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身势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15-02-13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思政语言

焦 娜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0)

浅论身势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焦 娜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0)

语言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媒介,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身势语却经常被教师忽略,主要分析身势语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思政课教师应当如何利用身势语为课堂增添色彩,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身势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同样的一堂课,同样的教案和课件,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同等素质的学生,由不同的教师讲授,教学效果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最主要是语言沟通是否有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内容能不能通过语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语言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作为语言的形态之一,身势语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些时刻,无声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比有声语言要更有力、更深刻。

一、身势语

身势语先于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最初形式。身势语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提出的。从广义上来讲,身势语既包括我们面部的表情,也包括我们身体的姿态和动作,还包括讲话时的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等。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特别注意自己身势语的运用,因为正确地使用身势语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心理学上来讲,身势语大都是人们潜意识的行为,它往往透露出一些更真实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而这些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学生,对其产生影响。例如,教师讲课语调低沉,声音无力,没有高低起伏,也没有突出重点,就会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教师情绪低落、疲劳,或是对所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再例如,教师语速飞快,有些语句含糊其辞。当学生看着他的时候,他的目光马上躲开,不敢直视学生,这说明教师对所教授课程不自信、心虚,怕被学生抓到破绽。当学生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时,他当然不会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甚至,会利用教师的倦怠、不自信破坏课堂秩序,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反之,如果教师讲课的时候情绪饱满,目光始终关注学生,语调抑扬顿挫合理,在课程重点之处语气加重,辅助以手势动作,不但以积极正面的情绪感染学生,还传递给学生“老师很重视你”的信息,学生得以有效地吸收课堂教学内容,那么学生接收到这样的信息,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敢肆意妄为。

二、身势语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

高等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高考成绩大都不理想。这些学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心向学,有严重的厌学倾向。另一类属于高考失利,无缘本科院校而选择了高职院校,这类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屡战屡败之后普遍有自卑心理。所以这些学生来到高职院校一部分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另一部分只是想混毕业证,拿个文凭。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还是要高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导致虽然思政课课时不少,学分不低,却一直被学生视作“鸡肋”。再加上思政课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理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更给思政课“雪上加霜”。思政课教学如果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加强教师个人的语言魅力。除了有声语言需要精心雕琢之外,身势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恰当的身势语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起到以下四点作用。

1.引起学生注意。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是难以持久,这时,平淡枯燥地去讲大道理就成了学生的“催眠药”。教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懈怠的时候通过丰富的身势语(比如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化面部表情,变换语气语调,恰当的手势和身体姿态等等)悄悄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既不会像有声语言那样显得强制命令,又不会有损学生尊严,更不会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2.提升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仅通过有声语言讲授恐怕很难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可用更加形象的手势、姿态、表情,让学生对抽象理论有个形象化的概念,这样方便他们理解记忆。另外对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授时,可以适当地变换身势语以表示强调。比如对一般的知识点的讲授可以语调平和、言简意赅,而对于重难点内容从音量上要提升,语气要加重,声情并茂,慷慨激昂。这样学生自然会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在记忆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提升了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身势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笔者以大一学生为对象,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思政课老师,喜爱他(她)的原因,对他(她)的哪次课印象深刻,对哪个教学内容记忆犹新。调查的结果是,凡是讲课有亲和力、内容贴合实际生活、讲课富有激情、身势语生动的思政课老师和他(她)的课程,学生喜爱程度都偏高。而在学生喜爱的课程里,除主题吸引人之外,老师语气加强并辅以丰富身势语的部分往往学生印象深刻,并且被学生默视为学习重点,这充分表明了身势语在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3.促进情感交流。教师是富于情感的职业,思政课教学比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因此更需要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有时候是通过身势语,比如课堂上的眼神交流、肢体交流等。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能用身势语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之外,也应该学会读懂学生的身势语。学生聚精会神、互动积极,说明他们对所讲授的内容很感兴趣。相反,学生眼神涣散、不理不睬,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当然,有些时候身势语也不直接表达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分析和鉴别。比如有些学生上课总有怪异的举动,有时候并不是反感授课的内容,而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信,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认同,所以他们也会通过这些身势语来引起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读懂这些身势语我们就更加理解学生,从而传递给他们正面积极的信息。比如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笑容,甚至在大班授课时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都能使学生感到温暖。

