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整下行 钢材消费下降
2015-02-12王丽娟
□ 王丽娟
经济调整下行 钢材消费下降
□ 王丽娟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受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调整、需求不足影响,经济发展面对多重困难与挑战。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 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长7.0%,二季度经济增长7.0%,三季度经济增长6.9%,分别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0.4、0.5和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394 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同比下降了5.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2014年同期回落了9.9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在各类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将保持前三季度水平,2015年全年增速达到6.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0.1%。
2016年,全球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发达经济体通过加快再工业化的措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将减弱,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处于温和状态,经济增长将好于2015年。2016年,中国外部环境持续低迷,由于存在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销售遇冷、地方政府财力以及一些金融风险的问题,同时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加速的过程中,政策刺激效应逐步弱化,2016年宏观经济可能持续探底,仍将承受巨大的下行压力。但是,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合理区间,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巨大。随着多种政策、多项改革平稳推进,结构调整积极进行,动力转换逐步加快,经济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综合预测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6%,比2015年继续下滑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落,增速估计为9.5%。通过全面培育新的增长源和新的动力机制,我国宏观经济将出现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在外需持续疲软,我国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建筑、机械和汽车等钢铁下游行业发展增速均有所放缓,我国粗钢生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钢材净出口大幅增加,钢材的实际消费量减少,这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钢材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2015年1-10月,我国粗钢产量67 510.4万吨,同比下降2.2%,增速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同期出口钢材9 213.6万吨,增幅24.7%,进口钢材1 068.4万吨,同比下降11.7%;国内市场供给过剩,价格低迷,富余的产量只能依靠出口,钢材净出口量增加到8 145万吨,在2014年较高的水平上有较大增长。
主要下游用钢行业发展态势:2015年房地产以消化存量为主,全国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继续大幅回落。201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投资过剩、库存过大仍将是行业的主要矛盾,房屋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将继续负增长;铁路投资作为基建的重头,投资规模不减。2015年,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下滑,前三季度同比仅增长2.9%,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受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较大的重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等行业持续低迷,预测2016年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3.5%左右。2015年,汽车行业进入缓慢增长阶段,预计全年汽车产量将达到2 400万辆,同比增长1%左右;在刚性消费需求的带动下,预测2016年我国汽车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增速为3%左右。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航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未改变,2015年,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继续回落,新船价格持续下行,全行业经济效益下降;预测2016年大量手持订单临近交付期,造船完工量将会小幅增长。2015年,我国电工行业呈下降趋势,发电设备产量下降明显,交流电动机、变压器、电力电缆等输变电设备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预测2016年我国电工行业运行态势将继续走弱,电工行业总产值仍为负增长,石油产量将与2015年基本持平,天然气产量将同比增长3%左右。
根据对下游用钢行业调研分析,各行业均呈现低速增长,钢材消费量最大的建筑、机械和汽车行业消费量下降,导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总量下降。采用消费系数法和下游行业消费法,预测2015年我国钢材消费量约6.68亿吨,同比下降4.8%;预测2016年钢材消费量为6.48亿吨,同比减少2 0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3.0%。
2015年,我国钢铁生产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这预示着我国钢材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全面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钢材生产消费已经进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要积极贯彻“共享、开放、绿色、协调、创新”的发展理念,抓住调整机遇,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