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塔出土西夏藏传密教文献“修持仪轨”残片考释

2015-02-12高文霞孙昌盛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750004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银川75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高文霞,孙昌盛(.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 750004;.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银川 7500)

方塔出土西夏藏传密教文献“修持仪轨”残片考释

●高文霞1,孙昌盛2
(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750004;2.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银川750021)

[关键词]“修持仪轨”;印藏地名;《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

[摘要]方塔出土西夏汉文佛经“修持仪轨”是藏传佛教密教经典,记载的是上乐金刚本尊坛城身轮、语轮、意轮四方四隅的神灵安排。其中,身语意轮四方四隅为二十四处音译词,这些音译词均为古代印藏地名,即密教二十四宫。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可以勘同中原汉文文献译名,如拶兰怛啰,梵文Jālandhara,汉文文献作阇烂达罗等。神灵名可与藏传密典《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一一对应,“修持仪轨”或可名为“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

1991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贺兰山腹地的拜寺沟方塔中清理出土了30多种珍贵西夏文献。所出土的大多是佛教文献,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多为藏传佛教文献,其中,汉文写本“修持仪轨”是众多藏传佛教文献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修持仪轨”共14 纸25面(半页),多数纸上下页内容不能连缀。每页纸横30.5厘米,纵23厘米,四界单栏线,有天头、地脚和两侧边;版面上下高18.2~18.8厘米,左右宽30厘米;有中缝,无书口;每面(半页)8行,满行20余字。[1]217-234该文献在《拜寺沟西夏方塔》中暂拟名为“修持仪轨”,并认为其“仅在西夏流传,前此未为中原人士所知,故古代佛教文献中未有记录,亦不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类似佛经的梵文本、藏文本和汉文本均有流传。但由于这部文献是西夏从藏文译成汉文的,其中涉及大量藏语或梵文音译词和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灵名称,而《拜寺沟西夏方塔》仅对佛经内容进行刊布,并未进行必要的考释,所以文献中大量的梵藏文音译词和藏文意译神灵名让人不甚明了,如坠云雾。本文选择其中相连的三纸内容对其进行考释,再结合相关佛经指出它相应的名称。

这三纸佛经见于《拜寺沟西夏方塔》,[1]222-224现勘录如下。

“初意轮者,青色八辐,严青杵鬘于东辐上布离啰麻辣耶处,具头骨分及最掇母;北方上拶兰怛啰处,大骷骨及掇眼母;西方上乌延处,骷骨及具光母;南方上阿乌怛处,咬牙及大鼻母;火隅上俄怛兀哩处,酒冤及勇□□;□□(离谛)隅上啰弥说啰处,无量光及人矬母;风隅上□□□□处,金刚光及兰机自在母;自在隅上马辣瓦数,金刚身及树影母。此数是意轮也。

次语轮者,红色八辐,红莲鬘绕于东辐上葛麻录巴处,具芽①及护地母;北方上讹怛处,具发金刚及大怖母;西方上佶哩二合舍孤你处,大勇猛及风力母;南方上光萨辣处,金刚造吽及饮酒母;火隅上葛隆葛处,最胜及鬘天母;离谛隅上兰巴葛处,金刚贤及最胜母;风隅上幹赍②处,大怖畏及马耳母;自在隅上希麻辣耶处,恧眼及禽面母。此数是语轮也。

后身轮者,白色八辐,严白轮鬘于东辐上不令二合怛布啰处,大力及轮力母;北方上吃哩二合诃顶讹处,金刚宝及头生母;西方上娑乌二合啰怛处,马项及卖酒母;南方上须芭捺底芭处,虚空心及轮甲母;火隅上捺葛啰处,吉祥形噜割及最勇母;离谛上西恧处,莲花舞自在及大力母;风隅上马噜处,众□□□□转母;自在隅上孤噜怛处,金刚勇识及大精进母。此数是身轮也。”

