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从《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说起

2015-02-12张黎波周智生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口统计边民少数民族

张黎波 周智生

民国时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从《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说起

张黎波 周智生

云南人口统计的历史漫长,但一直到民国中后期,官方民族人口统计才正式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其成就和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产生,是云南人口制度史上的突破性进展,云南有史以来第一次搞清了省内民族的基本情况,不仅为当时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之后的民族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从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视角来看,也是国民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深度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举措。新中国建立初对《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的批判是不科学的,湮没了民国云南民族人口统计的成绩和应有地位。

民国时期 民族人口统计 产生与发展 云南

一、引 言

1946年11月,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编印了《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这是第一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唯一一部对云南全省民族人口进行调查统计的著作,同时也是民国时期全国仅有的几部民族人口统计著作之一,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参考征引①笔者曾将该书整理出版(载林文勋主编《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此外,该书还被《中国边疆行纪调查报告书等边务资料丛编》、《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两套大型丛书收录影印出版(边丁编《中国边疆行纪调查报告书等边务资料丛编·初编》,(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该书编委会《中国边疆研究资料文库·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三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中国人口·云南分册》、《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等对该书有简单介绍(邹启宇、苗文俊主编《中国人口·云南分册》,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92页;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1466、1468页;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54页。)。

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该书却遭到了严厉批判,认为“大汉族主义反动统治者”在书中“抹煞兄弟民族的平等地位,称之为‘边民’, 充分暴露其残酷统治的面貌,

尽量削减兄弟民族人口数字”等①云南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制《云南省兄弟民族人口分布初步统计·编例》,1951年7 月20日。。

那么,该书产生的真实背景和过程如何?民国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情形到底怎样?取得了哪些成绩?具有何种意义?存在哪些不足?对于这些云南人口制度史、民族人口学、民族史等领域中的基本学理性问题,学界尚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应有的解答。

鉴于此,本文详细考察《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的产生过程,以及民国时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及其成就、意义和不足,在回答上述疑问的同时,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作一补充。

二、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云南人口统计的历史十分漫长。自《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开始,历代正史和地方志书对云南人口几乎都有记载②参见云南省统计局等编撰《云南省志》卷七十一《人口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2页。。但专门的民族人口统计却始终没有出现。邹启宇等学者在研究云南人口时已注意到这一现象,指出云南民族“1912年以前未有正式人口统计,只有分类种族名称”③邹启宇、苗文俊主编《中国人口·云南分册》,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92页。。

实际情形不仅如此,事实上一直到民国前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都未产生。民国前期,云南“举办户口调查历经多次”,如1912年10月云南军都督府组织的“民国以来第一次户籍之整理”,1928年7月云南省政府在内政部组织下进行的虎头蛇尾的户口调查,1932年云南省政府开展的被称为民国云南最“郑重其事”的户口统计,等等。这些统计活动在地理范围上涵盖了云南整个或部分民族地区,调查统计的内容广及户口数、人口数、学龄儿童、农、工、商、政军界职业者人数,甚至是识字者、不识字者和残废人数,等等,但就是没有进行民族成分调查和人口统计④以上参见民国云南通志馆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卷三十八“民政三·户政”,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校,1986年6月。。

对此,时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的张邦翰在1946年前后即总结说:“本省住民宗族,向极复杂……边民种类,据《云南通志》载,达一百四十二种。据民国二十五年本厅出版《云南民政概况》所载,亦达四十八种。但此种记载,所谓‘种类’仅系各地边民‘名称’之汇集,其实有不少重复者;所叙分布地域,仅略举一二,亦有不少省略疏漏者;至其人数,……无具体之记载。近三四十年来,虽有若干中外学者,以科学立场,研究本省边民,但亦仅能加以分类分系,而不能将其人数及分布地作详尽之说明。”⑤张邦翰《叙言》,《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1946年11月初版。也就是说,由于缺乏民族人口调查统计,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在民国中期以前竟连省内各民族的分布地域和人口数量等基本情况都未曾搞清。民国中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产生,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官方对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较早开展的一次调查统计活动发生于1934年。这年10月,蒙藏委员会为加强民族团结,防止帝国主义者利用西南苗夷从事危害国家统一和边疆稳

