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现象及预防策略*

2015-02-13陈厚莹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广东湛江524088

图书馆 2015年5期
关键词:馆员文献图书馆

陈厚莹(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 广东湛江 524088)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现象及预防策略*

陈厚莹
(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图书馆文献信息存在着显性寻租、隐性寻租和过程寻租等现象。根源于文献信息的属性悖论、图书馆及馆员的价值选择、图书馆管理体制弊端等方面。图书馆需要采取提升治理能力、坚持依法治馆、加强馆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开馆务信息、建设服务型图书馆等策略进行预防。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产信息资产寻租寻租现象

1 问题缘起

从公共福利视角观察,公共服务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当、公平的公益性服务活动,旨在为民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另一类属于非正常的寻利活动,以公共服务之名谋求组织和个人私利,这种谋利行为被称之为“寻租”。 美国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Anne. Krueger)最早提出“寻租”的理论概念,认为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寻租的内涵不断拓展至经济、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巴格瓦蒂(Bhagwati,1982)把各种寻租活动进一步扩展为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认为各利益集团为了在政府预算中占有更大的份额,以便获取更多的收入而进行寻租活动。寻租,简而言之就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主要是指通过非生产性行为谋求利润、利益或好处。寻租理论内涵的不断延伸,能够解释许多领域的逐利行为,包括公共事业单位和个人。

图书馆行业内存在着寻租现象,能够运用寻租理论加以研究和解释。根据寻租理论拓展的内涵,图书馆的寻租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寻求主管单位预算的最大化,超出实际所需,超出部分成为单位或个人的福利;另一方面利用单位的设备、资源谋求超出其存在机会成本的额外收益,例如出租、出售图书馆所属的公益性资产等。文献信息资源的公共性最为明显,最能体现图书馆的公共事业单位属性,但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文献信息资源易于被用来“寻租”。因此,通过实证观察和逻辑推理揭示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的现象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现象

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需要通过主管单位的财务预算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购置,需要面向读者让渡文献信息资源使用权。在这两个环节,图书馆组织及其馆员可能进行有效干预以谋求超额收益,即产生寻租行为。

2.1显性寻租

显性寻租是一种组织寻租行为,具有合法性的外衣。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显性寻租就是图书馆行使管理权通过文献信息违规谋益。

(1)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图书馆经费来源于国家税收,理应向读者提供平等、免费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利用文献信息管理权对读者合理使用过程中的任何收费都等于是双重收费,这种双重收费就是图书馆违背文献信息的本质属性为自己创造的“超额利润”,就是一种寻租行为。图书超期罚款即使被改为“图书占用费”、“图书借阅违约金”等各种名目也不能改变其寻租的本质。目前国内大多数图书馆都实行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广东省内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改变了这一“治标”做法,如中山大学图书馆采用借书超期罚“考试”、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实行停止借阅权限等“治本”行动。可见超期罚款并不是图书馆唯一的行动选择,而是为了组织利益的寻租。

(2)规定文印。读者在使用文献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文印一些资料,这种文印行为应该是读者的自由选择。然而,图书馆利用管理文献信息资产的权限指定读者文印的地点,这些地点有些是图书馆自己开设的,有的是合约机构,文印费用昂贵,很便利地谋取到了“超额利润”,产生了损害读者利益的寻租行为。

(3)数字资源收费服务。图书馆计算机室大多名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也理应免费服务,但是多数图书馆仍然开展收费服务,直接租售“数字资源”。收费理由是计算机网络使用费,读者不局限于阅读馆藏数字资源,能够通过广域网实现全球互联,而这恰恰同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相违背。甚至部分图书馆按小时收取读者现场使用影碟、光盘等费用。

(4)使用权限随机管理。图书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设置不同的借阅权限,定性地划分读者类型,例如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分别赋予教师、管理人员、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不同的借阅权限。一些图书馆向内部职工、主管单位领导、利害关系部门等开通不限量、无限期的借阅权限。在这种随机管理的过程中,图书馆利用管理权谋求超额福利,维护同部分人群的友好关系以便在关系维护、政策供给、财政预算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2.2隐性寻租

隐性寻租是一种个人寻租行为,不合法,也违背职业道德。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隐性寻租就是馆员行使文献信息管理权以谋取个人利益。

(1)变相行贿。图书馆馆员利用管理权通过非正常手段私自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及其服务。有些馆员违反图书馆管理规定,将概不外借的报刊、样本图书等文献私自带出馆外,不通过合规的借阅途径将图书带出馆外,不按照收费规定利用文献信息向特殊读者提供免费查新、文献检索等信息服务。馆员通过这些隐性行为给予部分读者以便利,谋求在特殊时期这些读者能够给以回报,即是一种通过文献信息寻租的变相行贿。

(2)私下交易。馆员利用图书馆购买的图书、报刊、网络数据库等文献信息资源及工作身份、时间,私自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如文献传递、信息检索、课题查新等,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信息,同企业单位合作,谋取个人经济利益、声誉等。

