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阅读困难群体的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基于信息公平视角

2015-02-12李昊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图书馆河北廊坊065000

图书馆建设 2015年8期
关键词:困难公平群体

李昊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图书馆 河北 廊坊 065000)

面向阅读困难群体的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基于信息公平视角

李昊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图书馆河北廊坊065000)

目前,面向阅读困难群体的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在建设理念、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根据信息公平理念,在重新审视图书馆服务该群体的角色定位基础上,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可从价值、资源、能力及服务等方面进行构建,其主要包括: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阅读资源采选机制、以普遍获取为目的的阅读资源建设机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和以权利保障为要义的服务制度建设机制。

信息公平图书馆服务阅读困难群体阅读资源资源配置社会阅读

1 引 言

这是一个主张权利的信息社会,又是一个文化祛魅的阅读时代。阅读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现时代赋予了新的喻示与价值。之于公民个体而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1]。阅读是一种人的生存态度、生活方式和发展基础。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2月7日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的:“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2]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言:“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3]而之于社会来讲,社会阅读是内涵着一定的观念、信仰和价值系统的整体性文化现象,它彰显着一个国家的公民素养和时代精神。

现代图书馆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它以承继与践行“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为己任,是当今世界组织阅读活动的五大主要力量之一①。阅读资源建设与阅读活动开展作为图书馆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职能中永恒的核心组成,它通过促进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知识交互与社会流动,从而维护着民主政治的良性有序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日益凸显,阅读资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同时在阅读资源获取与利用层面也呈现出这样一类社会群体——阅读困难群体。诚然,保障公民阅读权益和阅读资源公平配置是图书馆维护信息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责任。而目前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在建设理念、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社会阅读困难群体如何更为公平而有效地配置图书馆阅读资源成为社会阅读和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现实议题。

2 关于社会阅读困难群体的界定及成因分析

使阅读困难群体享有同等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国内关于该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时下,学界对于“阅读困难群体”认知主要有以下观点:王瑛琦认为,阅读困难群体是指那些在阅读文化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其阅读障碍主要表现在阅读能力的缺失、阅读材料及基础服务设施的缺失、观念及文化环境的缺失三方面[4]。王虹指出,阅读困难群体是由于遭遇某种障碍而得不到有益阅读,或无法通过阅读获益的人群,其阅读困难一方面包括难以自我提供阅读或获得社会阅读媒介提供阅读的条件;另一方面包括处于尚无阅读自觉或习惯和缺少应有阅读能力的状态[5]。张春春认为,阅读困难群体是指在信息社会发展中,由于个人文化水平、阅读技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获得或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阅读材料,被排斥在阅读服务之外的那些在阅读文化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6]。王政和洪伟达认为,阅读困难群体可分为“绝对阅读困难群体”和“相对阅读困难群体”,其中,前者是指基本阅读能力被剥夺了的社会群体,如视障人士、智障儿童等;后者是指基本阅读能力部分被剥夺或某种程度上被剥夺了的社会群体,如老年人、农民工、不识字的妇女等[7]。综上,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内在技能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还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阅读困难群体在阅读资源上的占有与利用、阅读服务的享有和阅读权益的保障等,并使其处于弱势或边缘化的状态。因此,本文将“阅读困难群体”界定为:在获取与利用阅读资源或享有社会阅读服务和权益等方面其基本阅读能力和阅读境遇处于弱势地位或被排斥状态的社会群体。其主要涉及文盲、半文盲、新识字的人群,老年人、低幼儿童、农民、城市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因心理问题或生理缺陷而构成阅读障碍的群体。

