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5-02-13郭鹏华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郭鹏华 张 涛

(1.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具有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必须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确立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形成了邓小平独特的生态思想。在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邓小平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生态思想产生背景

(一)理论来源

邓小平说过:“没有前人和今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实践理论,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8页。邓小平生态思想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科学论断。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人物,邓小平的生态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科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虽然从未使用过“生态学”等概念,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确实阐述了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的异化,不仅是劳动的异化,更是生态的异化,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恩格斯在《乌培河谷来信》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也揭露了英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河水污染。两人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同时,也揭露了这种剥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另一方面,自然界不仅仅是天然的自然,还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界也受到人类的影响。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二者服从同样的规律,人对自然界的盲目行为必然招致自然界的报复。因此,人要尊重自然规律。

2.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邓小平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就主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强调道、天、地、人之间的生态平衡。《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论语·阳货》有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亦云:“数罟不入夸地,鱼鳖不可胜事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专门设有管理生态环境的官方机构,周代有“虞”和“虞师”, 之后历代又发展出林官、湖官等职位。

3.毛泽东生态思想

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邓小平的生态思想是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6页。他主张,第一,勤俭节约,既要节约生产,也要节俭消费,还要反对浪费。第二,植树造林,美化生产生活环境。第三,兴修水利,将水利建设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做成部分。第四,控制人口,他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这些观点,尤其是毛泽东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现实依据

邓小平生态思想是在借鉴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上形成的。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现实依据。

1.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通过工业化,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扭转生态危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绿色运动风起云涌。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的震撼。在它的影响下,1968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成立,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在西方的影响下,我国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在周恩来总理的大力领导、支持与协调下,1972年中国政府出席了斯德哥尔摩首届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1975年,国家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十年规划意见》;1977年开始,环境保护被纳入国民经济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规划之中。邓小平生态思想正是在借鉴西方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状况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期就有表现,森林和草原长期滥伐滥垦,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的侵蚀。而随着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经济建设的不科学和不合理,“大跃进”和“全民炼钢”运动展开,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学大寨,垦荒、围湖造田,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到1970年代扩大到15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每年冲走的泥土达50亿吨。”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我国灾害频繁。据统计,1950-1958年,全国受灾面积不到2000万公顷,而从1972年到1970年代末,全国受灾面积达3330万公顷。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和牧区面积达330万公顷,受镉污染的土地有13300万公顷,全国有12000公里的河段被污染,水质达不到农业灌溉标准。除此之外,人口剧增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1973-1978年间新增人口近2亿人,到1978年中国人口已近10亿人。总体而言,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亟需科学的生态思想来指导实践。邓小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思想。

二、邓小平生态思想基本内容

邓小平并没有明确探讨“生态文明”的理论著作,但在他的著述、谈话、报告中,对生态有着丰富的论述。他的生态思想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体现在对各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总体来讲,邓小平生态思想对我国国情有着深刻的认识,强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重点坚持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两项基本国策。

(一)关于国情的认识

只有对国情有充分认识,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邓小平生态思想对我国国情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虽然大,但是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料。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同时,庞大的人口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和冲击。“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②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综合国力的落后,所有的这些情况都表明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必须要高度重视,谨慎对待。

(二)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基于当时的国情,只有发展才能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我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并不能代表一切。邓小平生态思想的核心主张就是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在经济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建设。这其中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雏形。

首先,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环境易,治理环境难。中国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1973年10月15日,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桂林游览时就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保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是桂林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发展工业也好,搞好城市建设也好,都不要忘了这一点,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不抵过。”

其次,搞好经济建设有利于生态保护。1982年11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驻中国大使伍德科克时,谈到中国的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

再次,保护生态有助于经济建设,尤其是保护好风景区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1980年7月6日,邓小平在游览峨眉山时对陪同人员说: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要加强管理。

(三)环境保护

邓小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他一直强调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邓小平理论中明确提出,必须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中国的基本国策。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推动下,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时任副总理的李鹏代表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一,重视污染问题,对待污染要坚决治理。1979年4月17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汇报会上指出:“全国污染严重的第一是兰州。桂林一个小化肥厂,就把整个桂林山水弄脏了,桂林山水的倒影都看不见了。北京要种草,种了草污染可以减少。所有民用锅炉,要改造一下,统一供热,一是节约燃料,二是减少污染。这件事要有人抓,抓不抓大不一样。要制定一些法律。北京的工厂污染问题要限期解决。”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6页。

