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宗颢著述与行迹考*

2015-02-12丁玲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23

图书馆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年谱光绪金石

丁玲(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23)



李宗颢著述与行迹考*

丁玲
(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23)

[摘要]李宗颢是清末民初广东南海人,精通版本目录学、金石学,兼擅书法、篆刻、绘画等。以往李宗颢研究因材料所限,讹传疏漏处不少。现依据上海图书馆藏李宗颢稿本《煮石年谱》及其相关著作,考索其著述情况、名号、生卒年及行迹,对前贤记述略作补正。

[关键词]李宗颢煮石著述行迹

[分类号]G255.1

*本文系《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李宗颢是清末民初广东南海人,版本目录学家、金石学家,兼擅书法、篆刻、绘画等。曾师从著名学者李文田。著述甚丰,涉及版本目录学、金石学、史学、诗文、医学等多个领域,书画和篆刻作品亦夥。

关于李宗颢生平的记述,前辈学者竭力考索爬梳,各有增益。较早记载李宗颢生平资料的,当属李启隆的《留庵随笔》。汪兆镛《岭南画征略》卷十所载李宗颢小传即据《留庵随笔》撰录。后人评述李宗颢,多引此传。其文曰:“李宗颢,字煮石,南海人,喜治金石目录之学。随父应鸿宦游陕西,汉唐故都,石墨至富,毡蜡之余,辄辇石以归,嵌置家祠壁间,终日摩挲以自适。以孙氏(星衍)、赵氏(之谦)《寰宇访碑记》讹误尚多,为《萧堪读碑记》二卷,多所匡正。居京师,游李侍郎(文田)之门,与江阴缪荃孙讨究古籍版片,就所知见,以蝇头细书识于《四库简明目录》书眉,丹黄灿然,所论有出于邵氏(懿辰),莫氏(友芝)之外者。画不多作,间一点染,亦骎骎入古。”[1]此传记录李宗颢随父宦游陕西、收藏金石、师从李文田、研究金石和目录学、作画等行迹。著名文献学家冼玉清先生《广东之鉴藏家》中亦有李宗颢小传,该传除引录《岭南画征略》小传外,另据《采访册》增益关于李宗颢《萧庵印存》的记述;台湾学者高拜石先生《金石痴——李煮石三十二芙蓉砚山》、高伯雨先生《李宗颢与灵璧石砚山》二文及广东学者马国权先生《广东印人传》增述李宗颢任湖南衡州府经历一职、晚年在穗设虹月簃骨董店及民国初年为土匪伏击而卒的事迹;当代岭南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王贵忱先生《记景龙三年断碑砚》一文记述李宗颢金石收藏轶事。

李宗颢的著作,《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萧弇读碑校勘记》《西游录注》《西使记注》《选诗均编》4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谢晖先生《馆藏李宗颢著作述略》一文介绍6种[2];笔者在整理《李宗颢日记手稿·附录·李宗颢著作目录》时,尽力检索各类书目和评述资料,著录30种[3]。这些著作现存的多为稿本,大部分曾经岭南学者卢子枢、王贵忱两先生珍藏,现主要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

近期检索资料,发现上海图书馆还藏有李宗颢的一个重要稿本《煮石年谱》。是书细致记录其自生年至晚年家事变迁、拜师为学、供职交游、著述收藏等经历,与李宗颢其他著述对读,不仅可把握其生平之大致脉络,从中还可以发现,以往李宗颢研究资料因材料所限,难免有相互龃龉、讹传疏漏之处。

笔者在此据李宗颢《煮石年谱》及其相关著作,从著述、名号、生卒年及行迹4个方面,对前贤记述略作补正。

1著述补说

关于《煮石年谱》,上海图书馆古籍书目系统著者项著录“煮石自编”。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著录谱主情况:“李继鑫,字抱一,号煮石,光绪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生,卒年不详,自叙至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止,时年五十四。”[4]681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著录“李宗显自编”,并附按语“谱主李宗显,初名继鑫,字邵斋,号芾山亭生,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六日生,为公元1863年1月24日”[5]。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煮石年谱》相关著录均未指出其为李宗颢著作,李宗颢相关评述资料也未曾提及“继鑫”一名。换言之,迄今未见学者将《煮石年谱》、李继鑫与李宗颢联系起来。事实上,《煮石年谱》确凿记载:“生父命名曰继鑫”;光绪十二年(1886),“父命易名曰宗颢”[6]。是书所记与李宗颢事迹相吻合,笔迹亦与其《日记(入秦纪程等)》《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等其他手稿相同。此皆足证《煮石年谱》确系李宗颢自订年谱稿本,而李宗颢初名继鑫。