定的活动,特别制定了《西南苗夷民族调查表》,命西南各省按表格调查上报。调查内容涉及民族种类、户籍、人口、语言、生活习尚、教育情况等。云南是此次调查的一个重点区域,至1935年8月完成调查工作,仅有53县局上报了调查材料,剩下77县局未报①以上参见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页。。此次调查说明,至迟在1934年,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已正式产生。

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产生后,很快就取得了初步发展。在此后官方对云南少数民族开展的调查活动中,涉及民族人口统计的主要有以下几次:

1938年,国民政府为维护抗战特殊时期之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保证边疆少数民族“效忠党国”,准备对西南苗夷开展宣抚工作。但由于对西南苗夷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宣抚工作无从下手。于是,国民政府制定《西南边区民族调查表》,发给西南各省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民族种类、居住区域、人口数目、壮丁数目、生活习惯、过去开化工作情形等。云南省政府接到命令后,按要求认真组织调查,至1941年8月基本完成调查任务②同上。。

1940年,国民政府又组织了两次调查工作。一次是为了解川、康、滇、黔4省土司的变化情况而开展的。实际上,此前国民政府已于1929和1939年两次下令调查边疆“特殊行政组织”,但调查内容未涉及族属和人口。本次调查与前两次调查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对各土司区的民族人口作了统计。不仅要求填报所属县局、土司名称、设置年代、现任土司、辖境面积等常规内容,还要求填写族属、辖区户口、辖区人口(包括户数和男女口数)。本次调查,云南虽向相关县局立即转发了中央命令,让其按规定认真进行调查,但最后还是有部分县局没有上报材料。另一次是专门针对云南傣族的调查。暹罗改国号为泰国后,以大泰族主义相号召,图谋分化和吸引我国西南边疆傣族外附,引起了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注意。但外交部对傣族了解不多,难以及时作出应对,便发函命云南省政府调查辖区傣族情况。调查内容有:种类(水摆夷、汉摆夷、花腰摆夷、白摆夷等)、人口数目、散布区域、与汉人及其他民族的百分比、有无特殊活动倾向等。本次调查自1940年5月开始,至1941年7月结束③同上,第33—38页。。

上述三次调查,都是纯官方的行为。而接下来这次调查,官方吸收了现代学术机构参与,这也是此次调查的一大亮点。1941年,在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陈达教授倡议下,内政部与云南省政府、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云南省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以下简称“示范委员会”),在昆明市和昆明、昆阳、晋宁三县开展“环湖户籍示范工作”,“以利户政之推行与学术之研究”④民国云南通志馆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校,1986年6月,第104页。。调查工作主要由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承担,自1941 年3月1日开始,至1943年6月完成,“得精细详密之表二十”,编成《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⑤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编《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发行,1944年。,为云南“有户政以来最为详尽之普查”⑥以上参见民国云南通志馆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卷三十八“民政三·户政”,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校,1986年6月。。这是当时政学两界合作开展人口问

题调查研究的成功典范,也是西南联大与地方社会互动的典型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调查的四市县中,“昆明县与昆阳县有若干少数民族,以一般情形论,其汉化程度已高,例如汉式房屋及学校等。男子大致汉服汉语,山间的女子尚操本族方言及用本族服装”①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编《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发行,1944年2月,第7页。。面对这一情况,示范委员会决定对少数民族进行单独调查,特别编制了“示范区少数民族家庭表”、“示范区少数民族寄居人口表”用于调查②以上参见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编《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发行,1944年2月,第7页;民国云南通志馆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校,1986年6月,第104页。。

