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湖南丛书综述

2015-02-12湖南图书馆长沙410001

图书馆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丛书综述

杨 佳(湖南图书馆 长沙 410001)

历代湖南丛书综述

杨 佳
(湖南图书馆 长沙 410001)

〔摘 要〕丛书是将原本单行的多种图书汇印在一起并重新拟定一总书名的文献类型。一般可分为汇编丛书、类编丛书、郡邑丛书、家族丛书及个人独撰丛书五种。中国丛书起源于宋代,然宋、元、明三代,湖南并未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丛书,只有一些类似独撰丛书的个人著述总集。清代是中国丛书的繁荣期,因受当地风气影响,除王先谦于江苏学政任内编刊的《皇朝经解续编》、《南菁书院丛书》,钟谦钧、方功惠在广东任职期间,分别编刊的《古经解汇函》、《碧琳琅馆丛书》较有影响外,湖南本土则以新化邓显鹤及湘乡曾氏编刊的《船山遗书》、长沙丁取忠编刊的《白芙堂算学丛书》、善化陈运溶编纂的《麓山精舍丛书》最著。总体而言,清代湖南丛书编刊并不兴盛。在《中国丛书综录》著录的近百种湖南丛书中,大多为类似个人著述全集的独撰丛书,其中大部分又为作者将其历年所著所刊、或作者后代将先人历年所著所刊,一次汇印再冠以全集、总集之名,与所谓一次刊刻完成的丛书有所差异。

〔关键词〕丛书 湖南文献 综述

丛书是将原本单行的多种图书汇印在一起并重新拟定一总书名的文献类型。一般可分为汇编丛书、类编丛书、郡邑丛书、家族丛书及个人独撰丛书五种。

人们常以宋人俞鼎孙﹑俞经编纂的《儒学警悟》、左圭编纂的《百川学海》及元人陶宗仪编纂的《说郛》为中国丛书之始,缪荃孙《校刻儒学警悟七集序》称:唐以来有类书, 宋以来有丛书,朱氏《绀珠》、曾氏《类说》,已汇数十种而刻之,然皆删节不全,至取各书之全者,并序跋不遗,前人以左圭《百川学海》为丛书之祖,顾《学海》刻于咸淳癸酉,先七十馀年已有《儒学警悟》一书, 俞鼎孙、俞经编,计七集四十卷。”

1 宋元明湖南丛书概况

宋、元、明三代,湖南并未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丛书,只有一些类似独撰丛书的个人著述总集,如宋营道周敦颐《濂溪集》、元浏阳欧阳玄《圭斋集》及明李东阳怀麓堂全集》等。明华容孙瑴曾辑《古微书》三十六卷,为其所辑古纬逸书之一部。瑴以阴阳五行附会解说儒经之纬书,自古多佚,乃杂采旧文,编成四部:《焚微》、《线微》、《阙微》、《删微》(即《古微书》)。前三书已失传,该书有明崇祯间刻本,后收入《四库全书》中,总目提要》称“以今所得完本校之,瑴不过粗存梗概”,然其采摭编缀,使学者生于千百年后,犹见东京以上之遗文以资考证,其功亦不可没”。又有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是书虽列入《中国丛书综录》中,但由于所辑以单篇文献为多,故更似类书而不似丛书。

2 清代民国间湖南重要丛书

清代是中国著述及刻书的繁荣时期,张之洞《书目答问·劝刻书说》称:“凡有力好书之人,若自揣德业学问不足过人,而欲求不朽者,莫如刊布古书一法。但刻书必须不惜重费,延聘通人,甄择秘籍,详校精雕(刻书不择佳恶,书佳而不雠校,犹糜费也)。其书终古不废,则刻书之人终古不泯,如歙之鲍,吴之黄,南海之伍、金山之钱,可决其五百年中必不泯灭,岂不胜于自著书、自刻集者乎?且刻书者,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之先务,积善之雅谈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其时刻书之风甚盛,若黄丕烈、鲍廷博辈固自能别择雠校,其余则多有力者欲假此自显,聘名流董其事。乃至贩鸦片起家之伍崇曜,亦有《粤雅堂丛书》之刻,而其书且以精审闻,他可推矣。” 鲍、黄、伍、钱诸人皆以编纂刊刻丛书著名,而湖南因汉学不兴,著述、刻书不如江、浙、皖等省。与江、浙刻书家大量编纂、刊刻丛书相比,湖南私人著述及刻书多以己身或家人诗文著作为主。