第二,《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和《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著录《煮石年谱》唯一相同的是谱主名继鑫,其余信息差异甚大,当中各有疏误。

例如,《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为谱主作的系年有误。该书另有“《米海岳年谱》”条,著录编者亦为李继鑫,版本项载:“《灵璧砚山图咏》第二卷附〈待访〉,据《煮石年谱》乙卯年五十四岁条。”[4]172此处“五十四岁”为乙卯年,与《煮石年谱》条著录民国二十八年己卯五十四岁相左。《煮石年谱》原稿确凿记载“乙卯五十四岁正月,纂《米海岳年谱》,附《灵璧砚山图咏》第二卷中”[6],则《中国历代人物人年考录》所著录《煮石年谱》实即上海图书馆藏本。但“《煮石年谱》”条著录“光绪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生”与《煮石年谱》记“同治元年壬戌十二月初五寅时生”明显有出入;著录“自叙至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止”亦误,《煮石年谱》自记至庚申年(1920)五十九岁正月。此外,著录李宗颢“字抱一”未知所据。综上所述,疑《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是将谱主与另一位有自订年谱行世的李景侨(字抱一)混淆①。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中注明《煮石年谱》是上海图书馆藏,所著录的谱主事迹也与李宗颢基本相符,但谱主姓名著录为“李宗显”则不确,当因形近,将“颢”误认作“顯(显)”。

从某种意义上说,《煮石年谱》未曾进入李宗颢研究者的视野。可贵的是,书中又记载了若干著述,亦是未见他书著录的,书名和撰著时间如下:

《画镜》十卷,光绪十七年(1891)。

《五朝刊本书目表》二十卷,光绪十九年(1893)十二月。

《元秘史注表》一卷,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

《西域地理韵编》二卷,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

《续纂广东金石录目》一卷,光绪二十一年(1895)。

《南北史萃珍》二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水经摘奇》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国语英华》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大戴腴言》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汉书咀隽》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元苞采奥》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呻吟喻言》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文选耳食》二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文选异文》二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

《说文搜异》一卷,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

《纂帖考》二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

《先妣黄太恭人行述》,丁巳年(1917)十月。

《先三兄仲觉行述》,丁巳年(1917)十月。

这些著作的存佚情况和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考证。

2名号考订

《煮石年谱》对李宗颢用名的变更有明确的记载:出生时“生父命名曰继鑫”;光绪三年(1877),“应童子试,易名曰崇义,号季驯”;光绪十二年(1886),“父命易名曰宗颢”;民国壬子年(1912),“易名煮石,号萧堪,又号铁潜,又号磊园”[6]。

据此可知李宗颢曾三易其名,初名继鑫,后曾易名崇义、宗颢、煮石。其现存稿钞本、书画作品等书写真迹,多题写“宗颢”一名;关于其人其著的评述资料,亦多称之“李宗颢”;其著作中唯一的刻本《寰宇访碑录校勘记》,题“南海李宗颢煮石纂集”,书前诸序亦以“李宗颢”称之[7]。可见其以“宗颢”一名最为通行。

“继鑫”一名,如前所述,未有学者将之与李宗颢联系起来;“崇义”之名,亦似不曾为人所知;“煮石”之名,则通常被视作李宗颢字或号。

不仅《煮石年谱》中记载的李宗颢其他曾用名未被学者所留意,其别号“铁潜”,亦未见著录。此外,“季驯”一号,与李宗颢有交往的当时硕彦如吴昌硕、缪荃孙、范当世等人著述中曾以称之,但后人并不知晓此即李宗颢。如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手稿影印本中有三处记载与李季驯同席饮酒,其中光绪庚寅年(1890)六月二十八日记:“赴蒯履卿约,杨秉衡、杨仁山文会、李季驯宗颢、骀泉之骐、黄豪伯仝席。”[8]《艺风老人日记人名索引》“李季驯”条则作:“李季驯(宗颕)”[9],将“颢”误作“颕”;2014年出版的整理排印本《缪荃孙全集·日记:艺风老人日记(一)》作“李季驯宗颖”[10],将“颢”误作“颖”。