结合现有理论成果与阅读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个体—社会”层面和“主观—客观”维度对该群体的阅读障碍成因进行矩阵分析。其中,(1)“个体—主观”成因主要包括三方面:①阅读意愿、兴趣和阅读习惯缺乏。部分公众认为个人阅读需求因同其生存与发展的低关联度,往往存在阅读意识/动力不足,以及个人精力和空闲时间有限等认知障碍。②阅读心理问题。部分公众在阅读心理上存在自满、从众、自卑等心态,从而出现轻视、疏离或回避阅读行为。③阅读文化素养与技能不足。部分公众在新技术环境下缺乏信息获取、表达、利用、评估等能力,以及对新媒介阅读能力需求的不适应。(2)“个体—客观”成因主要包括:①个人生理缺陷。其主要包括丧失或部分丧失基本阅读能力的视障者、肢体不全者、智障者,以及患有“获得性”或“发展性”阅读障碍症的人群[8]。②经济条件有限。部分公众获取阅读资源的直接或间接成本超出其经济负担。③生活环境问题。部分公众因受居住地偏远、家庭阅读教育不足、所处环境阅读文化缺失等因素影响而阅读困难。(3)“社会—主观”成因主要包括:①信息歧视。部分公众在合法的阅读活动行为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对待。在阅读活动实践中,它通常表现为: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地位歧视等。②社会排斥。③社会阅读文化建设不足。(4)“社会—客观”成因主要包括:①信息支持与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部分公众因各种现实障碍导致其阅读权益在制度上缺乏价值体现,以及在制度实践中又难以得到有效保障。②阅读资源建设与配置的不完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社会阅读资源供给的不足或错位,以及资源配置的低效用性和阅读辅助设备不健全等。此外,还包括社会阅读资源自身障碍,如文献载体、内容语言种类、文字大小等因素。③社会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队伍建设不足。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缺失、特殊阅读服务人员数量贫乏、保障能力有限等因素也影响着该群体的社会阅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其一,阅读困难群体受各种障碍因素影响而所处的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价值认同、资源建设、能力支持、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尤其在社会阅读资源数量、质量与渠道等方面受阻境遇往往成为一种常态性的存在,与此也加深了现实的信息分化。其二,图书馆服务阅读困难群体是一项以图书馆核心价值为导向、以阅读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主体阅读能力提升为支撑、以社会阅读服务为保障的系统的民生工程。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普通市民、工人、下岗人员、转岗人员、低收入和弱势人群对图书资源的实际阅读量不容乐观,他们甚至不是公共图书馆的现实读者。社会精英、中间阶层对图书资源的拥有量使他们成为国家公共图书资源的现实读者和主要读者[9]。因而,服务阅读困难群体成为图书馆保障信息公平和维护该群体阅读权益的重要问题。

3 信息公平视角下图书馆服务阅读困难群体的角色定位

我国《图书馆服务宣言》(2008)开宗明义提出:“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10]信息公平作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在图书馆精神、文化、形象、制度、资源、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价值判断、组织偏好和管理风格。具言之,其现实指向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1)图书馆核心价值践行方面。信息公平强调从深层伦理价值对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制度设计进行现实反思[11],在管理与服务中其更加重视图书馆对公众需求的回应,而不仅是组织本身的需要。它要求现代图书馆要恪守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在确保“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既要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人文性,尤其面向贫弱势群体、阅读困难群体等服务保障方面,又要在制度实践上充分体现它在建设社会信息与文化保障以及信息公平制度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2)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信息公平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过程中所体现的平衡与对等状态[12]。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上,信息公平主要体现在包括图书馆基础设施、阅读资源、教育资源等在内的图书馆资源获取公平和配置公平两方面。其中,图书馆资源获取公平侧重信息获取权和基本信息能力的平等性;而图书馆资源配置公平在理想层面体现为不同信息主体对所需图书馆资源的“各取所需”和“所需能取”状态,其在现实中主要强调将可控影响/干扰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尽最大可能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以保障人们对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3)信息权利保障方面。信息公平的实质是信息权利的平等和信息权利的实现。它强调图书馆从“服务社会”到“公益社会”、由“普遍服务”到“普遍获取”的伦理责任到法律义务的价值转向。在图书馆服务活动中,它主要体现在:图书馆服务制度与技术规则公平,为每一用户提供一个公平参与信息活动的制度环境;图书馆权利平等,不受信息主体的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获取机会均等,应优先保障信息能力低下的信息弱势群体[13]。