因受当地风气影响,除王先谦于江苏学政任内编刊的《皇朝经解续编》、《南菁书院丛书》,钟谦钧、方功惠在广东任职期间,分别编刊的《古经解汇函》、《碧琳琅馆丛书》较有影响外,湖南本土则以新化邓显鹤及湘乡曾氏编刊的《船山遗书》、长沙丁取忠编刊的《白芙堂算学丛书》、善化陈运溶编纂的《麓山精舍丛书》最著。总体而言,清代湖南丛书编刊并不兴盛。

清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王先谦补授国子监祭酒,八月任江苏学政,十一月于江阴开设南菁书院。次年于书院设局刊刻《皇清经解续编》,至光绪十四年(1888)完成,历时三载。清道光间,大学士阮元总督两广,荟萃诸人撰著,成《皇清经解》凡一千四百卷。先谦抵任后,复加采获,共得书二百九部,都一千四百三十卷。所收虽不如阮书之精萃,而有清一代汉学家经师经说每赖以传,所遗者或寡。又辑刻《南菁书院丛书》四十四种一百四十五卷。自序曰:“自来丛书之刻,多杂厕前代,或泛及词章。兹编专录国朝,非有裨考订者不入。书凡八集,皆可喜可观。予未及搜采者,又属吾友院长缪筱珊编修赓续成之。”

清同治十二年(1873),钟谦钧于粤东书局刻自辑古经解汇函》一百三十卷、《小学汇函》七十卷。钟谦钧(1805—1875)字秉之,一字云卿,巴陵人,清同治八年(1969)官广东盐运使,九年加按察使衔。十一年实授按察使。自序称:“《十三经注疏》之外,凡唐以前经部书传至今日者,皆经学不可无之书也。劳文毅公督粤时尝欲汇刻为一编,会去官,其事遂寝。近者谦钧重刻《十三经注疏》、《通志堂经解》,乃复理前说,恭阅《四库全书总目》,自《十三经注疏》外,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尽刻之,惟《提要》定为伪作者不刻,通志堂已刻者不刻,近儒有注释刻入《皇清经解》者不刻……今所刻诸书,昔人刻本不一,今择善本校而刻之,刻成题曰《古经解汇函》附《小学汇函》,大凡三十七种。”

清光绪十年(1884),方功惠始刻《碧琳瑯馆丛书》。方功惠(1829—1897)字庆龄,号柳桥。光绪十年、光绪十二至十五年、光绪十八至二十一年,曾三权潮州府事。因为左宗棠平西筹饷有功,被奏为道员,仍留广东任职,至以候补道员终其生。《碧琳瑯馆丛书》原拟刻60余种,自光绪十年始刻,至功惠卒时(1897)前后十四年尚未刻毕,其时已刻44种,直至清宣统元年始由广雅书局印行,有光绪十年李元度序及宣统元年谭标序。谭序云:“刻书之宗旨,在上溯六艺,旁搜百家,融合汉宋门户之见,而归于有理有用,以现在通行各大丛书所未有者为其选择之界限。刻成者仅四十四种,皆首尾完具,校勘精好,可以比肩潘、伍。”

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船山七世孙湘潭王世全委托新化邓显鹤刊刻《船山遗书》,邓氏又邀同邑邹汉勋襄其事,书共十八种。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书后》称:“(船山遗书)旧刻之本类坊刻,且日久漫漶,显鹤病之,尝慨然发愤,思购求先生全书,精审锓木,嘉惠来学,以是强聒于人,无应者。道光乙亥(案:道光十九年)寓长沙,时方辑《沅湘耆旧集》,征求先生遗诗。一日,先生裔孙有居湘潭名世全者,介其友欧阳君兆熊访余于城南旅寓,以先生诗集来,且具道:先生六世孙承佺且藏各种遗书于家,世全将谋筹诸梨枣。余大喜过望,次年遂开雕于长沙,以校雠之役属吾邑人邹汉勋。”版存湘潭王世全家,咸丰四年即毁于兵火,故流传不广。今湖南图书馆藏有残本。

