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中的《齐风》与《鲁颂》
2015-02-13季桂增
季桂增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文化视野中的《齐风》与《鲁颂》
季桂增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齐风》和《鲁颂》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地域文化为视角,从《齐风》和《鲁颂》的文化基础出发,对齐、鲁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并且对比了两者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不同,以此来更好地把握《诗经》中齐鲁地域文化和文学的特质。
《齐风》;《鲁颂》;文化差异;思想内容;艺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之后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是极其珍贵的文化和历史资料。顾颉刚先生说:“《诗经》这一部书,可以算做中国所有书籍中最有价值的。”它拥有述说不尽的永恒魅力。
《齐风》乃是齐地的风诗,内容丰富,很有特点,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齐国社会的面貌;《鲁颂》是颂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一些鲁文化的特点。我们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齐风》和《鲁颂》构成了《诗经》中的齐鲁之诗,将二者合起来论述,能够发现一些新问题,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诗经》中齐鲁地域文化和文学的特质。
一、《齐风》《鲁颂》之文化基础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因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两个非常优秀的文化系统,一为齐文化,一为鲁文化。齐、鲁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非常相近,及至后世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齐鲁文化。在齐、鲁建国之初,两种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文化基础,《齐风》和《鲁颂》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齐风》的文化基础
齐国的地域范围,如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所言:“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胜,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1]1513根据相关的史料可知,当时齐国的大体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的北部和中部,东至临淄以东,西至济水,南至泰山之北,北至渤海湾,都城为临淄,为当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周初时齐国乃是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周成王时,管蔡叛乱,成王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1]1480-1481由此齐国具有征伐的特权,在各诸侯国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及至春秋,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国力强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霸之首;到战国时代,诸侯纷争,齐国也是七雄之一,为东方的大国、强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齐国的文化基础。
1.自由开放
齐国乃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地,由于开国封君姜子牙采取正确的治国之策,“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1]1480,齐国又是东夷故地,姜子牙被分到齐地之初政权很不稳定,面临着很多的威胁。为了稳固政权,除了进行军事上的讨伐之外,姜子牙还推行了一系列因俗简礼的政策,在推行周朝礼乐文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东夷人原有的旧俗,使当时的齐文化表现出与周文化很多不同之处,成为了当时周文化与东夷文化的融合体。在大量吸收周朝礼乐文化的同时,也大量保留了一些东夷文化的习俗,形成了一种较为开放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一种自由开放的文化特点。如表现在婚恋方面,比其他诸国更加的自由开放,没有那么多礼的束缚,为齐国的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崇勇尚武
东夷文化当时广泛地分布于我国的东部一带,周东征以前,齐国即是东夷文明的主要聚居区。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地……少昊之氏,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至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尚父,是为太公,诗风齐国是也。”[2]1660从有关的史料我们可以看到,善战和好猎是东夷人的基本习性,而东夷人善战的品性正是从渔猎的生活方式中培养而来的。太公自建立齐国始,就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之策,大量沿袭了东夷文明的一些旧俗,这其中也包括崇勇尚武的品质,而这一传统的形成,为日后齐国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与《齐风》中出现大量的射猎之诗有直接的关系。
3.注重物利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姜子牙立国之时采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1]1480齐国北临大海,具有发展鱼盐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齐地多丘陵之地,“通商工之业”致使民富而国强;到管仲为相的时候,采取“设轻重鱼盐之力,以赡贫穷,录贤能,齐人皆说”[1]1487。《汉书·地理志》:“太公以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2]1660从上面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出,齐国的统治者采取一种农商并重的政策,大力提倡以鱼盐为代表的工商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齐国注重物利的传统,崇尚奢华,导致《齐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华丽的风格。
(二)《鲁颂》的文化基础
鲁国的疆土大致范围居泰山之阳,沂蒙山之西,在今天山东省的东南部,都城为曲阜,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分封国,在地理位置上与齐国有所差异。在《诗经》中《鲁颂》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周颂》三十一篇,是记述周王朝的先祖之诗,无可厚非;《商颂》五篇,是商朝遗民国宋国祭祀先祖的诗,是亡国后裔遗留的特权;那么《鲁颂》呢?当时有那么多的诸侯国为什么偏偏鲁国具有颂诗呢?
