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下身份认同教育探析
2015-02-13邢斐
邢 斐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公民意识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公民意识是一个法治、民主社会的内驱力,是公民身份制度及其运作的主观体现。当前我国高校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仅仅是从道德与责任、权力与义务、民主与法制等这些方面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的,但这只能规定学生作为公民的外在形象,却规定不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很难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在政治学、法学视野中,公民身份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资格,具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没有这些,个体不能成为公民,但这些也仅仅是公民外在的“标签”,“公民”这个称谓对学生来说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也指出“人们不仅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归属,而且必须感到这种归属是‘真实的’”,而使“这种归属是真实”的路径便是公民对其身份的认同。政治共同体中的每个个体只有对自己的公民身份产生认同感,他们才能真正地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一、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内涵及意义
公民身份,也称为公民资格,是作为特定社会、政治共同体中一名公民的特征和标志。“认同”概念在心理学实践中,常常会从两种不同的意义来区别: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其中,自我认同是以个人关于自身属性的认同为标志,社会认同则表达的是自我对归属于特定群体的主观感知。在此,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也理应从这两方面来认识。从大学生公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来讲,身份认同就是个体在时空上确证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他人的状态下对自我公民身份的确认,这种“认同是在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确定,是自己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从大学生公民身份的社会认同来讲,大学生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们必须通过与他者的比较才能辨别自己的身份,这时的身份认同就是共同体成员被冠以某个标签,并通过判断成员身份的规则或特征被区分开来,即对自己身份确认和归属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确认谁是“我”和“我们”,谁是“他”和“他们”。
以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公民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身份认同教育丰富了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教育内容。如果说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那么身份认同教育便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次,学生由于地域和民族习惯差异,往往会在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产生障碍,此时基于公民身份的认同可以消除学生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族群观念,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
二、影响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这种差距对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产生消极影响,严重制约着公民生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经济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公民意识水平。西方完善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对公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教育中不仅缺乏专门的公民教育相关的课程、教材,而且也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身份认同教育缺失。
(二)现代性所带来的冲击
在现代性社会场域下,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受社会环境影响,随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社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同时也导致个人主体性原则的确立。这种主体性的确立“从人的精神层面来看,则表现为每个人都试图寻找或者维护自己内心深处的特殊存在,人不再仅仅是自然或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现代性社会人也被异化为钱与物的支配物,个人认同不确定性增加;现代性加剧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公民共识难以达成统一。在这种社会境遇中成长的大学生也必然受到现代性的影响,这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产生冲击。
(三)网络时代带来的弊端
在虚拟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借助虚拟技术对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份等进行随意设定和隐匿,此时他们在网络中可以具有若干个自我。这种非唯一的个人身份使得自我成为一种松散的、破碎的东西,自我与他者的固有边界遭到破坏,无疑加剧了他们思想的分歧与混乱,这让价值观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大学生对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民意识的认同产生了动摇。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借助网络的广泛传播,弱化了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程度。网络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交往形式,进而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身份认同本身。
(四)传统伦理文化教育的束缚
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盛行的重德治轻法治、重义务轻权力、重集体轻个体意识紧密相关。这种文化思想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延续至今。经过传统伦理文化两千多年的沉浸,学校教育习惯性地把道德教育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注重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而德治意识形成对现代法治意识的消解,养成了人们用道德化的政治思维方式代替了法制化的思维方式,教育中整体性价值观代替了主体性意识和个体价值,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取代了权利意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伦理文化影响下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实效性上很难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出现了公民身份认同与现代公民教育理念的事实性分离,真正的法治意识、个人精神尚未建立起来,这也让受教育者在道德与法治、权利与义务、集体与个体之间找不到属于“自我”的空间和余地。
三、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是关于自身属性的认同,强调的是自我如何在社会化过程中对公民身份的肯定和接纳。在很大程度上,身份认同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它需要受教育者将外在的有关公民身份规定的准则与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在公民生活中外化为自觉行为。
(一)加强学校教育,发挥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青年时期是个体在思想价值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确定时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相关公民知识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公民情感,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公民生活做好准备。在学校,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途径有以下两条:一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强化公民意识的培育。除了通过系统地教授参与国家公共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公民知识、公民能力之外,课外实践也必不可少。比如学校学生会、兴趣小组、社团和公益组织等举办的各种活动,都能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参与过程中赋予其充分的自主选择和判断机会,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而这些意识正是身份认同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往往比在课堂上所受到的教育更为深刻。二是营造学校生活的民主化氛围。在学校,学生是一个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组成的集体。如果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带有经济身份的划分,特别是教育者的行为强化了这种不平等,就会形成学生不平等的社会认知。学校制度、考核评优、资源分配等各个方面只有坚持公开、透明和民主,才能使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公共生活。老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用自己的品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树立起自己积极的公民形象。
(二)以家庭教育为背景,延伸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途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教导公民基本生活技能和生活态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家庭群体的素质和社会活动对公民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独特的作用。家长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等都会对孩子今后公民意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就很难改变,甚至可以这样说,家长的公民身份认同决定着孩子的公民身份认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现代家庭建设中,应该弱化传统家庭中父母一言堂的“专制”做法,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和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发展民主、平等、尊重的家庭交往模式,给孩子一定的权利来参与和管理家庭事务,提升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管理的热情,并在家庭交往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公民身份自我认同感,培育孩子作为家庭一员应有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并最终融入到他们学校生活中,为学校的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做好铺垫。
(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扩展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传播渠道
如今网络化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常态,因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途径,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传播社会正能量,在以正面声音引导人、先进文化塑造人等方面对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应重视传播媒介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中心和云应用的综合互动平台,努力实现学校的学工、教务、图书等系统和社区论坛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校园一站式服务,提升公民意识网络教育使用影响力。第二,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形成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身份认同的信息材料,提升公民认同感。
[1]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4.
[2]尼克·史蒂文森.文化与公民身份[M].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87.
[3]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教育[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1).
[4]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11(5).
[5]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6).
[6]程德慧.德育的自我超越与现代追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