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2-13韦莉莉
韦莉莉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思政教育与心理学]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韦莉莉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中心,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生活内容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在精神和物质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引,从而提高认知价值和社会实践等素质。社会工作的目标理念和方式方法与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特征高度契合。在对参与主体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同时,应该在尊重社会工作的原则前提下寻找有效的措施,将有助于实现其生活化转向。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在我国,传统教育凭借着特有的文化和政治底蕴,已经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地位也非常关键。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十分强调“德育为先”,但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科学传授的方法,坚持“教育”与“启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专业社会工作本着接纳、自觉和个别化的“尊敬人”的专业价值,回应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服务,助其成才。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一、大学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普遍认为是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合称,其中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教育者可以是一定的阶级或者政党,也可以是社会群体等;第二,具有一定的受教育成员;第三,教育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等;第四,遵循的教育原则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大脑中所形成的思想发展规律;第五,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式为主,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第六,促使学生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目的。虽然该定义指出了教育的阶级性,同时提出了“灌输式”的“施加”教育方式,但是它本身不仅容易忽略个体差异性,而且还容易忽视受教育的过程中参与主体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等起到的作用,继而不能认识到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表面,还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反思,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让其回归生活、回归人本。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积极地指导和引领人们的思想政治生活。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以人为本”,而且应以生活为中心。其既重视内容的来源,又重视目的的回归,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人生活在世界中,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关注真实的内心需要,同时重视生活实际体验,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习与实践、思想与政治等,从而为学生将来面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契合程度非常高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注重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回归,尤其是受教育主体在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间的差距。它以生活世界的主体的现实生活为中心,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重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引导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化活动,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它充分考虑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受助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社会工作尊重人,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作为工作目标。社会工作的目标理念和方式方法与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特征均高度契合。
1.以现实生活为中心
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实际的生活世界作为理论研究的来源,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参与主体的实际生活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内心需求和主观能动性。毕竟教育是一项社会活动,那么就意味着教育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生活中来,回归到生活世界中去。如果一味地追求“教条主义”或者“理想主义”,不但与实际生活发生偏离,而且违背了教育的合理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摒弃抽象难懂的理论描述,尊重生活,关注内心需要,将理论研究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生活世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类在适应环境而实现生存的过程中,具有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活动,而这些行动不但具有鲜明的理想目标,而且具有变为现实的行动。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和理想是现实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某种反映,可以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分类。如果按照生理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如果按照生活世界中碰到的实际困难不同而分类的话,那么可以把社会工作分为日常服务、个人行为矫正服务、就业服务。由此可见,专业社会工作是直面现实生活和服务社会的。以社会工作为依托,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入现实生活,正确看待生活问题,提高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参与主体的实际生活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关注虚无飘渺的、不存在的东西,而要转向重视人的现实情况。如果所关注的生活是实际的,那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深入发掘参与主体生活中的潜能,而且还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是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只有依靠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认知能力,才能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人们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感悟着生活的意义所在,这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和目的。
高校社会工作要求依据相关的科学理论,研究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全面考察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了解学生的一般需要及特殊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运用专业的方法介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高校社会工作可以协助一般学生适应学校环境、完成学习任务、协调人际关系,及避免不良行为,也可帮助特殊学生的特别需要,预防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差,满足大学生的改善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协调社会关系,获得人生发展。
3.重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
体验实实在在的生活对受教育者非常重要,再完善的理论体系也不能代替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一般来说,只有当自己曾经真实地遇到过生活世界中的矛盾和问题,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一旦类似的矛盾得以重现,只是其中的主角换成了别人,才能够对此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受教育者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远比获得一些具体的、结论性的知识更重要。离开生活体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化、模式化的教育脱离了最本质的教育。否则受教育者在接触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一旦察觉所接受的教育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者不能为解决矛盾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这样的状态一旦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就势必会让人感到失望或者厌恶,甚至埋怨和憎恨,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推辞或者抵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强调情境教育。教育者有意识地营建引发受教育者精神体验的环境氛围,使之能够更好地理解、体验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促使其知、情、意、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协调发展,进而形成持久的优良品格。“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应该学会灵活地处理课本与知识的关系,重视实际生活世界中的真实体验,一切都从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来实现生活化的转向。