这还要从鲁国的特殊地位说起,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破殷,入商宫,……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1]1515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周武王伐纣,平定天下之后,遍封群臣,因辅佐武王得力,分封周公旦于曲阜,这是开国之功,所以我们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1]512中看到,鲁国在分封国中位列第一,显然是宗国诸侯之长,在众多诸侯国之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关于这段被分封的历史,《閟宫》一诗中有所提及:“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伸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稗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3]1010武王死后,成王年少,根基不稳,周公代为辅政,一心为公,政绩赫然,当时以管、蔡为代表的各个分封国起兵叛乱,周公率兵平定叛乱,为周王朝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具有辅政之大功。周公病卒之后,成王感念其功德,“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1]1523。《礼记·明堂位》表述地更加清楚,“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从中可以看出因为周公在周王朝建国之初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既有开国之功,又是辅国能臣。所以鲁国不仅获封疆土,而且在祭祀和礼乐制度方面具有特权,才享受到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特殊待遇。
因鲁国享有天子之礼乐的特权,就出现了用颂诗这种形式来赞颂先祖以及僖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鲁颂》,这是遵从周礼的表现,完全没有僭越。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鲁国以享有天子之乐为荣,严格奉行周朝的礼制,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小节,都遵照周礼行事,认为礼和乐都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功用,认为如果没有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乐则起到“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的作用,对于教化万民,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到春秋礼崩乐坏的时代,鲁国还是很好地保存了周朝的礼乐文明,致使有“周礼尽在鲁矣”的感叹。
二、《齐风》《鲁颂》之思想内容
从以上分析中可见,两种文化还是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齐风》和《鲁颂》的思想内容里也有非常直接的体现。
(一)《齐风》的思想内容
《齐风》之诗共有十一首,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为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婚恋之诗;二为反映齐民田猎活动的射猎之诗;三为讽刺之诗,只不过讽刺的内容比较特殊,全都是讽刺齐襄公与其妹的不伦之事,很值得注意。
1.婚恋之诗
《齐风》有五首是关于婚恋的诗歌。《鸡鸣》是一首妻子催夫上朝之诗,全诗采用对话体的形式。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情境,妻子催促,而丈夫赖床不起,将鸡鸣声说成“苍蝇之声”,非常富有生活的画面感。《东方未明》与《鸡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一首反映家庭生活的诗,写一位妇女的丈夫,为一名朝廷的小官吏,忙于公事,彻夜不得休息的诗。《著》是写夫婿亲迎之诗,《载驱》是一首关于齐国女子嫁鲁国的诗。下面我们以《东方之日》为代表,具体分析一下《齐风》中的婚恋诗: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3]270
《东方之日》是反映齐国贵族男女的恋爱诗,“履我即兮”“履我发兮”这一非常细微的动作,十分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中所写的女子对自己心上人的热烈地追求,行动果敢而大胆,情感浓烈而外露。这种表现同当时的周礼有很大的不同,没有那么多的外在束缚,真实而有趣。所以《毛诗序》中说:“《东方之日》,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礼化也。”[4]335当然他是从卫道者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批判的,斥之为“淫奔”之诗,而这恰恰反映出此诗自由开放的特点,是一首不受礼教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真爱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价值。
2.射猎之诗
在《齐风》中有三首射猎之诗,这在其他风诗中是不多见的。由于齐地多丘陵山林的自然环境和崇勇尚武的传统,所以田猎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我们来看《还》这首诗: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3]267
