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末元初“东平派”士人集团的学术传承

2015-02-12常大群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东平金代理学

常大群

Chang Daqun, 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 of Xiamen University

金末元初“东平派”士人集团的学术传承

常大群

由于金末战乱和1234年金朝的灭亡,金代士大夫流落各地,寻找出路。汉地世侯东平严实父子兴学养士,兴复东平府学。宋子贞、王磐、元好问、李昶、张特立、刘肃、徐世隆、商挺、杜仁杰等相继来到东平,任职严实幕下或在府学教书,府学师生与在东平的其他士人形成了一个承继金代学术思想的知识分子集团——东平派。本文探讨了东平派的学术传承,揭示了这个士人集团的学术特点,认为东平派不是以诗赋文章为主,而是以经学、北宋和金代的理学为中心,兼及词赋、诗文和杂剧、散曲艺术等,具有金代学术特点的士人学术集团。其积极的为政精神和成员大都出仕为官,实现了儒学践履实践的学术观念。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金代理学、了解北宋理学和金代理学以至于元代理学的发展脉络。

金末元初 东平派 金代理学 学术传承

一、问题的提出

贞祐南渡,金朝在黄河以北的统治陷于崩溃状态,出现了许多地方势力集团,归降蒙古的被称为汉地世侯。东平严实就是其中较为强大的世侯。1221年,严实进驻东平后,重建地方统治秩序、兴学养士,兴复了由于战乱而瘫痪的东平府学。东平府学,北宋称郓学,为宋相王曾所立。金泰和以后,府学曾出现了一个兴盛时期,平章政事张万公、侯挚和参知政事高霖都是东平府东阿人,高霖“以父忧还乡里,教授生徒,恒数百人”①《金史》卷一〇四《高霖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289页。,东平府学“视他郡国为最盛”②元好问《东平府新学记》,《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二,四部丛刊本,第4、5页。。由于战乱和1234年金朝的灭亡,金代士大夫流落各地,寻找出路。他们中的一些人不远千里来到东平投靠严氏父子。宋子贞、王磐、元好问、李世弼、李昶、张特立、刘肃、徐世隆、张昉 、商挺、杜仁杰等③他们的籍贯和到东平的情况是:宋子贞,金潞州长子县人,今属山西,金末战乱,离乡出走。王磐,金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人,1227年,26岁中经义进士,避河南乱,入淮、襄间,襄阳乱,辗转到东平。元好问,金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亡后回家乡写金史,后辗转来东平。李世弼,金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李昶,金东平须城人,河南战乱时,任郑州河阳簿,避战乱回东平。张特立,金曹州东明(今山东东明)人,曾任金监察御史,后归乡里。刘肃,金威州洺水(今河北威县)人,金新蔡令、户部主事,金亡后,归依严实。徐世隆,金陈州西华(今属河南)人,正大四年(1227),21岁登进士第,辟为县令,辞官在家钻研学问。金天兴元年(1232),他父亲去世,第二年,他与母亲北渡黄河来到东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张昉,金东平汶上(今山东汶上)人,金经义进士,任吏部令史,金亡回到家乡。商挺,金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蒙古破汴京时,他24岁,北走依冠氏赵天锡,后来到东平。杜仁杰,金济南长清(今属山东)人,金亡归东平严实。相继来到东平,在严实手下任职、主管府学或在府学教书。从此,东平府学复兴和发展起来,成为这个时期华北的学术中心,府学师

生与在东平的其他士人还形成了一个承继金代学术思想的知识分子集团——东平派。可以说,迟至严实去逝的1240年,这个集团已经形成。严实之子严忠济上任后,于1252—1255年建成东平新府学,以王磐、康晔、梁栋、徐世隆、李桢、元好问、李昶等为教师,培养了李谦、阎复、徐琰、孟祺、申屠致远、张孔孙、李之绍、吴衍、马绍、王构、杨桓、曹伯启、刘赓、夹谷之奇、周砥等优秀的学生,他们都应是东平派的成员。东平派在中统之前的几年里达到了鼎盛时期。东平新府学成为东平派的学术基地,他们在这里讲说东平派的学术内容和思想,培养人才。以后,随着南宋理学的传播和发展,东平派也开始与之融合,直至理学在元代取得统治地位。