李宗颢的室名别号多与其金石收藏有关。别号如愤石生、愤石子,室名如鬻石簃、愤石斋,皆体现其对金石的嗜好;廿三石室、思亮庐、萧庵、邵斋、灵璧山馆、米庵、芾山亭、三十二芙蓉山馆等室名,更是得名于所藏金石:“廿三石室”是因其在秦中得23种石刻而命名;“灵璧山馆”“米庵”“芾山亭”“三十二芙蓉山馆”得名于所藏米芾灵璧研山石,《煮石年谱》悉载其偶遇、购买和构亭珍藏该石之故事,自述“仿东坡雪浪斋故事,榜曰‘三十二芙蓉山馆’,其亭曰芾山,自号‘芾山亭生’”;“邵斋”与所藏邵润之诔石有关,《煮石年谱》载友人梁橙里《归舟载石图》题识,述其“以所爱邵润之诔石嵌诸壁,遂名其斋曰邵斋,并以为号”[6];“思亮庐”“萧庵”与萧思亮墓志有关,《煮石年谱》和李宗颢为其父撰写的《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所记载的碑石中即有萧思亮墓志。

李宗颢在金石收藏和研究上有深厚造诣。其友梁橙里曾盛称:“粤东金石之藏,今乃以李氏为最盛。非君好古之笃,乌能若是耶!”[6]李宗颢一生勤勉,著述丰富,但见于著录和留存至今者不多,诸多名号也不为人所注意。正如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黄佛颐在《石例简钞叙》中所叹:“近世吾友李季驯撰稿盈尺,殁后亦散失,岂信今传后之难。而吾粤考古学之犹有竢矣!”[11]以其名号为线索,或可有助于今人对这位有着极为笃实的嗜古之心的纯粹学人的生平、交游和著述有更多的发现。

3生卒年考辨

关于李宗颢生年,评述资料多系于1862年。《煮石年谱》记:“同治元年壬戌十二月初五寅时生。”[6]则其生日可明确为公元1863年1月24日。

关于李宗颢卒年,大体有3种说法。其一,谓其享年六十,卒于1921年。李宗颢稿本《禁毁书目韵编》护页有卢子枢先生手书其生平简介一则,云“愤石生为南海李宗颢煮石之别号。煮石卒于民国十年辛酉年,六十岁”[12]。王贵忱先生《〈卢子枢书画集〉序》云:“博雅如汪兆镛先生所著之《岭南画征略》一书,记近人南海李宗颢生年为清同治元年(1862),卒年则未及之,而子枢先生在李宗颢写本书稿上随手记录一行小字,称李氏卒于民国十年(1921),则为李氏享年六十定案矣。”[13]其二,谓其未满六十而卒。汪兆镛之子汪宗衍为《岭南画征略》增补《岭南画人疑年录》,专为搜补其父书中诸家小传所缺录的生卒年,其中补录李宗颢“生同治元年(1862),年五十余”,但“考证繁文不具录”[14],所依据已不得而知。马国权先生《广东印人传》中所载李氏小传谓其“民国初年为土匪伏击毙命于乡,年未六十,具体年份待考”[15]。其三,谓其卒于1913年。台湾学者高拜石先生《金石痴——李煮石三十二芙蓉砚山》一文记述李氏收藏北宋米芾宝晋斋三十二芙蓉砚山故事,谓其1913年冬卒于匪徒枪击[16]。

上述说法中,前两说年份较为接近,第三种说法则与之相差甚远。《岭南画征略》中的李宗颢小传实据李启隆《留庵随笔》撰录,李启隆卒于1920年,大概当时李宗颢仍在世,故小传未及卒年。《煮石年谱》自记至庚申年(1920)五十九岁正月止。余富文斋刻本《寰宇访碑录校勘记》中谭延闿民国十五年(1926)序谓李宗颢“下世不数年,所藏弆散失尽矣”[5]。由此大体可以推断,李宗颢约卒于1920年至1926年间,谓其卒于1913年一说不正确,卢子枢、王贵忱二先生所持“卒于1921年”说及汪宗衍先生所持“年五十余”说更近事实。

