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认知和政策反应*

2015-02-12邵建平孙现朴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权霸权海域

邵建平 孙现朴◎

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认知和政策反应*

邵建平 孙现朴**◎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海军维护国际法赋予的海权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将中国的任何举动都看作是对自身霸权的潜在挑战。美国认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将助长中国的海权野心,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制海权,并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处理与邻国之间的海洋纠纷。在错误的认知和威胁建构基础上,美国调整了亚太军事部署、炒作“空海一体化战略”、高调介入中国与邻国间的海洋纠纷,意图制衡中国海军维护海权能力的增长。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错误认知和政策反应不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和发展,也不利于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

中国海军 美国认知 政策反应 影响

张文木教授认为,海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海洋权利(sea right)、海洋权力(sea power)和海上霸权(sea hegemony)。其中,“海洋权利是国家主权的延伸”,是“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海上霸权是国家凭借海上权力追求超过国际法赋予的海洋权益的海洋控制行为”。*张文木:《论中国海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第9-10页。一国海权的生成和维护对海军具有天然的依赖性,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根本无法实现海上霸权,也无法阻止其他敌对势力侵害自己海洋权利的行为。*鞠海龙:《亚洲海权地缘格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因此,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发展是其海权维护能力的基本保障。

长期“重陆轻海”的观念导致中国“有海无防”。在传统的均势防御体系里,“大陆军思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海军的发展一直受到各种因素的掣肘,导致中国的海洋权利遭到邻国不同程度的侵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互动日趋频繁,海外利益也不断增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为和平崛起营造安宁的国际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加快国防建设脚步,海军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中国海军采取了更积极的战略,在远洋的活动日趋频繁。中国海军冲出“第一”岛链的军演和巡逻日益常态化,与其他国家联合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行动日益增多,中国海军正努力从一支“近水海军”向“远洋海军”转变。

海军现代化使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能力不断提升,中美在海洋领域的接触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中国周边海域中,两国海军更是“短兵相接”,并在海上不时发生冲突摩擦事件。1996年3月,中国在东南沿海举行军事演习,美国派遣航空母舰巡弋台湾海峡,造成中美在台湾海峡军事对峙;2001年4月,美国一架EP-3型军用侦察机同中国一架战斗机在南海上空相撞,美国军用侦察机迫降海南岛机场,引发中美外交危机。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中美两国的海上纷争更加频繁。2009年3月,美国海军“无暇号”进入中国南海专属经济区,引起中美外交冲突。2013年12月5日,中国舰艇和美国“考彭斯”号巡洋舰在南海海域发生对峙,差点相撞。中美海上冲突已经成为中美战略互信赤字升高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分析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认知、政策反应及其影响。

一、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认知

海洋是全球的公共领域,但是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地位获得海上霸主地位之后,便将海洋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美国把对制海权的控制看成其全球霸权的根本,特别是对关键海域一直实施前沿部署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全球第三次权力转移的主要区域和全球最有经济活力的“新亚洲半球”的崛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新加坡]马凯硕:《新亚洲半球:是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刘春波、丁兆国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第1-10页;[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赵广成、林民旺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2页。力图维持对亚太地区制海权的控制能力。随着中国在亚太地区快速崛起,中国海军正在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海上力量。但是,中国海军为维护国际法赋予的海上权利和海外利益,正常进入全球公共海域的行为不断遭到美国的猜疑和敌视。

(一)美国认为中国海军将挑战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制海权

中国海军发展将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制海权的观点,事实上是与中国崛起密切相关的。在国际政治中,崛起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充斥着猜忌和忧虑。冷战结束后至今,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大体上经历了从怀疑到警觉,从警觉到焦虑的过程。*王辉:《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战略回应》,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7期,第55页。目前,美国担心其霸权地位受到崛起强国的冲击,中国被视为最有可能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国家。美国认为中国可能会成为比苏联更可怕的对手,因为中国的经济有可能超过美国。而且不同于苏联的是,现代中国更依赖于海外贸易和资源,这将使其更倾向于向海外投放力量。*Stephen M. Walt,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vember/December 2011, p.14.

