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视域下刻意曲解的生成与解读
2015-02-13钱立新王江汉
钱立新 王江汉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关联视域下刻意曲解的生成与解读
钱立新 王江汉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曲解者在正确理解被曲解者话语的信息意图和交际目的之后,偏离双方互显的认知语境,放弃已经取得的语境效果,破坏被曲解者的关联期待,在认知语境中调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语境假设,通过语用推理生成背离被曲解者期待的解读。被曲解者通过调整关联期待,重构认知语境,解读曲解者的交际目的。
刻意曲解;互明认知语境;关联期待调整;认知语境重构
一、引言
刻意曲解(DMI)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语用策略,是在会话交际中,曲解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以便达到某种交际效果(何自然,2004[1])。
对被曲解者而言,因其话语意图被曲解,交际目的得不到实现,所以交际是失败的。然而对于曲解者而言,刻意曲解可以缓解冲突,避免尴尬,引起新的话题,使用刻意曲解语用策略具有交际价值。正是这种失败却具有交际意义的语用现象使刻意曲解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关注刻意曲解与其它理解结果的区别,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以及刻意曲解的语用效果,对刻意曲解的认知机制涉及较少。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从语境互明、关联期待和语境效果三个维度探讨刻意曲解生成的认知语用机制。
二、学术背景
刻意曲解是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王希杰在《修辞学新论》中提出语言解码的结果有确解、误解和曲解三种可能(王希杰,1993[2])。学术界对于确解和误解的研究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刻意曲解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基本上把刻意曲解看作误解的一个侧面,集中于对刻意曲解的界定和分析其语用特征以及语用功能。如Dascal认为在冲突性的交际中,误解可被用作辩论中的一种强有力的策略武器(Dascal, 1999[7])。Fisher将刻意曲解现象定义为假装理解失败,即听话人假装不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和交际目的,以提示说话人终止对某一话题的讨论(Fisher,1987[8])。Tzanne认为刻意曲解现象是有意的误解,是一种面子保全或面子拯救策略(Tzanne,2000[12])。
以何自然、申智奇(2004)合作的《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开始了对刻意曲解的专门研究,他们从交际目的的维度将刻意曲解定义为一种语用策略;提出了判断刻意曲解的三个标准,即“正确理解对方话语”、“故意歪曲”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指出刻意曲解具有制造幽默效果、调和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避免不利后果等语用功能;从逻辑学和语用学的视角提出实现刻意曲解的方式主要有故意违反同一律和故意脱离或改变语境。在研究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方面,学术界主要着眼于曲解者利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特征和语言使用的经济性特征以及曲解者的心理因素。何自然认为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是自然语言中经济的信息量和话语的不确定性,如词语歧解、指示歧解、语用用意和隐含意义(何自然,2004)。谢丽认为导致话语曲解的最终因素是听话人的心理根源。她指出曲解者在刻意曲解过程中违背普通心理曲解某些有毛病的话或特殊说法,曲解词语或话语的特定知识或信念,以及自我价值观心理、自我防卫心理我自我美化心理在刻意曲解过程中的制约作用(谢丽,2010[4])。
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刻意曲解比确解和误解更加复杂。已有的研究虽然区分了曲解和误解,提出曲解的本质在于其刻意性,语言的模糊性和语用的经济性为曲解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但是学术界对刻意曲解的生成和解读的认知过程鲜有涉及,或混淆这个过程中的确解和曲解两个阶段,为刻意曲解的深入研究留下了空间。
刻意曲解以正确理解为前提。曲解者首先根据交际对方的话语信息,在认知语境中调取与之具有最佳
关联的语境假设,通过对两类信息的运算,产生最佳语境效果,生成对对方交际目的的正确理解,完成交际的第一阶段。如果对方的交际目的与自身的交际目的或利益相冲突,曲解者会舍弃已经取得的最佳语境效果,重新根据交际对方的话语信息,在认知语境中调取非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并以这两类信息为推理的前提,得出对对方交际目的的新的解读,完成交际的第二阶段。由于曲解者在第二阶段故意调取与新信息不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假设,所以,他对对方交际目的的解读偏离了对方的期待,属于刻意曲解。曲解者刻意曲解交际对方的话语,是为了破坏其交际目的并满足自己的交际需要。交际对方在在曲解者生成刻意曲解之后,通过调整关联期待,重新建立语境假设范围,推导出曲解者的理解不是第一可接受的解读或误解,而是刻意曲解,并进一步解读其刻意曲解背后的交际目的。
