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文化的整合提炼及其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运用

2015-02-13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福建大学生文化

李 芊(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文化的整合提炼及其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运用

李芊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福建文化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深厚的精神底蕴,提炼整合其中的优秀成分并纳入福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体系之中,有利于实现青年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道德观念的重塑和责任意识的提升,为使这一工程得以顺利展开,需要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各要素和谐有序地运行。

区域文化;福建文化;思政教学

区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特定群体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它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内化为该区域群体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约束社会历史发展和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力量[1]。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其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区域传统文化的影响。以福建高校为例,大部分学生来自福建本省,家乡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观、思想文化、精神传统对他们有着天然的亲和感和吸引力,如能将其中的优秀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并纳入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体系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说服性,还有利于培养福建青年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亲切感、自豪感、认同感,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道德观念的重塑、责任意识的提升,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使思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其背山面海的地貌风情孕育出璀璨丰富的山海文明,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形式之独特无一不透出闽地先人兢兢业业的品性、奋勇拼搏的情操、善良淳朴的民风及天人合一的智慧。就其物质形态而言,福建的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自然景观

福建背山面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省的自然景观包括“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海上花园”及“音乐之岛”鼓浪屿、“绿色博物馆”厦门万石植物园、“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山、“海上仙都”太姥山等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1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 人文胜迹

福建拥有众多的古城名街,泉州成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福州、漳州、长汀也紧随其后;另外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和“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以高票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这些古建以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域风貌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

3. 碑刻塑像

福建著名的石刻代表包括迄今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晋江华表山摩尼像、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坐像、武夷山及九日山的摩崖石刻等。其中,漳州的云洞岩和鼓浪屿的日光岩碑刻群载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同安知县李灿然率领军民抗击荷兰入侵及沿海人民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事迹,是福建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厦门万石植物园的《澎湖阵亡将士祠碑》乃纪念清初施琅海军取得澎湖大捷时所刻,是康熙统一台湾的重要实据。石狮的《蚶江海防官署碑》俗称“对渡碑”,记载了清代闽南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的史实,是闽台两地同根同缘关系的重要物证。

4. 名人遗存

福建历史上名人荟萃,并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如南安的郑成功墓、泰宁的尚书第、厦门的陈嘉庚墓园、福州的林则徐故居及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及墓园、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马江海战纪念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等等。

5. 特色建筑

福建的特色建筑以闽西土楼和闽南民居最富特色。有“东方古堡”“世界建筑奇葩”之誉的土楼建筑以规模宏大、构式精巧和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现出福建先民团结包容、守望相助的传统精神和天人合一、造化自然的朴素智慧。发源于泉州的闽南民居以最新式的用材、最繁富的布局和最丰富的装饰被誉为中国三大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6. 工艺美术

福建工艺的发展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的杰出代表包括厦门的漆线雕、福州的脱胎漆器等,而德化作为近代三大瓷都之一,其生产的瓷器以色泽白亮、质地细腻被誉为“中国白”。

7. 地方曲艺

福建方言支脉庞杂,故地方曲艺也百卉千葩,如莆仙戏、闽剧、潮剧等,而发源于漳州的歌仔戏后传入台湾,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由大陆和台湾民众共同创造的剧种;另外还有不少古老乐种,如被誉为“掌中一绝”“东方艺术珍品”的漳州木偶戏,起源于两汉、有“活化石”之称的南音等,至今仍在福建民间乃至国内广为流传。

8. 民间信仰

福建的民间信仰宗派繁多,影响较大的地方神祗包括天后妈祖、开漳圣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等,随着福建先民大量入台,这些民间信仰也开始在台湾落地生根,如台湾民间的三大信仰中就有天后妈祖,而对保生大帝的供奉在台湾民间也极为盛行,可见民间信仰已成为凝聚两岸亲缘关系的重要文化符号。

9. 红色圣地

福建许多地区在革命战争时期都创建了红色根据地,苏区分布达40多个县,现已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的有22个,而“红色之都”长汀更是一度成为中共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省内较为著名的红色遗址包括上杭县的古田会议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长汀县的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红四军政治部旧址,宁化县的长征集结出发地,泰宁县的红军街,建宁县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等。

福建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是在原始闽越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化、吴文化及域外文化而最终形成的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具备浓厚海洋特色的文化系统[2],它体现了福建人民身上所凝聚的“重义守信”的大陆品质与“冒险拼搏”的海洋性格,同时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时代精神紧密契合。

