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周至县油桃滞销的调查与思考

2015-02-13崔国朝王志强鲁振华曾文芳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周至县鲜桃中油

文/崔国朝 王志强 牛 良 鲁振华 曾文芳 潘 磊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周至县油桃滞销现象及原因,并提出发展建议。

周至县位于秦岭北麓,北连武功县,东接户县,西依眉县,南邻佛坪县。油桃生产是周至县一大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塬区,尤以兰梅塬村最为集中。目前,兰梅塬村出现油桃滞销现象,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现状

水果产业概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周至秦岭北麓6 667 hm2时令水果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以水蜜桃、油桃、杏、李等为主的时令水果面积已达5 000 hm2,挂果面积 3 533 hm2,形成了东部水蜜桃,中部杏、李,西部油桃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特别是西南塬区的油桃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800 hm2,年产鲜果1万t,产值达1 400万元,果农人均油桃收入达到2 200元。近年陆续从外地引进新优品种20余个,经过区试和选优,目前适宜种植品种由原来的3~4个发展到现在的1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销售期可拉长到一个半月至两个月。

兰梅塬村油桃基地概况 油桃产业是周至县的一大特色产业,而位于周至县竹峪镇西北部的兰梅塬村,则是周至县油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专业村。油桃品种主要有“艳光”“曙光”“华光”“光美”“中油 4 号”“中油 5 号”“沙红”“9-6”等,以“艳光”“中油4号”为主,分别约占该村油桃种植面积的60%、20%。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兰梅塬村由当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目前的133 hm2以上,平均每667 m2产量 2~3 t,高的可达 3~3.5 t,全村总产量约5 000 t,主要销往甘肃、重庆、贵州等地。目前,兰梅塬村已自发形成了油桃销售的集散地,辐射该镇其他村和周边的翠峰乡、广济镇、马召镇等地。

二、油桃滞销情况与分析

市场价格情况 一是不同大小的油桃价格。根据在兰梅塬村油桃批发市场的调查,油桃价格在0.8~1.2元/kg之间;70%的果农按果实质量大小将油桃分为 100 g 以下、100~150 g、150~200 g、200 g以上等4个规格。其中,100 g以下的油桃以筐为单位出售,每筐 20~22.5 kg,价格 5~10 元,折合0.2~0.5元/kg,当天没卖出的,有的被倒掉了;200 g以上的果实较少,价格在2元/kg左右;多数桃果质量在150 g左右,分为100~150 g及150~200 g两级,但多数分级不太严格,平均批发价格在0.8~1.2元/kg之间。

二是不同品种的油桃价格。“艳光”“中油5号”的市场批发价平均为0.5~1.2元/kg,“中油4号”由于品质较优,平均批发价为0.6~1.6元/kg;“沙红”桃由于量少,多采用零售方式,达到六七成成熟时,先采摘较大的果实,一般平均单果质量在200 g以上的,批发价约2.4~3.2元/kg,零售价 5~6 元/kg(见表 1)。

三是近两年的油桃价格。兰梅塬村油桃2015年平均批发售价明显低于2014年,比如150 g左右的果实,批发价下滑了70%~75%,早熟油桃上市初期价位下滑不明显,到6月下旬价格下滑迅速。150 g左右的果实价格虽然低,但尚有销路,而100 g左右及以下果实销售乏力,多数低价抛售或倒掉(见表2)。按照2015年6月下旬平均1.00元/kg的批发价格、平均每667 m2产2 500 kg计算,早、中熟品种平均每667 m2收入2 500元。每667 m2农资成本约为1 050元,主要包括农药约300元、化肥约450元、农家肥约300元;按2010年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折算,每667 m2桃园需要27个工,每个工60元,劳动力成本约为1 620元,则每667 m2总成本为2 670元,纯收入为-170元,可见该村油桃种植处于亏损状态。

表1不同品种及大小的油桃平均批发价 元/kg

表2 2014—2015年150 g左右油桃批发价比较元/kg

价格下滑原因分析 一是天气因素。2014年周至县花期温度异常,着果率下降,产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2015年春以来,周至县出现了连续阴雨天气,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气温也持续偏低,油桃生长期较往年延长,并与周边的渭南市大荔、白水和宝鸡眉县、岐山等地出产的油桃同期上市,市场销售压力大增。二是品种及栽培技术因素。品种方面,当地主栽的“艳光”“中油4号”等品种,均培育于上世纪90年代。其他如“曙光”“华光”“中油5号”等品种,同样有被其他优质油桃新品种取代的趋势。栽培技术模式方面,兰梅塬的油桃树形以“三、四主枝大冠自然开心形”为主,株行距主要为4 m×4 m,平均每667 m2定植40~56株,产量约2 500 kg,平均每株产量约60 kg。由于采用大冠开心形树形,树体较大且树体下部光秃,结果部位上移,果叶比失衡,果个较小,果实品质一般。三是市场环境因素。近年来全国油桃产量逐年增长,由2001年的456.19万t增长到2012年的1 143.03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1 300万t,将是2001年的2.85倍,鲜桃市场销售压力巨大。兰梅塬镇作为周至县主要的油桃基地,既有来自周边油桃的竞争,也受到西瓜等售价较低水果的影响,造成需求下降。此外,当地缺乏油桃深加工企业;种植户分散种植,缺少产供销功能齐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兰梅塬村属于自发形成的村口批发市场,既无配套设施,也缺少政策支持等,也是造成周至油桃滞销的原因。

三、发展建议

一是逐步更新品种和栽培技术模式。更新“艳光”“华光”“曙光”“中油 5 号”等品种,种植耐贮运、高品质的鲜桃,逐步使兰梅塬产区桃品种特色化、多样化;更新栽培技术,采用小株距、宽行距、合理密植的栽培模式,简化修剪技术,采用省工、省力的管理方法。

二是改变观念,提质增效。逐步摒弃以产量为重心的管理观念,将管理重点转移到提质增效上来,重视疏花疏果,实现果实标准化、优质化生产,重视采后包装分级。目前,兰梅塬鲜桃销售主要以塑料筐包装运输,缺乏严格的分级,在注重果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包装质量,提升果品档次。

三是拓展产业链条。利用当地丘陵山地发展桃花旅游、鲜桃采摘项目;逐步引进果品加工企业,解决果农后顾之忧;发展桃花茶、桃花插花、桃木工艺品、桃核工艺品等,拓展收入来源。

四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将种植户联合起来,使小农业、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大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社+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层组织+农户”等模式,有效实现资产联结、技术联手、生产联动、效益共赢,提高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是塑造品牌形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品牌就没有高效益。目前,兰梅塬已经初具生产规模,但缺乏品牌及有力宣传,应建立鲜桃质量认证标准,开展区域品牌认证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周至县鲜桃中油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中油4号油桃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中油13 号”油桃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万亩鲜桃富一村
浅谈周至县老县城城墙遗址保护构想
桃之夭夭
周至县猪瘟流行情况与防治措施
周至县生态城镇建设研究
“中油平台”正式上线旨在打造联动生活平台
智斗小红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