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戏曲电影繁荣原因分析
2015-02-13许曲阳
许曲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戏曲电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影片的质量有了巨大的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内地电影工作者和戏剧名角南迁香港,给香港电影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香港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为香港电影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内地越剧戏曲艺术片在港上映引发的巨大轰动,从而引发了香港电影界拍摄戏曲电影热潮。仅1957年至1959年三年间,香港制作的粤语戏曲片就达到了229部[1]。虽然部分戏曲电影为了抢占市场而粗制滥造,但大部分的作品都在继承传统戏曲艺术的同时进行了积极努力的创新,并形成了具有香港特色的戏曲电影。
一、独特的历史背景
随着二战的结束与新中国的成立,东西方对立格局也日渐形成。由于香港特殊的英属殖民地身份,政治矛盾冲突的加剧也影响到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各种政治势力都试图用电影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一时期伴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大众意识的逐渐觉醒,普通民众也不断表达满足自身精神娱乐的诉求。从更深层次来看,香港电影更是受到大陆和西方各种文化碰撞和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香港戏曲电影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政治方面,20世纪50年代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实行特殊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相较于大陆及台湾电影的高度政治化,港英政府对于电影业发展施行“积极的不干涉主义”政策。虽然电影创作为政治服务的情况在香港社会中依然存在,但是电影作品并无附加意识形态的要求,这也为香港的电影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香港电影人在创作时较少政治顾虑,使得他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电影本身上,从而使这一时期的电影质量有了巨大的提升。
经济方面,二战结束后香港迎来了巨大的移民潮,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人口已达到了三百万。这为香港的经济腾飞带了巨大的资本以及廉价劳动力。利用南移的内地资本和劳动力,香港开始了经济转型,从一个转口港逐步发展成以制造工业为主的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的制造业工业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们物质生活日渐改善,精神生活需求也愈发强烈。这也为香港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并且香港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带动了电影产业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制作公司纷纷以更具产业化的制片、管理体制取代曾经占主流的独立制片体制。香港电影的流水线式大厂制片体制、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全球化的跨界发展进行的电影生产和经营使得电影产业发展到了全新层次。
政治、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香港文化也开始自身独特的演进。由于香港得天独厚的条件,岭南文化影响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地不断交融碰撞,吸收着各种养分来发展自身。但其文化根本形态却不丢失,香港文化同时具备了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这一时期香港文化基本内核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不断加深,三种文化不断碰撞形成,这也是香港文学艺术发展的基础。香港电影在这一时期“加速脱离中国电影传统的制作方式和华北、华中文化为尊、其他地区文化被边缘化的‘中原心态’,逐步走向现代化”[2]。与此同时,香港电影文化也从50年代的难民文化逐渐过渡到了60年代的都市文化。
二、积极的受众策略
受众是传播学中的概念,指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3],在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是电影的接收者,是视听综合体。贾克·瓦伦提说过:“电影制作是艺术和商业的联姻。”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香港电影的发展是离不开商业性那一面的。商业的目的就是盈利。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两个主体,在电影市场中创作发行方是生产者而受众是消费者。受供求规律决定电影创作发行方必须生产出适合受众的电影。纵观香港电影,商品性是其重要的基本属性之一,而商品属性恰恰决定了电影创作者必须重视受众。
一部电影是否注重受众决定了其商业命运,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期也是有佐证的。随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港热映引发轰动,香港电影的发行制作方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戏曲电影的期待,于是内地粤剧电影《搜书院》、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京剧电影《杨门女将》、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也先后在港上映,并取得成功,票房均超过30万港币。而同一时期的香港市场上一些带政治教化色彩的电影却遭市场抛弃,市场不止一次证明忽视受众的电影注定失败。香港经典《黄飞鸿》系列电影之所以经久不衰获得巨大的荣誉和商业上的成功,与电影发行方重视受众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迎合是电影创作者重视受众的一种策略。对故乡的思念是中国人的天性,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若非发生重大变故,绝不轻易离乡。故乡是所有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所在。香港戏曲电影为了迎合受众观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描述民间故事的戏曲电影。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知这个故事。它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心中。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观众大部分都是从大陆南迁而来的新移民。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躲避战乱而来到香港,来到香港之前他们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之痛,大众不断被生活所摧残。来到香港之后,他们迫于生计去工业制造厂谋生,用辛勤的劳动只换来微薄的收入,被资本家深深剥削。这些经历无疑都会让香港的新移民们深深思念故乡安静平和的生活。所以当他们在香港这个异地他乡听到故乡的乡音,便会引发内心的共鸣。
