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2-13胡峰
胡 峰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42)
0 引 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言行记录形成了海量数据,推动着信息社会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作为文化产业重头戏的期刊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期刊行业数字出版的完美转型是提升和推动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途径,也是我国迈向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支撑。然而,大数据时代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数量十分有限,且缺乏系统性和延伸性。基于此,本文选择此项课题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传媒行业的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性素材和借鉴。
1 大数据时代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机遇
期刊数字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期刊行业只有顺应时代趋势,积极应对,才能顺利实现纸质期刊向数字期刊的完美转型。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使得这场转型成为现实,深刻地影响和重构着期刊出版行业。期刊产业的业态环境、生产方式、业务流程、价值评判、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等,在大数据平台和技术的引导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大数据时代的任务就是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对大规模的、形式多样的、持续变化的、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挖掘,从而获得具有新价值和洞察力的信息。大数据对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产品业态和服务模式等几个方面,这也是期刊业在大数据时代转型发展的机遇所在。
1.1 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
期刊出版流程主要分为内容生产业务流程和管理运营业务流程两部分。大数据时代期刊出版的业务流程须始终秉承“用户导向”原则,以读者和作者的需求及满意度为目标,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对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改造,打破期刊社内部业务分工的界限,对现有出版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从而实现期刊出版绩效的显著性改善。
1.2 产品业态的特色发展
作为内容产业的期刊行业,其产品永远是期刊赖以发展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期刊产品的特色发展主要体现在产品形态的多媒体化。大数据将为期刊出版新型业态的实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撑,并将引发期刊出版介质的革命,即由原来单一的纸质出版介质转为多媒体出版介质,能够容纳平面媒体和数字媒体等多种形式,并可将音频、视频等动态信息纳入期刊出版框架。
1.3 服务模式的粒度细化
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能让个性化、精准化的智能服务成为现实。通过对用户阅读趋势、行为偏好、浏览与付费记录等的全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的推送服务、多介质的资源服务、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等粒度细化的个性化服务,增强期刊数字出版过程中的双向互动,从而提升服务层次和标准,促进期刊数字出版中服务模式的跨越式发展。
2 大数据时代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挑战
尽管大数据在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办刊模式的局限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期刊 9,000多种,学术期刊 7,000多种。它们承担着学术成果记载、传播、普及等作用,是推动学术交流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然而,目前很多学术期刊仍然沿袭了传统的办刊模式,即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很多环节和步骤仍然是“手工作业”,少慢差费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有些期刊社还延续着最为原始的纸质投稿的方式,这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严重背离了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2.2 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的失误
我国期刊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理念及定位不准确。尽管很多期刊已经初步实现了“数字出版”,但离真正的“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的所谓数字化,也就是简单地将原先的纸质版内容原封不动地交由诸如知网、维普、万方这些大型的期刊数据库,由其统一制作,全文上网。即使某些期刊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几乎没有什么风格和特色,网站布局和内容大多雷同,毫无创新,失去了纸质期刊网络传播的效力。
2.3 数据版权保护的滞后
数据的互通、共享成为大数据时代期刊发展和行业交流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然而,这就与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产生了天然的矛盾。目前,国内关于期刊数字化出版版权保护的立法尚不完善,存在滞后性,与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如何在数据公开与版权保护之间找到相对的平衡,从而促进期刊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既是未来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需要继续努力的领域,也是目前期刊数字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3 大数据时代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对策
就目前整体形势和环境而言,我国的期刊数字化发展在借由“大数据”这股强大的东风下,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依旧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转型升级之路并不顺畅。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数字出版现状,参考相关学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我国期刊能够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数字化发展之路。
3.1 政策层面
作为文化产业重头戏的期刊产业,离开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必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目前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等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但是随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快速发展,已经或必然存在政策所无法覆盖的问题和漏洞。因此,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继续探讨、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文件,通过制度为期刊数字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以及政府层面的支持、引导和规划,为期刊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3.2 理念层面
期刊数字化发展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必然离不开期刊社的具体操作,而首先需要转变观念的就是期刊社的领导。只有领导层先给予期刊数字化发展足够的重视,后面的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其次,更为基础的便是编辑思想理念的转变。编辑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办公系统和排版软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文献检索能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管理能力,提高对来稿学术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性。
3.3 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期刊发展关键的编辑队伍,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程度和效果。这就要求加强学术期刊编辑的人才队伍建设。其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网上远程教学培训、继续教育、继续深造、短期进修等多种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编辑出版人员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复合性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化的素质技能,使其能够在大数据时代的期刊数字化发展中贡献力量。总之,数字化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宏观把握,微观重视,结合国内外数字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4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我国期刊行业只有抓住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坚持贯彻期刊发展的指导思想,寻找并发现适合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模式,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深刻分析大数据时代期刊发展的特殊性,才能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与定位,在大数据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1]周小华.“大数据”时代中国学术期刊的转型与发展机遇[J].科技与出版,2014(4):102-104.
[2]吴锋.“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面临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3(8):66-70.
[3]田丁.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未来形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232-236.
[4]孙玉玲.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