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军整训期间的军队建设的成效及局限
2015-02-13张晓武
王 凯,张晓武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国驻印军整训期间的军队建设的成效及局限
王 凯,张晓武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国驻印军是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2年8月至1944年1月,这支部队以英国、美国的援助为支撑,在印度蓝姆伽军事基地进行了整训,开展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在整训期间,中国驻印军获得了高性能的武器装备;进行了适合当时缅北战场的现代化军事训练;建立了完善的军队管理与后勤保障系统;具备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从而迅速成长为一支在缅北战场克敌制胜的劲旅。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本身的军事现代化水平严重落后,中国驻印军在整训期间军队建设受到英美军方的严重制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中国驻印军;整训;军队建设;作战;局限性
中国驻印军是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3年至1945年,中国驻印军征战缅北,其战斗力之强令日军闻风丧胆。而这支军队的强大主要得益于它于1942年至1944年在印度蓝姆伽整训中进行的军队建设。本文将以中国驻印军在印度蓝姆伽训练营的整训为中心,具体分析中国驻印军在整训期间的军队建设状况。
一、中国驻印军组建及整训概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几乎侵占整个东南亚地区,严重威胁英美的利益以及中国的国际交通运输线。1942年,为策应英美军队的对日作战、保卫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以及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国民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协助英国军队抗击日军。但由于指挥不力以及缅北恶劣、生疏的自然环境,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其中,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主力、第5军直属部队以及新22师主力退到了印度境内。而中国驻印军的组建及整训计划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由当时的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提出的。1942年,中国驻印军在败退印度的中国远征军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并于同年8月26日在印度蓝姆伽训练营开始进行军事训练。1942年10月4日,由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海登·L·博特纳任参谋长的驻印军总指挥部正式行使职权。在整训开始之后不久,国内向蓝姆伽基地空运了大批受训兵员,以补充驻印军的兵力。1943年,中国驻印军主力整编为新编第1军。1944年1月,蓝姆伽整训基本结束。从1942年8月26日直至1944年1月,总共有2626名中国军官以及29667名中国士兵在此接受训练,这些官兵大部分加入了驻印军队伍。1944年10月,作为对蓝姆伽整训的重要补充,新1军又在密支那设立了新1军干部教导总队,继续借鉴整训期间的军事训练模式,训练作战部队。
二、中国驻印军整训期间的军队建设特征分析
(一)配备高性能的武器装备
在蓝姆伽基地,中国驻印军于1942—1943年逐步换装了高性能的武器装备。
在主要作战武器方面,到1943年,驻印军的1个人数1.5万人的师共计拥有各种车辆300辆,骡马千余匹,105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24门,57毫米战防炮36门,3.7厘米战防炮24门,82毫米轻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162门,重机枪108挺,轻机枪360挺,火焰喷射器85具,携带式火箭筒108具,冲锋枪与卡宾枪400支。[1]1263可以看出,在中国驻印军的作战部队中,大口径火炮占了相当的比重;火箭筒(日军未配备)、火焰喷射器等新型装备大量配备;冲锋枪(当时日军几乎未配备)、轻重机枪等自动武器占据了重要地位。再来看驻印军总指挥部的支援部队,这支部队装备了36门155毫米榴弹炮,72门105毫米榴弹炮,48门150毫米重迫击炮、400辆汽车、30辆M4A2中型坦克以及30辆M3A3轻型坦克。这其中,155毫米榴弹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重炮之一;而M4系列坦克的装甲厚度、火炮威力远远超过当时日本所有的坦克;M3A3轻型坦克也能远距离轻易击毁当时日军较为先进的97式坦克。在整体火力上,整训之后的驻印军拥有当时国民党陆军中首屈一指的火力配备。以火力来说,当时中国陆军在接受大量美国军火援助之前,火力普遍偏弱,中日两军以师为单位的火力比是1:2.15,若计入射速因素,则为1:3。[2]415而整训之后的驻印军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弱势。以驻印军新38师为例,在加强炮兵配备的条件下,新38师将拥有进攻日军一个旅团和防守一个师团的绝对能力。[3]118而当时日军一个旅团以及一个师团的兵力均超过国民党一般陆军部队的一个师,其武器装备数量更是远超国民党陆军的普通师级部队。