东平派的成员在中统之后,大都出仕为官,成为元朝中央与各级政府的重要官员。如宋子贞,中书平章政事;王磐,资德大夫、翰林学士;徐世隆,翰林学士;商挺,参知政事;李谦,翰林学士承旨;夹谷之奇,吏部尚书。元代人袁桷说:“朝廷清望官,曰翰林,曰国子监,职诰令,授经籍,以遴选焉始命,独东平之士十居六七。”①袁桷《送程士安官南康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四,四部丛刊本,第9页。他们在元朝政府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说明了东平府学取得了很高的教育成就。至元二十年(1283),胡祗遹在《泗水县重建庙学记》里说:

今内外要职之人才,半出于东原府学之生徒②《紫山大全集》卷一〇,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第198页。。

东平派的人物,在中统、至元、大德、至大的五十多年时间里,身任要职,声震政坛,形成了十分特殊的历史现象。

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东平士人集团是以诗赋文章为特点,兼及理学修养的学术集团③[日本]安部健夫《元代的知识分子和科举》,出自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五卷,中华书局,1993年。。本文对东平派的学术传承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以理学为中心,兼及诗赋文章为学术特点的。这个问题涉及东平派的学术定位,也涉及金元学术思想的传承、甚至宋代学术思想的传承问题④本课题相关重要成果有陈高华的《大蒙古国时期的东平严氏》(载《元史论丛》第六辑),详细叙述了汉地世侯严实、严忠济父子在东平的活动,谈到严氏父子的养士和东平人才之盛。陈高华的《理学在元代的传播和元末红巾军对理学的冲击》讨论了赵复前理学在北方的情况(载《文史哲》1976年第2期)。姚大力的《金末元初理学在北方的传播》(载《元史论丛》第二辑)谈到了理学在北方的传播问题。日本高桥文治的《泰山学派传承考——关于十二、三世纪山东的学术》(载《东洋史研究》第45卷第1号),从王曾与孙复、石介的关系等考察北宋郓州州学与泰山学派的关系,从东平刘长言、黄久约、李世弼、李昶考察东平学术与泰山学派的关系。它们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东平派的学术传承

东平派为金代学术的承继者,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个知识分子集团继承了金代什么样的学术呢?从他们的学术传承来考察,是得出结论的重要途径。对东平派的分析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成员的著述大都佚失了,从著述分析其学术这个直接的途径比较困难。

而从他们的学术传承入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另外,他们遗留下来的少数文章,如学记等,也可以见到其重要思想的表述。从以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平派不仅继承了金代学术中理学的内容,而且在元初南宋理学在北方传播开来后,还接受了它的思想,这种接受又是十分自然的,表明旧金理学与南宋理学之间有天然的联系。

下面是六组东平派成员的学术传承表。

(一) 邵雍续传

邵雍——麻九畴、刘秉忠、杜瑛、萧汉中等。

麻九畴——王磐、王说、王采芩。

王磐——刘赓、府学“孔氏族姓”子弟。

邵雍续传弟子资料来自《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八①《丛书集成续编》,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1989年,第251册。。《金史·麻九畴传》记:“九畴初因经义学《易》,后喜邵尧夫《皇极书》,因学算数,又喜卜筮、射覆之术。”②《金史》卷一二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8册,第2740页。王磐“从麻九畴学于郾城”,26岁即登正大四年(1227)经义进士第③《元史》卷一六〇《王磐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12册,第3751页。。刘赓则在年少时从其祖刘肃居住东平,“师事鹿庵(即王磐)先生”④刘赓《紫山大全集序》,《紫山大全集》卷首,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第3页。。王磐晚年撰《鲁斋先生画像赞》赞许衡:“气和而志刚,外圆而内方。随时屈伸,与道翱翔。”⑤《全元文》卷六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册,第259页。王磐虽然从麻九畴那里学到了邵雍的《皇极经世》的思想,但邵雍与程朱之学毕竟有所不同,所以当南宋理学由赵复全面介绍给北方士人后,他表现出的赞许和尊敬就不足为怪了,这也说明了东平派的代表人物对理学新思想内容的认同。

