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体现
2015-02-13苏美荣
苏美荣
课堂教学是一种多文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情感等方面交流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的发展机会,如何处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理解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体现
(一)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
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应建立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以人为本,分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做到: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不搞“满堂灌”;从课堂的主角位置上退下来,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教学生,即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习,进而善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知识本身,又是训练思维的材料。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规律,学习和掌握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那么,英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研究学习英语的规律特点和方法,让学生会学与学会。教师的教法应符合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任务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措施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二)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作为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以学生为活动中心的同时,教师还要扮演好参与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四、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强化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用来巩固和强化学生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的下一步工作才会有意义。
(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英语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主要存在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给水平较差的学生布置的教学任务就可以是基本理解并熟读课文,而成绩稍好些的学生就可以要求他们对文章进行归纳、整理甚至复述和改写。同时要及时地做好相应的形成性评价,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以增加其学习兴趣。
(三)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总体来说,高中阅读课文篇幅较长,难度较大,抽象概念及人文文化类内容较多,形象思维内容较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做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就只能被动地去听教师的讲解,被动地看教师的演示。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出自学笔记并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扩大知识储备,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突出英语的交际性功能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注意在用中教,使学生在用中学,并且在运用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达到了英语学习的目的。
例如,本人在教授人教版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这一课之前,就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而且学生对amber普遍不是很了解,也布置学生查找有关amber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在课堂上问学生What is a cultural relic?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of these cultural relics?这些问题时,学生踊跃回答,积极性非常高。当安排学生进行“Guess what these cultural relics are.”活动时,学生们争先恐后,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课前已经有充分的准备,此时,我特意让一些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并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将“Read carefully and find out characters,years,and places in the passage.”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会有针对性地主动寻找相关知识。在对人物、时间、地点都有初步了解之后,再问What did these people do to the Amber Room?学生在此期间经过带任务的阅读训练,已经能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这时学生还能自主列出某一人物在某一时间对the Amber Room所做的事,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对课文理解的自我提升的空间以及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创设一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和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英语能力。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