三、刻意曲解的认知语用机制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总希望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但是由于语言本身所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征、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和语言使用者所持有的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者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式,刻意曲解对方的话语中意图或交际目的,以便达到某种交际的效果。
话语理解的过程就是确立最佳关联的过程,即听话人首先从最小的语境范围开始寻求关联(如从上文所提供的语境范围开始),如果他话语在这一范围内产生的语境效果不足以引起说话人的注意,他便在更大的语境范围内寻求关联,直到他的理解可以获取足够的语境效果。此时他的理解具有最佳关联,他对该话语的理解过程到此结束。理解话语的过程有一个内置的止点(an in-built stopping place)(Gillian Brown,1995[9])。刻意曲解的生成过程是曲解者取得了具有最佳关联的理解之后故意进一步扩大语境范围继续他的推理,以超额的理解付出获取说话人期待之外的理解。
第二说话人刻意曲解第一说话人,就是在多个可能的语境假设中有意选择出乎第一说话人期待的语境假设,或者故意创造出第一说话人认知环境中根本不存在的语境假设,生成第一说话人期待之外的解读。也就是说,刻意曲解是第二说话人充分理解第一说话人的交际目的之后寻求第一说话人所期待的理解之外的并且能够产生特殊交际效果的解释。
(一)偏离互明认知语境
Sperber&Wilson认为“认知语境是人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或事实构成的集合”。认知语境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所组成。当交际双方能够显映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也就是说交际双方形成了认知语境的互明,交际才能取得成功(Sperber&Wilson,1995[11])。听话人可以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调取不同的语境假设对话语做出多个解释。如果该话语在某一个解释下具有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则该语境假设就是发话人期待的语境假设,并与话语同时显明相同的事实或命题,这一解释就是对话语的正确解释。
在刻意曲解过程中,刻意曲解者在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与交际对方的话语形成互明并正确理解话语之后,故意偏离互明的认知语境,调用认知环境中其它的认知语境假设,并根据这一语境假设生成对对方话语了理解。这一语境假设并非说话人所期待,或在根据这一语境假设生成的理解之下,说话人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说话人的能力或不符合说话人的意愿。刻意曲解是曲解者对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认知语境假设的蓄意偏离。
例1:A(girl):If we become engaged,will you give me a ring?
B(boy):Sure,what's your phone number?
在语言交际中,交际者会对交际另一方的认知语境做出评估。本例中的“give me a ring”有多种语义,第二说话人完全能够根据第一说话人的明示信息和她的认知语境并结合当前的物理语境因素,选择出与第一说话人的认知语境互明的假设,解读出符合第一说话人期待的含义,即“订婚戒指”,进而获取其交际目的。也就是说,第二说话人不会误解第一说话人的交际目的。然而第二说话人在正确理解第一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目的之后,偏离了互明的认知语境假设,跳出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境范围,在更大的语境范围中搜索出与第一说话人的话语关联程度较小的理解。第二说话人没有根据自己的正确理解提供第一说话人所期待的反馈,不顾当前的语境,故意选择了一个与当前语境不相关的话语含义作为依据,生成了对第一说话人有特殊语境效果的曲解。
(二)放弃语用推理结果
语用推理就是明示言语行为(ostensive speech behavior)触发交际者构建假设或激活交际者原有假设以及核实假设后推导出结论的过程(熊学亮,2007[5])。语言交际过程就是语用推理的过程,即交际者根据已有的信息,结合新信息,获取对方的交际目的。刻意曲解者在推理过程结束后,放弃推理结果,在已有的信息集中调用其它知识,并用该知识作为推理的大前提,结合新信息,得出新的解读。
例2:(有人问教育家)
A:“你能不能看出一个小孩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B:“当然能。如果是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个妇女;如果是个小男孩,将来准是一个男人。”