1. 反侵抗暴、感恩知报、不忘根本的爱国爱乡传统

福建地处海隅,其先民闽越族在秦汉时期就以强悍著称,这种尚武精神在与崇奉忠义的儒家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内容——以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民族反抗精神,近代以来,这种反抗精神因受外来侵略的刺激又具备了爱国保种、救亡图存的新特征:英国为开拓殖民市场曾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林则徐从民族利益出发极力谏言,最终说服道光帝下旨禁烟,其虎门销烟之举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英军入侵后,他又积极筹划沿海防务,甚至自募壮丁严阵拒敌[3]。鸦片战争中,金门总兵江继芸死守厦门,江南提督陈化成力战吴淞,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下,坚守阵地,最终以身殉国。中日黄海之战,北洋海军中各舰之管带、帮带、总兵等大都来自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唐德刚曾称此役乃“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而大战日本一国”[4]。清末维新运动中,闽人林旭成为光绪帝及康、梁推动政治革新的智囊中枢,改革失败后拒绝出逃避难,与谭嗣同等人一同就义于菜市口,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3]。1911年同盟会组织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福建革命党人达30余人,其中多为青年才俊,如林觉民、陈与燊、方声洞等。土地革命时期,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在“二七”惨案中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而中共早期领导人王荷波、“左联五烈士”之一胡也频也以身报国。长征的8万多中央红军中约有1/3来自福建,而最终抵达陕北的仅2 000余人,大部分壮烈牺牲。抗日期间,约有5 600名福建子弟兵北上抗日,占新四军人数的一半左右,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

除此之外,福建是著名的侨乡,祖籍福建的海外华侨多达1 000多万人,占全国华侨总数的1/3,而80%以上的台湾民众也都来自福建,他们有着浓郁的崇祖恋根情结,虽身居海外却心系故土,每遇国家危难,往往倾囊相助甚至以身救国。改革开放后,最先到福建投资的就是东南亚的闽籍侨商,他们通过兴办企业、学校、医院等方式回报乡梓,帮助故乡人民脱贫致富、振兴文教、发展福利。

2.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立足本位的广博胸襟

福建具有浓郁的移民传统,又有悠久的海外贸易史,在与异族、异国的文化交流中,其本土文化得以不断扩容,并呈现出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特点。近代以后,福建文化的开放特征使福建先贤对西风东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包容心态,如林则徐在士大夫阶层尚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之时即开始着手搜集翻译当时有关西方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资料文献,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沈葆桢在福州马尾创办了当时国内最为西化的海军院校——福州船政学堂,不仅聘请洋教员传授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还派遣留学生出洋考察。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期间多留心洋务,学成后又至英国深造,在比较思考后提出了废封建、除科举、开民智、兴西学等主张,……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文化虽颇具开放性,但却有着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其博采众长归根结底只是为我所用:林则徐“师夷”主张的真正用意乃在于“制夷”,严复极力推崇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制度的落脚点也仅是冀图中华民族能够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国际法则,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之林中立足求生,而林语堂的“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之论,虽力求中西兼习,但其目的终究还是为了“在国外宣扬祖国”。

3. 乐善好施,和衷共济、崇文重商的敦融民风

福建人民素有乐善好施的一面,这从福建的民间信仰中即可反映出来:天后妈祖的原型为莆田的林默娘,史传其生前精通医理,常为乡人免费治病,又深识水性,常涉险拯救遇难船民。清水祖师陈荣祖生前以济世救民为己责,常在民间行医施药,祈雨禳旱,修桥造路。保生大帝吴夲以悬壶济世,常为乡民义诊,救人无数……闽地先民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也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闽商个人捐资金额一直高居国内商界之首,著名的像“中国首善”黄如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曹德旺家族等等。

福建的移民文化造就了闽人和合团结的社会意识。由于迁移过程充满艰险、定居初期又极乏外援,因此闽地移民大都举乡举族携手而行,到达迁地后也基本在同一区域落户,通过乡谊关系加强生活事业上的合作互助,以此减省异地求生的社会成本,在此过程中,闽人形成了匡扶互助、和衷共济的合众观念和团结意识。