此外,驻印军士兵也配备了先进的单兵装备。在1942年整训训练初期,驻印军就配备了当时英国研制的全新的单兵作战辅助装备,包括帆布腰带、帆布吊背带、帆布背包、水壶组、子弹袋,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需要进行组合。1944年以后,中国驻印军又部分换装了当时更为先进的美制钢盔、帆布腰带、子弹袋、手枪皮套、枪套、刺刀等辅助配件。同时,驻印军还配备了适合丛林环境的吊床、雨衣、蚊帐以及指北针等物品。
(二)接受适合缅北战场的现代化军事训练
在蓝姆伽军事基地,中国驻印军几乎所有的兵种都接受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军事训练。
在训练内容方面,驻印军形成了现代军队所必备的系统、全面的训练科目体系。各种专业兵种训练得到有效加强:步兵主要学习了步兵轻武器射击技术、单兵肉搏战术、基本的丛林作战战术与生存技能、应对敌方重武器的作战战术以及获取敌方情报的作战技能。军官不仅接受一般的步兵战术训练,而且更注重作战中的指挥、战术运用以及多兵种间协同指挥、作战的能力的训练。在专业兵种的训练上,驻印军还先后分别举办了步兵、工兵、炮兵、战车、战术、通讯等多种专业兵种训练班。此外,驻印军的训练科目还体现了专业技能与非专业技能相配合的科学原则,比如,在步兵训练方面,驻印军步兵在训练中除了掌握多种步兵战术之外,也需要全面了解其他兵种的一些知识,训练与其他兵种的配合作战。
在训练方法方面,驻印军运用了贴近实际作战的现代军队训练方法。以步兵的训练为例,步兵除了掌握基本的作战方法及理论以外,还要学习专门的丛林作战战术。为了提高步兵的战场生存率,驻印军还加强了热带环境防疫与战场救助训练;装甲战车部队训练时,驾驶员经常要驾驶战车越过专门设置的路况恶劣行驶区域以及人为设置的实弹火力封锁区。实战化训练的另一个特征是巨大的弹药消耗量,比如炮兵训练条例中规定,炮兵指挥员合格的标准之一就是在训练中必须指挥发射300—400发炮弹,而整个炮兵团在一年的训练中就要消耗上万发炮弹。在实战化训练中,驻印军还定期举办较大规模的实兵对抗演练,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实战演习,以提高部队的整体实战能力。
在训练考核方面,驻印军实行相当严格的现代化军事训练考核机制。驻印军的专业兵种训练班在这一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各训练班建立了严格的考核与毕业制度,所有的所学科目都要在最后的演练中进行全面考核。据当时在汽车班参训的士兵周文星回忆,他们每辆车配备三名学员,一名助教,他这样描述训练的严格:“训练起来大家都很刻苦,因为如果跟不上进度就会被除名,而三名学员如果被除去两名,助教也会被撤换。”[4]79当时,学习战车驾驶技术的士兵必须先掌握汽车驾驶技术,才有资格在装甲战车训练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参训之前已经掌握汽车驾驶技术的士兵必须在训练营重新考核驾驶技术,合格之后才能有资格进行下一步的装甲战车等作战车辆的驾驶学习。
(三)建设完善的军队管理与后勤保障系统
在整训期间,驻印军完善的军队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部队组织机构方面,驻印军总指挥部设有系统、完整的参谋体系;指挥部专设了卫生处,负责部队医疗事务;设立工程处,负责组织中印公路的修建;在部队训练上,在设立蓝姆伽训练处的同时,也设立管辖炮兵、步兵、装甲、战术以及后勤等几个训练中心,管理军队训练事务;在陆空协同上,驻印军设立江汀办事处,其主要任务是与美国空军的协同。在兵员征用方面,驻印军实施严格的征兵体检制度,从1942—1944年,美国军医都要对赴印整训人员进行相当严格的体检。尽管原来中国答应被送来受训的部队都有良好的体魄,可是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军医却在尔后(1942年以后)的两年内淘汰了将近40%,都是体重不足和生病的。[5]426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国驻印军十分重视士兵的文化素质。从1942到1944年,大批爱国青年加入到驻印军的队伍当中,而这些青年大多数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在蓝姆伽训练营,有大批的中国大学生还担任了负责训练的美国教官的翻译官。驻印军还注重聘用专门技术人才,比如,新1军曾经在孙立人将军的支持下,在当时国内著名的西南联大招募应届毕业生,服务于部队的技术部门。而当时的西南联大也十分支持驻印军的技术人才建设,当时的新38师通信军官云镇回忆:“镇即在昆明经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师之推介,辞去交通部国际电台工程师之职务,投笔从戎,搭乘此运输机(C47运输机)由巫家坝起飞赴印。”[6]104在部队军纪管理方面,中国驻印军的军纪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驻印军规定军官不得随意体罚士兵;还制定了严格的薪资分发流程,避免中国军官克扣士兵军饷;除此之外,驻印军还设有完善的宪兵组织,可以有效遏制违纪官兵的行动。