(二) 阎咏续传

阎咏——康晔。

此表的材料来自阎复的《乡贤祠祀》、《元朝名臣事略》和《宋元学案补遗》⑥《乡贤祠祀》载于《全元文》卷二九五,第9册,第249页;《元朝名臣事略》,见卷一一《平章宋公》;《宋元学案补遗》,见卷一〇,《丛书集成续编》,第248册。。阎咏,高唐(今属山东)人,金承安词赋状元,官至应奉翰林文字。学生康晔,高唐人,登正大词赋甲科。从登第科目来看,他们师徒应以词赋之学为业。但是,事情并不只如此。阎咏平生所慕为宋代进士、吏部尚书张咏,而张咏曾就学于陈抟门下,以经学著名⑦《宋元学案补遗》卷九《百源学案补遗》上,《丛书集成续编》,第248册,第479页。。阎咏“为人气节豪迈,尝以第一流自负”,对此,李纯甫“独深知先生不以为过”。⑧阎复《乡贤祠祀》,第250页。李纯甫为经学大师,

又笃信佛学,能给予阎咏如此之高的评价,说明阎咏所学除词赋之外,当精于经义之道。事有凑巧,李俊民在金亡后,写有《题登科记后》一文,文中金承安五年(1200)经义榜列举有三十三位进士,其中就有“阎咏”,记为:“阎咏,字子秀,年三十七,兖州磁阳。”①《庄靖集》卷八,四库全书本,第1190册,第640页。从名和字来看,与阎复所记均为一人,年龄也没有什么疑问,只是一个是博州高唐,一个是兖州磁阳(今山东兖州)。名和字都重复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极有可能是一个人。如果是一个人,那么,阎复和李俊民就有一个是记错籍贯了。而阎复就是高唐人,记错的可能性不大。假若只有阎复所记的高唐阎咏,那么阎咏既是承安词赋状元,又登承安经义榜,这个并不矛盾,在金代同中词赋、经义进士的不乏其人。这样就与“阎咏除所学词赋之外,当精于经义之道”的推论相吻合了。而他的学生康晔的学术和为人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阎咏词赋、经义双料进士的可能性。康晔“六经子史无所不阅,发为词章,仁义之言蔼如也”。教育学生“当以希圣希贤自期”。曾说圣人之道“盖以操行为先,文艺为末”②阎复《乡贤祠祀》,《全元文》卷二九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这一段话说明康晔所长为经史之学,而他在东平府学教的又是《书经》。“以希圣希贤自期”、“操行为先,文艺为末”的学术观点和态度与理学所倡导的圣贤之道、践履之学完全一致,说他读过理学的书,信奉理学的思想也不为过。只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材料来证明。他是不是在元初从赵复所传或从南方直接得到程朱之书呢?在1242年李简到东平时南宋理学的书籍还未到东平③李简《学易记序》,《宋元学案》卷一六,《伊川学案》下,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660页。。1253年康晔到东平任教有可能已接触到南宋理学,但这时他已老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这种与理学一致的思想观点应是旧金学术的表述。

(三) 孙复、石介续传

孙复、石介——姜潜——刘挚。

刘挚——刘跂 、刘蹈; 刘跂 ——刘长福。

刘挚——李世弼——李昶。

李昶——徐琰、孟祺、徐世隆、阎复、李谦、李治、吴衍、马绍、申屠致远、严忠范。

李谦——王构、李之绍、曹伯启、安芝④资料来源:《宋元学案》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丛书集成续编》,第248册;袁桷《翰林学士承旨赠大司徒鲁国王文肃公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二九;王思廉《安石峰先生墓表》,《全元文》卷三二九。。