一地名勘同

“修持仪轨”中上述内容之前是形噜割金刚(梵文Heruka,义为“饮血”,即上乐金刚、胜乐金刚)与其明妃金刚亥母的造形。所以,这三纸佛经是关于上乐金刚本尊坛城身轮、语轮和意轮四方四隅之神灵安排。其中的身语意轮四方四隅均为音译词,共有二十三处(另一处残缺),分别为:布离啰麻辣耶、拶兰怛啰、乌延、阿乌怛、俄怛兀哩、啰弥说啰、马辣瓦、葛麻录巴、讹怛、佶哩二合舍孤你、光萨辣、葛隆葛、兰巴葛、幹赍、希麻辣耶、不令二合怛布啰、吃哩二合诃顶讹、娑乌二合啰怛、须芭捺底芭、捺葛啰、西恧、马噜、孤噜怛。这二十三处音译词再加上残缺一处,共二十四处,是藏传密教传说的古代印度和西藏二十四处圣地,又称二十四宫。藏传密教二十四宫在藏文文献中都有零星记载,是藏传密教徒最理想的修道之处。这些西夏译名分别指古代印度和西藏的何处?下面逐个进行了审音勘同。

布离啰麻辣耶:为梵文Pullira Malaya之音译。Pullira为古印度地名,位于摩罗耶山(Malaya)下的河谷地带,故名Pullira malaya,梵文也作Malaya。Malaya为古代印度山名,汉文文献中常译为秣剌耶、摩罗耶等,即今印度卡达蒙山脉。如《大唐西域记》载:“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香树、栴檀儞婆树。”[2]859此山因盛产旃檀而著称。

拶兰怛啰:为梵文Jālandhara之音译,是古代印度国名,位于北天竺境,汉文文献中音译为阇烂达罗、左栏陀罗等。如《大唐西域记》载:“从此东北行百四五十里至阇烂达罗国。”[2]370

乌延:为梵文Udyāna之音译,汉文文献中多译为乌仗那等,古印度国名,位于北天竺。如《大唐西域记》载:“乌仗那国周五千余里,……旧有一千四百伽蓝,多已荒芜。”[2]270

阿乌怛:为梵文Arputa之音译。不过此处的“阿乌怛”与梵文Arputa音不完全相合,准确的西夏译音当为“阿利二合布怛”。Arputa为古印度地名,藏学家比定其在南天竺。[3]247,[4]

火隅上俄怛兀哩处:为藏文“火隅”mevi phyogs之直译,藏传密教坛城中的四隅之一,梵文作āgneyi,汉文文献中译为“护摩方”,即东南方。“俄怛兀哩”为梵文Gotāvari之音译,古代印度地名,在今尼泊尔北部。[3]

□□(离谛)隅上啰弥说啰处:“离谛隅”为藏文bden bral gyi phyogs之直译,藏传密教坛城中的四隅之一,梵文作Nāirriti,汉文文献中译为“涅哩底方”,即西南方。“啰弥说啰”为梵文Rameésvara之音译,古印度地名,藏学家比定其该地在南印度,也有认为在斯里兰卡。[4]

风隅上□□□□处:“风隅”为藏文rlung gyi phyogs之直译,藏传密教坛城中的四隅之一,梵文作Vāyavi,汉文文献中译为“缚耶方”,即西北方。此处缺失的地名当为“的微戈吒”,[5]164为梵文Dev īkota之音译,古代印度地名,译为“天女城”,具体位置不详。

自在隅上马辣瓦数(处):“自在隅”为藏文dbang ldan gyi phyogs之直译,又译为“具主隅”,藏传密教坛城中的四隅之一,梵文作āisāni,汉文文献中译为“伊舍尼方”,即东北方。“马辣瓦”为梵文Mālava之音译,古代印度地名,在南印度,汉文文献中音译为摩腊婆等,如《大唐西域记》载:“从此西北行二千余里至摩腊婆国。”[2]899-900