《还》是一首表现猎人之间相互赞美的诗,分别用“儇”“好”“臧”三个词语进行准确地刻画,活现了一个身手敏捷、技艺完美、英俊潇洒的猎人形象。读罢此诗,似乎让人置身于峱山之间,被猎人的潇洒所感染。《卢令》是一首赞美猎人的短歌,《猗嗟》也都是赞美猎人的诗,其中的“美目扬兮,巧趋跄兮”与《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为同一笔法,传神生动,朗朗上口,射手的容貌姿态,如在眼前。
正因如此,齐国出现了很多兵家的代表人物,如孙武、孙膑等,齐国的士兵骁勇善战,齐国的军事实力较为强大,是一个军事大国,遂成春秋首霸。
3.刺襄之诗
这是《齐风》中非常特殊的一组诗,是讽刺齐襄公与其同父异母之妹文姜不伦之诗。一般认为 《南山》《敝笱》《载驱》是刺襄之诗,对于《甫田》《卢令》《猗嗟》是不是刺襄诗还存在着争议,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历代对于刺襄诗研究的重视。
关于文姜之事,《左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文姜是鲁桓公三年嫁于鲁的,这是齐、鲁两国联姻的产物;到鲁庄公二十一年“秋,文姜薨”[5]216,一共在鲁三十六年,期间与齐襄公有多次的会面。在鲁桓公十八年之时,文姜与桓公到齐,因桓公知道文姜通奸之事,加以责备,不料酿成杀身之祸,齐襄公使公子彭生杀之。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原委,对于我们理解《南山》《敝笱》《载驱》是很有帮助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本国国君的丑事,进行了这样大篇幅地讽刺,这在《诗经》三百篇中是非常少见的。周礼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威慑力似乎没有那么地强烈,可见当时齐国的文化氛围是较为开放的。这与上文中提到的太公因俗简礼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被周礼严重束缚的话,想必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刺襄诗了。
二是襄公与文姜本为同父异母的兄妹却通奸乱伦,这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齐为东夷文化故地,齐地流行一种“巫儿”的习俗,即长女不嫁,在家主祠。“巫儿习俗的来源,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始恒公兄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2]1661其实,“巫儿”这一习俗并不是起源于襄公时期的,而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遗留反映。祭祀在古代是非常神圣和重要的,而“巫儿”实际上是掌有祭祀权的,这反映出了齐国女子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再从经济方面来看,由于齐国大力发展工商经济,纺织业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妇女在采桑纺织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齐国女子的社会地位会相对较高。
刺襄诗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齐国的社会面貌和文化习俗,并不是只有兄妹乱伦这么简单。
(二)《鲁颂》的思想内容
《鲁颂》一共有四篇,分别是《駉》《有駜》《閟宫》《泮水》。历代对其的题旨解释不一,有的说是赞颂鲁国先祖,有的说是赞颂鲁僖公的功业,但基本的说法是与赞颂鲁国国君相关的。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周颂》和《商颂》都是歌颂先祖先君之功业,而《鲁颂》中的《駉》、《有駜》出现了歌颂在世之君的诗歌,是创新之处。
1.赞颂僖公
《鲁颂》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颂扬僖公。关于鲁僖公一生的政绩,郑玄的《诗谱》曾有提及:
十九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时。而遵伯禽之法,养四种之马,收于坰野。尊贤禄士,修泮宫,崇礼教。僖十六年冬,会诸侯于淮上,谋东略,公遂伐淮夷。禧二十年,新作南门,又修姜嫄之庙。至于复鲁旧制,未遍而薨。[4]1839
鲁僖公即位之时,鲁国刚刚经历庆父之难,国运衰微。僖公执政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国措施,如上文提到的大力发展马政,任用贤臣臧文仲和季友,使鲁国的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疆域有所扩展,如《左传》记载“三十一年,取济西田,分曹地也”[5]485。在《春秋左传》中所记载的12位鲁国君主,将其称之为贤君是不为过的。正因如此,这四首诗都有对僖公称赞的地方。
《駉》是叙述鲁侯马政之盛,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壮阔的养马场面,以此来赞颂鲁僖公的功业;《有駜》乃记述僖公与群臣燕乐之事,全诗洋溢着赞美之词;《泮水》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赞美僖公能够整修泮宫,能够继承祖业和礼制,以及征服淮夷的赫赫功绩;《閟宫》是颂美僖公保卫疆土、修建新庙之诗,是一首洋洋洒洒的祭祀诗,为诗三百中最长的一首,用“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之句进行颂扬。
2.崇尚礼制
