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
2015-02-12吴孔军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吴孔军(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
吴孔军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新常态下的地方高校正面临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深度转型。青年教师作为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其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却不容乐观,与“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学校应转变办学思路,引导青年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青年教师在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强化自身的“双能”本领。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产教融合;深度转型
一、当前高等教育形势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人才需求导向已发生了逆转,过去以高校为主导的人才市场正逐步转变为以企业行业为主导。毕业生能否与社会需求实现良性对接,不是取决于高校的办学规模,而是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类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1]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由以往的规模式、外延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2014年4月和2015年4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河南省教育厅和黄淮学院承办了第一和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第一届论坛的主题为“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并达成《驻马店共识》;第二届论坛的主题为“拥抱变革创造价值——应用技术大学的使命与挑战”。在第一次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2]在第二次论坛上,她提出了要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四个转变”。
换言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正成为地方高校办学思路新的风向标。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学校的办学离不开教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据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约123.7万人,40岁以下教师占64.1%”;[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49.69万人,高校教师中45岁(不含)以下占72.43%”。[4]青年教师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因此,他们应该敢于突破传统,具备创新精神,不但要把自己转变成传递知识的“能手”,更要把自己塑造成促进学习的“圣手”。
不过,目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适应期较长且教学动力不足
大多数青年教师从硕士、博士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教师岗位,虽然各地都对新教师进行了入职前的培训工作,但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培训内容重理论而轻应用、培训考核不严格等情况普遍存在;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往往出现“供求关系失衡、教师参加培训动机存在一定偏差、培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高层次培训仍显不足、培训管理工作不够完善”[5]等问题。多数青年教师未能通过入职与任职培训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真正转变,在从事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他们不能快速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不能有效捕捉教学内容的深层含义和相关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授课多为照搬照抄,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活跃。这些状况容易导致青年教师在心理上惧怕教学、思想上抵触教学,教学适应期较长,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受挫。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教学强调的不仅是教师教的方法,同时还须注重学生学的方法,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相对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参观法、演示法等,也包括相对典型的如暗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等。多数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他们对常见的教学方法不甚了解,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无法收到实际教学效果。很多青年教师运用教学语言不能做到清晰、准确、精练、生动,不能很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而是进行纯粹的知识灌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最终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若对教材进行平铺直叙式的粉笔加黑板的知识讲解,或一味依赖教学课件,把教材内容搬上屏幕,教学过程不能做到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既不能把更深层次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也不能合理的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衔接起来。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不甚深入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再认识与再思考,教师可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很多教师把完成课堂教学、作业或实验报告的批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等看成教学任务的完成,但这种教学任务只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学科专业设置所布置的硬性教学指标。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青年教师离不开教学反思。很多青年教师却缺乏反思意识,或者虽进行了反思却思不得法。在反思时段上,认为教学反思仅是课后反思而忽视了课前与课中反思;在反思方法上,多数仅为瞬间的思考而缺乏系统性的总结与具体的实践;在反思的主体上,多数为个体的独立反思而缺乏相应群体的集体思考等。教学反思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对教研课题等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更是无从谈起;加之,目前高校内部激烈的竞争态势,很多青年教师仅能满足于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迫于重重压力而放弃教学研究,故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水平。
(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当前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仍然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主要衡量标准,教师职称的晋升、职务的提升、津贴的发放等多与科研成果的多少、科研头衔的高低有无挂钩,相对教学而言,科研的地位显得更加突出。教学工作是地方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虽然提高教学工作地位的呼声越来越强,部分教学管理者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有所认识并着手进行改革,但改革刚刚起步,长期积淀在广大教师心中的科研重于教学的理念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现实中“理念的‘应然’并不等于高校组织行为的‘实然’追求”,[6]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在事实上依然压倒了教学工作。客观事实使得一些青年教师将主要工作精力放到了科研上,将教学工作置于应付的状态,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研究等不予关注,重科研轻教学的一边倒趋势比较明显,长期以往必将影响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长升的主要对策
当前在国家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转变以及部分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转变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改变办学思路,变革教学管理制度。青年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能力相对不足的窘境,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技能与应用型教学水平,以适应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高教育实效,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一)高校以转变办学思路引领青年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的高校办学思路大多是注重学校外延式发展,把学生规模、教学生活设施建设、学校名称的变更、办学层次的外部提升等贪大求全的东西作为发展的目标。若地方高校一味地迷信“传统”,办学势必不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的学生也将与社会需求脱节,最终也将迷失办学方向。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部分地方高校开始学习国外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并积极开展“应用型”办学,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主要目标。浙江科技学院、合肥学院等都是较早实行应用型办学模式且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地方高校。2008年12月,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铜陵学院成立,这是较早建立起来的地方本科院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联合办学联盟;2014年,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合肥学院成立。“应用型”办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为“以能力培养为主”;学科专业的设置更加考虑社会的需求;课程体系的安排加强了实习实训,突出了实践环节。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从政府的层面强调了地方高校要转变办学思路,发展本科层面的职业教育,构建一条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完整路径。4月份,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由黄淮学院承办;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六届年会也在黄山学院召开,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进深度转变,实现由“躯体转型”到“灵魂转变”,变“物理变化”为“化学反应”。这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变办学思路、实现更深层次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思路,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开展应用型教学,并进行教学研究。地方高校办学主体在新常态下需要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教学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以引领青年教师教学的主体方向。