美国认为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将会首先控制亚太地区,这将会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如果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大国,它几乎肯定会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继而出于战略需求,一定会寻求地区霸权;“这并不是由于富裕的中国就会有不良动机,而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使其生存几率最大化的最好办法是成为地区霸主”。*[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20-421页。现在中国试图主导东亚地区,就如同当年正在崛起的美国寻求主导西太平洋事务一样,中美两国对东亚地区主导权存在着激烈的争夺。*Christopher Layne, “the Global Power Shift from West to East”,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y/June 2012, p.28.

有美国学者认为,由于亚太地区是国际秩序演变的核心地区,因此中国在亚太特定区域内(delimited space)的霸权都将会成为其未来挑战全球秩序的优势。*Ashley J. Tellis, “Uphill Challenges: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Asian Security”, Strategic Asia 2012-13,NBR, pp.13在制海权问题上,美国认为虽然中国目前还不能对其海上霸权构成直接威胁,但是随着海军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将不会满足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很难相信现在中国会无限期接受把自己的命运建立在对美国容忍的基础上,也很难看出如果中国不建设更强大的海军将如何摆脱这种局面。”*Aaron L. Friedberg, A contest for supremacy: China,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 W. W. Norton & Company, 2012, pp.229-231.尽管中国目前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去挑战美国,但到 “2015年,中国大型军舰数量将位列世界第二。假如美国保持现状的话,到2020年,中国每年生产的海军装备将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Andrew Erickson and Gabe Collins, “China Carrier Demo Module Highlights urging Navy”, The National Interest, August 6, 2013.http://nationalinterest.org/commentary/china-carrier-demo-module-highlights-surging-navy-8842.到那时,中国的海军必然会挑战美国的海上控制权。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将美国逐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19世纪将欧洲强权逐出西太平洋地区一样。*John J. Mearsheimer, “The Gathering Storm: China’s Challenge to US Power in Asia”,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 3, 2010, pp.389.近年来,中国在周边海域的活动更加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和猜疑。美国认为,中国不断提升的海军能力明显是在挑战美国对南海和亚洲边缘海域航线的主导权,这将挑战美国维护航线自由通行的能力。*Marvin C. Ott, “Deep Danger: Competing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 2011, pp.241.

(二)美国认为中国的海权野心将持续增长

随着海外利益的增多,中国海权的地理范围在国际法赋予的权利范围内不断延伸。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提出了“近海防御”,当时的中国海军主要关注黄海、东海和南海。随着中国外交和商业利益超出近海区域,中国海军也走向远海,主要包括菲律宾海及之外海域。*“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pp.22-23.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2011_cmpr_final.pdf近年来,中国海军已经开始在远离本土水域的其他地区执行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的任务。例如,中国在索马里海域的反海盗行动;2010年中国第一艘医疗船海上出访,并在亚洲、非洲等地停留;中国海军协助从利比亚撤出中国公民。*“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p.17.然而,美国认为尽管中国海军远离本土执行的任务大部分是外交港口访问,但是某些任务也出于其他目的。*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March 2012, p.34. http://fpc.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187397.pdf中国海军的行为已经表明它有能力在第二岛链之外区域投放有限力量。*“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 p.32.

