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期刊“姓党”与党校编辑的“党性”
2015-02-12陆昱
陆 昱
党校期刊是我国期刊方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期刊在我国社会科学类期刊尤其是政治类期刊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知网出版物检索系统显示,目前,中央党校、各省区市党校、有关部委党校、副省级市党校和部分地级市党校主办的期刊有近百种。
2012年7月,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期刊“姓党”的根本原则,提高党校编辑人员的“党性”修养,是进一步办好党校期刊的根本保证。
一、党校期刊“姓党”是“党校姓党”的具体表现
作为党校主办的期刊,与其他期刊不同之处在于,党校期刊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任务和责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三十八条指出,“党校报刊和出版单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要坚持正确导向,活跃学术思想,努力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党校姓党”是办好党校的重要原则,也是办好党校期刊的根本准则。可以说,“姓党”是党校期刊的鲜明特色,是“党校姓党”的具体表现。党校期刊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彰显自身“姓党”的特点:
(一)党校期刊要成为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场所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一夜之间“改旗易帜”,马克思主义遭遇严重危机。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的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论”颇有市场。此时,邓小平同志向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告诫:“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1]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2]
党校期刊要把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文作为期刊选稿的重要内容,在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严格要求: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稿件在研究深度上有新突破,在研究角度上有新发现;既要注重“回到马克思”——掌握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努力“还原马克思”——辨清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错误观点,更要“走出马克思”——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现在的时代特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党校期刊真正成为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场所,充分体现出党校期刊“姓党”的特色。
(二)党校期刊要成为坚持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平台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什么理论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中心,这是关系到党校工作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学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在学科建设上要求“重点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科研上“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
因此,党校期刊作为党校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刊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文为主。各级党校应重视发挥党校期刊的科研优势,把党校期刊建成坚持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平台。
(三)党校期刊要成为坚守与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第一次以如此清晰与坚定的语言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换言之,经济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强弱,而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党校期刊要切实履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自觉成为坚守与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坚持刊发在弘扬与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有影响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论文。
(四)党校期刊要成为学习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实现伟大梦想的具体行动纲领,是全党开展实际工作的基本遵循。牢牢掌握和熟练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对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本职工作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把“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作为党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高校、社科院相比,党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接触更多、了解更深、责任更大。党校期刊责无旁贷肩负起成为学习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渠道的职责,注重刊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深度理论阐释、深入联系实际贯彻运用的论文。
二、党校编辑的“党性”是党校期刊“姓党”的根本保证
“党性”是党员政治品格、担当意识和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党校编辑的“党性”是做好期刊工作不变色的根本保证,其“党性”状态直接决定着党校期刊的“姓党”状况。具体来说,党校编辑要做到以下“三个统一”。
(一)坚持党性与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的统一
党校编辑是党校期刊质量的把关人,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极强的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稳政治立场、把稳舆论导向。但与纯粹的政治宣传刊物和一般的党务工作刊物有所不同,党校期刊兼备党性和理论性、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可以说政治性是党校期刊的灵魂,学术性是党校期刊的生命。《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党校报刊和出版单位,要坚持正确导向,活跃学术思想”。这是党中央首次对党校期刊政治性与学术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党校期刊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党校期刊片面强调和突出政治性,忽视和淡化学术性。其实坚持党性与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并不矛盾,党校期刊的党性和政治性突出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创立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党校编辑应把党性要求和学术性追求融合起来,以编辑的党性规范期刊的学术性水准,以期刊的学术性提升编辑的党性水平,实现坚持党性与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的统一。
(二)坚持党性与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统一
党性和职业素养是党校编辑做好期刊工作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党校编辑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另一方面党校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综合类期刊来说,无法做到每个专业配置一名专业对口的编辑,因此党校编辑应具备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熟悉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学术发展状况,了解不同专业最新学术创新成果。二是扎实过硬的语言文字功夫。一篇论文需要经过提炼、修饰、调整甚至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多道程序,以保证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句子的准确流畅,整个过程都需要编辑具有扎实过硬的语言文字功夫。三是编审专业技术能力。党校编辑还要具备策划选题、组织约稿、制定期刊发展规划、指导新人、收集出版动态等专业技术能力。
(三)坚持党性与提高服务现实能力的统一
对党校编辑来说,坚持党性与提高期刊服务现实能力是并行不悖的,党校期刊在这一点上更为明显、更为直接。
服务现实、服务发展、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校期刊的办刊宗旨,党校编辑无论是约稿、选稿和审稿,都要坚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甄别取舍,避免刊发脱离改革开放实践、远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象牙塔式研究。
为了让作者全面准确了解党校期刊的职能定位、选稿特点,可以在期刊醒目位置刊登选稿标准等,强调对投稿人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政治新生态和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党校编辑应善于甄选那些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进行抽象提炼升华到理论层面的优质论文,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党校期刊要在各级党校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体现自身“姓党”的特殊属性。党校编辑要把坚定信仰、锤炼党性与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加强自身职业素养、提高服务现实能力统一起来,把党校期刊办成既有政治特色又有学术水平、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价值的刊物。
[1]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N].学习时报,200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