4.强化课堂管理。有些教师认为,课堂管理主要是对违纪的学生进行言语上的警示和纪律的惩罚,实则不然。一般情况下,受讲课进度限制,我们不可能每一次遇到违纪行为都停下来去组织教学,所以对于个别学生违纪行为,教师大都采取身势语警示的办法。比如语言短暂的停顿,并对违纪学生投以严肃的凝视目光,或是用手势示意,制止违纪行为。教师的这些举动都能够使这部分学生快速领会意图,停止违纪,而不会因为教师用语言反复强调而刺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思政课教学中正确使用身势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学会恰当地使用身势语,使之与有声语言相互依托,共同传递信息与情感。那么如何恰当地使用身势语呢?本人认为要坚持准确、适度、大方、得体的原则。

所谓准确,一是身势语所传达的意思与教师的本意没有出入,二是身势语应当和有声语言的指向一致。身势语要符合教师的本意。身势语表达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知识的接收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向锤炼课堂有声语言一样锤炼我们的身势语。身势语虽然不用死记硬背,但正因为它是自然流露出来的,反而更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一些不好的表达习惯,或是对课程内容不甚了解,都容易造成身势语的错误表达,这样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会导致学生误读,产生歧义,甚至给学生故意歪曲和模仿的机会。

所谓适度,就是不夸张不过分。很多身势语虽然是下意识的反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积极地控制。做得不够,课堂死板,学生不能心领神会。做得过了,过犹不及,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给人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觉。有些老师虽然讲课的时候很卖力,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但是学生的评价并不高,因为夸张的身势语在吸引了学生注意的同时反而使教学的内容淡化了。学生更关注了教师的“表演”,而不是讲课,记住的只是老师的表情动作,而不是要学的知识。另外,只是作为“看客”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远了,教师缺少了亲和力。因此,我们应当注意恰当适度地表达身势语。比如,面部表情不适宜过于丰富,肢体语言不适宜幅度过大,情绪不适宜太过激,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不适宜过近和过远等等。

所谓大方,就是不卑不亢,优雅稳重富于修养。教师应当养成良好的教态,培养个人的身势语魅力。站姿平衡,坐姿端正,行走稳健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应当有意识地进行纠正。比如有些老师讲课时喜欢背手,叉腰,把手放在口袋里;有些老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喜欢瘫坐在椅子上或是跷二郎腿;还有的老师讲累了喜欢用胳膊支在讲台上或是直接趴在讲台上,这些身势语都破坏了教学的美感,也传递给学生一些负面的信息:懒散,高傲,自卑……

所谓真诚,就是不做作。所有身势语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表现,比如鼓励同学回答问题时,直视,微笑,手掌向上,臂微屈,示意某位学生,这样诚恳而有亲切感。如果是用斜眼瞥,胡乱用手指去指学生,苦笑、僵硬的笑、皮笑肉不笑,就会给人不真诚、不尊重的感觉。

总之,身势语是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把那些深刻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积极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教师要爱学生,因为爱所以关怀,因为爱所以精神饱满,因为爱所以换位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教师的工作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其智力和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陶冶大学生的人性,铸造健康人格,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学生的公德心、爱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慈爱,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的行动。

当然,教师恰当准确地使用身势语要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掌握的,不过相信通过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我们终会有所领悟。

[1]程千山.身势语与会话含义[J]. 外语学刊,2002,(02).

[2]李杰群.非语言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陶华.浅谈身势语交际[J]. 中国成人教育,2007,(08).

JIAO Na
(TianjinMetallurgicalVocation-technologyInstitute,Tianjin, 300400)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ody Languag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Language i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communi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main media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it can exert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teaching. But one special form of language - body language is often neglected by teachers, the meanings and values of body languag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w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can do to utilize the body language to add color to the course are mainly analyzed,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ody langua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 value

2015-09-11

焦娜(1983-),女,天津市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711

A

1673-582X(2015)12-0069-04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思政语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语言是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我有我语言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