在后勤保障领域,整训期间,中国驻印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后勤补给系统:驻印军重点建立了陆地、空中联合的作战物资补给机制,成为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唯一的拥有空投补给支援的部队。同时,中国驻印军拥有完善的地面后勤支援部队:汽车部队中的数百辆美制高性能军用汽车为前线作战部队输送着不便空运的大宗物资;工程分队的数量庞大的现代工兵机械为前线官兵开山修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整训期间,驻印军已经建立了包括卫生队、各种专用的医疗车辆以及野战医院在内的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就使得大批处于恶劣、危急条件下的伤员的救助成为可能。
(四)营造优越的军营生活环境
在蓝姆伽军事基地,中国驻印军的官兵享受较高的生活待遇,拥有相当优越的军营生活环境。
在饮食上,驻印军在英国的帮助下,借鉴当时英美军队的饮食配置,注重食物的营养搭配。驻印军军官主要发放“校官给养”,每顿有面包、水果、火腿、鸡肉、牛奶和蛋类食物,士兵则发放称为“史迪威口粮”的饮食。每餐为一盒,内装1个牛肉罐头、2包麦片,饼干,1包茶叶,1包香烟,1粒维他命丸和几张草纸。[7]190可见,当时驻印军每个士兵每一顿饭都能吃到足量的、高营养的饭菜。而在同时期的国内国民党陆军中,有相当数量的士兵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在军人薪金方面,驻印军官兵拥有较优厚的薪金待遇。驻印军官兵以印度卢比作为薪金,以士官为例,他们每月的津贴大约有14—16卢比,薪金水平远远超过国内部队标准,这充分体现了英美现代军队用薪资激励军人的原则。以当时印度的物价来看,驻印军的报酬是十分丰厚的。据当时的战车营士官邱枫回忆:“鱿鱼、大虾等最好的菜,请战士们吃一顿也花不了一个卢比;50加仑一桶的印度木瓜酒,只需要付1.5个卢比。”[8]60而且,当时士兵与中下级军官之间的薪资待遇差异也小于国内部队的同级别官兵。当时的一名士官回忆:“到了印度之后连长以下的军官给养与士兵相同,很多老军官就感到很是委屈。”[9]255在居住方面,驻印军官兵的居住条件也是高标准的。部队使用的帐篷,是根据丛林环境专门设计的,内部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可同时居住10人以上。帐篷使用了严密的防蚊虫措施,每个士兵都配备有必要的防蚊虫药品以及防热带疾病药品。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减少了热带疾病的传播,减少了官兵在战时的患病几率。除此之外,士兵居住区还拥有发电机、电灯、收音机、电影放映机以及唱片播放机等电器。
整训期间,除了物质生活以外,驻印军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当时,军营内设立了专门的政治宣传人员,运用多种方式对官兵做思想工作,文字的有月刊、周刊、日报、壁报;口头的有精神讲话、政治报告、演剧、讲述忠勇事迹等等。[10]133这些鼓舞士气的文化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官兵的作战热情。整训期间,中国驻印军官兵还对英美文化产生了普遍的好感。一些中国官兵在假日时经常去观看定期放映的美国电影;不少中国官兵利用闲暇时间体验英美的体育运动;而一些有文化的中国官兵深受英美官兵的生活作风影响,刻意模仿、学习英语,不少官兵到训练结束时已能运用简单的英语口语同英美官兵交流。一些官兵还模仿英美官兵的生活习惯,包括英美官兵在平时的穿着以及饮食习惯。在与英美官兵的交往中,英美官兵的开朗、进取、民主的典型西方式性格也给中国驻印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对提升当时中国驻印军的现代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中国驻印军整训期间军队建设成果在对日作战中的体现
(一)先进的武器装备使驻印军在对日作战中优势明显
在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支撑下,中国驻印军的火力优势在作战中已经显现出来,对日军产生了有效的压制作用。驻印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38师炮兵1营营长王及人在回忆反攻缅北作战时谈到:“我军凭借优势的火力,先用各种火炮进行广泛射击,把敌阵周围的森林炸得枝叶尽秃,只剩下一根枯焦的木桩,如同大火烧过一样,使敌人阵地完全暴露出来。”[11]325由此可以看出,驻印军的火力猛烈到了能用炮火开道破障的程度。我们也可以从日军对驻印军猛烈的炮兵火力的印象这一侧面得知,在1943年的塔奈河畔及达罗平原的一次突破驻印军防线的战斗中,日军战史著作这样记载道:“当我军刚一接近突破该线时,(驻印军)猛然用重火器,特别是迫击炮一齐集中射击,使我军每次突击均被粉碎。”[12]16除了强大的火力以外,中国驻印军的机械化优势也在实战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使日军防不胜防:在1944年瓦鲁班以及间布山隘地区的作战行动中,中国驻印军的高速机动能力使得日军第18师团疲于应付,经常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