对电影受众夙愿的满足,也是香港电影受众策略中的心理迎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时时事事都顺心如意。面对着背井离乡生活苦闷的现实,人们的思乡常常得不到寄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替代事物来进行心理慰藉。香港电影人恰恰看到电影受众这一方面的心理需求,通过戏曲电影中的乡音等诸多传统元素让电影受众夙愿得到满足,在观影的同时观众们的情感同样得到了宣泄。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虽然香港已经迈向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资本原始积累中巨大的贫富差距、社会波动等经济转型期的弊病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香港民众的心理是不安定的,需要得到一种慰藉,而戏曲电影给观众们找到了一种慰藉。
起用戏曲名角。名角制度是香港戏曲电影制片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角的出演是保证电影票房成功的重要手段,也是香港十分重要的受众策略之一。受众往往更容易接受认同自己心目中的名角,这样就更容易与电影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同时电影受众对自己心目中的名角往往有所期待,想了解他(她)在新电影中表现如何。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片段就是由京剧名角谭鑫培主演的,这是电影和戏曲的一种天然的联系。香港电影亦是如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粤剧艺术片《彩蝶双飞》。该片由《打面缸》、《凤仪亭》、《拾玉镯》、《蝶双飞》四出粤剧折子戏组成。影片完整地保存了马师曾、红线女、吕玉郎、罗品超等粤剧名伶的首本戏精华和精湛的演技,塑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影片在香港受到了巨大的欢迎。观众所熟悉的名角在戏曲电影中对传统戏剧经行了重新演绎,满足了电影受众的期待心理,并使得受众获得了新鲜的视觉感受。
三、影片自身的创新
香港电影黄金时期戏曲电影之所以蓬勃发展,这与香港电影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不断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视觉方面,戏曲电影充分发挥了电影的特性,将戏曲原先只能在舞台上表现的程式化表演加以突破,利用服装、道具、布景、以及现代的拍摄剪辑技术等方面,突出时尚感较强的视觉景观。如邵氏电影公司的李翰祥,他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其指导拍摄的影片从构图、道具布景等方面都是精雕细琢,有着极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其执导的《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影片都是邵氏电影公司花费巨资在拍摄时在片场实景搭建豪华堂皇的内景,并且其中的殿堂、园林都是经过严格的考据后才得以搭建。影片的美工设计、运用国画手法的背景天片以及鲜艳华丽的服饰等都呈现强烈的影像风格,提升了地方戏曲原先的舞台化造型,极具当代色彩。而李翰祥对于镜头、空间的把握也十分出色,影片运用不依赖对白镜头的描述来推动故事叙述的发展。如《貂蝉》中的“拜月”片段,貂蝉在院中行走,繁复的推镜头以及多层掩映的布景突出了人物曲折的行走路径,同时也显示出影片中的宫廷园林复杂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李翰祥对场面调度的卓越驾驭力。再如《江山美人》的开场片段,通过不同景别层次的镜头来表现皇宫,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展示宫廷的建筑,扫视人物华丽的服饰以及极具历史感的道具如精致的烛台、正在敲响的铜钟等,烘托出皇帝庄严高雅的生活环境。又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学堂读书的片段中,电影创作者运用多机位和移动拍摄的手法来加强方向上的律动,用非常简要含蓄的手法将各种运动协调起来,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视觉美感。
在听觉方面,香港戏曲电影也并非传统的戏曲的唱腔,而是结合了自身推广需求加以改良,并最终发展出自身特色。首先,香港戏曲电影大都抛弃了戏曲的地方方言对白而改用国语发音,这种改良保留了地方戏曲优美的曲调,又去除了因语言不通而造成的交流障碍,完成了与时代接轨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戏曲电影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次,戏曲电影以传统戏曲的旋律为基础,不考虑其板腔或吊性的变化,根据电影的剧情、歌词编排、演唱个人声音的特色予以调整,改良后戏曲成分减少,形成一种非明显地方特色的“泛中国印象”。这种音乐改进使戏曲从地方化、抽象化、民间化升格成为现代化、流行化的戏曲音乐。如《貂蝉》中的配唱曲目,歌星静婷以特有的“上海式时代”曲唱腔进行了演唱,将歌词的意境和剧中人物的心情通过演唱的跌宕起伏传达了出来。这种配唱方式较其他乡土唱腔更受观众们欢迎。另一方面,创作者将戏曲词曲转变为数来宝似的口语艺术,并以更完整的曲作呈现出音乐叙事的极强魅力。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的段落中,先以气势恢弘的管弦交响、混声合唱引入,再接一段清唱,随着女声合唱的幽幽进入,祝英台情绪愈加激烈,管弦编制也渐渐达到饱和,接着有放慢速度明知道最后清唱“不能同生求同死”情绪达到高峰。这期间音乐带动了情绪的变化,让观众们情绪上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剧情的跌宕起伏。在众多电影戏曲音乐家的努力下戏曲电影远离了传统地方戏曲,但是却拥有了时代性、娱乐性、商业性、流行性的属性,从而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戏曲电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畅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是各种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戏曲电影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在无数香港电影人的努力下传统艺术以更具时代性的方式继承和创新。戏曲艺术让广大的香港民众有了心理的慰藉更是承载着我们民族、国家的影像认同。
[1]赵卫防.香港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罗卡.危机与转机:香港电影的跨界发展[M].北京: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
[3]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何思颖.邵氏过渡时期两位导演——李翰祥和张彻[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
[5]徐婷.李安的“泛中国化”故土[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1).
[6]黄爱玲.邵氏电影初探[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