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视域下的英汉语音对比及英语语音教学浅析
2015-02-13钱虹
钱 虹
迁移理论视域下的英汉语音对比及英语语音教学浅析
钱虹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在语言迁移理论的视域下对英汉语音体系的差异进行对比,从音位体系、音节结构、重音、节奏和语调系统等方面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有效性。
母语;英汉语音对比;发音;负迁移
一、引 言
语言的交际能力受到日益普遍的重视,而发音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发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交际技能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流利、纯正的英语语音。但在英语学习中,许多人尽管学习了多年英语,发音却一直存在着问题,语音一直是个学习难点。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恐怕是源自母语——汉语发音体系的影响。
Rod Ellis在他的著作《第二语言习得》中认为母语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根源之一,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negative transfer)[1]。一般说来,由于受根深蒂固的母语语言系统的影响,人们在学外语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母语的语言特点带入到外语中去,而受母语影响尤为明显的就是第二语言语音习得,“因为学习一个全新的语音系统意味着学习新的发音和听觉模式。这些模式属于语言行为的生理方面,与语言行为的认知方面相比,它们更抗拒改变和调整。“[2]虽然英语学习中的发音错误并不完全由于母语习惯的转移,但是母语作为主要的干扰因素尤其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比较明显的,对此我国学者赵元任、桂灿昆都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本文从英汉发音差异入手,结合笔者所在吴方言区的学生发音的情况,分析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常见错误,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英汉语音对比的几个层面
(一)音位体系层面。音位(phoneme)是英语的基本单位,包括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音节是汉语的基本单位,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由辅音构成,韵母则主要由元音构成。为方便对比,我们分别用元音和辅音来代替汉语的韵母和声母。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很多相同的音素尽管听起来相似,在发音方法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更有一些音素只单独存在于英语或汉语中。
1.元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元音是中国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英汉元音音色的差异主要由口腔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所决定,“其中决定元音基本性质的是舌高、舌位和唇形“[3]。英语的元音舌高分布在高、中、低各个高度,舌位有前、中、后不同的部位,分布较为均匀,汉语的元音中央元音只有一个(a),舌高多为高元音或半高元音,低元音少,也没有中等舌高的元音[4]109。因此,英语中有很多元音找不到相同或相似的汉语对应音,如英语中[і]、[æ]为汉语的空缺音,前者容易被读成[i∶]的短音[і]或摩擦音[j],如it误读为eat;后者容易被读成[e],如将bad误读成bed。英语中的[i∶],[æ],[ɔ]等元音,吴方言区的学生容易读成接近汉语的(i),(e),(o)。受了汉语(e)的影响。英语中的[e]则大都被发成舌位较高、口腔较闭的音,吴方言区的学生还常常把[ə]发成[Λ],例如很多人就把英语的不定冠词“a“读成[Λ],而不是[ə]。
另外,英语中有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分,如[i]和[i∶],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元音音位,它们不仅有长短之分,而且也有发音部位的区别。而汉语各方言中由于元音无长短音之分,所以,吴方言区学生常常会出现长元音发得不够长,短元音发得不够短促,即长短元音的发音区别不够明显[5]57。
英语和汉语在双元音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双元音可分为前响双元音和后响双元音。英语的双元音大部分是前响双元音,发音时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音长相当于一个长元音的音长。汉语既有前响双元音,又有后响双元音,但双元音的两个成分之间的界限不如英语的双元音那么明显,发音时没有滑动,音长较短,读起来像单元音[4]109。从英汉语双元音各自的总体特征来看,最明显的差异是汉语双元音缺乏“固定音值“的概念,因此学习者往往对英语双元音在音值上的“前长后短“难以掌握[6]22。英汉双元音的这种区别导致发音时出现双元音的偏移,如英语中的[ei]与汉语(ei)也并不完全等位,(ei)中的(e)比[ei]中的[e]舌位要高一些,因此[ei]很容易被拔高读成(e)的长音,也容易被降低读成(ai)。另外,双元音中的[i ]、[є ]、[u ]等是发音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就把hair或者hare读成[hɛəl],主要问题是在临收尾时抬高了舌位,有点把舌头翘起来发[l]的感觉。
2.辅音。辅音音色的差异是因为发音部位或发音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相比元音,英汉辅音具有更大的差异。虽然两者写法相同,发音相似,但由于气流实际受阻的部位或摩擦的部位不一样,发音效果也是不同的。如英语中的[h]是声门擦音,气流经声门摩擦,通向口腔,声带不振动,而汉语[h]是舌根擦音,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之间的缝隙中摩擦通过。由于这两个音听起来相似,中国学生经常用汉语的音代替英语中近似的音[4]109。例如不少吴方言区学生会把诸如house、have、had等凡是以[h]开头的单词读成带摩擦音汉语(h)而不是轻轻呵出的英语[h]。再例如,汉语卷舌送气清音(sh)(诗)及不送气浊音(r)(日)听起来有点像英语的平舌送气清音[ʃ]和不送气浊音[ʒ],所以有不少英语学习者用前者将后者简而代之[7]。另外[r]与[l]的发音方式不同,但是把二者混淆的情况也不少,很多吴方言区的学生区分不清[r]和[l]这两个音,经常有人把reader读成leader。需要指出的是,汉语中也有这两个音,但是发音与英语是不同的。
英语的24个辅音中,有20个是清浊相对的,这些清浊相对的辅音不仅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还起着辨义的作用。如pet与bet,这里[p]与[b]除了有清浊之分以外,还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汉语辅音,除了(m)、(n)、(l)、(r)4个浊音之外,其余都为清音,这是英汉语辅音系统的一个很大的区别。“[6]25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辅音都是送气和不送气相对应,如(b)和(p)、(ɡ)和(k)等,只有(sh)和(r)是清浊相对。因此,我国学生往往用不送气的清辅音(b)、(ɡ)来代替英语中的浊辅音[b]、[ɡ],这样就很难说出地道的英语来。不过根据调查显示,吴方言区的学生大多倒是能区别清音和浊音[5]57。