《鲁颂》的思想内容与礼乐制度关系密切,如诗中所提到的祭祀制度、宴飨制度等。《閟宫》一诗就描绘了盛大的祭祀场面:“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3]1015。摆放着各种祭祀品,场面隆重而庄严,表现出鲁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有駜》一诗记载了僖公与群臣宴饮的场面,与古代的宴饮制度息息相关,从诗中描写的情况来看,非常符合礼乐制度的规定。君臣宴饮,并没有一味地玩乐,而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在“于胥乐兮”之后,宴饮便以称颂君臣的话而结束,真可谓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了。关于《泮水》一诗,姚小鸥在《〈鲁颂·泮水〉与先秦礼乐制度的中兴》[6]一文中对辟雍——泮宫制度进行了考察,并认为鲁僖公修建泮宫,是复兴周礼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中这四首颂诗在内容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都是对“马”给予了很高的关注。《駉》是赞颂养马之盛,读罢此诗,似有千万匹毛色不一的骏马在眼前奔腾,甚为壮观;《有駜》中有“有駜有駜,駜彼乘黄”之句;《閟宫》中有“龙旂承祀,六辔耳耳”之句;《泮水》中有“鲁侯戾止,其马跤跤。”为什么《鲁颂》中对于马会如此地重视呢?究其原因,一为当时马匹在农业生产和军事战争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军事中,当时为车战,拥有马匹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重要象征。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马与祭祀制度具有密切的联系。《左传·成公十三年》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5]577,可以看出祭祀在春秋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周礼·地官》卷十三:“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栓。”在郑注中六牲被解释为牛、马、羊、豕、犬、鸡,马为其一。在古代,一年四季均有关于马的祭祀,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是周礼规范下的祭祀、征战等活动的重要内容。姚小鸥的《〈鲁颂·駉〉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就论及到这一问题,指出此篇“……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周礼的重要内容”[7]。可以说,之所以在《鲁颂》频繁地出现与马相关的诗句,是与鲁国重视祭祀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整体上来看,这四首诗的内容非常符合颂诗的规范,全都是对于鲁国先祖以及国君的赞颂之词,是非常合乎周礼的。周公之礼在《鲁颂》的思想内容上得到了体现,可见礼乐文化对于鲁文化影响之深远。
三、《齐风》《鲁颂》之艺术特点
《齐风》和《鲁颂》在艺术上都有自己非常有特色的地方,除了《诗经》中人们经常论述到的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精神,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章法等特点之外,《齐风》和《鲁颂》还有一些独特之处。
(一)《齐风》之独特艺术特点
《齐风》十一首,有两个独特的艺术特点值得关注,一为杂言之诗的大量出现,二为行文中的华丽之风特别突出。
1.杂言之诗
在《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是以四言为主的,而《齐风》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非四言的诗作,我们不妨称之为杂言诗。如《鸡鸣》《还》《著》《卢令》,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如《著》一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3]268-269
此首为六言诗,在每句诗之后都加上了一个语气词“乎而”,使全诗节奏变缓,能更好地来表现作者那种爱慕之情,舒缓动人;《还》也是加入了“之”“兮”构成了四言、六言、七言相杂的诗句,这样唱起来,停顿就会有变化,赞美之情就会表达得更加充分。《卢令》则是三五言杂句,“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此为短歌,节奏分明,如果吟唱出来的话,定是歌声激昂,非常动人;《鸡鸣》为四五言杂句,“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妻子催促的语气更加强烈,比单单是四言的效果会更好。
《齐风》中的杂言之诗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特点,更是为诗的内容所服务的,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杂言诗这一形式,对以后的五言诗和七言诗还有一定启发。
2.华丽之风
上文中我们提到齐国的工商业非常发达,形成了其人注重物利的风气。因为物质的奢华,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诗歌的创作,这反映在文风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便是字里行间充斥着华丽之风。