美国认为,随着印度洋对中国商业拓展和能源海上通道安全重要性的提高,中国正在谋划“两洋战略”和“珍珠链战略”。中国正在印度洋通过建设克拉地峡等一系列项目,减轻海盗对其海上航线的威胁。中国通过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间建设多渠道联系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未来不是仅仅拥有太平洋,而是会同时拥有太平洋和印度洋。*Robert D. Kaplan, “China’s two ocean strategy, China’s Arrival: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 Global Relationship”,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September 2009, pp.53-54.mercury.ethz.ch/.../Ch_2_CNAS+China’s+Arrival_Final+Report-7.pdf中国大量的能源进口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能源的传统海上通道是经过印度洋和南中国海抵达中国。中国船只经过印度洋需要美国和印度海军提供保护。鉴于自己取代这些海上力量并不现实,中国正在试图通过在印度洋扮演更积极角色的方式保护自身海上商业运输。中国海军可能通过在缅甸的皎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建设商业港口的方式提升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这些港口被称为“珍珠链”。*Andrew Scobell& Andrew J. Nathan, “China’s Overstretched Militar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5, No.4, 2012, p.144.美国有学者认为,随着海军实力的持续增长,中国有可能依托这些“珍珠”控制世界能源通道。*“A Colder Ocean: India’s New Nuclear Submarine Marks a Growing Military Competition with China”, The Times, July 29, 2009.http://www.thetimes.co.uk/tto/opinion/leaders/article2093693.ece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对海上航线的依赖将会继续增强,继而导致其对海权的野心将会持续增加。*Dean Cheng, “Sea Power and the Chinese State: China’s Maritime Ambitions”, Backgrounder, No 2576, published by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uly 11, 2011, p.1.http://www.heritage.org/research/reports/2011/07/sea-power-and-the-chinese-state-chinas-maritime-ambitions

(三)中国海军能力提升将限制美国的海上活动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将继续加大海军现代化投入。美国对中国海军的能力提升极为忧虑,认为中国海军实力提升将改变亚太地区海洋权力格局,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自由航行构成限制。美国学者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增强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武装力量和投放能力。解放军最近获取的反航母导弹、隐形战斗机和航空母舰,将不可避免地对美军在西太平洋行动的灵活性构成威胁。*王缉思、李侃如:《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12年3月, 第11页。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不仅会影响美国发挥海洋强国的作用,对美国应对东亚海上“反介入”战略带来影响,而且会对美国的军事战略转移造成掣肘。*Peter Howarth, “China’s Rising Sea Power”, Frank CASS, 2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OX14 4RN, 2006, p. 97.中国显然在优先发展针对美国的军事平台,如航空母舰的能力。*王缉思、李侃如:《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第19页。中国加速发展航空母舰的飞行训练,表明今后可能会更多的运用强制性外交。*Patrick M. Cronin, “Contested Waters: Managing Disputes in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Bulletin 6,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December 2012,p.3. http://www.cnas.org/files/.../CNAS_Bulletin_Cronin_ContestedWaters.pdf

美国还认为中国正在通过研发一系列先进武器,实施“区域拒止和反介入”战略,在必要时阻止美国进入冲突海域。中国军事创新体系就是“反介入”战略的一部分,其中主要包括精确制导的常规导弹和反舰导弹。*Thomas G. Mahnken, “China’s Anti-Access Strategy in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Vol.34, No.3, 2011, p.313.“区域拒止和反介入”战略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如果中国继续采取该战略,将会使美国撤回到关岛、夏威夷、旧金山,并且会使中国海军扩大它的活动空间。这也表明中国海军可以以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效的战略去防止敌人利用海洋对其发动进攻。*Sukjoon Yoon, “An Aircraft Carrier’s Relevance to China’s A2/AD Strategy”, Pacific Forum CSIS, Nov,13, 2012.

(四)美国认为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海域争端中愈发霸道

随着中国崛起速度的加快,与中国存在海洋权益争端的国家加紧了对中国海洋权益的侵犯。2009年以来,菲律宾、越南等相关国家采用各种措施维护他们在南海海域既得的非法利益。2012年,日本上演了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将两国的领土争端和东海海域纠纷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不定期派出海军和海上执法力量到南海海域和钓鱼岛海域巡航。