于此,图书馆是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阅读资源或信息产品,以保障公众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知识鸿沟、维护社会信息公平而创设的一种制度安排[14]。图书馆制度是对信息公平价值观的制度化实践。正如范并思教授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代表了信息保障制度的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通过使用公共资源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制度,或者说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公共图书馆制度能够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求知的权利,从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公正。”[15]这也深刻说明了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角度上,贫弱群体“通过阅读和知识获得,是一个如何获得生产部门准入,进而获得社会阶层准入的严峻问题”[9],同时也反映了图书馆提供阅读服务和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现实责任。

综上,基于信息公平理念,图书馆在服务阅读困难群体过程中,其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阅读权益保障的捍卫者。“图书馆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10],在为阅读困难群体提供图书馆服务和阅读权利保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法律义务。其二,社会核心价值的承载者和践行者。公益社会阅读,保障信息公平,体现社会包容,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公平性和公益性是图书馆阅读资源建设配置的本质要求。其三,在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阅读困难群体以一种特殊信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自己的信息需求[6]。作为信息提供者的图书馆对这类信息消费者在选择信息资源上应具有指导与支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阅读资源的公平配置和人性化的供给,并根据该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行为特征,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资源供给,从而维护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其四,图书馆是社会阅读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资源供给系统中,图书馆是众多阅读媒介系统之一,图书馆阅读是社会阅读的一种形态,与其他阅读媒介系统共同构成星罗棋布、遍及城乡的社会阅读服务体系;图书馆阅读既不会为其他媒介阅读所取代,也不可能替代其他各种媒介阅读[5]。由此不难发现,图书馆为阅读困难群体服务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与阅读资源上的必然优势,以及承担社会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文化权益保障的现实职能。

4 图书馆服务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资源配置机制

阅读资源配置机制是图书馆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也是图书馆开展面向阅读困难群体公平服务的前提条件。实践表明,阅读资源的公平配置与科学管理既要考虑各种类型阅读资源数量和质量,还要考虑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划布局和人性化设计,使资源保持在合理有效和开放获取的状态。于此,针对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障碍成因,根据信息公平理论和图书馆角色定位,本文从价值、资源、能力及服务等方面将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划分为: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阅读资源采选机制、以普遍获取为目的的阅读资源建设机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以权利保障为要义的服务制度建设机制四个部分。

4.1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阅读资源采选机制

阅读资源采选机制是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它主要包括阅读资源经费预算与分配、阅读资源采选原则、阅读资源采选评价与用户信息反馈等方面内容。对于服务阅读困难群体而言,有效的阅读资源采选机制主要表现在:(1)在馆藏资源发展政策和本馆发展战略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阅读困难群体的信息需求和行为特点,在阅读资源经费预算与分配中除了主要考虑中文与外文图书报刊经费比例、传统阅读资源与现代电子阅读资源经费比例外,还要包含一定的特殊阅读资源经费比例。(2)阅读资源采选原则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资源采选人员和管理者等明确阅读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相关职责和主要标准,以保证阅读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服务阅读困难群体的适应度。它主要包括目的性原则(根据服务区域范围的总体需要确立服务基本目标和采选重点、文献资源与读者比例等要素)、资源平衡原则(考虑学科覆盖性与重点性平衡、基础性需求与个性化需要协调、普通馆藏与特色馆藏建设相协调)、教育性原则(要充分考虑阅读困难群体和信息贫弱势群体的信息知识需求)、载体多元性原则(采选要合理配置各类载体形式的阅读资源,做好综合性资源建设)。(3)阅读资源采选评价与用户信息反馈是指阅读资源采选评价主要以读者利用状况所反馈的信息为主要参照指标。这里的“读者”主要是考虑大多数读者及一定比例的阅读困难群体。就用户需求而言,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和用户间需求的差异性,使得图书馆在客观上无法满足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只能选择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以及从信息公平和社会责任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资源需求。从阅读资源建设角度,有限的图书馆资源预算经费决定着阅读资源建设的有限性,这就要求考虑采选资源的复杂性和分配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虑特殊群体对阅读资源的可获得性。从现实角度讲,公平是基于资源稀缺的公平,并非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实现,因此,我们的公平只能是让更多的人享有图书馆资源[16]。

