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2015-02-13殷利艳王鑫洁周进良张海卿
殷利艳,王鑫洁,周进良,张海卿,张 芳
(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殷利艳,王鑫洁,周进良,张海卿,张 芳
(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移动终端的丰富,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加速,新通信技术作用于图书馆日益彰显,图书馆要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拓展服务领域,增值服务功能,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移动终端;用户;个性化;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具有移动灵活、交互式的交流模式、计算移动云结构的特点,用户的参考咨询、培训和定题服务的需求都可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来满足,这种特征符合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宗旨,而且能够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极大优势。
1 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图书馆界都相继开立移动信息服务。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99年,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应用了LIBLETTM系统,该系统既能提供短信服务(SMS),又能兼顾无线应用协议(WAP)及其他接入技术[1];日本富山大学图书馆于2000年9月开发出基于I-MODE实现方式的手机书目查询OPAC系统,为手机读者提供在线书目查询、催还、预约、续借、即时通知等服务[2];韩国西江大学于2001年7月推出通过手机可以查阅图书馆资料的移动图书馆[2];美国的SUN公司针对嵌入式、消费类电子产品推出的开发平台—— J2ME[3],它可将移动图书馆系统设计成一个可在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访问图书馆提供的无线移动服务;加拿大在2005年的IADISmlearn大会中提出Athabasca大学移动图书馆项目M-library,该网站使用超文本预处理语言(PHP)编写,通过服务器端脚本识别不同的浏览器,通过分析客户端浏览器(HTTP_USER_AGENT),服务器可以确定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CE还是Palm OS等,然后,系统会选择合适的样式表(stylesheet)与显示模式,数字信息就会为适应不同的浏览器而重新编排格式提供阅读。
在国内,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带来的影响方面有较多的探讨。2009年12月,由北京高教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会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北京高校图书馆“技术变革与服务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研讨会参会的数据库厂商分别就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图书馆解决方案等方面发言,清华大学张搭等《清华大学无线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TWIMS)的建设与应用》作为获奖案例与会探讨;此外,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会议议题和交流内容在国内图书馆学会议中出现;图书馆服务新技术是“2011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会议主题之一;2011年12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该会议研讨专题涉及体育社会科学、学校体育等学科领域,上海体育学院金晶馆员《体育院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初探》编入此次会议论文集。
2 移动图书馆与个性化信息服务
2.1 移动图书馆的定义
国外移动图书馆最早的定义是在1949年由The County Libraries Group of the Library Association提出的“设计、配备和运作一种工具可以尽可能远地提供相对兼职分馆更合理可行的服务”[4]。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图书馆(mobile library services)是指可移动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电纸书,PDA)等,以无线接入方式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图书馆新型服务手段之一,是数字网络环境的扩展和延伸,是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上的充分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它实现了传统图书馆向移动互联网的移植。移动通信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使得移动图书馆服务成为满足用户多途径、更便捷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之一,且移动图书馆服务是基于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它扩展和延伸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的移动性突出表现为移动通信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具体表现为用户空间范围的可移动性、载体的可移动性、链接技术的可移动性、资源传递的可移动性等方面。
2.2 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
2.2.1 创造适应用户心理和行为的信息服务活动环境
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心理趋向、行为习惯,挖掘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保证用户有效检索和获取信息,促进用户对信息的利用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创新。
2.2.2 提供符合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广泛的文献信息搜集、整理和加工,组织成针对性很强的个性化信息集合,提供给用户,确保信息和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3 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
通过了解用户的科研方向、研究课题,主动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或学科化服务,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主动的知识服务[5]。馆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外语知识,以及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能力,才能开展跟踪前沿课题研究的知识服务,才能及时为课题组提供最准、最新的知识信息,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
2.3 移动图书馆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机契合
在技术化浪潮下,图书馆必须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增值服务功能,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图书馆可以通过移动服务平台,与用户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然后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如新书到馆通知、预约书到馆通知、参考咨询、读者信箱、讲座预定等一系列定制信息服务;移动图书馆延伸和扩展了图书馆服务,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身”享受泛在图书馆服务。因而移动图书馆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新模式,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图书馆服务的理想目标就是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图书馆服务[6]。任何用户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图书馆的任何图书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络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移动设备将成为主流信息获取工具。由于手持移动设备大多数都是单人单用,这为更加准确地了解某个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习惯,提供更加细致、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移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短信订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都是根据用户的习惯或者当时的情景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此外,移动图书馆软件的个性化搜索服务将会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SNS的互动交流功能。所有用户都可以对资源进行评论、推荐、转发分享。配套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能对自有资源进行上传管理,具有丰富的权限管理,支持各种类型资源,可直接发布,通过各种终端访问、阅读、检索。针对图书馆的文献,用户也可在手持设备上进行批注、划线、画圈等任意操作。