清同治三年至四年(1864-1865),湘乡曾氏又于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五十八种。同治二年(1863)曾国藩克复安庆,创办江南官书局,拟刊刻王夫之《船山遗书》。延请洪全奎、莫友芝督理创办书局事宜,并选委一些积学之士分任校勘。同治三年,曾国藩移节金陵,又创金陵书局于南京,聘湘潭欧阳兆熊董其事,南汇张文虎、仪征刘毓崧等分任校雠,继续刊刻《船山遗书》,直至同治四年完成,全书“计经类二十部,史类四部,子类十部,集类二十四部,都二百八十八卷。”《船山遗书》版片原藏于南京两江总督署。刻书经费全来自曾氏兄弟捐资和募资。曾国藩卒后,曾国荃继任两江总督,并将版片运回长沙,藏于长沙上黎家坡遐龄庵传忠书局内。光绪四年(1878)衡阳知县张宪和于衡阳城南创船山书院,光绪八年建成开讲,十年曾国荃将《船山遗书》版片全部捐赠船山书院。清光绪十三年船山书院重印《船山遗书》时,将张宪和所搜访到的船山佚稿《龙源夜话》一卷、《姜斋诗剩稿》一卷、《忆得》一卷、《姜斋诗编年稿》一卷、《姜斋诗分体稿》四卷、《姜斋文集补遗》二卷共六种十卷补刻于遗书中。入民国后,《船山遗书》版片又移藏衡阳图书馆,1930年湖南省政府尚重印数十部赠与中央政府要员及各大图书馆,前有其时省政府主席何键撰《重印船山遗书叙》。现今仅存若干版片藏于衡阳市博物馆。

清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三年(1873-1876),丁取忠辑刻《白芙堂算学丛书》。丁取忠(1810—1877)字肃存,号果正,又号云梧,长沙河西白芙塘人。父丁宏会,兄丁叙忠,皆有名。王闿运《三丁先生传》称:“取忠善交游,笃好算术,读书蹇涩,不能上口。及其既熟诵,万言琅琅如流,强记者不能敌也。家赤贫,节衣缩食以购算书,人馈遗者亦以算书。及其晚岁,中外算书无不备。乃自刻《算学丛书》,费累千金,而兄弟贫益甚。”丁取忠一生仅为诸生,清道光十七年(1837)入长沙城南书院,师事贺熙龄,与邹汉勋、李锡蕃等同学。壮年曾游幕宝庆府署及湖北抚署,晚年讲学长沙求忠书院。湘阴左潜、湘乡曾纪鸿等从之学,并皆以数学名。同治初曾自造木活字印书。《白芙堂算学丛书》共二十三种八十五卷,其时取忠方主讲长沙求忠书院,书院位于长沙古荷花池,故书牌镌“古荷花池精舍”。《白芙堂算学丛书》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数十种当时以至于当今都不太为人所措意的图书得以流传,成为研究算学者必读之书。取忠也因毕生精力与财产皆萃于此而贫困以终。

清光绪宣统间陈运溶刊印《麓山精舍丛书》。陈运溶(1858-1918?)字子安,号芸畦,善化县人(今属长沙)。太学生,后援例授修职郎,江苏补用县丞。毕生致力于著书、辑书和刻书,尤其致力于辑录湖南古地理志书、名人传记遗事。《麓山精舍丛书》共九十种,分为辑佚类、释地类。其中辑佚类书共八十六种,原书多失传,由陈运溶从大量类书、丛书和其他古籍中辑佚而成,其中数种虽仅辑得寥寥数条,但也保存了一种乡邦文献。我国地方志专家朱士嘉在《中国地方志的起源、特征及其史料价值》一文中说:“《隋书·经籍志》收录了三国吴顾启期的《娄地记》等地方志共约三十多部,现在都已失传,幸经清代学者王漠、马国翰、陈运溶把它们一部分从唐宋类书所引者辑录出来,分别收入《汉唐地理书钞》、《玉函山房辑佚书(附补编)》和《麓山精舍丛书》。陈运溶的贡献最大。”

1925年,湖南省政府于原长郡学宫亦即长沙府学成立湖南丛书处,官办性质,编纂刊刻《湖南丛书》,主持人湘潭孙文昱,与其事者有宁乡刘宗向、浏阳刘善泽等。两年内共刊湖湘名人著述十种:(宋)宁乡易祓撰周礼总义》六卷;(宋)宁乡易祓撰《周易总义》二十卷;(清)道州何绍基撰《东洲草堂金石跋》五卷;(宋)湘阴邓深撰《大隐居士集》二卷;(唐)澧州李群玉撰李群玉诗集》三卷,诗后集五卷补遗一卷;(唐)长沙刘蜕撰《刘蜕集》六卷;(宋)长沙王观国撰《学林》十卷;(清)宁乡黄本骥撰《隋唐石刻拾遗》二卷,《关中金石记隋唐石刻原目》一卷;湘潭胡元仪撰《北海三考》六卷。这也是建国前湖南唯一的一部由官府组织编纂的湖南郡邑丛书。