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敝笱》中“齐子归止,其从如云”,“齐子归止,其从如雨”,“齐子归止,其从如水”,用这三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手法,“如云”、“如雨”、‘如水”,状随从之多,状场面描写的阔达奢华,一种华丽之风,跃然于纸间。《载驱》《著》《猗嗟》这些篇章中也都有类似的特点,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二)《鲁颂》之独特的艺术特点
《鲁颂》之诗在艺术风格上也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为善用铺叙,描写的极其细致;二为体制宏大,行文之间尽显庄严肃穆,洋洋洒洒。
1.铺叙细致
相比于《齐风》,《鲁颂》更多地运用了铺叙的手法,如《駉》一诗,描写的非常细致,具有赋体的一些特点: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1]997-1000
这首诗重章叠句,一共写了16种颜色不同的马,让读者有一种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这种大肆铺陈的手法跟汉赋手法很是接近。诗作者并没有只停留在对于马名的介绍上,而是用“彭彭”“伾伾”“绎绎”“祛祛”这几个叠词来细致地描绘骏马矫健有力的神态,其驾车奔驰、络绎不绝的场景似乎已经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非常具有立体感。而铺叙并没有到此结束,紧接着冠以“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这是对于鲁僖公品德的一个细致描绘,赞颂僖公的深谋远虑、贤明勤政。可以说,这首诗从描绘众马到赞颂君主,可谓铺叙细致,在整部《诗经》中都可以算作一个代表。
2.体制雄伟
《鲁颂》的另一特征便是体制雄伟,对于这一特点,《閟宫》的最后几段便有很好地体现: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2]1019-1021
本诗非常具有气势,在《诗三百》中是最长的一首,描写非常到位,这几段极力描写鲁国土地的广大,国力强盛,以及鲁僖公赫赫的功绩。引文中每段的结尾,“莫不率从,鲁侯之功!”“莫敢不诺,鲁侯是若!”“孔曼且硕,万民是若!”彰显其雄伟的体制,充满力量。
细读《鲁颂·閟宫》一诗,我们可以看到,有高大而神秘的庙宇,有周公开疆辟土的功勋,有规模宏大的歌舞,有鲁公明政的赫赫功绩,有极其壮丽的祭祀场面,生动逼真地展现了鲁人对祭祀的极度重视和无限虔诚,铿将有力,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高昂而自豪的气势,这正是本诗的风格以及主要的基调。全诗体制雄伟,很能代表《鲁颂》的风格,透露出的乃是鲁国浓厚的礼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四、《齐风》《鲁颂》之总体比较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齐文化和鲁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齐文化采取简礼因俗的政策,鲁文化乃是坚定地遵循周礼,表现出浓厚的礼乐文化特色。这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一段非常明确地记述: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1524
从中可以看出齐文化是东夷文化和周文化交融的产物,加之姜太公的简礼从俗,这就和鲁文化传承以礼乐为主的周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这两种文化虽然在地理位置上非常地接近,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就体现在了《诗经》的《齐风》和《鲁颂》的风格上。鲁人和周人一样都将礼乐视为一种政治上的统治工具。即使在礼坏乐崩时期,鲁国也仍坚持这种传统,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誉。这些均能在《鲁颂》中体现出来。从上文可以看到齐、鲁两国文化的一个最为显著的不同点,那便是齐国简礼因俗,鲁国重礼变俗。使两个地缘接近的齐、鲁分封国,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
总之,从思想内容上看,《齐风》之诗,婚恋之诗自由开放,射猎之诗表现出崇勇尚武的倾向,刺襄之诗亦反映出了文化氛围的宽松和“巫儿”习俗,表现出了与“礼”的规范有所不同。而《鲁颂》的四篇颂诗,皆是颂扬鲁国先祖及国君之功业,与祭祀制度、宴饮制度结合密切,非常符合礼的规范,表现出对于礼乐文化的虔诚之心。从艺术特点上来看,《齐风》中的杂言之诗,不受形式的约束,奔放不羁,更是为诗的内容所服务的,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齐风》在整体上具有华丽的风格,这些特点都与齐文化自由奔放、注重物利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鲁颂》整体呈现的善用铺叙,洋洋洒洒、体制雄大、气势恢宏等特点,这与鲁国极度重视的礼乐文化密切相关。两者因为文化的差异,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上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姚小鸥.〈鲁颂·泮水〉与先秦礼乐制度的中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8-102.
[7]姚小鸥.《鲁颂·駉》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J].文学遗产,2002(6):4-9.
(责任编辑:文章)
I207.2
A
1008—7974(2015)03—0122—06
2015-01-05
季桂增,山东莒县人,在读硕士。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