葛麻录巴:为梵文Kāmarūpa之音译,古代印度地名,在今印度阿萨姆邦的西部,是古代印度东部的一个大国,汉文文献中译为迦摩缕波。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婆罗门欢喜辞出,往东印度迦摩缕波国,向鸠摩罗王谈法师德义”[6]。

讹怛:为藏文oter之音译,藏文文献中又记音为otri,古代印度地名,在南天竺,具体位置不详。

佶哩二合舍孤你:为梵文Triésakuni之音译,古代印度地名,位于西天竺,具体位置不详。

光萨辣:为梵文Kosala之音译,古印度国名,汉文文献中常译为憍萨罗。古代印度的憍萨罗国有两个,一为北憍萨罗,位于中印度,其首都为室罗伐悉底,即著名的舍卫城;另一个是南憍萨罗,在北憍萨罗国之南,《一切经音义》载:“憍萨罗国,中天竺境,稍近南陲。”[7]

葛隆葛:为梵文Kalińga之音译,古代印度南部一个著名的国家,汉文文献中音译为羯陵伽、迦陵伽等。《大唐西域记》载:“羯陵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2]819

兰巴葛:为梵文Lampāka之音译,古印度北境国名,汉文文献音译为滥波等。《释迦方志》载:“滥波国,北印度所摄也,入天竺婆罗门地也。其五印度之境。”[8]

幹赍:当为藏文kantsi之音译,梵文或为Kanci,古代印藏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希麻辣耶:为藏文hi ma la ya之音译,今译为“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山虽然在古代印度不见此名,但古代印度人经常称呼的大雪山,就是指今天的喜马拉雅山。

不令二合怛布啰:为梵文Pretāpura之音译,译为“饿鬼城”。按藏文文献记载,其指今西藏阿里的古格地方,又译为札达。[3]248,[4]

吃哩二合诃顶讹:为梵文Grīhadevī之音译,义为“室中天”,在藏文文献中常作khyim gyi lha(译为“室中天”)。Grīhadevī为古代印度地名,位于印度西北部。

娑乌二合啰怛:为梵文Saurastah之音译,古代印度地名,位于西天竺。娑乌二合啰怛或许是指汉文文献中的苏剌侘国。如《大唐西域记》载:“从伐腊毗国西行五百余里至苏剌侘国,西印度境。”[2]916

须芭捺底芭:为梵文Suvarnadepa之音译,位于南天竺,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捺葛啰:为梵文Nāgarah之音译,指古代印度的那揭罗曷国,位于北天竺,其地在今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2]221

西恧:为梵文Sindhu之音译,指古代印度的信度国,位于西天竺。如《大唐西域记》载:“经千九百余里,渡信度大河,至信度国。西印度境。”[2]927

马噜:为藏文ma ru之音译。“马噜”或许是指汉文文献中的秣逻娑国。《大唐西域记》载:“此(洛护罗国)北二千余里,经途艰阻,寒风飞雪,至秣逻娑国,亦谓三波诃国。”[2]374秣逻娑有人学者认为“娑”为“婆”之误,应作秣逻婆国。秣逻婆是藏文mar po之音译,义为“红色地域”。其位于北天竺,即今我国西藏西部,西藏著名译师玛尔巴即出生于该地。而藏文ma ru也有“土地”之义,或许二者所指相同。