4行迹补考

4.1师从李文田的情形

《岭南画征略》记载李宗颢“居京师,游李侍郎(文田)之门,与江阴缪荃孙讨究古籍版片”[1]。《寰宇访碑录校勘记》谭延闿序云:“李宗颢字煮石,为顺德李仲约侍郎门人,书学侍郎极似。”[7]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广东顺德人,咸丰九年(1859)探花,精书法,工碑版之学,钻研元史。后人评述李宗颢,也多以李文田弟子称之。但其师从李文田的具体情形,有待进一步探究。

《煮石年谱》记光绪二年(1876)十一月15岁时,“受业于顺德家仲约师,此后常往来师宅,饮食教诲,视同子侄,积年得师赐书屏幅扇联甚夥”。十五年(1889)十月,“家仲约师主试浙江,回都门,延课其子渊硕,号孔曼,道号圆虚,移住绳匠胡同师宅”。十七年(1891),“仍往仲约师宅课孔曼”,十二月,“仲约师奉命督学顺天,延余分校试卷,随赴保定府”[6]。据此可知,李宗颢作为李文田弟子,与之过从甚密。缪荃孙师从李文田习版本目录学,与李宗颢亦有结交。

李宗颢在学术研究方面深受李文田影响。李文田批校钱良择《出塞纪略》,李宗颢也曾校是书,今存抄本,藏于上海图书馆;李文田为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作注,李宗颢为之补注,即《西游录注》,今存稿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李文田曾为元刘郁《西使记》作注,李宗颢也有《西使记注》,亦存稿本,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这3种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皆著录。

4.2游陕西搜访金石的时间

《岭南画征略》记载李宗颢“随父应鸿宦游陕西,汉唐故都,石墨至富,毡蜡之余,辄辇石以归,嵌置家祠壁间,终日摩挲以自适”[1]。后来关于李宗颢游陕西访求金石之事迹的载录,多祖于此。但据李宗颢手稿《煮石年谱》《日记(入秦纪程等)》《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及相关资料,李宗颢是在奔父丧滞留秦中期间搜访金石,以往“随父应鸿宦游陕西”之说值得商榷。

李宗颢的父亲是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李应鸿(1831~ 1894),字翰朝,号翥云,宣统刻本《南海县志》卷八《江防略》、卷十四《列传》载有其传记和事迹。

李宗颢为其父撰写的生平传记手稿《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记载,李应鸿同治七年(1868)年成进士后,以知县即用,签掣陕西。同年又因父母年逾六旬告近,改签江西,并乞假归里省亲。光绪十二年(1886)年,宦游江西。光绪十三年(1887)冬,请咨赴陕西候补。光绪十四年(1888)六月,委署安康县事,补授榆林县。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十九日,卒于长安。《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所载李应鸿事迹,与《煮石年谱》大体无左。由此可知,李应鸿长时寓居陕西的时间始自光绪十三年(1887)冬,时宗颢25岁。

李宗颢日记手稿《入秦纪程》自述,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逝世时,自身“在京供职,寓于米市胡衕南海馆”[17]。《煮石年谱》又记,光绪十三年(1887),“父赴陕西后补,仲兄随侍,叔兄与余留家居奉母”[6]。光绪十五年(1889)应顺天府试,寓居京师。光绪十七年(1891),随其师李文田赴保定府。光绪十八年(1892),旅次正定府,获榆林家书。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二十日奉西安电,惊悉其父仙逝,遂赴陇。