美国将中国维护正当海权的行为看作是中国外交政策日趋强硬的表现,将中国的海上维权行为解读为在利用强大实力“恐吓”周边其他国家,认为中国的“野心”是要控制西太平洋海域。*王辉:《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战略回应》,第55页。美国政界和学界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实力的增长,中国在处理与邻国的海洋争端问题上正在谋求改变“现状”,力图通过采取更强有力的方式控制周边海域及其资源。*Aaron L. Friedberg, “Bucking Beijing: An Alternative U.S.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 September/October 2012, p.49.如葛来仪(Bonnie S. Glaser)认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拒绝采用多边机制解决领土和海域争端,更喜欢通过双边手段来对弱小国家施压;中国在南海的行为是故意为之,威胁其他声索国的模式表明,中国高层决定提升中国的强制性外交行为。*Bonnie S. Glaser, “Beijing as an Emerging Powe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SIS statement, September 12, 2012.http://csis.org/testimony/beijing-emerging-power-south-china-sea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也曾表示,“随着海军实力的增长,中国在处理与邻国之间的纠纷时过于自信,态度也越来越强硬”。*Gates heads to Australia, Malaysia to bolster defense ties, AFP, Nov 8,2010,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fp/article/ALeqM5gT5kItAIO-vDeRe1VC50zeBPE4vg?docId=CNG.a14f67109bad6c916ff3ce51f338a2d 8.551&hl=en对于中国设立三沙市的正当主权行为,美国认为中国此举是谋求在南海的强势扩张。*Oriana Skylar Mastro, “The Sansha Garrison: China’s Deliberate Esca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ttp://www.enas.org/files/ documents/publications/CNAS— ESCA— bulletin5.pdf.同时,美国还认为中国不断加强对南海海域的控制危及了自身利益。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中国在南海的攻势外交将严重影响美国作为海上霸主保证海上航行的能力。

二、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政策反应

基于对中国海军现代化的错误认知,美国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不仅强化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炒作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化战略”概念,还积极高调介入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海洋纠纷,试图以此削弱中国海军维护海权的能力。

(一)调整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

冷战后,美国享受着在全球的“单极时刻”,其主要战略重心是防止地区大国建立地区霸权和谋求主导地位,继而危及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在亚太地区,美国极力阻止地区大国崛起并挑战自己在该地区的霸权。为了实现此战略目的,美国构筑了被称为“轮轴——辐条”的非对称结盟安排,与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双边军事同盟。随着“9·11”事件的发生,美国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战略重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随着崛起速度的加快,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日增。自称为“常驻亚洲大国”的美国,认为其亚洲霸主地位日益受到中国挑战。特别是在安全议题上,美国认为中国海军力量的提升日益威胁其在太平洋的主导地位。美国将中国视为美国霸权最可能的挑战者。为此,克林顿政府对华实施“防范”战略,小布什政府实施“避险”战略,奥巴马政府则采取了“制衡”战略,美国的亚太战略都有针对中国设计的成分。尤其是奥巴马的“制衡”战略更是针对中国力量上升和影响力的扩大,要针锋相对地平衡中国影响力、牵制中国的战略行为。*吴心伯:《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载《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第74页。美国由于担忧中国军事力量增长,因而加速在亚太区域的战略调整以应对中国海上力量的扩展。美国制衡中国海上力量发展,主要表现在调整其亚太战略部署,希望通过调整战略安排将中国海上力量限定在特定区域。

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调整亚太战略部署,已成为美国大战略的重要转向。奥巴马多次强调美国保持在亚洲存在的重要性。长达数年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国力。在其整体国防预算削减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减少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国国防部在2012年1月发布的战略预算中称,尽管美国将会大幅削减国防预算,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会继续保持并加强*“Defense Budget Priorities and Choic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January 2012, p.5.。其中,加强海军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成为美国“战略再平衡”的重要依托。在美国实力相对下滑及国防预算压缩背景下,依然扩展其军事部署的范围,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军事联系,以平衡中国海上力量扩张。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中表示:“美国在提升东北亚地区传统盟友国家军事基地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将增强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存在”。*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0, p.62.美国提升与日本、韩国的战略安排,加强了与日韩的海上联系,并增强了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结合部的军事部署能力。2011年美澳就利用澳大利亚港口进行训练和演习达成协议,美国将向澳大利亚北部部署一个连的兵力(200—250名士兵),几年后将逐渐增加至2500人,美国航母也将频繁地出现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President Obama’s News Conference with Prime Minister Gillard of Australia, ” November 16, 2011. http://www.whitehouse.gov/photos-and-video/video/2011/11/16/president-obama-s-news-conference-prime-minister-gillard-australia美国国防部2014年3月4日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重申继续致力于亚太再平衡战略,计划到2020年使美国海军60%的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地区。*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March 4th 2014, p.34.同时,美国还重视印度在平衡中国海军力量上升中的作用。2012年美国发布的新《国防战略指针》试图“让印度加入美国期望建立并主导的‘网状辐条’(相对于轮轴—辐条体系)安全体系”,“让印度参加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主导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行动”。*Sourabh Gupta, “The US pivot and India’s look east”, East Asia Forum, June 20th, 2012. 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2/06/20/the-us-pivot-and-india-s-look-east/在东南亚地区,美国不仅巩固了与菲律宾、泰国等盟友的关系,将他们看作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同时还积极寻求新的战略支点,加强了与印尼、越南等国的关系。