(3)据为己有。图书馆馆员利用工作便利通过垄断文献信息内容、占有文献信息载体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献信息,谋求个人私利。有些馆员将文献信息无限期地放置工作案头等私人空间,垄断文献信息阅读权。有些馆员将文献信息或珍贵的典藏文献私自带出馆外,放置家中、售卖或私相赠送给他人,占有文献信息所有权,超越普通的腐败寻租。

2.3过程寻租

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是一个从采购、加工到服务的活动流程。 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存在寻租的可能性和漏洞。

(1)文献信息购置费的超额预算。图书馆可以通过主管单位的财务预算谋求超出实际需求的资金,这些超出的资金通过培训费、加工费等形式变相成为单位福利。有些图书馆通过文献信息购置活动多次或多方申请专项资金及配套资金,重复获得资金收入。

(2)文献信息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通过行使采购权直接或间接向供应商谋求利益。目前,政府采购招投标政策对采购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规制,但是这种采购模式只能从宏观上控制采购行为,无法从微观上确定采购内容。过程的合法性并不能保证文献信息内容的质量,譬如采购员接受书商低折扣、过时的图书等以谋求不当得利。某些时候部分图书馆购买了一些不在采购计划之内的图书,如某些利益相关者为了关系交换指定图书馆批量采购的某种图书、为了完成个人事务紧急采购的图书等。有些图书馆还存在“虚采”现象,通过虚开发票、蒙混验收等环节套取专项经费等。

(3)图书馆部分文献信息的用途发生改变。有些图书馆专项购置、重复购置一些文献信息或将正常购置的文献信息放置在图书馆开设或授权的咖啡室、休闲阅览室、书吧等以招揽读者前往观看,便于售卖商品,这是文献信息利用过程的寻租行为。甚至一些小型图书馆为了解决新书供需矛盾直接开展新书租赁业务,这是赤裸裸的过程寻租。

3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产生的原因

3.1文献信息的属性悖论

图书馆文献信息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社会资源。它具有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文献信息的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读者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一个读者使用该文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文献信息的非排他性是指不排斥读者对该文献信息的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在管理上又是一种国有固定资产。目前国内大多数各类型图书馆都要接受主管单位开展的资产管理工作。在这种资产管理中,文献信息多数被列为固定资产,并进行资产类别的专业标识。

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读者可以平等、自由地免费使用,管理属性决定了其需要为国家提供社会效益。在这种框架下,图书馆文献信息仍然不丧失本质属性,被规范在公共服务体系中。但是,资产是经济管理领域的一个会计学名词,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本性是组织或私人拥有的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资源。图书馆文献信息本质上是一种资源,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演变为了一种资产,在资产本性的驱动下拥有了交换、寻租的张力,可能会成为组织、个人谋取经济回报的工具。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不能够像私人资产一样地经营、盈利,但其管理属性上又存在着逐利的冲动,这样就为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提供了可能性和空间。

3.2图书馆及馆员的价值选择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的主体是图书馆组织或馆员个人,因此,图书馆组织及个人的价值认知对文献信息寻租行为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组织的存在都会竭尽全力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其根本价值追求应是公共利益最大化,通过服务效能转化为组织经费、人员待遇等获得间接的回报。但是,图书馆拥有的文献信息具有经济性资源的特征,在资产逐利本性的驱动下,文献信息能够通过交易获得直接的利益回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自由选择来进行,文献信息服务可能会成为图书馆谋利的一种手段。图书馆拥有此种优势,深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在价值选择上可能会倾向直接的利益追求,注重效率而弱化公益。

馆员作为一个组织主体同图书馆一样,通过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获得工资等间接回报,深受外部市场经济逐利大环境的影响,因此,馆员也有通过文献信息直接获利的冲动。西方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作为一个基本假设,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荀子说“人性本恶”,西方宗教的原罪论也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充满了各种欲望”。馆员个体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能够反映出一种普遍性的现象,馆员遵循人性的基本定律追寻文献信息资源的直接利益便成为一种可能。

3.3图书馆管理体制弊端

图书馆管理体制从意识到实践都存在着问题,致使文献信息服务的公益性被忽视,逐利性被放大。首先,主管部门对图书馆管理重视不够。图书馆在体制内被边缘化,被视为一个附属的象征性单位,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功能的衰减速度加快。图书馆为了不降低同比福利水平,只能利用文献信息进行逐利。其次,馆领导的专业管理能力欠佳。据不完全统计,图书馆馆领导中非专业出身占比高达80%以上,很多馆领导是从其他部门、专业委派过来。馆领导对业务不熟,一方面不能清晰认识文献信息的服务本质,另一方面无法严密监管馆员的逐利行为,被利益谋求者利用。最后,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结构和关系漏洞百出,透明度不高,读者没有参与渠道,无法形成360度的监控体系,为寻租大开方便之门。