4.2以普遍获取为目的的阅读资源建设机制

阅读资源建设机制是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的核心组成。根据阮氏图书馆学五定律中“书是为了用的”和“每位读者有其书”两原则[17],图书馆阅读资源建设应以“用户的普遍获取和利用”为服务宗旨。它主要涉及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及文化环境资源建设、馆藏阅读资源获取与利用调研、阅读资源评价与调整以及阅读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面向阅读困难群体的图书馆阅读资源建设机制主要体现在:(1)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及文化环境资源建设,包括图书馆阅读空间资源设计与配置(如儿童服务区、盲人阅览室等)、网络设施条件(上网设备、存储设备的容量与运行速度、接口带宽、免费服务等)、信息无障碍工程(如残障者人性化阅读资源保障、特色化阅读资源导引标识、盲人读物、口述影像、有声图书、远程教育等)、图书馆环境的阅读文化氛围等基础性建设。正如有记者指出:“大中城市富集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氛围确保了城市儿童的阅读量。”[18](2)图书馆在开展阅读资源获取与利用调研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阅读困难群体对传统纸质阅读资源与网络阅读资源获取与利用的状况做定期的调查研究,结合用户阅读需求及满意度,深入分析图书馆阅读资源的开放性、便捷性和服务有效性等,为阅读资源建设和科学配置提供整体性参考。(3)馆藏阅读资源评价与调整,是指在对阅读资源的用户利用状况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对照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总体目标,对馆藏阅读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及时向阅读困难群体通报阅读资源调整的信息动态。(4)阅读资源共建共享,是指为消减阅读资源建设有限性,拓宽阅读文化平台,深化多元参与,深入社会阅读推广,图书馆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性原则,推进城市阅读资源共建共享,从社会整体层面上保障阅读资源的全面性和普及性,以及扩大对阅读困难群体推送图书馆服务的覆盖性。阅读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主要涉及馆际协作共享原则、一般性的操作流程(如向用户通报阅读资源共享体系获取资源的范围、类别和方式等)、组织形式(分布式、集中式)以及共建共享项目的评估等。此外,从社会层面讲,以普遍获取为目的的阅读资源建设机制,是图书馆通过阅读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惠及公众,从而为弥合数字鸿沟、信息分化而造成的信息不公等问题提供资源保障。

4.3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

信息素养教育机制是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效度的必要支撑。一般而言,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公众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培养、信息知识普及、信息能力培训及信息伦理宣教等。从服务主体的角度,馆员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阅读困难群体,图书馆应注重加强馆员的信息素养和服务能力,使服务特殊群体的馆员能够以适宜服务对象方式,与之沟通交流、推介阅读资源,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优质服务。同时具有一定信息能力的馆员还可通过送书上门、绘本阅读等阅读推广服务,及时、准确掌握阅读困难读者现实阅读需求和信息行为样态,有针对性地为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提供建设性意见。从用户角度讲,一定的信息素养是他们发现和获取阅读资源、利用信息知识、进行阅读文娱消遣等活动的先决条件。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信息和教育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提高公民信息素养的责任[19]。为了更好保障阅读困难群体的公共信息获取权益,图书馆要大力发展信息知识传播和社会教育职能。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知识的科普宣传、基本信息能力培训、免费信息咨询和定题服务等项目,使部分阅读困难人群(如文盲、半文盲、功能性文盲等)跨越阅读能力上的障碍,学会阅读,享受阅读。总体而言,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在图书馆服务阅读困难群体中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通过加强阅读主体能力建设,提高阅读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从服务角度看,它提高了图书馆对服务对象的认知深度和保障力度,以及用户对图书馆配置的信息反馈效度;三是从社会教育角度讲,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和阅读文化建设,为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和发展争取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