(二)炒作“空海一体战”概念

针对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除了对自身亚太战略作出调整之外,美国还作了“最坏的打算”。美国将中国海军力量作为和伊朗一样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作战的假想敌,认为中国不断增强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会阻碍美国在中国周边海域自由通行的权利,同时还会阻止美国在东海和南海争议区保护其盟友。

为了对付中国“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能力,美国的政治家、战略家们从最坏处设想中国海上力量的意图,并以此为依据炒作“空海一体战”概念。五角大楼的“空海一体战”大战略的目的是整合空军和海军力量,联合亚太盟友,共同遏制区域性强国挑战美国的霸权。其假设“一旦主要基地被中国导弹瞄准,美军须分散到太平洋上小型、简陋的基地发起行动。当位于关岛或西太平洋地区的其他机场被封锁时,美国战机将使用塞班基地”。*《美媒:美国如何利用军事基地包围中国?》,《环球时报》,2013年8月22日。尽管“空海一体战”的大部分内容还处于概念阶段,但其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疑虑。2012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顺序》提出:从长远看,中国崛起为一个区域性大国将有可能对美国构成多方位的挑战,因此美军要发展“空海一体战”,加强美国的海上力量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反介入”能力和“区域拒止”能力。*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January 2012, p.2.

(三)高调积极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洋纠纷

为了抑制中国海权的发展速度,美国把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海洋争端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抓手加以利用。美国对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采取骑墙战略,立场模糊。一方面,美国表示在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纠纷中不持立场;另一方面又对日本、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海疆争议的国家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美国对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态度的战略盘算是想要谋求“渔翁之利”,达到分散中国精力,延缓中国崛起的目的。

2009年以来,美国的南海政策逐步从“积极但低调介入”向“全方位高调介入”转变。美国将中国的正当维权行为理解为“排他性控制”,对美国的霸权构成了挑战。美国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为“正在挑战东南亚地区秩序和国际海洋法规范,中国增加了海军在南海海域的巡逻、阻止其他国家的资源开发行为是谋求将南海变为自己的‘内湖’;中国在南海海域不断增长的实力存在将对其航行自由产生威胁,继而威胁美国在该海域的利益”,*Patrick M. Cronin, “Cooperation from Strength-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Center for New America Security, January 2012, http: //www.cnas.org/files/.../CNAS_CooperationFromStrength_Cronin_1.pdf美国应该强化与盟国的合作以阻止中国在东半球的霸权。在此背景下,美国极力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积极介入争端。不仅加强了与旧盟友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关系,还与越南建立了伙伴关系。一些美国学者和官员公开表示,美国应该支持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海域对中国的侵权行为。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奥尔特·洛曼(Walter Lohman)认为,美国应该坚决地支持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Gloria Jane Baylon,“US should support RP claim on Spratlys-US think tank”, Philippines News Agency (PNA), March 4, 2009.参议员杰姆·韦布(Jim Webb)也多次公开表示和呼吁,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应该支持菲律宾和越南。2009年6月11日,韦布在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听证会上混淆视听,说南沙和西沙群岛的主权属于菲律宾和越南*Statement of Senator Jim Webb,“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Naval Moderniza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Testimony before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June 11, 2009, http: //www. uscc. gov/hearings/2009 hearings/hr09_06_11. php.。