孤噜怛:为梵文Kulūta之音译,古印度国名,在北天竺境,汉文文献中音译为屈露多。如《大唐西域记》载:“屈露多国周三千余里,山周四境。”[2]372

由上可以肯定,“修持仪轨”中的梵藏音译名指的是古代印藏二十四处地名,即密教二十四宫。那么,这二十四处地名何以会出现在上乐金刚坛城身语意轮中?熟悉藏传佛教的人都知道,密教二十四宫是藏传密教徒最理想的修道之处。它在藏传佛教中所代表的内容也有多种。一般来讲,二十四宫在本尊坛城修法中分别代表身语意轮之四方四隅,或三界(天界、地上和地下)之四方四隅。而身语意三轮四方四隅之二十四宫又常与密教修行者修习气、脉、明点的二十四域脉对应,如不退脉、细脉、显脉等。二十四域脉是指修行者的血气分流于人体的二十四处部位。所以二十四宫又多与人体二十四处部位对应,如头顶、耳、眼、腕、喉、心、膝等。“修持仪轨”中的二十四宫显然是与上乐金刚坛城身语意三轮之四方四隅对应,即将密教二十四处修法圣地会聚于坛城身语意三轮之四方四隅中:意轮之东方是布离啰麻辣耶宫,北方是拶兰怛啰宫,西方是乌延宫,南方是阿乌怛宫,东南方是俄怛兀哩宫,西南方是啰弥说啰宫,西北方是的微戈吒宫,东北方是马辣瓦宫;语轮之东方是葛麻录巴宫,北方是讹怛宫,西方是佶哩二合舍孤你宫,南方是光萨辣宫,东南方是葛隆葛宫,西南方是兰巴葛宫,西北方是幹赍宫,东北方是希麻辣耶宫;身轮之东方是不令二合怛布啰宫,北方是吃哩二合诃顶讹宫,西方是娑乌二合啰怛宫,南方是须芭捺底芭宫,东南方是捺葛啰宫,西南方是西恧宫,西北方是马噜宫,东北方是孤噜怛宫。

二经名勘定

该文献在《拜寺沟西夏方塔》中拟名为“修持仪轨”,并认为其“仅在西夏流传,前此未为中原人士所知,故古代佛教文献中未有记录,亦不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事实上,类似内容的佛经在梵藏文本和汉文本中均有流传,其名称也不应笼统地称为“修持仪轨”。“修持仪轨”上述内容在梵文本、藏文本《上乐根本续》中均有记载。两者先描述上乐金刚坛城本尊和其明妃金刚亥母的造形,接下来是坛城身语意轮四方四隅的神灵安排。它们与“修持仪轨”内容基本一致,[9]也就是说“修持仪轨”记载的是关于上乐金刚坛城仪轨方面的文献。

收录在《中国藏密宝典》的佛经《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所载内容与方塔出土“修持仪轨”更为接近。限于篇幅,这里仅就上述“修持仪轨”残页部分与《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进行对比。

《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记载:“顶上布哩啰麻辣耶宫,勘捺葛巴罗勇并最拙母。顶轮拶兰怛啰宫,麻曷冈葛辣勇并最拙眼母。右耳乌延宫,冈葛辣勇并具光母。脑后哑栗布怛宫,咬牙勇并大鼻母。谓曰宫分,极喜地也。左耳戈怛斡栗宫,布啰威力勇并坚惠母。眉间啰弥室伐哩二合宫,无量光勇并身矬母。二目的微戈吒宫,金刚光勇并楞伽自母。二肩摩啰斡哩宫,金刚身勇并树影母。谓曰近宫,即离垢地。意轮青色,皆虚空行。二腋迦摩噜巴宫,哑固栗勇并曳啰巴帝母。二乳卧地栗二合宫,金刚发勇并大怖畏母。此等名田,即发光地。脐间得哩二合沙戈尼宫,大勇猛并风力母。鼻头过萨啰宫,造吽金刚勇并饮酒母。谓曰近田,即燄惠地。口迦陵迦宫,最贤勇并室牙麻二合的尾母。喉揽巴迦宫,金刚贤勇并最贤母。谓曰暂都,即难胜地。心竿赍宫,大怖畏勇并马耳母。托间兮摩辣耶宫,广目勇并渴引葛纳母。即是暂都,乃现前地。上来总,是语轮红色,即地天母。密相不哩二合怛补栗宫,大力勇并轮力母。大道屹哩二合诃的斡宫,金刚宝勇并勘吒噜兮母。谓曰聚集,即远行地。二股骚栗室吒宫,马项勇并杓支你母。二胫酥斡栗哪二合堆钵宫,虚空藏勇并轮甲母。即近聚集,乃不动地。十六指捺迦啰宫,兮噜葛勇并最勇母。二足面新都宫,莲花舞自在勇并大力母。谓曰尸陀,即善惠地。四拇指麻噜宫,众明主勇并转轮母。二膝孤卢答宫,金刚萨埵勇并大精进母。即近尸陀,乃法云地。上来总,是身轮白色,即地下行也。”[5]163-166

