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都门学与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差异及启示

2015-02-13张新婷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学校

张新婷

(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

东汉末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比西方的第一所专科院校早 274年,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院校,开专科教育之先河。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通过与东汉末年鸿都门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一、鸿都门学与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差异

要想让某些东西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发展,就要追溯到它的本源并将其与现在进行深入比较,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知它的现在以及为它的将来发展寻求更好的道路。纵观历史,除了继承鸿都门学的一些特质外,我国高等专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断层,甚至出现了一些与鸿都门学完全不一样的办学精神。下面就是对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与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所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几点重大差异。

(一)历史背景不同

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与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有较大差异的,这些差异对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影响。

鸿都门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政治斗争比较激烈,阶层集团的利益根本对立,在灵帝继位的几年中,宦官势力日渐强大,但清流名士如杜密等人在士大夫等人中仍有很高的威望,尤其两次党锢之祸,虽然为宦官争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也使宦官陷入了深深的舆论压力之中,此时,宦官深刻认识到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地位,争取一些维护自己权力的知识分子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培养这些知识分子,使之与士大夫以及其所支持的太学相抗衡,就迎合灵帝对诗词、小说、绘画等的爱好,于洛阳鸿都门内置学,取名鸿都门学。

不同于我国第一所专科院校鸿都门学政治因素占主导的背景,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中经济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张新民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一书中曾提到“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全面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当时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此提出了创办地方职业大学的构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教委于1980年批准成立了南京金陵大学、江汉大学、无锡大学等 13所短期职业大学。”[1]这批短期职业大学的诞生,开创了我国现代专科教育之先河,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在此之后也就纷纷成立起来。

时代不同了,院校的发展应扎根于过去,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其做出准确的发展定位,于差异中寻求最佳发展思路。

(二)选拔方式及生源不同

选拔方式将决定一所学校生源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选拔方式与东汉末年鸿都门学的选拔方式截然不同。

李贤《后汉书》注曰:“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敕州,郡三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2]又《范晔后汉书·蔡邕转》:“初,(灵)帝好学,自造《黄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与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待至鸿都门下,熹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2]

从以上有关鸿都门学的原始文献,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鸿都门学的选举方式乃是横向的,汉代实行的选举制度为察举制,在此背景下,灵帝打破选举标准,令敕州、郡三公直接推荐一些精通尺牍、辞赋以及工书鸟篆等方面的人才。由此看来,鸿都门学收纳的乃是一批在尺牍、辞赋亦或是工书鸟篆方面具有极强专业能力的人才。

但对比我国今天的高等专科院校,不论在选拔方式还是生源方面都与东汉末期的鸿都门学有着极大的差异。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选拔是纵向进行的,即学生先通过高考,然后根据成绩排名以及院校的招录比进行逐级选拔。按照这种选拔方式,那么我国现代专科院校的生源是那些高考成绩偏低且技能较低的学生。

通过选拔方式及生源的对比,明显地认识到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在选拔方式上存在一些弊端。从二者的差异中,寻求出一条更适合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道路,必然会对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

(三)教学内容不同

随着时代变迁,从东汉末期鸿都门学到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教学内容在质和量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汉代提倡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与经学有密切的关系。但是,鸿都门学却在教学内容上完全不同于以经学学习为主的其他官学,相反,鸿都门学的学生主要攻读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同时锻炼相应的技能,诸如尺牍、小说、辞赋、字画等。尺牍是古代书信的名称;小说和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神话传说等。

显然,比较于东汉末期的鸿都门学,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丰富了很多。为了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开设了各种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同时,还为了保证学生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夯实学生基础,并与中等教育相接轨,还开设了基础理论知识课。

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专业门类增多,而且教学内容也随时代发展有了较大改变,但在专业门类增多的同时,专业特色有所下降,于二者对比中寻求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发展最佳攻略,势在必行。

