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常态”下的长三角经济
2015-02-12
热点聚焦
关注“新常态”下的长三角经济
姚先国(浙江大学):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且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性转换。这种转化主要表现为“一缓四优化”:一缓即增长速度放缓,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按照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030年》研究报告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8.6%逐步下降到“十五五”时期的5%。“四优化”:一是增长动力结构优化,从投资出口驱动转为消费为主驱动。消费率将从现在的不到50%逐步上升到65%以上;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业将超过制造业成为最大产业,产业结构呈现“3、2、1”的特征;三是增长质量的效益优化,全要素生产率稳步上升,中国的创新能力、经济竞争力将大为增强,四是环境生态优化,“先污染、后治理”将成为历史,环境生态保护与改善将成为全面的自觉行为。
新常态的“新”是对过去而言,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新的转折,“常”则是对未来而言。表示这种新变化、新格局并非短期偶然因素冲击造成的暂时现象,而是具有稳定性的常规状态。各种经济主体应基于这种认识自觉调整决策行为,谋划新的发展。新常态并非像某些人渲染的是让人颤抖的“寒冬”,需要企业家和大众咬紧牙关忍受。恰恰相反,它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为了解决传统发展模式造成的两大痼疾,一是发展代价太大,高增长伴随着高投入、高成本、高污染和高度的社会紧张,二是发展成果未能合理分享,收入分配悬殊,社会分化严重,人民群众生活未得到应有改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完善体制机制、依法治国为保障,因此新常态无疑将是一场新的革命。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应共同努力,在改革与发展良性互动中创造中国经济美好的明天。
李金昌(浙江工商大学):“十三五”时期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纵观2000年以来的GDP走势,浙江经济呈现出两个较显著的特征:(1)增速换档。GDP增速从“十五”时期的13.03%,到“十一五”时期的11.88%,再至“十二五”时期的8%,呈现出阶梯式的由“高速增长”换档为“中速增长”的趋势;(2)波动趋稳。GDP增速波动(标准差)从“十五”时期的1.49%、到“十一五”时期的2.19%,再到“十二五”时期的0.55%,逐步趋于平稳。这表明浙江经济已告别高速增长的时期,转而步入“增速换档、结构调整、改革攻坚”的新常态时期。
“十三五”时期,我省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节奏,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三驾马车”的动力上看,通过动态分析可以发现,我省投资增速逐年降低,消费增速基本平稳,出口增速波动剧烈。尤其是作为一个出口大省,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状态的不均衡性和易变性,可以预见“十三五”时期出口将
难以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的主力。然而,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GDP的匹配性显著高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据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平均拉动经济增长0.458个百分点,具有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力。因此,“十三五”时期,供给端的“规模以上工业”将代替需求端的“三驾马车”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省“十三五”时期GDP的增长速度与质量将取决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与质量,因此核心的问题是:“十三五”时期,我省规模以上工业该如何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新常态需要新思路,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特别要重视对那些具有长远影响的结构性指标、科技性指标和能耗性指标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有针对地提出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确保浙江经济在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取得高质量的稳定发展。按照新常态的思路,我们认为用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值作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更为合适,具体建议就是GDP增长速度为7.5%-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6.5%-7.5%。
郭占恒(原浙江省委政研室):抓紧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再平衡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转折,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重大调整和变化。当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以后,原有的经济生态和平衡关系被打破,必然要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生态和平衡关系。由此可以说,谁先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再平衡,谁将谋得下一轮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再平衡,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从初步研究看,大致有以下十大平衡关系需要抓紧构建:一是产业结构再平衡。这不仅是指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两化融合、产业融合和加快打造工业4.0版。二是就业结构再平衡。这不仅是要应对人口红利减弱和低成本优势风光不再,更重要的是要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提高劳动者素质,迎接“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三是消费结构再平衡。这不仅是要应对“三公”消费大幅减少带来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顺应大众对消费安全、服务质量和价格承受的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四是分配结构再平衡。这不仅是国家、企业、个人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再调整,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分配的公平和透明,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五是动力结构再平衡。这不仅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力的再平衡,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自主创新,如何为经济新常态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六是城市化再平衡。这不仅是降低进城门槛,鼓励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要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高端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辐射,就地就近城市化,也就是既要治理“大城市病”,又要医治农村及小城镇的贫困病。七是资源环境再平衡。这不仅是加强节能减排,治理各类污染,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自然资源承载力,合理安排人口和产业布局,实现“天人合一”的发展。八是对外开放的再平衡。这不仅是转变外贸出口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更重要的是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亚洲自贸区等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利用和整合全球资源发展自己,在“与狼共舞”中提高生存发展能力。九是金融信贷再平衡。这不仅是防止货币总量过快增长以及影子银行和杠杆化过多过长,更重要的是要有效防止货币流量大量沉淀,金融错配和切实解决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贷款难和贷款成本高”问题。十是财政收支再平衡。这将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最为显现的平衡关系。因为经济下行以后,财政收入增长必然放缓,而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加上养老金并轨,中央地方事权财权改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增长工资,以及实施有力度的财政政策,财政
支出增长的压力会加大,这“一减一增”急需构建新的平衡。
抓紧构建上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再平衡,关键是要抓紧构建“两只手”的再平衡。也就是充分让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协调服务作用。而要做好这一点,各级领导就必须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
王杰(浙江省统计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认识和适应新常态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我以为,要积极适应新常态,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遵循客观规律,保持平常心态。随着各方面条件变化,特别是传统增长因素的减弱乃至式微,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不减速换档。中国经济在创造了有史以来主要经济体增速最高的纪录之后,继续追求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允许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但是,近年来,不少人摆脱不了“速度情结”,过分渲染月度或季度之间增长率小的波动,惊呼“增长低于预期”,要求“止跌回升”。这说明,适应新常态,首先需要科学对待新常态。要改变高速增长比中高速增长好的思维,平心静气,不急不躁,提高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容忍度,理性接受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
其次,合理调整预期,科学制定规划。迄今,从政府官员到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不少人仍然保持过去的增长预期和思维定势。2013年和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为7.5%左右,而且特别指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这两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分别有24和17个省市区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达两位数,接近三分之二的省市区这两年投资增长目标比经济增长目标高出一倍。许多企业也存在增长目标过高的倾向。笔者近两年调研走访的一些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中,中长期规划销售额年均增速两位数的企业为数不少。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还有20年保持年均8%高速增长的潜力”的观点。显然,期望和制定过高增长目标,既“做不到,受不了”,也容易转移注意力,放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必须予以调整。
