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傩”字字形看傩文化的原初形态

2015-02-13杨靖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字形

杨靖康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从“傩”字字形看傩文化的原初形态

杨靖康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 要:中华傩文化是上古先民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当今保存下来的傩文化活动多以驱鬼逐疫为目的,但在傩文化产生初期,其目的并非驱鬼逐疫。从古文字学角度考察,“傩”字字形当与原始祭祀活动有关,其意义含有“艰辛”与“敬畏”两个系统,反映了傩文化活动的原初目的不是驱鬼逐疫,而是奉祀鬼神。

关键词:傩文化;字形;驱鬼逐疫;奉祀鬼神

中国傩文化是神州大地上产生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特有的吟唱、表演、脸谱、服饰等形式,成为探索上古诗、乐、舞等艺术源头的重要依据。当今,傩戏虽然在一些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但是,因为傩文化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思想、人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故当今流传之傩戏并不能完全代表傩文化产生初期的形态。

传统观点认为傩文化活动以驱鬼逐疫为目的,如《论语·乡党》载:“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孔安国注曰:“傩,驱逐疫鬼也。恐惊先祖,故朝服而立於庙之阼阶也。”[1]又如《吕氏春秋·季冬纪》云:“季冬之月……(天子)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高诱注曰:“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2]近人林河先生在《傩史》亦指出:

古人解释“傩”为“驱逐疫鬼也”,是因为人们在遇到瘟疫灾难时,总认为有鬼怪在作怪,于是,便举行盛大的傩事活动,请出他们的图腾神——傩神来驱疫赶鬼,因而产生了“大傩”就是驱逐疫鬼的印象。[3]

近人曲六乙先生在《东方傩文化概论》亦指出:

驱疫之傩的本字就是“难”,“傩”是“难”的假借字……驱疫的“难”或“傩”,是难问、责难之义。其实,“驱疫”已经是引申义,由难问、责难鬼疫进而驱赶鬼疫。[4]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皆认为傩文化活动之目的为驱鬼逐疫。但是,在傩文化产生初期,其目的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从古文字学角度考察如下:

一、“傩”字字形与原始祭祀活动之关系

傩,繁体字形写作“儺”,是一个形声字。形旁为“亻”,表示傩文化活动属于人类从事的某种活动;声旁为“難”,表示“儺”字之读音与“難”字相同或相近。根据汉字形声字声旁亦存在表义性的原则,我们可以试图从“難”字探索古老傩文化的渊源。

由此可见,“難”字亦为形声字,形旁为“鳥”或“隹”,“隹”也是鸟的意思,如“雀”“鹤”“鹰”“隼”“雁”诸字皆以“隹”为部件,“隹”“鳥”二者同义,可不作区别,都表示“難”字之本义与鸟相关,但是我们今天并不知“難鸟”为何物,表明“難”字的这一本义在后来的义项变迁中逐渐消失了;“難”字声旁为“”,表示“難”字之读音与“”字相同或相近,再次依据形声字声旁存在表义性的原则,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字来探索傩文化活动之滥觞。

《诗经·大雅·生民》云:“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6]是说在周民族始祖后稷时期,进行祭祀时,要将公羊剥皮后,放在烈火上烧烤,然后作为祭品呈上,以祈求来年的兴旺。说明早在周民族早期,野兽、烈火就出现在了祈祷丰收的原始祭祀中。

又,关于商汤祈雨的事件,多种典籍均有记载,《尸子》曰:“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婴白茅,以身为牲,祷雨于桑林之野。当此时也,弦歌鼓舞者禁之。”[7]《淮南子·主术篇》云:“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8,p68]张衡《思玄赋》引此事为文:“汤蠲体以祷祈兮,蒙庞禠以拯民。”[9,p156]李善注《昭明文选·思玄赋》时,遵从《淮南子》旧说,并进一步解释曰:

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翦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9,p156]

这说明,在商汤统治时期,因发生连年旱灾,需要用烈火烧烤野兽等祭品以祭天,商汤为了表明自己的虔诚,愿以亲身代替野兽,自焚祭天来换取天降大雨。可见,烈火焚人以祭天与烈火焚兽以祈年,仪式内容与目的基本相同,都是原始时代的祭祀活动。

又,《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夏,大旱,公欲焚巫尪。”[10]说的是鲁僖公二十一年夏,鲁国发生大旱,僖公决定焚烧主管祈雨的女巫来祭天。由此可见,至春秋时期,依然沿袭着烈火焚兽或焚人以祭天的原始祭祀习俗。

综上所述,“傩”字字形当与原始祭祀活动有关,其字形演变过程如下:

(3)儺,形声字,形旁为“亻”,声旁为“難”,字音与“難”相近,意义与古文字“”相同,为一种原始祭祀活动。故,“”与“儺”为古今字关系。

(4)傩,“儺”字的简化字,音义均与“儺”相同。

(一)“艰辛”之义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先民们的生存状况极为艰难,人们必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得生存,才能维持部族的繁衍生息。“”字所含有的“艰辛”之义,在以下汉字中得到充分体现:

暵,《说文》曰:“干也。耕燥田曰暵。”[5,p362]

熯,《说文》曰:“干貌。”[5,p548]

艱,《说文》曰:“土难治也,从堇,艮声。”[5,p775],恐非,当系“”“堇”二字之讹所致。段玉裁注曰:“凡难理皆曰艱。”[5,p775]当是。“艱”字右边为“艮”,“艮”的本义是“边界”“极限”,“”“艮”二字会意,表示艰辛程度之深。

嘆,《说文》曰:“吞叹也……一曰太息也。”[5,p75]

歎,《说文》曰:“吟也。”[5,p473]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不叫人叹息。

(二)“敬畏”之义

先民们生存条件艰难,农业生产活动的好坏全赖天时。对于气候变化,人们尚不能用科学的思维去解释,只能相信自然界有一种超能力,控制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先民对这种超能力十分敬畏,于是有了祈雨、占卜、祭鬼神等一系列活动。先民把农事的好坏与对鬼神的敬畏与否相联系,认为只有对鬼神心存敬畏并时常祭祀,才能保证农业上的丰收。“”字所含有的“敬畏”之义,在以下汉字中得到充分体现:

戁,《说文》曰:“敬也,从心,難声。”[5,p573]敬畏之情必发之于心底才能显示其诚心。

攤,《说文》曰:“开也,从手,難声。”[5,p686]摊开双手是向鬼神表明虔诚之心。

儺,《说文》曰:“行人节也。”[5,p426]段玉裁注曰:“行有節度。”[5,p426]其古字即为“”,“”字字形说明人们在从事头戴兽头、脚踏烈火的傩仪式时,必须是按照节度章法来进行的,这种不容更改的程式化的傩仪,是人心中存有敬畏之心的表现,是先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

漢,《说文》曰:“漾也,东为沧浪水。从水,難省声。”[5,p596]为河流的专有称谓。

三、傩文化的原初形态

通过以上对“傩”字形体及意义系统的考察,我们可以进一步揭开被历史黄沙层层掩盖的傩文化的神秘面纱,去探究它的原初形态。

王兆乾先生认为,傩的“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12]。此处所言傩文化之内涵当属可信,但其所言傩文化之表层目的即驱鬼逐疫、除灾呈祥,似也未妥。

在傩文化产生的原始社会,鬼与神是同一个概念,没有后世的优神劣鬼之分,先民们本是十分敬畏鬼神的,又怎么敢去驱鬼?《礼记·表记》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13]

由此可见先民们对鬼神的崇敬程度

之高,而傩文化的原初形态正是先民们的一种敬神活动,即包括祈雨、祈年、祷天地、敬天常、祀先祖、祭鬼神以及日常卜筮等在内的一系列与鬼神相关的活动。将驱鬼作为傩文化活动的目的,是在傩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产物,并非其原初形态。

综上所述,“傩”字字形中包涵了原始祭祀活动的形象化信息,其意义系统中体现了先民们生活的艰辛和对鬼神的敬畏。因此,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傩文化活动的原初目的应是先民们奉祀鬼神的一种敬神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104.

[2] 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56.

[3] 林河.傩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18.

[4] 曲六乙.东方傩文化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49.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 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6.

[7] 朱海雷.尸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2.

[8] 刘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 陈宏天.昭明文选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10] 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1.

[11] 金弓.说“傩”字[J].民族艺术,1996(1):57.

[12] 王兆乾.中国傩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1.

[13]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53.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The Original Form of “Nuo” Culture from the Glyph of “Nuo”

YANG Jing-k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 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nuo” culture is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t pres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maining “nuo” cultural activities is to frighten off the ghosts and disease. But the “nuo” culture at the beginning was not the c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philology, “nuo” was concerned with ancient ritual activities. The glyph of “nuo” had two meaning systems: “hard” and “fear”.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nuo” culture activity was not to frighten off the ghosts disease, but to sacrifice to the gods.

Key Words:“Nuo” culture; glyph; frighten off the ghosts and disease; sacrifice to the gods

作者简介:杨靖康(1986-),男,河北衡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文献学。

收稿日期:2014-10-29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5.04.006

中图分类号:K2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4-0024-03

猜你喜欢

字形
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及相关字形考辨
“5”中的成语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及相关字形考辨
唐宋以来汉字通行字形局部调整研究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