刘挚师从宋代泰山学派创始人孙复、石介的门人姜潜学,泰山学派经义学遂成为其家学,传子刘跂、刘蹈,再传孙刘长福。元好问所记元初东平大姓说:“齐已废,而乡国大家如梁公子美、贾公昌期、刘公长言之子孙故在。”⑤元好问《东平府新学记》,《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二,四部丛刊本,第4页。《宋元学案补遗》说刘长言“盖先生子行也”,即为刘跂之子。刘挚的嫡传子孙在金代还生活在东平府。东平教授李世弼“从外家受孙明复《春秋》,得其宗旨”⑥《元史》卷一六〇《李昶传》,第3761页。。外家,即“东平刘氏”⑦《宋元学案补遗》卷二《泰山学案补遗》,《丛书集成续编》,第248册,第119页。。李昶又从其父学,并在东平府学教

《春秋》①《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一《参政商文定公》,第218页。,东平府的学生们也都应是泰山学派的继传弟子了。泰山学派以《春秋》、《易》等经学为其专门之学,东平派与泰山学派的传承关系是非常明确的②关于泰山学派在金元的传承关系,高桥文治《泰山学派传承考》有详细考证,本文不再赘述,此文载《东洋史研究》第45卷第1号。。

李谦曾专门从李昶学《春秋》,而在府学又从康晔学《书经》,从李桢学《大学》,其经学修养是相当高的。从他写于至元三十年(1293)和元贞元年(1295)的三篇学记里可以确知他的理学思想。在元贞元年《平原县修庙学记》中他说:

窃惟人性根于天,未始有今昔之异,而学随世变,则有今昔之不同。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人所有也,其相与之理,各有攸当,非为之长上者开导训迪,将失其本始,不知有教导之实。人之所以学,师之所以教,圣贤之所以传,以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此外无他说。今之学者则不然,呻其占毕作为辞章,驰骋辩说簧鼓一世,以为儒学极致,求之古人之学,相去远矣。……为士子者,所当体承明府美意,朝夕警省,讲明实用,以究夫为己之学③《平原县志》卷一〇《艺文上》,清黄怀祖等修,乾隆十四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367号,成文出版社(台北),1976年,第12页。。

文中讲道“人性根于天”,要从小学抓起,使学子从小要明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忠诚孝悌的伦理,认为学术之旨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本是“究夫为己之学”。李谦的以上几句话将宋代理学的思想清晰而透彻地表述了出来。

在为平阴县写的《新建两庑记》中,他以建筑房屋喻修身为学:

盖将相与讲明修身为学之大旨,以念后学俾知所敬勉也。请以作室之义明之。夫作室者,必先增筑基址,封植柱础,架其栋梁,施其榱桷,固其垣墉,而覆以陶瓦,墁饰之、丹雘之,则轮焉奂焉,孰不曰美哉室乎!夫人之修身为学亦犹是而已。且人之一身万善均备,苟修其孝弟忠信以为基,充其仁义礼智以为柱础,多识前言往行以为栋梁榱桷,闲习威仪宣著文章以为垣墉陶瓦污墁丹雘,则瑟兮、兮,赫兮,喧兮,谁不曰有斐君子乎!虽然,抑又有本末先后焉。其址柱楚之不固,则栋梁榱桷安所施,栋梁榱桷之不具,污墁丹雘何所饰乎!此一股也,修身为学之理具焉④《平阴县志》卷七,清光绪刊本;《全元文》卷二八七,第9册,第92页。。

李谦把修养身心作为基础,修孝弟忠信、仁义礼智为立身的根本,而威仪文章只是陶瓦、装饰,是枝叶末节,这是理学家的学术特点。

在《大名路重修庙学记》,他表述了同样的观点,认为师之所教,学生之所学,目的在于修身为国,但是,学者为由科举入仕途,只习词章记诵。他感叹道:“噫,词章记诵,学之末也,舍本逐末,非学也。”⑤《大名府志》卷五,《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明正德刊本,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第3页。

