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论文的被引与学术质量的关系

2015-02-12胡益芳

图书馆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刊物参考文献学术

胡益芳

目前我国学术评价的科研计量、职称评审、成果评奖等普遍奉行一种理念:被引率高的论文,影响因子也高,因而学术质量高。该理念存在问题,若不加以澄清,会将学术评价引向歧途。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1 引用方式

引文与参考文献有差别[1],但鉴于国家标准的定义以及学术界的认同,本文姑且将两者等同考虑。引用与被引只是所处的地位不同,无需赘述。引用情况五花八门,有必要进行归纳、分析。就性质而言,引用可分为肯定性引用、否定性引用与中性引用;就内容而言,引用可分为观点引用、材料引用与数据引用;就形式而言,引用可分为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就方式而言,引用多种多样,主要有13 种:

(1)自引:引用自己的论文、专著等,比较普遍。

(2)他引:引用他人的论文、专著等,最为普遍。

(3)友情式引用:引用熟人、朋友的论文、专著等。

(4)掉书袋式引用:参考文献的篇幅很大,甚至超过正文。须指出的是,并非罗列参考文献多的即为掉书袋式引用。具体而言,需强调实事求是:真正参考的文献须罗列,不必顾忌引文量的多少;而罗列未加参考的文献,则非科学态度。

(5)误嫁式引用:引用的文献非原始文献,误将再生文献当作源文献。比如,《图书馆声誉管理:内涵、意义、原则与途径》[2]误嫁情况有二:一是将出自参考文献2 的“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有关企业的行为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对企业做出的全面评价”误标为出自参考文献1;二是将“图书馆只是藏书之所,图书馆员不过是守书之人,凡人皆可为之”标为出自《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 年第4 期的《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图书馆形象的建立》,《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图书馆形象的建立》确有所引文字,但并非“图书馆只是藏书之所,图书馆员不过是守书之人”的原始出处,《李大钊文集》中的“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3]才是原始出处。

(6)彰显式引用:对论文并无影响,主要考虑原文作者的学术地位、刊物的学术影响而作的引用,不无“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7)效应式引用:主要是由于某些论著产生的马太效应而作的引用。在马太效应作用下,级别高的刊物发表的文章和知名度大的作者的文章更易被引用。

(8)易获得性引用:由于原文献的获取比较便捷而产生的引用。比如,原文献的编辑出版、收藏地离引用者较近,发表时间较接近,获取原文献唾手可得。

(9)约定性引用:为提高刊物的被引率,几家刊物约定产生的互引。比如,为提高被引率,跻身核心期刊行列,前几年曾有高校对引用本校学报发表的文章给予奖励,这是约定性引用的表现之一;更多的做法是几家刊物约定互引。叶继元严肃批评该做法,指出:“……目前又出现人为操作的几个期刊互惠引用情况,严重损害‘他引’指标。”[4]“2012 年国外也出现‘几家刊物互惠协议引用’(Citation Cantel),有三家期刊相互引用,使某刊影响因子从2006 年的3.482 提高到2010 年的6.204,几乎翻倍。”[5]

(10)范式性引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导致的引用。目前硕士论文要求列举不同载体、不同文种的参考文献。是产生范式性引用的直接原因。

(11)时效性引用:因论文、专著等新颖度高、时效性强而作的引用。比如,《集约化助推科技期刊管理与创新——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为例》共引用7 篇文献,其中6 篇为时效性很强的文献[6]。

(12)类聚式引用:在参考一种文献时,因参考文献或相关链接指引,而对关联度十分紧密的一组文章的引用。比如,周玉芹在论述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时引用的8 篇文献均与期刊评价密切相关,涉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评价结果的影响[7]。

(13)随机性引用:事先并无目标,搜集资料、写作论文时也并未对资料进行类比,甄别优劣,任意引用其中的一部分。

2 被引率分析

被引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性质、不同方式的引用与被引率的高低,以及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有着不同的联系。

2.1 影响被引率的主要因素

被引率的高低取决于学者在学术写作中对原文的引用,以及参考文献的多寡。被引率的高低主要受五大因素影响。

(1)学术评价中被引率的地位与作用。被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在学术成果的评价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并非评价的唯一标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式的引用需作具体分析。抬高被引率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夸大其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不利于被引率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刊物的级别及出版周期。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有权威性、一二三级之分,有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之别。由于在职称评审、科研计量、成果评奖中“以刊评文”几乎成了定例,因此级别高的刊物被引的频次相对较高。刊物的出版周期及发文总量也与被引率密切相关,出版周期短、发文总量大的刊物被引的频次相对较高。

(3)刊物对引文质与量的要求。少数刊物对引文有数量要求,大多数刊物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样前者发表的论文的引文量就会相对多一些,后者发表的论文的引文量就会相对少一些。有的刊物要求引文与参考文献对应,更多的刊物未作这样的要求,这样前者发表的论文的引文量会相对少一些,而后者发表的论文的引文量会相对多一些。

(4)编辑对引文的重视程度与编辑出版质量要求。重视程度高、编辑出版质量要求高,被引质量能得到保证,据此统计的被引率精确度较高;重视程度不够、编辑出版质量要求不高,如校对中存在疏误、因篇幅关系任意删去参考文献、规定不罗列参考文献,引文量会较少,被引质量得不到保证,据此统计的被引率精确度也不高。

(5)作者的品位与习惯。品位高的作者尊重事实,能客观反映引用相关文献的情况,并因此养成良好的学术写作习惯。品位不高、未养成良好的学术写作习惯的作者在罗列参考文献时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彰显式、掉书袋式的引用均属此列。这类引用无法反映原文被引用的实际,其反映的被引频次虚而不实。