第三,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创新驱动。开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尽快把中高速增长的底部探明,争取平稳较快转入经济增长新常态。应该看到,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并存、国内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与短期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速在什么程度能够稳住有待考验。因此,适度采取刺激性政策以防止经济大幅下滑是需要的。但是,新常态中速增长“底在何处”的长期问题,靠短期需求的刺激是难以解决的,而应该从供给方面的因素入手来提高潜在增长率,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其所赖以实现的途径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总之,在充分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发展这两个车轮的驱动下,经济转型才能成功推进,持续稳定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才有保障。
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新常态下上海将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经济中心
近年来,上海经济已逐步进入“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增长保持中速;二是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三是经济动力发生转变;四是经济效益继续提升;五是共享发展充分展现。由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全国各省市转型发展指数,上海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各项指标名列前茅。我认为,在未来,上海将继续成为全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开拓者和排头兵,上海将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经济中心。目前,上海已经集中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一年多来
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实践也证明,上海是有创造力、实力和能力的。
我相信,只要上海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把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攻方向,把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所带来的活力注入到内需提高、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等社会重点领域,同时,不断注重培养和营造产生本土的科技型领袖企业的文化、环境和机制等,上海就会不断地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经济中心迈进。
具体地说,上海要从以资金、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向以知识、人才、科技等创新驱动的方式转型;从以出口导向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向以内需为主导,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方式转型;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型;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双引擎推动的方式转型;从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方式向“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方式向效率公平并重、更多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方式转型;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向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型。这样,上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经济中心,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秦丽萍(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未来上海经济新常态与“四则运算符”的畅想
自去年12月上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常态”已成为社会各界和街头巷尾热议的主题词。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这样的大逻辑下,才能精准判断未来发展的环境、资源和条件,精心谋划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那么,上海作为肩负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重任,同时又面临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升级双重任务的背景下,她的“新常态”又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试图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来对此做一描述。
“加”:改革创新“加”码。未来一段时期,上海将以改革和创新两大引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并将贯穿全过程。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等必将加快深入推进,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的经济转型升级效应将不断加大。
“减”:经济增速“减”档。潜在增长率下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进入经济结构转型期以后的普遍规律。上海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阵痛、生产要素供给约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外部需求增长不足等因素,客观上迫使上海经济逐步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但仍保持平稳,满足承载就业和收入两大民生指标。
“乘”:功能辐射“乘”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未来国家将加快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上海将积极对接、主动服务,通过先行先试、经验推广和开放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发展,并代表中国加快确立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地位,其辐射功能和引领效应将呈乘数效应增长。
“除”:环境污染“除”治。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减挡不仅为经济转型升级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加强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从主要污染物排放看,本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文明的提高,也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一大新常态。
夏心旻(江苏省统计局):适应新常态增创新动力
江苏经济在保持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后,目前正步入增速换挡、经济转型的新常态。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希望江苏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为我们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外需难以有效改善的宏观背景下,江苏同全国一样,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压力较大。当前江苏经济增长出现传统动力逐渐减弱,新生动力尚显不足;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转型升级亟待加快;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等问题。面对旧动力的弱化,要尽快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凝聚、培育和增强新常态的持久动能,从内需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从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环保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城镇化和网络经济等领域铸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新常态下促进江苏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加快形成江苏发展的新动能。二是要加快培育新消费增长点,重点发展养老健康、信息、旅游等潜力大、前景好的消费热点。三是积极扩大有效投入,注重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四是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外包,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等。五是围绕增强协调性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加强分类指导,狠抓关键举措,促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王庆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新常态下江苏经济发展的新目标与新动力
新常态下江苏经济运行正进入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增长阶段。为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必须优化江苏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增长目标要保持在适度合理的增长区间,2015年江苏经济要维持在8.5%上下的合理区间;结构目标要以结构优化助推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方面,要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在需求结构方面,要突出消费需求。
“新常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增创江苏经济发展新动力:第一,加快制度变革,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在新常态下,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补上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等体制机制短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第二,推动结构优化,形成转型升级新动能。江苏经济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就是:一是要促使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过去片面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到要更注重内需、适度投资增长和居民消费需求上来;二是在防范化解产能过剩、地方债、房地产需求不振等风险的同时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和结构优化;三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第三,引导要素升级,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引导要素升级的重点是,培育和集聚科技研发、智力资源、创业基金等先进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提高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创造新“人口红利”。
实现新常态下的新目标,关键在于江苏经济发展的路径创新:一要深化改革提升制度供给水平,着力激发市场活力;二要增强服务领域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三要保障适度投资规模,创新投资方式,推动投资转轨;三要推动开放升级,促进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四要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五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