显然《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中二十四宫与“修持仪轨”译名完全一致,仅是用字略有区别。其中的二十四对神灵名也可一一对应。

意轮:“勘捺葛巴罗勇并最拙母”(“勘捺葛巴罗”为梵文Khandakapāla之音译,义为“颅骨小块”)与“修持仪轨”中的“具头骨分及最掇母”对应;“麻曷冈葛辣勇并最拙眼母”(“麻曷冈葛辣”为梵文Mahākańkāla之音译,义为“大骷骨”)与“修持仪轨”中的“大骷骨及掇眼母”一致;“冈葛辣勇并具光母”(“冈葛辣”为梵文Kańkāla之音译,义为“骷骨”)与“修持仪轨”中的“骷骨及具光母”完全对应。意轮剩余几对神灵的译名两者几乎完全一致,“咬牙勇并大鼻母”与“咬牙及大鼻母”;“无量光勇并身矬母”与“无量光及人矬母”;“金刚光勇并楞伽自母”与“金刚光及兰机自在母”;“金刚身勇并树影母”与“金刚身及树影母”。

语轮:“哑固栗勇并曳啰巴帝母”(“哑固栗”为梵文Ańkura之音译,义为“有芽”;“曳啰巴帝”为梵文Irāvatī之音译,义为“护地”)与“修持仪轨”中的“具芽及护地母”完全一致;“最贤勇并室牙麻二合的尾母”(“室牙麻二合的尾”为梵文és yamadevī之音译,义为“鬘天”)与“修持仪轨”中的“最胜及鬘天母”一致;“广目勇并渴引葛纳母”(“渴引葛纳”为梵文Khāganā之音译,义为“鸟面”)与“修持仪轨”中的“恧眼及禽面母”对应。语轮剩余几对神灵两者的译名则完全一致。

身轮:“金刚宝勇并勘吒噜兮母”(“勘吒噜兮”为梵文Khandarahā之音译,义为“头生”)与“修持仪轨”中的“金刚宝及头生母”一致;“马项勇并杓支你母”(“杓支你”为梵文ésaundinī之音译,义为“沽酒”)与“修持仪轨”中的“马项及卖酒母”一致;“金刚萨埵勇并大精进母”(“金刚萨埵”为梵文Vajrasattva,藏文作rdo rje sems dpav,义为“金刚勇识”)与“修持仪轨”中的“金刚勇识及大精进母”也完全对应。身轮剩余几对神灵两者的译名也完全一致。

可见,“修持仪轨”和《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中二十四对神灵名完全对应,它们之间的区别仅是一为音译,一为义译。可以确定,方塔出土“修持仪轨”残页记载的就是《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中的相关内容,其或可名为“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

[注释]

①《拜寺沟西夏方塔》录为“具第”,误。应为“具芽”。

②《拜寺沟西夏方塔》录为“乾赍”,误。应为“幹赍”。

[参考文献]

[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寺沟西夏方塔[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唐)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元)蔡巴·贡噶多吉.红史[M].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周润年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4]索南才让(许德存).西藏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0.

[5]中国藏密宝典(4)[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M].孙毓棠,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101.

[7](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M]//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4.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2:342.

[8](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27.

[9]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13-114.

[收稿日期]2015-05-30[责任编辑]李金瓯

[作者简介]高文霞(1967-),女,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标注;孙昌盛(1968-),男,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西夏文献和民族考古研究。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12-0054-04

[文献标志码]E

[中图分类号]G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