李谦的这几篇学记写于1293、1295年,这时南宋理学已经在北方传播开来,他可能已接触到新的思想。对于李谦来说,接受南宋理学的思想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他已有的北宋、金的理学思想与之是一致的。

李谦的学生李之绍为东平平阴(今属山东)人,与金平阴经学大儒王去非为姻亲关系。王去非“大定间,讲授乡里,以尧、舜、周、孔之道为诸儒倡,四方之士,翕然向风,恒不下数百人,随材高下,勉其所可,至得圣门教仁教孝之旨,人皆以为独厚于一己也”,平阴“乡邻化服,以不衣冠为耻,童儿、妇女往往知书有礼度”。李之绍高祖父李古从王去非学,王去非“妻之以女”①李之绍《醇德先生王公祠记》,《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九上,四库全书本,第541册,第672页。。王去非的经学也成为李氏家族的家学,而传之李之绍。

(四) 程颐续传

程颐——刘肃、张特立、李简。

《宋元学案》卷一六《伊川学案下》载有以上的传承关系,据此东平派除王磐从麻九畴那里受北宋理学家邵雍的《皇极经世》学之外,又有刘肃、张特立通程氏《易》学。《宋元学案》载刘肃“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张特立著有《易集说》。李简写于中统元年(1260)的《学易记序》记有刘肃、张特立在东平极为严肃、认真地讨论诸家《易》的情形:

岁壬寅,予携家东平,时张中庸、刘佚庵二先生与王仲徽辈方聚诸家《易》解而节取之,得厕讲习之末,前后数载,凡读六七过,其书始成。然人之所见不能尽同,其去取之间则亦不无稍异。大抵张与王意在省文,刘之设心务归一说,仆之所取宁失之多,以俟后来观者去取②《宋元学案》卷一六《伊川学案》下,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660页。。

刘肃、张特立节取诸家《易》解,目的是为了东平府学的教学需要,作为学生的教材之用,他们两位无疑是东平派的《易》学专家。这本教材经过几年的努力,修改了六七遍,方才完成。两年后,李简根据刘肃、张特立的《易》解节选,并对照曾献之的《大易粹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百余条”,“及得胡安定、王荆公、南轩、晦庵、诚斋诸先生全书,及杨彬夫所集《五十家解》、单讽所集《三十家解》读之”,这百余条见解“与前贤相合者十有二三”,他才有勇气将所集以《学易记》在中统年间出版③李简《学易记序》,《宋元学案》卷一六《伊川学案》下,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660页。。这也说明,直到“壬寅”(1242)年之后两年的1244年,南宋理学的基本书籍还未到东平,刘肃、张特立的学术思想还是北宋和金代的程氏之学。

(五) 朱熹 续传

朱熹—黄干—何基—王柏—张须;

张须—夹谷之奇、杨刚中。

张须(1236—1302),字达善,为蜀之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学者称导江先生。侨居江东时,在上蔡书院受业于王柏。至元中教于江宁学宫,“时中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四书集注》者,皆遣从先生游,或辟私塾迎之”①《宋元学案》卷八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53页。。以浙西按察佥事夹谷之奇荐,授将仕佐郎、建康路教授。几年后,由行台御史丞徐琰荐,授登仕佐郎、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秩满又到东平路鄄城任教②吴澄《故文林郎东平路儒学教授张君墓碣铭》,《吴文正集》卷七三,四库全书本,第1197册,第708页。。《元史·张须传》载“其高第弟子知名者甚多,夹谷之奇、杨刚中尤显”③《元史》卷一八九《张须传》,第4315页。。估计,夹谷之奇是在任江南浙西按察佥事时以之为师的。张须在上蔡书院“得朱熹三传之学”,“自《六经》、《语》、《孟》传注,以及周、程、张氏之微言,朱子所尝论定者,靡不潜心玩索,究极根柢”④同上。。他“教人读《近思录》为四子阶梯,《四书》以朱子章句、集注为本,次读《仪礼》、《诗》朱氏传、《书》蔡氏传;《易》先朱子启蒙、本义,以达程传;《春秋》胡氏传、张氏集传”⑤吴澄《故文林郎东平路儒学教授张君墓碣铭》,第708页。。夹谷之奇从之学,当全面地学到了南宋理学的精华,这也是东平派吸收理学思想,使学术全面发展的一个例证。