第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邓小平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不仅积极倡导,而且率先垂范,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81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在法律上使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全民性、公益性、法定性的义务要求。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有长远规划,要有制度保障。邓小平曾说:“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发挥军队在植树造林中的作用。1982年,邓小平指示:“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至少要搞二十年,为加速农牧业建设,绿化祖国山河作贡献。”③《邓小平年谱》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9页。1983年1月,他同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谈话时指出:“兰州部队要下决心拿出二十年时间,协助地方搞好西北高原的绿化工作,改变西北自然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设三北工程。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生态方面的战略眼光。1989年,邓小平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亲笔书写了“绿色长城”的题词。三十多年来,三北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第三,注重风景区的保护。邓小平十分关注风景区自然环境的保护。1983年2月6日-9日,邓小平视察江苏。8日,在游览太湖时询问周围的工业对太湖水质的影响情况后说:太湖水要注意保护好,不要弄坏了。9日,在游览虎丘、留园时说:“苏州园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定要加以保护。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每年每个市民要植树二十株。”④《邓小平思想年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51-452页。

(四)计划生育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毛泽东就曾提出过控制人口。中国的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1981年4月6日,他在会见委内瑞拉基督教社会党的最高领导人卡尔德拉时谈到:“我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之内。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是同实现四个现代化密切关联的问题,也是一件比实现四个现代化更难办的事情。”庞大的人口还会带来就业问题。1981年6月12日,在会见尼日利亚民族党代表团时,谈到:“娃娃们长大了要就业,一年就有七八百万。世界上都在谈就业问题,我们这里就更复杂。”所以,实施计划生育很有必要。计划生育也被确立为我国一项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首先就是控制数量,实行节育。要落实这一点,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广泛深入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1981年1月中旬,邓小平在听取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汇报时指出:“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一定要抓好,要大造舆论,表扬好的典型。”⑤《邓小平思想年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47页。其次,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保障。国家要免费提供节制生育药品、手术以及对自觉实行节育的夫妇提供物质奖励。1979 年10 月15 日,邓小平会见费里克斯·格林、 德里克·班以安率领的英国知名人士代表团,在谈到人口问题时强调:“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凡是保证只生一个孩子的,我们给予物质奖励。”⑥《邓小平年谱》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67-568页。第三,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对计划生育有着重要影响。经济发达的地方,生活越好,越会控制生育。

在人口问题上,提高素质和控制数量同样重要,因此还必须优生优育和大力发展教育。邓小平特别重视通过教育来提高人口的素质。“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的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2‰下降到2008年的5.2‰;年均增长1.1%,比改革开放前的年均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进入平稳增长期。计划生育政策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邓小平生态思想基本特点

(一)重视科学技术

邓小平一直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来解决生态问题。例如,邓小平主张通过生物技术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在邓小平的倡导下,1978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科研工作会议,首次制定了1978-1983年全国环境科学技术规划,提出3年内基本查清全国环境污染状况,综合评价环境质量,重点突破量大面广的综合治理技术②陶国根,《论邓小平生态文明及其现实意义》,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9月第3期。。 1978年12月31日,国家批准建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80年代开始建立中国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国务院系统、环保系统四大环保科研体系。

(二)重视法制保障

邓小平生态思想非常重视法制,主张生态文明建设要走法治化道路,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1979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他明确提出环境污染“要有人抓,抓大抓小不一样。要制定一些法律。”③《邓小平年谱》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06页。正是在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十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这些举措都反映出邓小平对法制保障的重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具有前瞻性,坚持长远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复杂的工作,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长远规划。邓小平在植树造林方面就强调:“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必须要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敏锐地察觉到保护风景区名胜的重要性。他在视察苏州市容市貌时指出:“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不要破坏古城风貌,否则,它的优势也就消失了。要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做到既保护古城,又搞好市政建设。”④《邓小平思想年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51-452页。

四、邓小平生态思想当代意义

邓小平生态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与法律保障

推进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与法律。首先,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建立覆盖生态文明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同时,生态文明立法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执法才能彰显。国家要提高相关部门的地位及权威。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法制的权威性。其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另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第三,政府要优化政绩考核体系。改变单纯的GDP评价体系,倡导绿色GDP,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适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我国应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调整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重点推动绿色科技的攻坚和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加强节能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充分发挥绿色科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全面增强我国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要紧密合作, 群策群力,形成集研究、开发、应用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环保科研体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能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因此,必须开展生态文明的普及式教育、全民教育和动员,使多数社会成员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每个人自发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全民动员的优越性。首先,充分利用各级党团组织、政府组织以及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其次,动员全国的教育系统,在全国大中学校、初等学校以及幼儿园,将生态文明列为必修科目之一。第三,通过相应的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形成绿色环保的企业文化。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都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意识。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不文明说“不”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