3 《中国丛书综录》所著录的湖南丛书

1959年,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丛书综录》一书,著录湖南历代丛书98种,其中汇编丛书12种:如《三长物斋丛书》,清宁乡黄本骥辑,清光绪四年(1878)宁乡黄氏古香书阁汇印本;《明辨斋丛书》,清长沙余肇钧辑,清咸丰同治间长沙余氏刻本;《求实斋丛书》,湘乡蒋德钧辑,清光绪中蒋氏龙安郡署刻本等。郡邑丛书1种即《湖南丛书》。家族丛书5种:如《罗卷汇编》,清善化曾兴仁辑,清道光善化曾氏刻本;《胡氏三种》,清光绪中湘潭胡氏刻本;《鄂不斋丛书》,清善化唐赞衮撰并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善化唐氏刻本;《长沙瞿氏丛刊》,长沙瞿宣颖辑,民国长沙瞿氏铅印本;《衡望堂丛书初稿》,衡阳丁鹏翥辑,1954年丁氏油印本。独著丛书45种:如《周子全书》,宋营道周敦颐撰,清乾隆中董榕刻本;《潘相所著书》,清安乡潘相撰,清刻本;《李文恭公遗集》,清湘阴李星沅撰,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新化邹氏学艺斋遗书》,清新化邹汉勋撰,清光绪四年(1878)南昌刻本;《罗忠节公遗集》,清湘乡罗泽南撰,清咸丰同治间刻本;《曾文正公全集》,清湘乡曾国藩撰,清同治光绪间传忠书局刻本;《左文襄公全集》,清湘阴左宗棠撰,清光绪刻本;《胡文忠公遗集》八十六卷首一卷,胡林翼撰,清同治三年(1864)武昌节署刻本;《刘武慎公遗书》,清新宁刘长佑撰,清光绪十六年(1890)金陵刻本;《曾忠襄公全集》,清湘乡曾国荃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黎文肃公遗书》,清湘潭黎培敬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曾惠敏公遗集》,清湘乡曾纪泽撰,清光绪十九年(1903)印本;《坦园全集》,清长沙杨恩寿撰,清光绪刻本;《师伏堂丛书》,清善化皮锡瑞撰,清光绪刻本;《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清浏阳谭嗣同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金陵刻本;《邵阳魏先生遗集》,邵阳魏繇撰,1932年建德周氏印本;《湘绮楼全书》,湘潭王闿运撰,清光绪宣统间刻本;《葵园四种》,长沙王先谦撰,光绪民国间刻本。类编丛书经部8种:如《皮氏经学丛书》,清善化皮锡瑞撰,清光绪刻本;《小学搜佚》,攸县龙璋辑,民国铅印本;《郋园小学四种》,长沙叶德辉辑,民国汇印本;类编丛书史部8种:如《思益堂史学三种》,清长沙周寿昌撰,清光绪刻本;《校刊资治通鉴全书》,清湘潭胡元常辑,清光绪十四年(1888)长沙杨氏刻本;《观古堂书目丛刊》,长沙叶德辉辑,清光绪民国间刻本;《北京历史风土丛书第一集》,长沙瞿宣颖辑,1925年铅印本;类编丛书子部7种:如《兵书三种》,清湘乡王錱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彤园医书》,清长沙郑玉坛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琴学丛书》,宁远杨宗稷撰,民国刻本。类编丛书集部12种:如《唐开元小说六种》,长沙叶德辉辑,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国朝十家四六文钞》,长沙王先谦辑,清光绪十五年(1899)刻本;《邵阳车氏一家集》,邵阳刘达武辑,1933年铅印本;《湘潭郭氏闺秀集》,清湘潭郭润玉辑,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谈艺珠尘》,湘潭王启原辑,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玉田春水轩杂剧》,清湘潭张声玠撰,清道光间刻本。