另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三面北山、土地稀缺的地形格局使福建大部分地区农产难以自给,手工劳作成为农耕的重要补充,而沿海居民更是以海为田,从事海上贸易者十有八九,因此闽地先民素有“重商趋利”之风,泉州人雷赞明《心溟池遗训序》云:“子弟二十尚无足观,便当弃儒就贾,次则习艺再则农耕。”[6]将“工”与“商”置于“农”之上,闽人重商趋利之风可见一斑。但值得注意的是,闽人虽重工商,却不废耕读,从上引序文可知,闽地先民虽将“工”“商”置于“农”之上,但“儒”却毫无疑问成为民间子弟择业的首选。另外从福建历代的教育情况来看,其受中原文化的浸润虽晚,但读书之风却日渐盛行,宋后至清末,福建科举成绩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近代以来,福建的科学文化界更是涌现出大批的名流大家,如著名作家冰心、庐隐、郑振铎、邓拓、林语堂,翻译家严复、林纾,学者陈衍、朱谦之,建筑学家林徽因,火箭专家黄春平等等。

4. 敢拼会赢、敢于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务实精神

福建先民在长期从事海事活动、与风浪搏击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出一种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和舍生忘死的拼搏精神。晚清时期,清廷中的一批忠义之臣为挽救危亡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其中最大的成果即在沈葆桢等一批闽人的努力下建成了福建船政局及船政学堂,其大胆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识及科技人才,为当时国内之首创,被李鸿章誉为“开山之祖”。近代以来,数学王子陈景润在6平米的陋室中,凭借顽强的毅力独立完成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1+2”的证明。

长期海洋文化的影响使福建人民具有与小农社会普遍敬畏权威、循规蹈矩迥然相异的社会心态,他们敢于突破传统礼法的约束,甚至做出背离世俗的惊异之举。如南宋理学家朱熹大胆创新,对流传千余年的孔孟旧法重加阐释,其创设的理学最终被统治者钦定为官方哲学。明代的李贽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之尤”,他提出不应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并公然为处于封建国家底层、素为传统社会所不耻的商贩之徒及其重利思想辩护。建国以后,福建沿海地区尤其是晋江和长乐一带的闽商,积极发展小商品生产和贸易;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家电企业和烟草企业,开启了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

将福建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主体——高校教师,教育客体——青年大学生,教育介体——教育内容、载体、方法、设施,教育环体——政府、社会团体及高校等,只有各要素密切配合、有序运行,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共振合力。

1. 凸显政府的领导地位

构建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体的立体型德育网络离不开政府的积极领导,政府应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集各部门之力、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动,在有关福建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宣传、人才培养、经费拨放和促进两岸同源文化交流等方面制定如下相关政策。

根据整体布局的方针,将全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都纳入开发范围。做好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打造一个由“文化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省”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文化空间。加强名著、文献的整理汇编工作,发掘本土名人身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并予以发扬。加强与高校、文化部门、科研部门及企业的合作,设立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推动福建的研究开发。

加大对历史博物馆、文献研究室等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利用最新科技如3D技术,向参观者立体展现历史场景。成立专项基金,鼓励和组织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主动走进校园,向高校师生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打造和吸引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知名度的文化名人、艺术名家,支持其在福建著名景区设立工作室、社团或传媒机构等,鼓励其创作一批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区域特色且有深厚文化内涵、技术水平的文艺精品,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精神。

加大福建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有关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的“文化日”活动。发扬民俗节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如福州的“邻里节”就反映出闽地先民和睦共处、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而拗九节(也称“孝子节”)则体现其敬老爱慈、返哺奉亲的传统美德。大力宣传南音、寿山石、根雕、软木画、脱胎漆器、闽南民居等非物质文化,激发大学生的故乡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利用区位优势,全面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开展闽台两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谱牒文化的交流,搭建两岸校园的文化互动平台,通过举办两岸论坛、两岸艺术节、两岸文博会、两岸学生交换学习等多种活动,增强在校大学生两岸同源的亲缘意识,激励其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

2. 发挥学校的中坚力量

福建各高校是青年大学生汲取福建文化的思想阵地,是宣传福建文化的重要平台,各高校应推行由校党委统一领导,校科研处、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各学院紧密配合的管理机制,将福建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育人目标。