综上所述,王磐从麻九畴得邵雍《易》学,并传之刘赓;康晔以《书经》见长而深研经史之学;李世弼、李昶父子从刘氏受孙复《春秋》学,李谦从之学,又传王构、李之绍、曹伯启等;刘肃、张特立为程颐《易》学的续传弟子;夹谷之奇出东平后又从张须学,尽得南宋理学之精华。除此之外,李桢在东平府学教《大学》;元好问从郝天挺学,虽以诗文见长,但学问贯穿经史百家;商挺以经学见长,曾教严实诸子经学,并与姚枢、窦默等合编《五经要语》呈送忽必烈;徐世隆中进士后不仕,长年在家读书,经史诸子无不研究;申屠致远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学问广博,通经史百家。东平府学的几位主要教师都是经学专家,所以,学生阎复、徐琰、孟祺、杨桓、张孔孙、马绍、吴衍等也应深通经学。以此可以得出结论,经学,包括金代传承的北宋理学应是东平派的学术基础,它在东平派的学术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那么,金代词赋之学、诗歌之风以及元初东平的杂剧艺术在东平派里占有什么样的学术位置呢?

在东平派里面,宋子贞“以词赋见长”;康晔登金正大词赋甲科。元好问在东平校试诸生文,“预选者四人”有阎复、徐琰、李谦、孟祺。这种“校试”就是为“应进士第”而准备的一种考试。此外东平府学每年都要进行考试,选拔出的人录用为官,《元朝名臣事略》载东平府学“岁署题考试,等其甲乙,屡中高选者,擢用之”。徐世隆对课试之文中的不中程者“辄自拟作,兴为楷式”⑥《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太常徐公》,中华书局,1976年,第251页。。而这种考试中应有词赋。李谦在府学“日记数千言,为赋有声”⑦《元史》卷一六〇《李谦传》,第3767页。。因为当时的士人准备科举的应大有人在,太宗十年(1238)的戊戌选试已经给大家指出了这样一条道路,而科举中词赋是重要的科目。我们只能根据以上信息推测,东平府学应教词赋。而且,科举中不只词赋一科,还有经义、策论。词赋之学在东平派的

学术中并不是主要领域。

东平派中有诗传世者,除元好问外,张澄有一定名气,其他人名声都不大,不类似贞祐南渡后金末的诗风之盛。姚燧曾见《雪堂雅集》收有27人的诗文,其中东平派有11人,他们是商挺、马绍、王磐、徐琰、李谦、阎复、王构、徐世隆、周砥、张孔孙、夹谷之奇①姚燧《跋雪堂雅集后》,《牧庵集》卷三一,四部丛刊本,第10页。。张澄有诗集《橘轩诗集》,元好问为之作序称其“以诗为专门之学”。今录《永宁王赵幽居》如下:“寒尽阴崖草有芽,竹梢残雪堕冰花。号空老木风才定,倒影荒山日又斜。天地悠悠常作客,干戈扰扰漫思家。烟村寂莫无人语,独倚寒藤数莫鸦。”②元好问《张仲经诗集序》,《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七,四部丛刊本,第1页。其诗的确不凡。《元史》本传载马绍“有诗文数百篇”③《元史》卷一七三《马绍传》,第4054页。。申屠致远著有《杜诗篡例》十卷④《元史》卷一七〇《申屠致远传》,第3990页。。当时有些有名的诗文集也传入东平。李谦回忆,王恽的诗集在他“方弱冠”时有人带至东平,他读了后,“以未及识面为恨”⑤李谦《寿七十诗卷序》,《秋涧先生大全集》附录,四部丛刊本,第4页。。虽然东平没有再现金末诗风之盛,但东平派的士人在一起咏吟赋诗是少不了的,这是古代文人们的风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不能说明诗学占有主要位置。