(二)学校应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育范式
建立兼职教师库,实行校外兼职教师对校内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培养要主动融入地方社会,要把地方上既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引入教师培养体系中去,改变传统方式上仅以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形式,引导青年教师虚心向他们请教并学习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让青年教师不但能通过校内导师制学习理论意义上的教学经验,而且能通过与校外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学习,积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最终使自己真正具备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性教学能力。
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突出培养对象的“针对性”。教学创新要求青年教师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运用全新的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教学研究成果,这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普适性的培训,需要教学科研实践的磨砺,更需要有针对性的重点支持方式。”[7]培养的“普适性”要体现出对全体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关照,表明高校在办学资源配置过程中坚持“公平性”的原则;培养的“针对性”是在兼顾“公平性”基础上的“效益性”,主要是重点选派和支持综合素质突出、发展潜力强劲的优秀青年教师参加诸如国(境)内外的访学进修与考察交流活动,体现高校在办学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针对性”。
拓宽青年教师专业视域,培养其交叉学科背景。两次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都围绕着“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展开,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不但强调了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中的“应用型”,同时也凸显了办学过程的“技术性”。“工程较多的焦点在实际经验上,科学较多的焦点在理论和纯研究上,而技术则介于两者之间。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得三者之间更加相互渗透与融合。”[8]地方高校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需要引导并鼓励青年教师大胆超越学科专业界限,通过学历提升、访学进修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术基础和学科视野,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过程“专业”、“精深”与“广博”的有机统一。
(三)青年教师应不断实现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
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例如,“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授人以渔”的理念,要充分开启学生的学习潜能,传授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实践技能的本领。“教研相长”的理念,要坚持教中研、研中教,坚持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开展科研工作,提升专业本领;开展教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专博结合”的理念,要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使学生既能静坐于课堂,更能立足于社会。
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青年教师首先要了解并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便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9]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青年教师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加强对微课、精品网络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型教学资源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自身“双能”本领。青年教师要增强实践技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与自身专业特长、职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其一,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可以到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农村等地担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中小学教师等,为挂职单位提供管理服务、技术服务与智力支持。
其二,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社会调查研究。青年教师要主持或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应用研究、产品的研发设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并结合个人专业,开展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服务。
其三,深入到企事业单位接受再培训。青年教师要主动向地方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请教,接受设备操作、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熟悉和掌握相关工作流程和专业实践技能。
其四,积极参予学习考察和志愿者服务。青年教师要到革命老区、农村贫困地区、当地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等开展学习考察和志愿者服务,以增强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了解。
其五,参加诸如从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考评员、教师系列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考级,并积极寻求机会参与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
通过实践锻炼,青年教师要把自己塑造成知识加技能的“双能型”教育工作者,这也是青年教师主动适应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顺应时代发展、实现自我转变,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教学水平的最主要途径。
[1]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EB/OL].http://www.ahgj.gov. cn/66/view/3153,2015-03-16.
[2]人民网.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0425/c1053-24944813. html,2014-04-25.
[3]孙诚,王占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EB/ OL].http://edu.cssn.cn/jyx/jyx_gdjyx/201310/t20131022_451463. shtml,2013-04-19.
[4]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公布2013年教师队伍基本情况[EB/ OL].http://gaokao.eol.cn/kuai_xun_3075/20140902/t20140902_ 1170434.shtml,2014-09-02
[5]华东地区高校教师培训专题研究课题组.华东地区高校教师培训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5,(2).
[6]束仁龙.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讨[J].江苏高教,2011,(5).
[7]刘继荣,杨潮.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8]吴仁华.应用型高校建设应更新“技术观”[N].中国教育报,2015-03-16.
[9]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EB/OL].http://weike.enetedu.com/ report/news/pdf_0002.html,2014-01-10.
A Reflection up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Teaching Abilities of Young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isities under the“New Normal”Background
Wu Kong-Jun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new normal”background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deeply tansitional period towards“Applied Techinique-oriented Universities”.Young teachers,as the main bod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appear to be weak in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level,which poses a problem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ving towards “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isities.So universities should transform their schooling ideas and prompt young teachers to adjust their teaching concepts,putting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ability.While young teachers establish modern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have a solid command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they should constantly reinforce the capability of“dual-talented”teachers by plunging into social practice.
local universities;young teachers;teaching abilities;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depth transition
G645
A
1672-0547(2015)02-0111-04
2015-03-10
吴孔军(1979-),男,安徽霍山人,铜陵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