(四)文化氛围浓厚不同

校园文化是一个校园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独到的办学特色,作为一种独特的环境教育力量,学生将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构建自己的健康人格,并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作为我国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院校,学校为了迎合灵帝对辞赋、小说等爱好,在各个方面做出了重大建设,而且鸿都门学的学生又大多为汉末由儒生分化而出的一些文人,不满拘泥固定的读书治学之风,扩大了其兴趣范围,他们多喜好才艺,妙解音乐,精通书法,于鸿都门学内掀起一番很大的文学艺术浪潮,反映当时喜爱才艺的时尚潮流与文学观念的变革,构造出了一个宽松的思想氛围,为当时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相对于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有的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质量,如专升本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就将校园文化建设置之度外。也有的在搞文化建设,学校在其硬件设施、外在文化方面大做文章,并且为了追求高效,在短期内能够看到文化的成果,生搬硬套了一些普通高校亦或是与其性质不同的其他高校文化建设模式,这就导致了今天高等专科院校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的现状。

综上,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发展到今天,可清楚看到其最缺失的就是当年鸿都门学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点上,必须清楚认识到文化氛围的创建对一所院校未来发展前景的重大影响,为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发展寻找最佳道路。

二、对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发展的启示

通过比较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院校与现代高等专科院校之间差异性,可以看出我国高等专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继承了不少鸿都门学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创新,但是,在历史的发展洪流中,也出现了断层。通过二者比较,尤其是对二者重大差异性的研究,得到了很多启示。

(一)根植背景,准确定位

定位应源于对事件产生背景的把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脱节于其产生的背景,背景不仅仅运载着发展的包袱,也蕴含着发展的财富。同时,肖冰指出:“定位是一种理念,它的科学与否是一所高等专科院校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唯有认识到定位的重要性,并准确定位,安于本位,不越位,不盲从,并沿着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行之有效的特色建设,才能使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得到蓬勃发展。”[3]

通过以上对鸿都门学以及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背景方面的比较,可以清楚看到鸿都门学产生中政治因素占主导,而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产生却应改革开放经济迫切发展之需求,经济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培养的是以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面向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完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既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较高,同时拥有可将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到一线领域的能力。

(二)横向选拔,找准生源

选拔决定了院校所招录的人才水平,不一样的选拔方式,必然导致不一样的生源组成,一所院校职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院校的生源组成。只有认识到选拔方式对生源组成的重要影响,同时结合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职能,改革选拔方式,从而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找准最佳培养对象,这样才能使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二者的比较,在我国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中,鸿都门学的选拔方式被遗弃了,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成了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注重的只是学生的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此情况下,要考虑增加一种招生制度,即横向选拔制度,每个学生都有资格参加普通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考试,这样,既顾及了文化知识功底,又考察了专业能力,真正体现了大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为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生源质量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虽然这还是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但却为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改革课程,突出特色

课程乃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最能突出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高校的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将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课程建设要基于学校的性质、学校应该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来定,当然,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应表现出其别样的特性,以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从而为自己谋取最大发展空间。

在上述二者的比较研究中,会发现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专业门类有所增多,但专业设置比较混乱,对比东汉末年当时的鸿都门学,没有特色可言,然而,高等专科教育的方向决定了高等专科院校要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体现较强的专业特征与时代特征。为此,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要遵循“专业教育、市场经济、服务区域”三大基本规律,遵守“积极适应,因需改变”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就业面广、技术精、基础理论知识宽”的新一代课程体系,更加凸显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办学特色。

(四)建设文化,创新发展

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情操的陶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前景。良好的文化氛围基于学校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发展道路源于对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结合历史和现实,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从上面所谈到的二者差异中,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加强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文化建设,创新专科院校文化发展道路是眼前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侯长林等人《在教育教学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一文中提到:“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最大的缺失是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对文化认知不够;二是高职院校的文化沉淀不够;三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高。”[4]

由此可知,创新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发展道路,进行文化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该认识到文化是一种沉淀,是一种过程,那么文化建设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次,在对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文化自觉,即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文化理念与行动准则,要在教师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及技术创新文化等方面逐步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从而开辟一条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新兴的校园文化发展道路。

[1] 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 (南朝)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肖冰.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定位研究[J].教育评论,2010,(1).

[4] 侯长林,游明伦,罗静.教育教学由科学管理转向文化管理[N].中国教育报,2012-12-05.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学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校推介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