杂剧和散曲艺术在金末元初的东平一度十分繁盛。杜仁杰有《庄家不识勾栏》,不但反映了严氏父子治下东平的经济生活,还描述了一个庄家人观看杂剧演出的盛况:“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观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观却是人旋窝。”⑥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上册杜仁杰条,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31页。除杜仁杰外,东平派的商挺、徐琰也有传世之作。商挺的《潘妃曲》描写春景风光:“绿柳青青和风荡,桃李争先放。紫燕忙,队队衔泥戏雕梁,柳丝黄。”描写有情人相会,细致入微:“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縻架。”⑦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上册商挺条,第61、63页。徐琰的《蟾宫曲·青楼十咏》讲与青楼女子的依依之情。严忠济也有散曲传世,一首《天净沙》表明了他的心际:“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元好问更是散曲大家,读他的《喜春来·春宴》还未读完,心里已是七分暖:“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⑧以上徐琰、严忠济、元好问散曲皆见《全元散曲》上册有关条目。东平府学学生高文秀的杂剧可与关汉卿相比。《录鬼簿》载高文秀都下人号“小汉卿”⑨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页。。有杂剧作品三十二种,现存五种。他是元杂剧作家中写黑旋风最多的一个,共创作了8种,现存《黑旋风双献功》。另一个东平府学学生张时英,也有杂剧四种⑩同上,第23页。。虽然高文秀、张时英是否为严氏时代的东平府学生员还存有不同意见,但至少说明金末元初东平文学艺术创作的氛围。散曲和杂剧的创作也是东平派富有特色的学术内容。

三、结 论

综上所述,东平派是以经学、北宋和金代的理学为中心,兼及词赋之学、诗文之学和杂

剧、散曲的文艺学等为内容,基本具有金代学术特点的士人学术集团。其积极的为政精神和成员大都出仕为官,实现了儒学践履实践的学术观念。如果对东平派的评论,仅以重浮华、喜宴游的文章派为之定位,虽不无道理,但过于简约,是不全面的。通过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金代理学在继承北宋理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着,北宋、金代和元代是一条并没有被中断的学术发展脉络。

Chang Daqun, 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 of Xiamen University

(本文作者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

Academic Inheritance of “Dong Ping Group” gentry-elites between the End of Jin Dynasty and the Start of Yuan Dynasty

Since the warfar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Jin Dynasty and its end in 1234, the gentry elities of Jin dynasty were scattered everywhere and they tried to fi nd ways out. Inherited celebrities in Northern China by the pro-Mongol Chinese warlord Yan Shi, together with his son, vitalized education and cultivated scholars in his domain Dong Ping. Song Zizhen, Wang Pan, Yuan Haowen, Li Chang, Zhang Teli, Liu Su, XuShilong, Shang Ting, Du Renjie came to Dong Ping successively, worked for Yan Shi or chose to be teachers in some government-owned school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se schools as well as the other scholars in Dong Ping established a high-educated group called Dong Ping Group, which inherited the academic ideas of Jin dynas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inheritance of Dong Ping Group and reveals its academic features. It was not related to poetry, prose or articles, it was a academic group concentrating on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Neo-Confucianism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Jin dynasty, also poetic proses, poetic drama, Yuan poems and so on. This group advocated working for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and the members in this group mostly are government officials, which conformed to the academic conception of Confucianism “put the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This paper helps readers know more about Neo-Confucianism of Jin dynasty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 so 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in Yuan dynasty.

in the end of Jin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Yuan dynasty; Dong Ping Group; Neo-Confucianism of Jin dynasty; academic 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东平金代理学
文理学人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茶艺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几点认识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铁 匠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