第二说话人把交际双方的身份关系、交际的物理语境、人们对一个教育家的认知等已知信息作为大前提,把第一说话人的话语作为小前提,可以得出结论,即推导出第一说话人的交际目的是要向教育家请教关于人的成长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但是第二说话人在推理结束后没有依据推理结果生成符合第一说话人要求的答语,而是放弃了推理结果,即在最具关联性的已知信息之外调取其它的认知假设,如在自然环境中不考虑后天教育的条件下人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作为重新推理的大前提,以第一说话人的话语作为小前提,得出新的结论。
第二说话人的话语表面看来符合一般认知规律,与第一说话人的话语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但不具有最佳关联性,因为本结论所依赖的大前提与交际的其它因素不具有最佳关联性,他的理解所产生的语境效果不足以引起第一说话人的注意,而且他的话语与其自身的能力或意愿所能够提供的理解不吻合,不符合第一说话人的期待,第二说话人做出的理解是刻意曲解。
(三)否定关联期待
虽然关联期待一直被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但它在言语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控话语理解的方向并检验推理结果是否与信息发出者的交际目的相关(熊学亮,2007[6])。在信息发出者释放信息之后,他的关联期待主要表现为信息解释者的反馈话语与某一话题相关,以便他调取相应的认知语境假设作为推理反馈话语的大前提。关联期待包括信息传递意图的期待、信息与话题相关的期待和对信息的具体内容的期待。刻意曲解者对被曲解者的关联期待是明确的(唐孝威,2008[2])。要保证曲解策略的成功实施和交际目的的实现,曲解者必须否定被曲解者的关联期待,利用语言形式的不确定性特征和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产生出乎被曲解者意料的反馈,迫使被曲解者放弃原有的关联期待,重新调取认知语境假设来理解曲解后的反馈话语并推导出这一反馈话语所承载的交际目的。
例3:游客:我们在别的地方看到的佛像都是站着或坐着的,为什么这尊佛像是躺着的呢?
导游:嗯……躺着比站着舒服。
根据第一说话人的明示刺激和当前语境可以判断,他的关联期待是第二说话人提供一些关于佛像姿态与寓意的关系,即第二说话人获取的第一可接受的解读是第一说话人想了解佛像的不同姿势有什么不同的寓意。然而在第二说话人的语境假设集中没有相关的假设,或者有相关的假设,但是第二说话人不愿意向第一说话人提供,因此第二说话人在获得第一可接受的解读以后对其加以否定,忽视话语信息与交际目的的关联,并重新开始推理过程,在语境假设集中重新搜索出与话语信息具有强关联但与当前语境具有弱关联的语境假设,进而重新编码自己的交际目的,生成了非第一说话人期待的解读。这一解读是在第二说话人完全理解第一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目的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关联并对第一说话人产生一定的语境效果的结果。
第一说话人得到第二说话人反馈的明示刺激后,知道该反馈与当前的语言语境具有关联性,他也有理由相信在第二说话人的认知语境中有自己所期待的语境假设,即第二说话人具备确解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目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然而第二说话人所反馈的解读并非第一说话人所能接受。因此第一说话人可以推导出第二说话人的解读是对第一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的刻意曲解。第二说话人刻意曲解第一说话人,必然有其自身的交际目的。如果第二说话人的语境范围内没有关于佛像的姿势与的寓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其反馈一定是为了掩盖其作为导游的知识不足,避免道歉或零反馈产生的尴尬;如果第二说话人的语境范围内有关于佛像的姿势与的寓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而他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向第一说话人提供其所寻求的反馈,其交际目的一定为了避免冲突或产生对双方不利的后果。
四、识解刻意曲解的认知语用过程
要考察刻意曲解,第一说话人的认知能力也不能忽视。因为只有当第一说话人识别了第二说话人的刻意曲解,第二说话人的刻意曲解策略才能实现,并取得他所追求的交际效果和目的。在多话轮的言语交际中,如何判定第二说话人的理解不是确解或误解,而是刻意曲解?即第二说话人意欲产生的语用效果如何在第一说话人身上得以体现?
关联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话语都具有一系列可能的理解,这些理解虽然不同时出现,但它们出现的顺序基本可预测。听话人具有一个一般标准来评估并筛选这些理解。听话人一经发现符合关联的理解,他便可以推断这个理解就是说话人所期望的,因此听话人便可以选定这一理解并舍弃其它的理解,而无需付出进一步理解的投入(Gillian Brown,1995)。即第一出现的符合最佳关联的理解就是唯一可接受的理解。当第一可接受的理解与说话人期待的理解相矛盾或不符合说话人的期待时,这个理解便是对说话人交际目的的刻意曲解。
例4:(一天,一个阔少在公路上超速驾车,被一个警察发现了。那位阔少很不情愿地把车停在了一边。警察要求其出示驾照)
阔少:你知不知道我的爸爸是谁?!