4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的预防策略

4.1提升图书馆治理能力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属于管理问题,需要改革管理体制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以贯之,图书馆改革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治理能力。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事业单位,其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建设和服务上。首先,图书馆需要坚持管理主体多元化,形成馆领导、馆员、读者共治局面,避免“一言堂”或“个人”对文献信息使用权的侵蚀。其次,图书馆需要提升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监管能力,构建文献信息资源免费、合理利用的有效机制,杜绝从中寻租的可能性。最后,图书馆需要具备为读者平等、公正使用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保障的能力,通过读者需求测量、借阅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深入地满足读者需求,坚决消除文献信息寻租的存在。

4.2坚持依法治馆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现象的产生,部分原因在于有法不依或无法可依。图书馆消除文献信息寻租现象需要坚持、强化依法治馆的正确理念,从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两个层面加强建设。

(1)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健全制度体系,为依法治馆提供有力保障。首先,系统研究、梳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秉承其宗旨制定实施办法。其次,对于法规空白,需要借用、引用相关成文规定,遵循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规律,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弥补漏洞。最后,对相关政策的解释上需要坚定正义立场,不以利益驱动而加以曲解。

(2)规章制度执行。杜绝文献信息寻租关键在于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开展服务工作。一是执行上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坚决用规章制度抵制不良行为和要求。二是建立依法服务监督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读者、馆员的力量,杜绝文献信息寻租现象。

4.3加强馆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主体是馆员,杜绝寻租现象需要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对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警示馆员在文献信息服务中需要坚持这一价值取向为读者提供服务,而不是从利益对立者的角度开展寻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能够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坚守本职工作,从读者的角度诚信、友善地为读者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心想着如何利用手中的管理权谋求个人私利。馆员在开展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效益意识,坚持公正的服务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升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消除文献信息寻租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4.4公开馆务信息

图书馆业务公开也是预防文献信息寻租现象出现的利器。公开馆务,提高图书馆业务工作透明度,防止利用文献信息管理权谋求个人私利的隐性寻租存在,利用读者等群众的力量对图书馆的显性寻租进行讨论和制止。图书馆以馆务公开预防寻租行为的产生,需要从公开业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上入手。在业务流程上,主要公开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流程,注明各个环节,让读者知晓业务流程,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寻租”现象的出现。在业务内容上,主要公开不涉密的工作成果,既能够让读者知道服务内容,也有利于读者、馆员对工作事项开展监督,同时也便于图书馆开展工作考核。

4.5建设服务型图书馆

图书馆文献信息寻租的根源是其在管理中具有资产属性、具备“有偿服务”的基本诱因。图书馆在传统管理理念下,强调管理权限,忽略服务本质,这就为文献信息寻租提供了便利。根除文献信息寻租现象就需要建设服务型图书馆,提供开放、平等、公平、自由的文献信息服务。服务型图书馆就是为读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服务作为自身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积极承担服务职责,乐于接受读者监督。建设服务型图书馆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建设服务型图书馆需要具有服务色彩浓重的组织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图书馆需要培养特色鲜明的组织文化,将图书馆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逐渐被馆员普遍认可并遵循的具有图书馆个性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固定下来,形成馆员可以参照的规范和要求,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

(2)转变服务理念。传统图书馆服务具有被动性,文献信息服务以资源建设为主,忽略了读者的“需求导向”。重视服务,构建Service2.0的服务机制,与读者打成一片,树立更加豁达的开放理念,减少管理权寻租的意识和空间。

(来稿时间:2015年2月)

参考文献:

1.戈登·图洛克.特权和寻租的经济学.王永钦,丁菊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Bhgawati, J.. 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 Activities (DUP).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 1974

3.李政军.寻租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契机.财经科学,2003(3):63-67

4.张靖安,王磊.图书馆腐败现象试析.图书馆学研究,1994(6):76

5.郭梁,吴晓晶.图书馆经济犯罪与监督管理.企业研究,2010(10):125-126

6.高曼.图书馆犯罪分析与对策.图书馆杂志,1989(5):41

7.艾家凤.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腐败问题防范机制研究.图书馆,2011(1):118-119

8.刘亚芹.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社科纵横,2014(2):64-6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10.楼宏青,马德烜.当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及资产评估.图书馆论坛,2010(5):3-6

11.木须虫.公共资源租源于缺少监督制衡.中国商报,2012-02-28(11版)

〔分类号〕G252.7

〔作者简介〕陈厚莹(1975-),女,硕士,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及服务。

*本文系广东海洋大学廉政研究中心课题(GDOUJW201412)研究成果。

On the Rent-Seeking Phenomenon of Library Literature Information and Preventive Strategy

Chen Houying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library )

〔Abstract 〕In library there are some rent-seeking phenomenon which are dominant, recessive rent-seeking and rentseeking in the process. The behaviors of rent-seeking come from the attribute paradox of the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he value choice of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and the defects of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se phenomenon, the library needs to enhance the governance ability, insist on governing the museum,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public museum information, and construct the service type librarians.

〔Keyw ords 〕Library literatureInformation assetsInformation assets rent-seekingRent-seeking phenomenon

猜你喜欢

馆员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