社会工作从实际意义上来讲,通常是一种服务、一种帮助,而且为个人提供服务或者帮助时,依靠的是团体的力量,从而促使个人摆脱困难的束缚,享受生活的幸福,其专业的本质属性是助人自助,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制度性。作为一种专业性和制度性的服务实践,社会工作既能面对自身进行互助性服务,也能为受教育者群体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借助专业社会工作这个辅助平台,社会工作者可以设计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藉此开阔受教育者的视野,有助于其自信心的建立和责任感的养成。如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脱离了实际的生活世界,变得抽象、空洞或者教条,那么就无法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其目标和要求将很难得到实现。所以,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有效得到落实。
4.引导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
学生的个人素质因人而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某些思想、道德内容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通过自身能力将之内化,吸收这些内容为己用,成为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并通过影响其他的个人素质,从而促使学生转化为个人的自主行为和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特点要求学生应该以积极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实际生活世界,从而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成长。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在漫长的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和形成,一系列的活动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条件,而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思想得到碰撞,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始形成。同样,形成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只能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一套因时因事而异的工作方法。它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教育工作者能够开展积极有效、形式多元的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引导并促进受教育者获得适当的职能与行为发展,以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生活。
5.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尊重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和内心需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参与者建立自信、树立目标,还可以使参与者保持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主要是以参加实践的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使个人的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开发。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之间的教育目标基本上是一样的。学校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协助学生实现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为以后所要应对的问题而随时做好准备,以获得良好和幸福的人生。通常来说,学校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的目标。我国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行政总裁吴水丽将其分解为:一是协助学生适应一定阶段的实际现状,如学业、行为等;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意识;三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协调好人际关系;四是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体恤弱者的胸怀;五是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社会工作者对受教育者提供的服务能够帮助其认识自身、认识社会,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进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其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协调家庭、学校、社区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引导学生锻炼自身适应社会各方面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
社会工作在其对学生的服务实施中,将其目标划分为可操作的不同层次。学校的社会工作有着明确的目标,即学生的内在需要。简单地说,也就是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寄希望于学校的社会工作。其问题主要来自自身的环境、心理及行为状况等,其方法主要有缓解消极影响、协助学生与支持资源进行连接等。学校社会工作的中期目标是指协助学生为现在与未来可能面对的世界发展自身,是一种能力层面和生活方式层面的达成。具体包括学习处理问题的流程和方法,提高自信并善于发现自身优点,学习与人相处,懂得理解、宽容与诚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以时时保持自身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学会感恩和体恤弱者,培养正向、客观看问题、事物和人的认知能力和方式,学习为自己建立并维持支持网络。学校社会工作是为学生的幸福而服务的,但人生是否幸福,只有一种价值可以用来作为判断的方法。其主要包括自身价值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潜能的发掘,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感到被群体接纳、认同和尊重,有依靠自己创建精神和物质基础的能力,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有为他人服务的社会公众意识等。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时,亦可借鉴社会工作的目标设置方式。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分层体系,把抽象目标转为具体的可行目标,让理想目标融入现实的具体目标,对整体性目标进行个体性处理,将人与社会的共同幸福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2.以小组工作为入点
随着知识的增长、心智的发育和思维的成熟,大学生群体逐步有独立的倾向,他们期望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喜欢家长和老师对其有过多的管束;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心理方面又不能脱离家庭和学校的支持,表现出依赖的一面。小组工作提供的朋辈群体正好给大学生群体提供心理的归宿和情感的支持。小组工作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学校中不仅仅获得知识、技能和思维的训练,还能在身心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顺利实现社会化。针对这一类型的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教育参与主体采用社会工作小组的方式施加影响,从而促使参与主体的思想观念等发生变化,进一步预防此类问题的重复出现。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采用小组团体的力量,通过协调组织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迁移来自小组个体不同的体验,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以此为解决自身问题方法的来源,从而提高实际生活生存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根据不同的目标建立与之相应的小组。学校以行政班级为学习单位,也为小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介入平台。
3.以社区为介入的辅助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所在社区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服务。学校社区工作以学校所在的整个社区为对象,在社区居民集体性参与的基础上,合理解决社区内存在的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纯粹追求改变学生个人,而是着力去改善学校社区周围的环境,改变不合理的社区制度和政策。这种方式能够拉近学生、居民群众和社会的关系和距离,使大学生群体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各种政策的发展及其与自身的关系。社区工作的这个特点使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特征和经济状况成为可能。借助于学校社区这个辅助平台,教育者可以设计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活动的形式包括展览、聚会、研讨会、演讲、旅游等。活动的目的主要以教育性和预防性为主。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大学生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又对建立自信和责任意识等有很大好处。所以,社区的综合性活动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的重要环节。
4.以个案工作为深入手段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课题较多,需要解决和面对问题也多。这是学校工作的正常状态。学生问题大多数是发展性、一般性或普及性的。但是任何学校都会有问题比较严重、情况相对特殊的学生,需要进行单独、深入的开展工作。如果不予以重视,会成为学校发展的隐患,而一旦爆发,则会造成严重恶劣的后果,更谈不上育人目标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社会工作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尤其是个体差异性,而工作的方法应该由表及里,这样恰能补充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工作模式。不过,社会工作和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个案不是个体,个案的工作应该采用心理咨询、辅导或者治疗的方式来解决。同时,学校的个案工作主要是针对全校全体学生的,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干预和协调等,协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大学生个人更好发展的一种手段,个案工作能够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提供更为广阔而多样化的选择。
[1]吴水丽.香港如何推展学校社会工作以保护儿童[A].王明仁等.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C].“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印行,1998.
G641
A
1673-0046(2015)10-0034-03
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170)阶段性研究成果;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3CZ016)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课题(WHSZYB03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