所职业院校的所有实训基地得分总和每个教师的双师考核得分作为这个学校实训基地和双师队伍建设的考核得分。对投入少、功能强、利用率高的实训基地给以奖励,对那些功能有限、利用率不高同时需要很多资金投入的实训基地进行甄别清理。同样,对优质资源建设的考核也是以一个学校的教师在共建优质资源库中贡献的多少,创新的程度作为该教师的考核得分,一个学校全部教师参与的优质资源库建设得分之和作为学校这一项得分。

总之,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就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高职教育的各相关要素行动起来,通过做具体的事把集体的力量凝聚起来,通过法律的途径保障评估工作顺利开展。通过高职教育评估涌现出更多的优秀高职院校、优秀实训基地、优秀企业、优秀行业,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1]陈云.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研究与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7-11.

[2]高洪波,马素萍.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99-100.

[3]闻靖灏.就业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8-80.

[4]姚爱国.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4):15-19.

[5]徐景武.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行为模式探析[J].吉林教育科学,2000,(7):3-6.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DB/OL]. http.//www.gov.cn/zheh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2014-06-22.

责任编辑:董跃进尹明远

Optimizing Government's Behavior in Assess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O Ling-huan1,TIAN Hua2
(1.2.Tianjin Metallurgical Vo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Tianjin 300400)

Assess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helped advance and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eantime,many problems arising thereof need to be solved. To make sure every unit involved take active part in the assessment,we should optimize government's behavior——to strengthen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to coordin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legal guarantee.Then,led by the assessment,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of "being service-oriented and employment-oriented"can be well implemented and thus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ic logic;problems;optimizing government's behavior;suggestions

G649.21

A

2095-5537(2015)05-00038-03

2015-09-08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编号:BJA130098)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荣长海。

1.曹玲焕(1965—),女,汉族,北京通州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和高等职业教育。

2.田华(1964—),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处,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路,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实训评估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评估依据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