警察:对不起,先生,这我可帮不到你。你有没有试一试问问你的母亲?
很显然,语段“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具有多个语义。根据交际场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双方的认知能力,第二说话人完全明白第一说话人的话语意义不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的交际目的也不是需要一个交通警察提供相关的答案。他的关联期待是通过暗示其父亲的身份进而影响交警的态度和决定。在他的认知语境中存在着诸如违章与处罚、父亲的身份与交警执法立场的联系等一系列语境假设。第二说话人完全可以回答说:“你超速了,应该接受处理,和你爸爸没有关系。”然而他以非常婉转的方式绕开第一说话人的关联期待,跳出第一说话人的认知语境范围,以出乎对方意料的回答迫使第一说话人放弃原来的关联期待(熊学亮,2007),并构建新的关联期待和语境范围,以更多的理解付出开始新一轮的理解过程。
理解的终极目标是获取说话人的交际目的。本例中第二说话人仅提取第一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因素,而有意撇开其非话语因素,无视其交际目的,漠视即时语境做出反应,违背了最佳关联原则。第二说话人的理解一定不限于理解第一说话人的字面意思,其交际目的也一定不限于其话语所表达的字面意思。虽然第一说话人的话语被曲解,交际目的未能得到实现,但双方的交际仍然有价值。当第一说话人接收到第二说话人的反应后,他有理由相信第二说话人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获取其交际目的,他也有理由相信第二说话人的话语与当前语境相关,而且其话语承载了某种交际目的。第一说话人可以根据第二说话人的话语并结合当前语境推导出其交际目的是通过破坏第一说话人的交际目的,以出乎第一说话人意料的理解来削弱对方的强势,以达到表明自己不畏阻力,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交际目的。
五、结语
刻意曲解的生成是一个比确解或误解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第二说话人必须在正确理解第一说话人的基础上通过排除确解,结合第一说话人的话语和当前语境,生成与第一说话人的话语关联性大但与当前语境关联性小的话语,以出乎第一说话人意料的反馈来表达自己的交际目的。虽然刻意曲解的明示程度低,但第一说话人仍然能够根据曲解和非语言语境通过调整关联期待,重新建立语境假设范围推理出第二说话人的交际目的。
刻意曲解作为交际的重要策略,是第二说话人通过歪曲第一说话人的话语意图使其交际目的得不到实现,其核心是具有故意性和目的性。刻意曲解虽然破坏了第一说话人的交际目的,但仍然具有交际价值。在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中人们广泛地使用刻意曲解策略,使交际更加地具有巧妙性和幽默性。恰当地使用曲解策略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表达更含蓄灵活,预防可能出现的交际冲突或消解已经出现的交际冲突,更好地维系和改善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1]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163.
[2]唐孝威.语言与认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1.
[3]王希杰.修辞学新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230.
[4]谢丽.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0.
[5]熊学亮.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及其对语用推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7-118.
[6]熊学亮.试论关联期待的三种运行方式[J].外语与翻译,2007,(1):9.
[7]Dascal.Marcel Introduction:Some Questions about Misunderstand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753-762.
[8]Fisher,B.Aubrey.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Pragmatics of Human Relationship[M].New York:Random House,Inc.1987. 253-256.
[9]Gillian Brown.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49.
[10]Gillian Brown.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46-47.
[11]Sperber,D.an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42.
[12]Tzanne.Talking at Cross-Purposes,the Dynamics of miscommunica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223-230.
Gene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MI under Relevance
Qian Li-xin,Wang Jiang-han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After adequately interpreting the speaker’s information in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purpose,the interpreter deliberately deviates from the mutually manifested cognitive context,abandons the contextual effect and violates the speaker’s relevance expectations,and chooses a contextual assumption out of the speaker’s expectation,so as to generate an interpretation against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on purpose.The speaker has to adjust his own relevance expectations,reconstruct the context scope and obtain the interpreter’s communication purpose.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mutually manifested cognitive context;relevance expectation adjusting;cognitive context reconstructing
H313
A
1672-0547(2015)05-0095-04
2015-09-19
钱立新(1966-),女,安徽枞阳人,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王江汉(1965-),男,安徽潜山人,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自然语言非正常理解的认知研究”(AHSKY2014D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