4.4以权利保障为要义的服务制度建设机制

图书馆服务制度建设机制是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的关键依据。《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篇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20]为防止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异化,图书馆应从阅读资源供给、阅读资源发展政策和社会包容等方面,通过政策、制度等方面的调节,提供无差别的阅读资源配置结构,实现阅读资源的普遍供给和阅读权利的公平保障。阅读服务制度建设机制是以图书馆社会职能和保障公众文化和信息权利为关键依据,来进行图书馆服务政策、制度供给和相关制度安排,它主要涉及制度设计、制度实践、制度完善等方面内容。以权利保障为要义的服务制度建设机制是包括阅读困难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在内的图书馆用户阅读资源有效配置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具言之,首先在图书馆阅读服务制度设计上,它主要包括三个原则:一是设计理念和制度文本上消除歧视,即服务对象的“去差别化”;二是以人为本,需求主导,服务至上;三是普遍获取,公平利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在制度实践过程中,图书馆要深入考虑诸如忽视阅读困难读者权利的制度规章、缺失人文关怀的部分制度、人为划分的区别服务、有偿服务的扩大化、忽视用户信息教育权利、版权过度保护等各类现实及可能存在的制度问题,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创新制度、强化服务制度落实,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最后,从制度完善的角度,图书馆应从制度创新上重视阅读困难群体,面向该群体实施特色化的阅读推广、基础阅读能力建设以及信息援助和信息保障,从而形成以维护读者图书馆权利为目标的“需求主导、有效配置、普遍服务、能力建设、保障有力”的图书馆服务与资源建设制度体系。

注释:

①当前组织读书活动的五大主要力量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出版商和书店、图书馆、协会和民间机构、传媒机构。

[1]朱永新. 改变,从阅读开始[N]. 人民日报, 2012-01-06 (17).

[2]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EB/OL].[2014-02-10].http://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09/c_119248735.htm.

[3]谭保斌. 读书滋养人生[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8(2):78-80.

[4]王瑛琦. 农村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与图书馆阅读关怀策略研究:国外研究扫描[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6):80-87.

[5]王 虹. 图书馆阅读的行为角度研究:基于阅读困难群体问题的思考[J]. 图书情报知识, 2014(1):83-89.

[6]张春春. 基于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阅读困难群体服务路径研究[J]. 图书馆, 2014(5):81-83.

[7]王政, 洪伟达. 图书馆为阅读困难群体服务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4(11):92-95.

[8]束漫, 孙蓓. 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4):92-98.

[9]袁昱明, 施建华. 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理念、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04-105.

[10]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服务宣言[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6):5.

[11]李昊青. 现代多元语境中的信息公平本体论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4):44-47,89.

[12]蒋永福, 刘鑫. 论信息公平[J]. 图书与情报, 2005(6):2-5.

[13]郭海明. 解读《图书馆服务宣言》中的公共服务理念[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2):27-29.

[14]李昊青. 图书馆哲学语境中的现代图书馆文化图式研究[J]. 图书馆, 2011(4):8-11.

[15]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精神和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J]. 深图通讯, 2006(1):3-6.

[16]徐享王. 基于“效率”与“公平”共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战略取向[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7):108-110.

[17]袁咏秋, 李家乔. 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255-288.

[18]张贺. 少儿阅读:城乡迄今不平衡[N]. 人民日报, 2014-05-29 (17).

[19]洪伟达. 图书馆保障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权益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4(1):36-40.

[20]文化部.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4-12-25]. http://59.252.212.6/auto255/201302/t20130205_29554.html.

Research on Read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the Library for the Group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Based on the View of Information Fairness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idea, the service mod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librar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he group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and the real demand of the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information fairness, based on re-survey of role orientation of the library for servicing the group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the read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the library is constructed in the value, the resource, the capability, the service and other aspects. The mechanism includes: the reading resource selection mechanism on information demand, the read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for universal acces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echanism on the base of reading ability, th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mechanism to guarantee the reading right.

Information fairness; Library service; Group with reading difficulty; Reading resource; Resource allocation; Social reading

G252

B

*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书馆为阅读困难群体服务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CTQ014;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保障弱势群体阅读权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5TQ001;2014年度武警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计划课题“武警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QNJS2014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昊青男,1983年生,硕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图书馆技术服务室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以及信息素养教育,已发表论文20余篇。

2015-02-13 ]

猜你喜欢

困难公平群体
公平对抗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怎样才公平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笨柴兄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选择困难症
有困难,找警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