2.2 不同性质、方式的引用与被引文献学术

质量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引用所体现的被引率与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有着质的不同。不同的引用方式所体现的被引率与被引文献的关系也有着质与量的差别。

(1)肯定性引用与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肯定性引文建立在认同、赞赏的基础之上,是对被引文献学术价值所作的肯定性判断。肯定性引用越多,被引率越高,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也就越高。肯定性引用是计量被引率的可靠依据。

(2)否定性引用与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否定性引用建立在不认同、不赞成乃至反对的基础之上,是对被引文献学术价值所作的否定性判断。原文观点正确,引用时却予以否定的不属于此列。此类情况足以说明被引率、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否定性引用越多,被引率越高,大致说明所引文献的学术质量未得到认可。以否定性引用产生的被引率、影响因子来衡量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正确的。比如,李健生的《“引文分析法”质疑》对王崇德等以一次文献为基础的一次引文分析评价法与以二次文献为来源的二次引文评价法持否定态度,认为原文献中“选择一定的期刊为来源期刊,以其上所刊载的论文——著文为基础,逐一统计被著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自然,参考文献的被引频次,也就是参考文献所在期刊的被引频次”,“根据二次文献中期刊(以所载文章为媒介)被引用的频次,将期刊排列成序。序位的前后反映着期刊的重要性,从而为评价选择期刊提供了依据”,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8]。随后李玉梅对李文进行反批评,声称读李文令人“莫名惊诧”[9]。

(3)随机性引用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易获得性引用、类聚式引用等在获取、引用时是随意的。作者对被引文献观点的赞同,对被引文献学术价值的肯定是真实的,不受其他因素制约。随机性引用能客观反映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是计量被引率的客观依据。比如,王引斌在论述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定核心期刊时所引用的10 篇文献,既未局限于发表被引文章的刊物的级别,也未局限于被引文献作者的知名度;既未受被引文献的文种、载体的影响,也未受被引文献时效的影响,此例是比较典型的随机性引用[10]。

(4)习惯性引用原则上反映原文的学术质量。习惯性引用是社会风气与个人习性的结合体,是目的、动机明确的引用行为,友情式、掉书袋式、彰显式、效应式等引用均属此列。此类引用受主观感情支配,情况复杂,需作具体分析。习惯性引用往往是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引用,其产生的被引率虽然原则上也能反映被引文献的学术质量,但需作进一步分析。这类引用的被引率、影响因子与被引用文献的学术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只有或然联系。

(5)规定性引用与原文的学术质量没有内在联系。约定性、范式性等引用属于规定性引用。某些不合理的规定、要求导致了这类引用。对作者而言,是无奈之举。

(6)误嫁式引用是对原文学术质量的埋没。某一观点、材料原本出自某文献,引用者受时效性、新颖度吸引,未加考证,不经意间引用了另一出版、发表时间较近的文献,也即源文献的后出文献,源流未分,引用流而未溯源,这便是误嫁式引用。这类引用产生的被引率未能正视源文献的学术价值,对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的肯定也是不正确的。误嫁式引用在引用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对正确统计被引率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这类引用的出现主要受学术风气及引用者的学识与治学态度的影响。

(7)回避性引用是对原文的学术价值的全面肯定。在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当今,学术失范的实例不胜枚举。明明是论文写作中参考价值最大、引用也最多的文献,却故意在参考文献中不予以标注。此类引用无益于原文被引率、影响因子的提高,不过却是对原文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3 对策

根据以上对被引率与学术质量关系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1)被引率在学术评价中有重要作用[11],但不应作为学术评价的唯一标准;(2)应加强标注的标准化、规范化,这是被引率在学术质量评价中发挥作用的前提;(3)比较、分析引用与参考文献的差异是使被引率在学术质量评价中发挥应有作用应解决的学术层面的问题;(4)被引率与影响因子、学术质量评价呈正相关关系,有赖于对引文的性质与引用方式进行科学的深入研究;(5)零被引率所体现的负相关值得研究[12],被引率所体现的正相关性与零被引率所体现的负相关性,在学术质量评价中应如何有机结合,也值得深入研究;(6)被引率与学术质量评价关系的紧密有待于学术风气的净化,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消失;(7)学术共同体中的多位成员对特定学术作品学术价值的评价是最有可能取得公平合理结果的重要方式,是值得推行的定性评价;(8)以引文数据为参考,以同行评议为基准,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是学术质量评价渐趋公正的根本保证。

[1] 叶继元.引文的本质及其学术评价功能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35- 38.

[2] 高峰.图书馆声誉管理:内涵、意义、原则与途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9- 13.

[3]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417.

[4][5]叶继元.图书馆学期刊质量“全评价”探讨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83- 92.

[6] 秦钠.集约化助推科技期刊管理创新与发展——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6):744- 747.

[7] 周玉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6):122- 128.

[8] 李健生.“引文分析法”质疑[J].图书情报工作,1992(5):41- 45,57.

[9] 李玉梅.与“引文分析法质疑”一文作者商榷[J].图书情报工作,1993(4):56- 57.

[10] 王引斌.测定核心期刊的新方法——主成分分析法[J].情报学报,1998(5):395- 398.

[11] 盖双双,张诗乐,刘雪立,等.论文被引率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36 种SCI 眼科学期刊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39- 43.

[12] 唐晓莉,武群芳,王继民.论文零被引率与期刊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19):100- 104.

猜你喜欢

刊物参考文献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刊物贺词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系列刊物介绍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