随着钓鱼岛争端的激化,美国罔顾《波茨坦公告》的明确规定,将钓鱼岛问题与《美日安保条约》挂钩。《美日安保条约》是美日同盟关系的基石。迟至1996年,美国还公开表示钓鱼岛不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但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将日本作为维护亚太霸权的主要盟友,认为自己有责任对日本提供安全保证。在中国维护海洋权利能力不断提升背景下,美国于2004年首次公开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近年来,随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美国多次公开表示将同日本合作协防钓鱼岛。2010年,希拉里公开表示“尽管美国对钓鱼岛主权争端不持立场,但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保护日本”。*“Hillary Rodham Clinton Remarks Following Signing Ceremonies”, Hanoi, Vietnam, October 30, 2010.2012年,日本上演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导致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希拉里再次警告中国“美国反对任何单边行动削弱日本对钓鱼岛的管理”。*“America warns China not to challenge Japan’s control of disputed Senkaku Islands”, January 19, 2013, http://chinadailymail.com/2013/01/19/america-warns-china-not-to-challenge-japans-control-of-disputed-senkaku-islands/

总体来看,美国对南海争端和钓鱼岛争端的态度向菲律宾、越南、日本等国传达了错误的信号,导致他们肆无忌惮地在南海、钓鱼岛问题上挑战中国的权益。

三、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错误认知及其政策反应造成的影响

目前,国际法赋予中国的“海权”仍然处于被侵犯的状态。钓鱼岛主权及东海海洋权益仍然处于日本侵犯之下;南海仍然处于“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局面。因此,中国海权发展第一层次的目标都还没有实现。近年来,中国海军到钓鱼岛海域和南海海域巡航、到索马里海域护航、协助利比亚撤侨等都是为了捍卫国际法赋予的合法的、基本的“海洋权利”,还远没有达到追求“海上权力”,称霸海上挑战美国海上霸权的层次。然而,美国对中国海军能力的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中国海军已经谋求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妨碍美国的海上航行自由;是非不分地把中国在东海海域和南海海域的正当维权行为看作是中国在外交上越来越“霸道”的表现。

目前,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对于地区秩序和世界秩序的稳定都至关重要。然而,美国对中国海军现代化的错误感知、威胁建构和政策反应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以及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不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2012年2月,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美国期间,提出了与美国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随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得到了中美两国的认可。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庄园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做了进一步阐述:一是“不对抗、不冲突”;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温宪、陈一鸣:《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国务委员杨洁篪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人民日报》2013 年6 月10 日。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权势转移模式不同于历史上出现的霸权国和崛起国之间通过极端方式争夺权力的模式;是中美特殊实力关系下,双方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和彼此都能接受的、既合作又竞争、但竞争处于可控和有效管理状态下的关系。*周方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路径与前景》,载《当代亚太》,2013年第2期,第8页。新型大国关系要求中美两国化解分歧、增加互信,走出一条长期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打破“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走向冲突”的历史魔咒。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美国有必要对中国正当的、非霸权的诉求予以尊重。当然,随着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发展,其维护国际法赋予的“海权”的能力也在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应该对美国的正当利益,如在相关国际法规定下的南海航行自由权利予以尊重。

然而,如上文所述,美国目前有很多政治家和战略学家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存在错误感知。在此基础上,美国自我构建了中国海军对美国的威胁。一方面,美国认为中国海权的发展已经超出维护国际法赋予的海洋权益的层次;另一方面,美国深受“修昔底德陷阱”思维的影响,认为中国海权的发展必然会对美国的海洋权力,尤其是亚太海洋霸权构成影响。

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背景下,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错误认知和政策反应不利于两国互信的建立。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海权发展而进行的亚太战略部署、炒作“空海一体化战略”的确有损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从长远来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维护在根本上依赖于两国之间互信的建立,依赖于双方对对方正当利益的尊重。因此,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错误认知和政策反应不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和推进。