另外,英语中有许多辅音找不到汉语中相近的音,如[θ]、[ð]的发音方法对很多吴方言区学生来说很难掌握,他们通常把这组音与[s]、[z]混在一起。英语中的舌叶辅音[ʃ]/[.]也是发音难点,学生多把[ ]误读为(x),[ʒ]则用汉语的(r)来替代。又如英语中的双唇圆浊擦音[w],吴方言区的学生多发成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少数学生则把它发成[v]。浙江淳安地区的学生分不清边音[l]和鼻音[n],如把light读成night。据我们调查当鼻音[m]置于单词末尾时,吴方言区的学生会忘记闭嘴唇,如把bottom['b t m]被发成['b t η],把welcome读成['welkΛη]或者['welk η]。据我们的实地观察与记录发现,[m]在单词末尾缺失或含糊成[η]的情况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当中比较普遍,并不仅仅局限于母语为吴方言的学习者。
(二)音节结构层面。汉语的音节构成类型比较简单。通常一个音节就构成一个汉字的读音,除了鼻音[n]和[η]可出现在音节末尾外,汉字的音节大都由辅音+元音构成,少数的仅由元音构成,即零辅音,如“爱“[ai]。而英语的音节构成比汉语要复杂、灵活,除了以上构成方式之外,音节构成大多是“元音+辅音“或“辅音+元音+辅音“[8]。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英语的音节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多,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少。汉语中绝大部分音节是以辅音开头,元音结尾的开音节。“[9]而且英语的音节在开头或末尾都可能会出现多个辅音连缀的辅音群(consonant cluster),英语中最多可以允许四个辅音连用,如“twelfths“。而汉语没有多个辅音连缀的群,一般音节开头或末尾的辅音只有一个。
就辅音而言,汉语和英语最大的差别恐怕在于前者是可以拖长的,末尾有一个响亮的元音,而后者没有。好多中国学生注意不到这一区别,所以就会拖长以辅音结尾的单词,读出来的英语就很汉化。比如desk,sit,word,dog等,给吴方言区的学生读出来,容易在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如desk读成[desk ],sit读成[sit ]。此外,受汉语音节结构的影响,学生还容易在辅音之间加入元音,如把class读成[k la:s]。
(三)重音。重音(stress)就是在读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用力的强度。重读的音节发音时用力较大,呼出的气流较强,给人以大声的印象[10]62。英汉语的重音包括词重音和句重音。
1.词重音。英语中多音节词通常只有一个(少数有两个)重读音节,重读音节少,弱读音节多,而且重音的强和弱形成明显的反差[4]110。对于英语来说,单词重音是重要的语音特征,起到两个作用:区别词义和词性。如abstract['æbstrækt]n.摘要;[æbs'trækt]v.提取,提炼。汉语的词则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重读音节多,轻读音节少,最后一个音节通常为重音,而且各音节之间的轻重差别不明显[4]110。与英语词重音不同的是,汉语词语中的辨义依赖的是声调而不是重音。因此在朗读时中国学生关注声调,却很少留意词重音。受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的重音不敏感,他们经常混淆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在发音上的区别,如把literature读成[lit 'ri ],把interesting读成[in'tristiη],把该重读的音节读成非重读音节,把非重读音节读成重读音节。多数学生,也许不仅仅是吴方言区学生,不注意双音节单词作为名词和作为动词时重音的不同,例如,他们就不会注意区分progress读作['pr ugres]和[pr u'gres]的不同,也不知道import读作['imp ∶t]和[im'p ∶t]的不同。
2.句重音。句重音是人们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为了满足语言韵律的要求,对某些词加以强调的一种语音手段[10]62。英语单词的重音在连贯的句子中会发生变化,有些词因为强调的目的而获得重音,有些词则因失去重音而被弱化,一般情况是实词重读,虚词轻读。特殊情况是指在语言交际中,有时需要特别强调句子的某个成分,或者为了对比反衬特别突出某个词,而将它们重读,这就是语音学中的“逻辑重音“。例如BBC在每次节目开始时主持人往往会说这样一句话:“This is the World Service of the BBC.“换作平时,介词of是不会重读的,但是在这段语段中,of被重读。这样重读介词可能是出于朗读的音律需要,也许还有强调英国广播公司的主体意识之意。汉语中逻辑重音的应用与英语的相似。
(四)节奏。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其特点是以“连奏音“(legato)方式表现节奏,英语讲求重轻音节的搭配,重轻读音交替出现[11]363,每个语句以重读音节为基础、为主体的。音节与音节之间有很好的连续性,连续出现的音圆滑而无间断。所以英语说起来有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比如下面两行诗:'Break,'break,'break,(On the)'cold grey'stones,O'Sea!(Tennyson)第一行只有3个音节,而第二行却有7个音节。但因每行各有3个重音,所以这两行诗被认为基本上对称,在节奏上的音值也基本相等,各占3拍[6]30。
相比之下,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语言,其特点是以“断奏音“(staccato)方式表现节奏。“汉语讲求各种声调的组合,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连续出现的,音节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11]363汉语句子的长短是由音节数决定的,一般各音节的长短区别不大。因此,音节多的就比音节少的语句念起来时间长,比如:(i)过年了。(ii)今年终于回家过年了。念起来第二句比第一句所需时间明显要长。汉语中除少数轻读的词以外,每个音节都要清清楚楚地念出来。所以汉语说起来有种“字正腔圆“的节奏感,大致像是往盘子里倒珠子的感觉。
我们应该在语音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以上几方面的特点,尽量避免在读英语时受汉语节奏的影响。有些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常常习惯于将每个音节都清楚地念出来,不习惯于把几个轻读音节平滑地连贯起来,快速而含糊地念出来,而且不了解英语的节奏特点,每个音节都重读,听者搞不清话语的重点在哪里,进而妨碍口语交际。
