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分析
2015-02-13段晓宇
段晓宇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分析
段晓宇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时值新文化运动兴起,是我国民族音乐获得蓬勃发展的时期,该歌曲在当时流传遍大街小巷,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即使在当今,也是声乐学习的必唱曲目,被多数声乐教材收编其中。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意境、旋律特点等方面进行着重的分析,来进一步挖掘歌曲中的内涵,为演唱者梳理出一个简单的脉络。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特征分析
艺术歌曲产生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欧洲,其名称来自于德国的“Lied”——歌曲,一种以著名诗人的诗歌为词,以词谱曲的声乐体裁,并且伴有如歌的钢琴伴奏,演绎时人声与钢琴伴奏水乳交融,意境悠远。该体裁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雏形。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作词)和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作曲)合力完成,该歌曲写于五四运动之后,时值民族文化勃发之际,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写于1926年。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描写,将歌词赋予了诗意,营造出一种青年在独自吟唱的感人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种种思念。歌词原名《叫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先生所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当时刘半农在伦敦留学,把对祖国、妻子的思念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温柔缱绻中不乏大爱的情怀。特别要提的是,刘半农首次在诗歌中用到了“她”,与男性的“他”区分开来,在中国语言学界是一大进步。六年后,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看到这首诗歌,对饱受磨难的祖国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满含深情,用心将这首诗歌谱写了旋律。当时国内音乐界处于学堂乐歌盛期,但赵元任先生突破了学堂乐歌“借曲填词”或者在创作方式上的“拿来主义”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1]《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8年版的《新诗歌集》第一次刊登,立刻在当时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受到青年的喜爱,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特征
(一)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一开始很明显地采用了我国诗词传统的比兴手法。每一段歌词的开始部分都是引入了不同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被作者赋予情意的物象也成了意象,以此来形象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第一段中以“微风”、“微云”为想象物。这两种意象具有飘忽不定的特点,就好比漂泊异乡的游子,深切传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微风”、“微云”作为全诗的开头贴切自然,也为“月光”与“海洋”恋情的进入作了一个好的铺垫。第二段诗人将人的性格赋予给了“月光”与“海洋”,把二者彼此辉映的关系,通过歌词拟人化的描述,营造出主人公在月光下思恋祖国和家人的境象。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将人的情感赋予了景物,从而把情感刻画得更为超常和深刻。第三段水上“落花”、水底游“鱼”以及“燕子”,这三组意象暗示出飘忽不定、孤苦无依的意义,象征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强烈的思念故土但却又暂不能归来的心理落差和苦闷。第四段“枯树”、“野火”两句既是对称又是对比。一来代表了诗人两种不同的情绪,即忧郁与希望,再者“野火”既符合诗人作为游子漂泊无依的身份,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风,于无奈中也萌生着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苦闷中却生生不灭的“希望之火”。歌词的重复也具有一种特定抒情手段表达方法,这四段歌词,每段都以歌词“教我如何不想他”结束,代表了主人公这种愈久弥深的深情厚谊。
(二)致力于深远意境的塑造