据此,李宗颢在父亲宦游陕西直至逝世前,并未随侍身边。李宗颢日记手稿《入秦纪程》《南归纪程》记载,自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宗颢奔父丧,迄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将父亲灵柩迁葬于白云山,历时逾一年。《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又记述其父光绪十九年(1893)因抗旱患脚疾,时负债累累,“医药之资,贷诸亲友”[18],翌年即因脚疾离世。宗颢奔丧而羁滞陕西年余之久,正因家中负债。宣统二年(1910)《南海县志》卷十四李应鸿传载:“岁大旱,徒步百里祷雨。雨立降,年谷用登。未几,足疾,假回省,将告归,以负债累累,不果行,旋卒。门生戚旧寄赀偿负,始克归。……而卒死于官邸,旅榇不归,门生亲旧为之敛金,寄偿宿负,助以装资,始克返葬。”[19]李宗颢稿本《禁毁书目韵编》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自序云:“甲午夏六月二十日,奉讳孑身自燕来秦中,羁滞至今,弗克南归,痛可言邪!每至无可奈何之极,辄随仲兄纵游,摉剔金石,以排忧愤。”[12]《煮石年谱》亦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榆林苦瘠,负债累累,日驰书戚旧,谋归骨焉。郁郁久羁,哀愤万状,每至无聊之极,辄随仲兄纵游,搜剔金石,以解牢落。”是谱中又载同邑梁橙里为宗颢绘《归舟载石图》并题识,谓宗颢“与予客京都垂十年。岁甲午,先生奉讳入秦既毕,所事搜罗关中金石,断碣残碑,聚于所好。所得元魏、齐、周、隋、唐石刻都二十余种,其它如汉瓦晋专宋砚明琴,所得又数事。邵斋闲关万里,辇载返粤,藏于尊甫榆林君之庙,而以所爱邵润之诔石嵌诸壁”。该年谱中还载有陈遹声《鬻石簃记》,文中谓宗颢“奉讳奔秦,淹滞弥岁,其块独无聊日,娄娄抱其御寒之衣付质库,先后易取元魏孟起、鲁洪,隋石景晖、郑愻,唐萧思亮、邵润之、秦环、冯审中石刻都二十三事,继迺盛木椟,护氈毛,负载入岭南李子故居”[6]。

综合如上记述可知,李宗颢在其父殁后,因家中贫寒,不能扶柩返葬,故而滞留秦中,搜访金石,许多石刻是典衣易得。

《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谓其父“耆金石,家藏碑石”,并列举东魏天平二年(535)孟起为朱元洪造象,唐景云二年(711)萧思亮墓志,唐天宝元年(742)澄城尉邵润之诔等,谓“皆不肖等隨侍秦中所得”[18]。这些金石,几乎都在《煮石年谱》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所载列的金石目录内。

综上所析,李宗颢在陕西搜访金石的时间,应为奔父丧而滞留陕西期间,即光绪二十年(1894)至二十一年(1895)年间。向来评述资料称李宗颢随父宦游陕西时访求金石实误。

此外,《岭南画征略》称其随父宦游陕西期间将金石“嵌置家祠壁间”亦不确。据《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李宗颢于陕西访求所得金石,乃于其父逝后移归故里,“嵌于府君寝庙壁间”[18],与《煮石年谱》所载梁橙里《归舟载石图》题识、陈遹声《鬻石簃记》所述恰好相符。

注:

①李景侨,字嗣循,号抱一,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民国二十五年(1936)卒。

参考文献:

[1]汪兆镛.岭南画征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86.

[2]谢晖.馆藏李宗颢著作述略[J].图书馆论坛,1997(6):77-78.

[3]丁玲,等.李宗颢日记手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0-155.

[4]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533.

[6]李宗颢.煮石年谱[M].民国稿本.

[7]李宗颢,文素松.寰宇访碑录校勘记[M].民国十五年(1926)余富文斋刻本.

[8]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影印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80.

[9]李一华.艺风老人日记人名索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50.

[10]张廷银,朱玉麒.缪荃孙全集·日记:艺风老人日记(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

[11]黄佛颐.石例简钞叙[A].许衍董.广东文征续编(第三册)[M].香港:广东文征编印委员会,1987:50.

[12]李宗颢.禁毁书目韵编[M].清光绪间稿本.

[13]王贵忱.《卢子枢书画集》序[A].可居丛稿[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488.

[14]汪宗衍.岭南画人疑年录[M].汪兆镛.岭南画征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275.

[15]马国权.广东印人传[M].香港:香港南通图书公司,1974:49.

[16]高拜石.金石痴——李煮石三十二芙蓉砚山[A].新编古春风楼琐记(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70.

[17]李宗颢.日记(入秦纪程等)[M].清光绪间稿本.

[18]李宗颢.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M].清光绪间稿本.

[19]郑荣,等.南海县志[M].清宣统二年(1910)刻本.

丁玲女,1982年生,博士。研究方向:古籍整理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2-12;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年谱光绪金石
郑肇经先生年谱(续2)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郑肇经先生年谱(续1)
新增编委介绍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冷热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