(五)语调系统层面。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单词是没有固定的声调,比如“cat“这个词,无论读成什么调,它的词意还是“猫“。但是英语单词一旦用在句子中,就会按照说话者的语气,给它加上一定类型的语调,这种语调的核心一般放在语句的末尾[12]46。例如同一个句子He’s a teacher.如果句末用降调,表示肯定的语气,说明他确实是一个老师。但是如果句末用升调,则表示用怀疑的口吻,问他是否是老师,或者就是一个疑问句。因为英语中没有词的声调,所以句子的语调是必需的,这对于表达说话人的情感语气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之相比,汉语则被称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汉语中除了个别念轻声的字以外,每个字都有一个声调。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声调能够区别字义。如“灰“huī,“回“huí,“悔“huǐ,“会“huì,这四个字能成为不同的字就是因为声调不同,尽管它们的音位完全相同。另外由于汉语的句调是要受字调的限制的,所以语调就不能自由地、大幅度地变动。受这种语言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说起英语来,往往是缺乏升降起伏,语调平平[12]47。或者由于受汉字声调的影响,给英语单词乱加声调,听起来有点别扭。事实上,英语的语调在口语中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C.C.Fries在强调语调的重要性时说:“重要的不在于你说的什么话,而在于你怎么说“[12]47。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发音正确以外,还要进一步掌握语调的规律。
三、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英汉语音系统的差异所导致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是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最主要的问题。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虽然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上是很难达到母语的语音习得水平的,但是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在教师或语音教学媒介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地、持之以恒地练习,还是能够不断臻于完善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结合母语和方言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其次,要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语音技巧和音变知识,强调模仿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重要性。模仿法分为直接模仿和分析模仿法。对于通过简单模仿就能正确发的那些音可以使用直接模仿法。而对那些难掌握的音则需介绍发音方式和发音器官的动作,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比较[13]。总之,要改变中国学生中国式发音的现状,首先要认识到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努力克服汉语的影响,以模仿英语为母语人们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多听多看各类英语广播影视节目,对提高英语发音和听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信通过有目的、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Ellis,Ro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1.
[2]高远.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129.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
[4]洪明.英汉语音差异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2):108-111.
[5]乐眉云,凌德祥.汉语各方言区学生英语发音常误分析——汉英语音对比系列研究(之三)[J].外语研究,1994(3):55-60.
[6]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2-30.
[7]李小金.试析中国味英语发音[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3):57-61.
[8]余国良.英汉语音简略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1998(1):46-50.[9]韩龙坤.汉语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及语音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51-53.
[10]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62.
[11]董雅莉.英汉语音对比研究及其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指导意义[J].社科纵横,2013,28(6):362-364.
[12]桂灿昆.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J].现代外语,1978(1):44-50.
[13]彭宁红.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与英语语音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67-6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honetics,and of English Phonetic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Qian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Tai 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
Based on a phonet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rst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pronunciation problems of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phoneme system,syllabic structure,stress,rhythm and intona⁃tion system.The purpose of doing so is to help English learners overcome such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oral communication.
mother tongue;phonetic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pronunciation;negative transfer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1.005
2014-10-20
钱虹(1978-),女,浙江临海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