(二)不利于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

地区秩序的稳定是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地区国家间领土和海洋的争端是地区秩序是否稳定的重要变量。在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战略之前,中国和亚洲各国一直处于相互调试的状态,*郑永年:《美国“重返亚洲”与亚洲秩序的巨变》,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461.html确保了亚太秩序的稳定。尤其是东盟各国在制定对华战略时奉行务实外交,中国也把与亚洲国家的关系重点放在经贸合作上,低调处理战略分歧,在亚太合作机制方面承认东盟的领导地位。在维护“地区稳定”共识基础上,中国与邻国之间的领土、海洋争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管控。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大大刺激了日本、菲律宾等美国亚太盟友的胃口。尽管美国一再宣称在中国与邻国之间的领土纠纷中不持立场,但美国在实际行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插手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钓鱼岛、南海等地区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或明或暗地给予其盟国日本、菲律宾政治和军事支持。

美国的态度给日本、菲律宾等国传达了错误的信息。他们认为假如中国动用武力维护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礁及其海域的权益,美国将履行军事同盟条约的承诺与中国开战。在此背景下,日本肆无忌惮地加紧侵占钓鱼岛和东海海域,菲律宾和越南加紧侵犯南海海域权益,固化其既得利益。随着海权维护能力的发展,中国被迫对邻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挑衅行为作出反应,如派出海军舰队加强对争议海域的巡航和主权宣示。在频繁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在增加,对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正如郑永年教授所言,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崛起对亚太秩序产生的威胁,实现亚太战略再平衡。然而,美国的战略调整却导致了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同上。在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错误认知下,日本、菲律宾等国摒弃了务实外交政策,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挑衅中国,使亚太地区局势紧张。因此,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错误认知及高调介入中国与邻国间的领土、海洋纠纷的政策对亚太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导致亚太出现“失序”的趋势。

结 语

中美双方存在结构性矛盾是不争的客观事实。美国作为世界“单极霸权”,还没有做好接受中国崛起的准备,因此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很难解除。因为美国的战略家认为霸权的更替与海上力量的消长有非常密切联系,*George Modelski and William R..Thompson, Sea power in Global Politics, 1494-1993, London: Macmillan, 1988, p.17.所以美国将中国维护海权能力的提升看作是对美国海上霸权、尤其是亚太地区海上霸权最大的挑战。即使是中国海军巡航钓鱼岛海域、南海海域的正当主权行为,也都被美国看作中国外交日趋“咄咄逼人”的表现。为了抑制中国海权的发展,美国专门制定了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战略,还高调积极介入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海洋纠纷,达到消耗中国维护海权能力的目的。

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错误认知及在“威胁建构”基础上的政策反应,不仅不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推进,也不利于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尽管美国对于中国海权的发展仍然不适应,但中国发展海军维护基本的海权,走向远洋捍卫国家的正当利益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背景下,中美双方要极力避免“大国政治悲剧”的重演。在海权冲突领域,两国迫切需要深化互信,防止两国海权关系被第三国绑架。具体来说,美国作为霸权国家,对于“利益攸关方”中国的合理、合法的海上诉求应该给予尊重。在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中不能老搞小动作,让中国怀疑其战略意图。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贝尔弗尔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格雷厄姆阿利森倡议的“美国应接纳中国的崛起”。*Graham Allison,“ America Should Accept China’s Rise”, Financial Times, August 28, 2012.对于中国而言,也“不应该轻视美国,不要将美国视为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因为美国仍然具有复兴和创造能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12年9月6日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讲时如是说。在政策层面,中国要尊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不应该也不可能将美国的海上存在完全排除于亚太地区。同时,美国也不应该将中国海军的发展视为对美国制海权的挑战,为维护亚太和平、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美两国需要在海权关系领域不断培育共有利益,推动双方良性互动,缓解两国间的战略猜疑。尤其是要重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如反海盗、海上搜救、人道主义救援、灾难救助等领域的合作,通过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加强双方互信。2013年8月24日,中美海军在亚丁湾举行了联合反海盗演习;2013年9月7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对夏威夷珍珠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双方还进行了海上搜救联合演习。以上措施都是两国海军增信释疑的重要战略举措。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GJ005);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CW201409);201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

E2

A

53-1227(2015)01-0023-13

**邵建平:博士,红河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孙现朴: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海权霸权海域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遗落海域
“量子霸权”之谜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孙中山的海权思想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霸权的逻辑及其研究的兴衰
海域评估技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