(二)贴近实战的现代化的作战训练极大地提高了驻印军的战斗力
贴近实战的现代化的军事训练使得驻印军拥有了相当强大的丛林行军能力:各兵种在行军中敏捷自如,视丛林障碍如无物,驾轻就熟地穿梭于热带丛林之中,能够极为顺利地进行架桥、修路、泅渡。同样,充足的作战训练让驻印军士兵拥有了惊人的战斗力,以1943年的李家寨战斗为例,驻印军依托坚固的阵地,充分发挥在蓝姆伽练兵中学到的热带丛林作战本领,顽强地顶住了5倍于己之敌的反复攻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一个多月,阵地寸土未失。[13]311再比如,胡康河谷战役期间,驻印军凭借着良好的指挥、协调能力,成功地实施了多次迂回战术,每一次迂回作战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堪称抗战史上的经典战术运用。而在孟拱河谷战役中,新1军多采取正面和迂回攻击相结合的战术,经险阻之地形或密林开辟道路前进,出敌不意,截断日军的补给线及退路。[14]160-161这些战例充分表明,经过长时间的现代化的、高效率的军事训练,中国驻印军已经完全具备了在丛林之中战胜日军主力的能力。此外,从敌我阵亡比例这个侧面对比之中也可以判断中国驻印军强大的作战能力:在1944年孟拱河谷战役中的西通之战中,新38师第112团创造出了抗战期间极为罕见的15:1的敌我阵亡比例,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驻印军现代化军事训练的重要价值。
(三)先进的后勤保障系统有效地支持了驻印军对日军的作战
在先进的后勤保障的支持之下,中国驻印军的作战能力如虎添翼,有效地克服了丛林的恶劣条件以及严酷的战场环境。在空投补给的支援下,驻印军能够向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丛林地带有效投送大量作战物资。比如在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的胡康河谷战役中,驻印军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成功实施迂回包围的战术,予日军以重创,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充足的空中物资补给。在1944年初的塔奈河畔的战斗中,日军战史对于驻印军惊人的补给能力,也有同样的记载:“敌人由于充分运用空中补给,几乎未受地形限制,轻而易举地突破畹达克山脉之险,逼近我背后。”[12]19驻印军在整训期间建立的高效的医疗保障能力也在实战当中得到有效发挥,使得伤员能够得到有效救助:沿公路作战的部队,负伤官兵直接由团里裹伤所用救护车运送到附近的野战医院,如果是重伤的便可要求空军派飞机直接空运到后方医院;在不通汽车的山地区域,轻伤的由配属在团里的手术组就地治疗,重伤的用每次只能载运一二人的救护飞机飞运到后方医院。[10]137此外,在热带疾病的预防上,驻印军也能够通过空投补给等措施得到最急需的防疫药品支援。
四、中国驻印军整训期间军队建设的局限性
囿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总体落后的军队建设,整训期间中国驻印军在英美帮助之下的军队建设终归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从当时的国际战略格局来看,中国驻印军的整训只能服从于英美尤其是美国作战战略,而英美整训中国驻印军的举措并不是出于真心。在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之后,史迪威提出了用美式装备大规模改造中国军队的计划,当时的美国陆军部支持史迪威的这个计划,因为“它符合美国的让亚洲军队在亚洲大陆作战的原则”。[15]125曾在中国驻印军服役的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也认为:“当时美国的考量在于让中国持续应战,因为如果中国阵线一垮,美国所花费的战争代价会更大。”[16]161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只需向中国军队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一些训练支援,鼓励其作战,就能够使美国减少直接参与缅北作战时相当数量的人员损失,可以说是一笔“说得过去的买卖”。而且,建立现代化的中国驻印军使史迪威手中有了一张反攻缅甸的王牌,足以让他在自己负责的缅北战场建功立业,为他创造他军事生涯中的辉煌。所以说,英美尤其是美国在支援中国军队的问题上,根本不是出于感情或道义上的考虑的。事实上,美国军方在缅北实际作战中对中国驻印军采取了一些不负盟友责任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其利益至上的原则。郑洞国将军就指出:“美国军队在战场上本来有机会可以而且应该支援中国进攻部队时,他们却坐视中国军队的牺牲。他们是大少爷军,却把中国军队看成奴隶军。”[17]82-83