校科研单位应争取与其他高校、博物馆、研究所等社会组织展开长期合作,设立福建文化知识库,实现资源上的互通共享,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教学资源。邀请社会各界文化名流到学校作主题报告,举办全国或省级的学术研讨会;成立校研究中心和科研团队,为福建文化的课题研究提供专项经费支持。鼓励研究学科化,除思政专业外,还可在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福建文化的研究,从而为思政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思路和素材;召开全校教师学习福建文化的座谈会,号召教师以福建精神提升师德教风,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和从业品质,从而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事规范。教务处应将福建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纳入思政教育的整体规划,在课程内容设置、教材教案编写、教学课时设计、实践活动安排、考核办法规定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校宣传部应加大福建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大脑”的宣传工作,如定期开办名师文化讲坛,普及地区文化。利用微博微信、QQ、MSN等网络技术宣传文化内容,展开互动讨论,在校园门户网站上开辟特色文化专栏,发表师生最新的论文专著、杂文小感、书文推荐或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还可举办网上有奖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成立文化社团,定期举办以宣传区域文化为主题的、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时尚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如辩论赛、十佳歌手赛、中英文演讲赛、知识竞答、情景剧表演、微电影节、原创动漫节等等。组织学生宣讲队参加校园及社区、文化基地举办的社会活动,通过义务讲解、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及校内师生宣传福建文化。树立师生中学习和践行福建文化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福建精神内化为自觉行为。将福建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本校的人文精神相结合,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配套设立校史馆、展览馆,在校园内展示著名校友或福建名人的塑像、画像、诗词,或用其命名一些校园景观或班级,提高青年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故乡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贤楷模的导引和鼓励。

此外,共青团委、学工部应组织与协调各院系团支部、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并鼓励和配合各专业教师、辅导员对青年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予以开解、纠偏和引导。

3. 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实现由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关键因素,因此,思政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努力挖掘和提炼福建文化中符合当前建设需要和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及时更新教学思路,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实践。开设文化专题或选修课程,主要从青年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对福建文化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团结合作教育、环境适应教育等,以一些直观和感染性较强的具体案例来激发青年大学生形成自尊自强、自信自律的优良品格和不惧挫折、勇于挑战的良好心理素质。寓教于乐,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把握福建文化的脉络精髓,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同祖国家乡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立志高远,奋发有为。

4. 调动学生的能动潜力

与过去相比,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强烈的自我意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能导致他们学习兴趣的低下和排斥心理的产生。因此,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大量引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还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将学习范围主动向课堂外延伸,使其在积极向上、自愿自觉的心态中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

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魅力福州”“红色之都”“名城泉州”“魅力八闽”等文化之旅活动,使其从家乡山水中渲染灵秀之气,从本土文化中体验淳厚之风,从历史悠远的文物古迹和民间故事中品味福建先人的智慧与精神。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两岸民俗文化节,如“两马闹元宵”、两岸合唱节、海峡民间文艺展演、海交会等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他们的两岸“五缘”相亲意识。

帮助大学生开展文化调研,如访问名人名家、发放问卷调查、参加福建论坛等,使其在交流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在思考中深化认知。号召大学生参与文化宣传保护工作,如在文化场所帮助整理资料、维护基础设施、担任义务解说员等,利用假期投入“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增长才干、锻炼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福建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爱乡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大学生组织班级文化主题活动,如举办读书节,使大学生在阅读福建名人论著的过程中感受和学习乡友先达奋发有为、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继承和传扬福建社会崇文尚教、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开展大学生的才艺大比拼活动,以福建文化为主题设计博文赛、原创歌曲赛、文艺汇演、书画作品展等。发动大学生创建班级网站,设置有关福建文化的资料、文章、图片及视频等板块,并鼓励其积极参与评论和交流。

总之,开掘福建文化的优秀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德育教学工作当中,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是应对新时期思政教学挑战、突破思政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实现文化资源与教学资源之间的有效对接,则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促进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之间顺畅有序的协同作业,共同完成这一现实命题。

[1] 刘利华.区域文化视阈下的岭南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J].理论月刊,2009(8):167-169.

[2] 庄锡福,吴承业.论闽台文化的海洋性特征[J].台湾研究, 2000(4):85-92.

[3] 林公武,黄国盛.近现代福州名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248,195.

[4]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甲午海战与戊戌变法[M].长沙:岳麓书社,1999:206.

[5] 袁荣祥.福建精神读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9.

[6] 张汉,等.民国上杭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2000:54.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Refining of the Fujian Cul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ague’s Moral Education

LI Qian
(College of Marxism, Fujian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Fuzhou 350002, China)

The culture of Fujian is full of material resources and spiritual wealth. Refining those valuable parts with the moral educatio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enhancing the spiritual status of the undergraduates. Accomplishing the tasks is an arduous project, which requires the subjects, objects, vehicles and environment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running in a melodious way.

regional culture; Fujian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G64

A

1009-9115(2015)01-0144-05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1.038

福建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JA12627S)

2014-07-25

李芊(1983-),女,福建南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福建大学生文化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福建医改新在哪?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