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面向移动图书馆的全体用户,而并非只面向专家用户,只是在服务内容上有所区别。普通用户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多是短信通知类,而专家所需的个性化服务不但需要普通的短信通知类服务还需要学科内容专深的知识服务。用户系统的建立是移动图书馆进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面向用户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其一是交互性,随着WEB2.0的逐渐深入,其理念及相关功能已经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应有所体现;其二是服务集成性,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涉及移动图书馆的各个服务功能,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基于用户系统的移动图书馆各项功能整合来完成。
3 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
3.1 观念的转变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逐步渗入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办公、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兴起,新计算机技术使得图书馆从自动化逐步转向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基于数字化馆藏和实体馆藏的组合形式成为复合图书馆信息服务特色。当前,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积极应对新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等网络环境下新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形态。移动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注重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充分发扬其竞争优势,密切追踪新通信技术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结合点,保持自身服务技术的先进性,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别科研基金等经费的支持,馆内经费向信息技术应用于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向倾斜,积极运用移动图书馆系统实现技术,使得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得到技术、资金等各种保障。
3.2 构建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
3.2.1 用户信息模型的构建
用户的个性化折射为与他相关的个人配置[7],是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提供给用户,或当用户有明确要求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移动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用户信息模型,根据用户的检索、阅读、浏览、档案、注册信息或跟踪用户行为、用户兴趣,建立个性化用户模型,分析用户需求,之后移动图书馆将与用户需求匹配度高的新书、新视频、新论文资料等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
3.2.2 平台建设
移动图书馆具有移动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及连入无线网络的计算移动云结构等优势,用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接收所需要的信息,这也是移动图书馆努力的方向。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的需求,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可以为每一位用户定制一个用户中心,通过本人的用户中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手持终端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界面,以自助享受移动图书馆的各类服务。
3.2.3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应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移动图书馆的技术层面和服务内容的支持工作。从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层面上说,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施行、维护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从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上说,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隶属于全体服务人员;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涉及的事务性信息、检索性等信息,以及网络信息的组织及更新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
3.3 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经验
中国移动图书馆起步稍晚于国外,移动通信技术等发展也跟随全球发展趋向,因此移动图书馆应做好国外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新兴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引入、吸收和转化工作。例如,OCLO、EBSCO、IEEE、JSTOR、MEDLINEPLUS等国外知名数据库厂商;GOOGLE、AMAZON等知名网络出版商以及各类型图书馆均已涉足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另外积极学习借鉴国内部分高校自建移动图书馆系统、数据库厂商构建移动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努力借鉴和吸收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先进经验,必要时上门参观或邀请知名高校移动图书馆管理人员来馆授课、培训,做足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学习工作。
4 结语
移动图书馆相比于传统图书馆,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但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也面临种种问题,如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不统一,移动访问的身份认证方案不完善和运营商的资费和访问模式不统一等问题,这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积极全面提升终端价值,创造更多的终端增值应用。
[1] 陈路明.国外移动图书馆实践进展[J].情报科学,2009(11): 1645-1648.
[2] 蔡冰.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构[J].图书馆,2009(2):78-81.
[3] 贺利娜,李嫄源,田增山.基于J2ME和J2EE的手机图书馆研究与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63-66.
[4] 韩丽,薛海波.国外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现代情报,2010(11):75-77.
[5] 殷利艳.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3):38-39,74.
[6] 刘松柏.姜海峰.李书宁.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难点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3(4):79-83.
[7] 宋丹阳.浅谈移动图书馆在4G时代的应用[J].社会人文,2011(4):235-235.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Mobile Library
YIN Li-yan, WANG Yin-jie, ZHOU Jin-liang, ZHANG Hai-qing, ZHANG Fang
(Department of Library, Tangshan Norm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With the rich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process of the digital library accelerate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bra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library should tak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as an opportunity, expand the area of services, value-added services to fully satisfy the user demand for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users; library; personalized
G252. 6
A
1009-9115(2015)02-0151-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2.044
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C03)
2014-09-24
殷利艳(1976-),女,河北迁安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