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思考
2015-02-13曲卓
曲 卓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要归属到社会文化范畴,属于意识形态问题,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将形成多种价值观,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会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但在多种价值观意识形态中,又必然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作支撑,这一特定的核心价值观构成特定社会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普遍引领作用、同时能够深刻影响其他价值观念发展演变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相关论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价值理论的论述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同时它又具有丰富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了整个体系的第一位。因此,我们要构建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本质的相关理论
价值观是指人这一特定主体对价值的判断和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价值目标,就如我们所熟悉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名的论著《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基础上的。最终我们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劳动(即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的价值的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发现了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奠定了人的社会价值观基础,同时揭示了这种本质属性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改革而变化。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起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今天的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在生产力水平还是在社会生产关系结构上都还不够完善,社会还处在一个重要的全面转型期,特别是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容易受到诸多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充分有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这一基本原理,引导大众在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中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理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而同时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能动性,能够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在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将人作为“现实的人”来看待的,即每个人都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着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国内很多学者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人”的价值观。但同时也有学者对二者作了区分:“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和国家的意志,价值观念代表社会共识;意识形态主要靠政权的力量加以维护和推行,强调宣传和灌输,价值观念认同中自觉自主成分为主”①。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必然是要在其统治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而要真正实现对整个社会的全面统治,必然要求要将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通过社会教育等文化发展手段内化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担的正是将社会价值观念从主导变为主流的重要作用,即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价值共识。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意识到人们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是要受到社会发展这个大的外部环境影响、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过来,一旦这种价值观念形成,又会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对于个人而言,一个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个人的人生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每一个公民都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将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高度。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程,我国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GDP总值更是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取得这些辉煌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不仅在经济领域,同样在社会文化领域都将进入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在全球化使各国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格局,进而在社会结构中出现多种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磨合,特别是在青年一代中,这种碰撞和磨合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新时期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就是要对旧有价值观念重新整合,融入新的时代发展特征,最终形成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又具备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全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思想渊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
任何社会文明成果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的。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以兼容并包的心态,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才能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展现理论自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的
人类相较于动物更先进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社会交往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并将自身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传承记录的方式保留下来。今天我们提出文化创新的概念也正是建立在这种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的。一个民族的显著特征源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形成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累积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②。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今天足以傲视全球的雄厚文化底蕴,更是我们今天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必然能够成为每一位中国人所共同认可的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和民族素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要形成全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和民族素质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特征。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熟人社会”这个概念,用以形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他指出,这种社会结构特征反映了中国人在历史上大部分是在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终其一生所面对的就是熟悉的人和环境,所以人们在社会规范中对于冲突和制度的要求并不突出,而主要以内部协商、道德劝化、个人自律为主要的道德行为规范。熟人社会也导致在社会层面中更加突出强调社会群体性,相对忽视个人诉求,例如“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而优则仕”等家国情怀被推崇为社会最高的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则突出“仁义礼智信”、“言必信、行必果”、“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等自我修养的价值取向。这些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
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大背景,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其中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伴随改革开放而涌进中国的各种思潮。有学者提出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一种原则。但在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其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包容、宽容,这很容易导致一场文化意义上的殖民主义,进而丧失自我的民族意识,最终导致对社会结构的毁灭性冲击,这是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最应防范的情况;另一种错误倾向是全盘批判否定所有的外来思潮,在今天的全球发展大背景下,这是固步自封的下策。因此,我们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要全社会只出现一种声音,而是要以一种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正确看待批判和包容之间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用包容代替批判,也不能用批判否定包容。
高校要完成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真正做到思想引领,就必须把握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面对外部多元化思想时,高校理论工作者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评判标准,既要坚决抵制一些外来敌对思想对学生的侵袭,同时也要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我们今天提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世界文明历史来说,法治主义的理性精神来源于西方,法治主义思想应视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也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如果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加注重家族群体性的社会结构,构成了中国熟人社会的模式,那么在西方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一种生人社会的社会存在结构,这种社会存在产生的社会意识,即西方的价值理念中,关于个体、法治等理念会发展得更为全面。
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梦,努力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依靠经济实力的提升,更要依靠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理念的同时,也要对个人的价值追求给予正向的激励,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保持个性、彰显本色的青年一代,让他们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关系,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结合了中国几代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总结出的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直接现实的理论指导,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非凡的理论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育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历史发展中,每一种所有制形式都可能会产生一种价值取向,但在多种价值取向中,以经济基础为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将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因此,我们今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作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成为其他社会价值观的统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中,通过改革开放,我们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模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艰难的转型期。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它不仅具备了所有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如等价交换、竞争等,同时它又兼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如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实现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相互协调统一。这些特点反映在价值取向上,就要求人们既要打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的错误思潮,逐步树立起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又要突出诚信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念,才能有效地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提供更强的动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提升中国政治文化软实力,引领大众文化的发展需求
在近几年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中,“转型”一词已经成为所有专家学者的一个共识,中国现在正在处于转型期,其结果将最终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进入21世纪初,全世界几乎都在关注中国的转型期,从“拉美现象”到“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发展就像在闯关一样向前发展。可以说,经济转型、文化转型、政治转型是社会转型的三大任务。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经济转型为文化转型和政治转型提供物质基础,文化转型为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提供智力支撑,经济转型和文化转型又为政治转型创造条件。一般的社会转型始于经济转型,而政治转型的完成又标志着社会转型任务的最终完成。
改革开放以后,广大人民对个人利益的诉求得到了充分重视。正如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缘起于中国的广大农村,一项最主要的基本政策就是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就是对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尊重和协调。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个人经济利益的觉醒和人们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关注与投入。而与对经济利益的关注相伴相生,公民对个人的各种权利开始关切,包括了政治权利乃至文化权利。这也是在新时期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考虑的新变化,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全面协调,充分体现这一价值观,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根本。
注释:
①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6]谢萍.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08).
[7]尹明远.经济转型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