作者在追求艺术上运用了先景后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从而达到深远意境的塑造。这首诗主要抒发的是海外游子年复一年的对祖国、亲人以及“他”的日夜思念的情感。为了能够更好的表达这种特定的感情,在每一段的四句诗中,除了一句“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直接抒情外,其余三句均是间接抒情。而这种间接式的借景抒情方式含蓄而且富有诗意。很显然,在对每一个景物的刻画里全是很主观的描摹自己强烈的思念之情。通过诗中漂浮的微云,微风等景物具体地感受到的“我”为“异客”的孤独;还从海与月彼此相恋的夜景感受到遥远的月光下,“我”对“他”的思念;从落花、游鱼以及快要离去的燕子感受到了漂泊在他乡的“我”对“他”的不舍;从枯树、野火和不落的残霞中,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坚贞不渝。这些景物的描写细致的表达了作者心中的那份思乡之情。
三、《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曲调特征
(一)简朴精当,富有民族色彩的曲调
歌曲的曲调对四段歌词的处理,大致都是先对前两句词进行景物描绘,经过“啊”的深沉咏叹,再过渡到对后两句词的激情抒发。在景物描绘上,曲调整体风格是简洁朴实的,然而,由于每段的景色各有不同,曲调的处理也就各自有别。第一段为表现“微云”与“微风”,曲调大部分都是以小跳与级进徘徊在四度之间,给人以一种平和柔美、静中有动的感觉。第二、三两段各自前两个乐句的旋律的节奏和音型虽然基本相类似,但由于季节的各不同,所以运用了不同方向的跳进转级进,使歌曲的前段曲调连绵而起伏表现出了那种爱恋的动人情景;后段的曲调正好相反,点化了落花和鱼儿“慢慢流”、“慢慢游”的状态。第四段前两句在对“枯树”、“冷风”、“暮色”的描绘,主要以级进的曲调在低音区里进行,使情绪变得暗淡、感伤,但却蕴含着浓重的苦恋情思。在抒发情感的方面,曲调总体上保持着简洁朴实的特点,而在每一段的个别处理上又突出细微的差别,既精确又细致。运用由低到高的同向级进和上行的小跳进,而在第四段中不仅再现了一、二段的曲调,还增添了四度同向跳进和三度、六度两个连续反向跳进,为反向大跳之前的反向做足了“功课”。点睛之笔“教我如何不想他”更是用到了京剧中西皮原板过门部分,巧妙之余让听者倍感亲切。
(二)多变而有序的调性、调式转换
为便于深刻细致、层次能够更加分明地刻画歌词中的不同景色以及复杂感情,作曲家突破了对传统民族音乐中少有转调的旧模式,充分调动了调性、调式的表现功能,为歌曲设计了以E宫调为中心的E-B-E-e-G-e-E的近关系调性和同主音调性的布局。歌曲的开始用E宫调式,对第一二段的春日、夏夜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简洁描绘;第二段的结句由于曲调落在属音上,其后的第一间奏转到了B宫调,以巩固属音的调性,但在之后的第二间奏立刻回到了E宫调,凸显主调的绝对核心位置;表现凄清秋景的第三段,曲调再次从E宫调转到了同主音的e羽调上。同主音转调在西洋调式中使用较多,是对比性较强的转调手法,用于这段出现的朗诵式的乐句,暗示内心感情出现了波动或碰撞,而最后一句又回到e羽调的同宫系统G宫调上,让歌者重温了第一段末句带有深沉的思念音调;第四段描绘的是冬天的景象。调性又转到了e羽调,小调色彩的使用使情绪又变得暗淡起来。最后调性又转回到e调的同名调E宫上,最终完成了调性的回归。多种调性布局,逐渐把情绪推向高潮。这首歌曲的调性渗透了西方大小调式的色彩,但始终以中国民族调式为核心,寓意了作者虽然身居海外,不忘祖国和亲人的拳拳赤子情怀,“调性情感”的巧妙运用,深化了“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主题,而“他”更是一字双关的传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真挚爱情的向往。在这样一首篇幅不大的歌曲中,运用调性、调式的转换,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使歌曲得到了升华。
四、《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特征
(一)声音以及气息的控制
在新文学运动中的赵元任和刘半农,虽身处异乡,但怀着对祖国和亲人的无限眷念,写下这首充满深情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情感很细腻,演唱时无论是声音还是气息都要做出适当控制,应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脉相承。音色也应该是温润、黯淡、内敛。当然,要用心领悟,用心演唱,准确表达情感才是最终目的。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四段歌词的结构是相同的,一般都会把它处理成一首分节歌,但作者却使用了变奏曲式这与歌曲情感的层层递进相得益彰。这样一首蕴含着深厚情感的歌曲,歌唱时是不能用一种的音色来表现的。每段的一、二两句都是以弱起的形式,所以前两句音色的效果应是柔和、圆润微暗一些,这时运用的气息力度就要比较小一些,这样才能使弱起部分的气息流畅、平稳,音色变的柔和飘逸,声音连贯通松,以柔和的色彩展开抒情的段落,表现出了淡淡的思乡之情。力度控制的支力点高与低、强与弱,都会影响到音色表达的效果,气息要弱这样才能达到弱起的效果。而在每段的第三句中出现的“啊!……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时情感达到高潮部分,在气息的运用上力度就
要相应的较大,音色中可以听出歌唱者所传达的各种不同的情绪。
(二)咬字吐字的把握
歌唱是语言和音乐的相结合,语言和声音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歌唱艺术的中基础,它不仅是能产生优美旋律的依据,而且还能通过咬字发音与动听的音乐旋律相结合,刻画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