就具体的军队建设层面而言,当时的中国驻印军是在英美的限制之下进行军队建设的,缺少自主性。在整训初期,史迪威一贯主张对中国驻印军进行控制:他极力控制营以上军官的任命,曾经从美国调来军官,以替代驻印军的中国军官;他还在驻印军中设立由美国军官担任的联络官,加强对中国军队各级组织的控制;总指挥部甚至可以根据美国军方意愿裁撤中国军官。1943年,随着国民政府与美国军方的争执缓和,驻印军获得了不少的自主权,但当时的总指挥部对整个驻印军的指挥事务、人员任免、训练事务以及卫生保障事务权力仍有很大的控制力与决策权。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的中国缺乏制造重型火炮、坦克、装甲车以及高性能军用汽车的能力,中国驻印军在获取现代化武器装备上的权力更是当时中国自身无法争取的。在当时这一万般无奈的条件之下,中国驻印军的武器装备全部由美国军方直接负责发放,而中国官兵无权干涉此类事务。可以说,当时的中国驻印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当时英美军队的附庸。
五、结语
总之,整训期间高水平的军队建设锻造出了中国驻印军这支称雄战场、坚不可摧的现代化作战劲旅,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极端落后的国力,难以提供现代化的军队建设理论与武器装备,使得中国驻印军在整训期间的军队建设始终受到英美军方的摆布,难以获得真正独立自主的地位。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讲,中国驻印军在蓝姆伽整训期间的军队建设不失为近现代中国旧军队接受纯正的西方现代化军队建设模式的绝好案例,这段历史代表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未来的国防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高锐.中国军事史略(下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3]许敏.大战场,小细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周文星.文星、武星、报国心[G]//邓贤.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5][美]塔奇曼.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 [M].汪溪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6]云镇.缅怀孙将军[G]//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纪念孙立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7]罗曼.蓝鹰兵团——中国远征军缅印血战记[M].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
[8]邱枫.一腔热血为报国[G]//邓贤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9]李立.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10]孙克刚.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11]王及人.从印度整训到反攻告捷[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远征印缅抗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12][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缅甸作战(下卷)[M].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徐康明.中国远征军战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
[14]时广东、冀伯祥.中国远征军史[M].重庆:重庆出版,1994.
[15]马建国抗.战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16][美]黄仁宇.缅北之战[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17]郑洞国.中国驻印军始末[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远征印缅抗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徐星华)
K265.21
A
1008—7974(2015)03—0112—05
2014-08-26
王凯,山东威海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