在这近百种湖南丛书中,就刊印年代而言,清代刊印者74种,民国刊印者24种。就内容而言,类似个人著述总集的独撰丛书45种,汇编丛书12种,郡邑丛书1种、家族丛书5 种,专门性的类编丛书35种经部8种、史部8种、子部7种、集部12种)。就版本而言,清代丛书多为雕板印刷,而民国丛书却多石印、铅印,然即使是民国期间,也有采用雕板印刷者,如《湖南丛书》及叶德辉所辑各丛书。就刊印情形而言,除《胡文忠公遗集》、《曾文正公全集》、《左文襄公全集》等督抚人物,因资金雄厚、著述一次性刊版印刷外,其余大部分为作者将其历年所著所刊、或作者后人将先人历年所著所刊,一次汇印后再冠以全集、总集之名,与所谓一次刊刻完成的丛书有所差异。如宁乡黄本骥清道光间刻所撰或所辑图书20余种,光绪四年(1878)黄氏后人一次刷印,冠以《三长物斋丛书》之名。其他如《岣嵝丛书》、《潘相所著书》、《潘龙庵全书》、《杨愚斋先生全集》、《坦园全集》、《师伏堂丛书》、李氏成书》、《王益吾所刻书》、《葵园四种》、《求实斋丛书》、《邵阳曾氏三种》等莫不如此。1923年王闿运之子王代功汇印各时期所刊王闿运著述共25种,其中大部分为王闿运于东洲讲舍时所刊,小部分为其门生如桂阳陈兆奎等所刊,而冠以《湘绮楼全书》之名。近代湖南最热衷于丛书编纂者当为长沙叶德辉。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丛书刊刻源流考》称:“能刻书者,未必能识书。能识书者,又未必能抉择审慎、身与校仇之役也。但清季所刻丛书,所以能有其成就者,则以有力主其事之人也。其中当推陆心源、杨守敬、叶德辉、缪荃荪等。后此则为罗振玉、王国维、张元济、傅增湘诸人。其搜辑鉴别、研赜校仇、深诣孤造,各有其独到之处。”叶氏为清末民国间湖南著名藏书家及刻书家,前后刻书百余种,其中一次刊刻成书的小丛书仅有《说文段注校三种》、《午梦堂全集》、《唐四名家集》等数种,其余多为叶氏生前汇印所刻书版为多种丛书以牟利,如《观古堂汇刻书》、《观古堂所刊书》、《双梅影庵丛书》、《丽廔丛书》、《观古堂书目丛刊》等,1935年叶德辉子叶启倬将德辉所刻书版除数种“淫书”外,共129种交由长沙中国古书刊印社汇印为《郋园先生全书》发行。

(来稿时间:2015年5月)

参考文献:

1.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寻霖, 刘志盛.湖南刻书史略.长沙:岳麓书社,2013

3.永瑢,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张之洞,范希曾补.书目答问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63

5.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

6.湖南丛书处.湖南丛书.1925年刻本

7.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Key words 〕Series Summary Hunan literature

〔分类号〕G256

〔作者简介〕杨佳,男,任职于湖南图书馆。

Summary of Hunan Book Series of Past Dynasties

Yang Jia
( Hunan Library )

Series is the document type that collect and together and remake the total title of the originally single variety of printed books . Generall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eries including assembly series, classified compilation series, county and city series, family series. China series originated in the Song dynasty, but in Song dynasty, Yuan dynasty, Ming dynasty Hunan did not produce strictly series, only some similar alone from the book's personal collection of writings. Qing dynasty is flourishing period of China series , because of influenced by local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o influence series as Jiangsu provincial education commissioner Wang Xianqian compiled Huangzhao Jingjie(continuation ) and Hanqing Academy Books ,Zhong Qianjun compiled Guo Jingjie and Fang Gonghui’s Bilinlang Guan Books ,in Hunan Xinhua Deng Xianhe and Xiangxiang Zeng Shi compiled Chuanshan Yishu, Changsha Ding Quzhong compiled Baifutang Suanxue Books and Shanhua’s Chen Yunrong compiled Lushan Jingshe Books are the most famous series . In general, in Qing dynasty Hunan series cpublication was not flourish. In Series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recorded nearly hundred kinds of series of Hunan, the most of them and for the author to the calendar year the publication, or by author offspring will ancestors over the issue, a collection of printed again in the name of complete, general collection that ha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called once cut blocks series.

〔Abstract 〕

猜你喜欢

丛书综述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