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创新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15-02-13李艳艳
李艳艳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中学创新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李艳艳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前,中学创新教育尚存在理论认识层面的泛化、窄化以及实践操作层面的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树立“全纳性”的创新教育理念,避免教学实践中的功利化倾向,改革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是中学创新教育有效实施的必由之路。
中学教育;创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1 困境反思——中学创新教育实践不容乐观
我国中学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惑,如培养模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学生普遍压力过大、动手能力较弱、个性特长不明显、多样化发展没有实现等等。相比较于小学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中学阶段创新教育实践相对薄弱,处于“铜头铁脚豆腐腰”的尴尬境地。虽然许多学校在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成绩,但就大多数学校而言,开展的所谓创新教育经不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象舍多就少。如某些学校设置实验班(或称蓓蕾班、竞赛班,名称不一),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先进、科学,的确培养了一批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和优秀成果的学生,而大多数学生依旧在普通班接受着上课讲、下课练的传统教育。创新教育似乎成了少数尖子生的专利,而与大多数学生无缘。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目标舍本逐末。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但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以奖项和专利数量为重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另外,为了应对标准化、统一化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校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制定,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学生发展目标的定位等等不可避免地偏向于应试教育,诸多因素都使中学创新教育的真正落实困难重重。
2 追本溯源——纠正认识的窄化泛化,扭转实践中的功利化倾向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对创新教育认识的窄化与泛化,以及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功利化倾向在作祟。因此,要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理念层面追本溯源,还创新教育之本来面目。
2.1 注重创新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分析创新教育,有必要追溯教育的本原之意。教育学理论对教育的概念有诸多界定。此类界定更适用于学者进行学术学理研究,而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一些先贤哲人,名家名言通俗生动,其对教育本意的精辟论述,则更易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教育的精髓。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育喻为“助产术”,认为教师是人类精神的助产婆,教育过程是开启人的智慧潜能,而非灌输现成知识的过程[1]。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把人的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出来[2]。杜威认为教育要区分两中人:“拥有许多知识的人”(装知识的容器)和“睿智的人”(承认并接受知识,但把知识视作生命抵达自由之境的基石)[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这一目标重要于其他所有目标。可以看出,开启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使命,甚至可以说就是教育的本意。毋庸置疑,教育要传承文化,但教育更要创新文化。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在现代教育的话语体系中,我们把创新教育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而提出,更是突出了教育的此项功能。
2.2 创新教育是“全纳性”的教育
“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全纳”教育意指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在这里说创新教育是“全纳性”的教育,强调三个方面的要义:一是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从教育哲学的意义来看,创新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品质,创新意识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就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在引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强化人的创新意识。当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目标定位在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杰出的创造性人才,但每个人理应必须接受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成效不应只体现为有形的专利、成果等形式,更应体现在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独立的生活品质,积极主动的生存状态。因此,创新教育绝不仅仅是“聪明孩子”“优秀学生”的专利。二是时间的长期性。创新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虽然中小学阶段不可能有明显的创新成果,也难以显性地看到创新教育的成效,但是,影响学生未来创新力显现的基础性多元化知识、基本技能、创新的意识、思维、习惯、人格等诸多素质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并奠基。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阵风”似的做法不是创新教育。三是空间的广泛性。根据终身教育思想,人所生活的时时处处都应受到有效的教育,这一观点也完全适用于创新教育,终身创新教育的说法并不为过。那些抓完应试教育,再抓创新教育,学科课程中抓应试教育,活动课程中抓创新教育,课上抓应试教育,课外抓创新教育的现象,甚至认为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开设一门相应的课程,都是对创新教育的畸形理解和错误操作。创新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各个方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2.3 功利化思想是阻碍创新教育实施的桎梏
创新素质是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为一体的统一的立体结构。有人认为创造性素质是一种与其他素质不相关的、没有联系的、需要单独加以培养,也有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是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些观点是对创新教育的曲解,更会导致实践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不可否认,创新教育具有工具性价值,但不能将创新教育完全窄化为实现外在目标的工具。在创新教育实践中,人们更热衷于“创造什么”“如何创造”的问题,而回避“为何创造”“为谁创造”的价值追问,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被肢解为高智商的、冷冰冰的“理性人”“机器人”,教育的人文价值被冷落[4]。
鲁洁先生曾对此进行过批判,并提出只有在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基础上,人的创造能力才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并在一种健康、正确的指向下,以创造性的方式去从事各种工作和活动,并享受创造人生之幸福。只有持这样的有机的整体的创造性培养的观点,人生的创造性的发展才成为真正的人性的完善,人的本质属性的展现才赋以创造性教育以本体论的意义[5]。
3 中学创新教育的出路探寻——教学实践要发生根本的转向
根据对部分城市中学教师抽样问卷调查发现,有近四成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较重”“没有时间、精力再搞创新”①。可见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误区。中学创新教育要力避形式主义,真正实现名至实归,进行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应发生根本转向。
3.1 教学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
著名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谢家麟说,创新是人的本性。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学校教育理应尊重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专门的科技教育活动固然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但日常教学才是促进全体学生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是中学创新教育得以真正落实的关键所在。创新素质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部分组成。其中,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前者如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等,后者主要是指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创新能力则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
3.2 教学模式:从“学答”教学走向“学问”教学
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倾向于“学答”教学,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既定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其目标是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学答”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的传承,忽视文化的创新。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教学过程是真理(关于客体的假设)从上向下(从教师流向学生)单向流动的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标准唯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量化的纸笔测验是其教学评价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手段。教学实践陷入了“学生知识日益丰富,逻辑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而想象力的泯灭,学习热情的丧失,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萎缩”的怪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为创造而教”是当代教学的主旋律。针对传统的“学答”教学的弊端,“学问”教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和可操作性的实践范式。“学问”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问为中介,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和提问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6]。其主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
“学问”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7]。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充分彰显,思维活跃激荡,创新潜能迸发,能够激发这种反应的环境一定是民主、自由、安全的精神环境。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学堂”;教师不再是知识霸权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促进者。二是创设问题情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成功的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目的性和思想性,让学生感知到矛盾、困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三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之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创造,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现成的结论,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8]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重点,明确思维的方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中学理科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讲授定理、概念、法则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创造”“再解决”的创新思维过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对唐山市四所中学100名教师“关于中学创新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的调查结果。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0.
[2]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
[3] 奈尔•诺丁斯.许立新译.教育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6.
[4] 黄道主,岳伟.创新教育实践的人学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 2011(12):21-23.
[5] 鲁洁.培养创新人才——挑战知识经济的教育[EB/OL]. http://www.moe.-direct/fazhanyjzx/155.htm,2014-11-07.
[6] 司成勇.学会提问——“学问”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模式建构[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69.
[7] G A 戴维斯,S B里姆.英才教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308-309.
[8] 于漪.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 (z1):2-6.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On the Predicaments and Ways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LI Yan-yan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them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These problems exist in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such as generalization and narrowing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formalization and utility at the practice level. Education should also promote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quality. It is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to set up the inclusive concep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o avoid the utilitarian tendency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o reform the goal and mod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goal; teaching model
G630
A
1009-9115(2015)02-0154-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2.045
唐山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12140211b),唐山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3b19)
2014-12-17
李艳艳(1975-),女,河北乐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