《教我如何不想他》第一段的第一句“天上飘着些微云”是齐齿音和开口音的并用,吐字咬字的时候,嘴巴的动作要迅速敏捷,张的不能太大,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那么声音就不容易统一和保持住。第二段前两句采用押韵的方式,全是以ang为韵脚,而且ang为韵脚的两个字都是开口音,所以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准确的咬字吐字。海(hai)与洋(yang)、月(yue)与光(guang),这两对词在发音时前面的海洋的音响与共鸣显然要比后面的月光要强。“月”是摄口音,字的着力在嘴唇上,要从一个摄口音转换到开口音,是有一定难度的。而第三段中主要是以iu为韵脚,iu这个发音时很难吐字清楚,而第四段发音与第二段是差不多,但是一二句以ao为韵脚,歌唱时要注意咬准确吐清晰。作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先生在创作这首歌曲时尤其注意曲调和歌词中的声韵、语调的关系,使其更具“中国派”曲调特点,“他在歌曲创作中对汉语和音乐关系的认识和成功实践给后人提供了重要的作曲经验。”[2]
(三)情感的表现
对于这首艺术歌曲在演唱时的情感表现,有几个方面是要大家注意的,即再演唱时的肢体语言的运用,歌唱时的面部表情在演唱时的运用。
1.肢体语言的运用
得体的肢体语言能够使歌唱更加丰富和立体化,也更具感染力。歌唱中的肢体语言与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内容要完全吻合,不然就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甚至给歌唱者带来额外的负担。歌唱中的肢体语言注重恰当、适度,更要准确把握歌曲的内在情感,不能对情感的把握仅仅在歌词表面。所以在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时,一定要了解歌曲背景,对每一段由于情感变化所使用的肢体语言都应随着歌词的表达和意境而变化,只有这样的肢体语言既能给演唱增色,也能加深演唱者与听众的交流,以情动人。
2.面部表情的表达
表演是演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当的面部表情能够让观众从演唱者的表演中捕捉到歌唱的内容,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当然,面部表情一定要灵活,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歌唱的内容变化而变化。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第一段面部表情要含蓄和忧郁;第二段应该是甜蜜向往的面部表情;歌曲的第三段则要以迷茫、不安的表情以传达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歌曲的第四段则是通过表情,以情带声表达对自己情感能有所归属的渴望。只有与歌唱的内容相配套的面部表情,才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五、结语
《教我如何不想他》为刘、赵二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强强联合”之精品。无论歌词内涵还是作曲技法,在当时的文艺界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中的典范之作。尤其是赵元任先生对作品“中国化”的处理手法,仍有很多借鉴之处,其艺术价值仍被当今文学艺术界研究。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79.
[3]何添发.歌唱的咬字吐字和语言处理[J].戏剧艺术,1990,(2).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he Art Song“Let Me Do Not Want Him”
Duan Xiao-yu
(West Anhui University,Lu’an Anhui 237012,China)
The art songs,“Let me do not want him”written in the twenties of the last century,the duration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a period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music,the songs at the time flew across the streets,by the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s favorite. Even today,the vocal learners will almost sing songs,was the most vocal teaching which incorporate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analysis of the song.This article from the creation background,lyrics,melody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furth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ng,for the singer to sort out a simple context.
art songs;Let me do not want him;characteristic analysis
J609.2
A
1672-0547(2015)05-0092-03
2015-07-24
段晓宇(1985-),女,安徽淮南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史论和基础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