本次调查分“个人统计”和“家庭统计”两类。在“个人统计”中,对各民族男女人口数、年龄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信仰、行业与职务、各年龄段的从业人数等进行调查;在“家庭统计”中,对各民族农主、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和雇农家庭、家长之性别与教育程度、家长之性别与年龄分配、家庭大小分配、家庭大小分配与家庭从业人口数、家长教育程度与家庭儿童数等进行统计③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编《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发行,1944年2月,第48—50页。。调查内容十分详细,可能是民国时期最为精细的民族人口调查统计工作。

在调查的最终成果《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中,示范委员会将少数民族调查统计作为本次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明确指出此举的意义说:“以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组织论,西南各省有些民族与汉人表示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之点,对于将来实行全国人口普查及办理全国户籍及人事登记时,颇有参考的价值。”④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编《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发行,1944年,第47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工作报告”还颇具前瞻性地向内政部等部门建议:户口普查的项目今后“可依国家的需要及技术的增进逐渐增加项目,例如信仰、民族、语言等”⑤同上,第77页。,向国家明确提出了将民族人口统计纳入国家常规户口普查工作之中的重要建议。

三、1944 年的调查工作及《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的编印

在示范委员会的调查工作结束后不久,1944年云南又开展了一次高质量的民族人口调查统计工作,《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就是这次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

1943年10月,云南省政府在民政厅下设立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以下简称“边政委员会”),聘请民族学家江应樑担任主任委员。1944年,该会考虑到民政工作需要对特点各异的“数百种宗族”有所认识,才能“供施教与器使之参考”;尽管云南已对省内少数民族进行过多次调查统计,但获得的数据并不全面和准确,决定组织一次覆盖全省的“边民”调查⑥张邦翰《叙言》,《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1946年11月初版。。

本次调查的大体程序是:边政委员会以1934年“西南苗夷民族调查”中收集到的

53县局的材料为底稿①之所以以1934年而非1938年的调查材料为底稿,说明1938年的调查可能并未认真举行或材料可信度不高。,发给各县局和各区县政督导员分别进行核查补正;待各县局和县政督导员将复核过的数据上报民政厅后,再由边政委员会秘书杨履中②杨履中,生卒年不详,大理宾川人,为著名滇军将领杨如轩之侄。1934年4月前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高中,后入上海光华大学。1936年在沪求学期间,曾担任云南旅沪同乡创办的《滇声》(原名《云南旅沪学会会刊》)杂志主编。之后回滇工作,到云南省民政厅任职,1944年任民政厅边政委员会秘书;1947年被任命为民政厅禁烟督导员,到瑞丽、盈江、梁河、潞西等地禁烟;1979年似乎又被分配到宾川县人民医院工作。他一生除编辑《边民分布册》外,还著有《大同新书》、《晚晴集》、《学习〈伤寒论〉纲要》等,创作了一些诗歌,是民国时期宾川较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汇总整理和编辑出版。汇总整理工作又包括:依据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没有上报数据的县份进行补充;根据1940年10月11日行政院公布的“中央社会部会同教育部及中央研究院拟定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表”统一民族名称等。

由于有民政厅的鼎力支持和专门机构负责,这次调查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收集到的材料比较全面,杨履中将之汇总整理为《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一书,于1946年11月公开出版。该书体例为表册,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县局为纲、所居民族为目,分地名、边民种类、人数、分布概况、占全县人口之百分比、备考6个栏目,分别列出民国云南127属的民族人口情况。下编以民族为纲、所居地域为目,分宗族名称、人口数、分布概况、占全省人口之百分比、备考5个栏目,按人口多少依次胪列云南85个族群的人口及分布情况。根据本次调查,云南共有少数民族2327351人,占全省人口的25%弱③杨履中编《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1946年11月初版。。

这次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加工尽可能做到了当时条件允许下的规范和科学。在数据的采集方面,让各县局和县政督导员分别上报数据,使数据采集有了来自各县局和县政督导员的双重来源保障,同时也使数据有了比照和采择的可能;在数据加工过程中,针对县局与县政督导员上报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一般是弃约数而取确数,同时在备注栏备注舍弃的数据;此外,对于1935年调查“底稿”中没有而需要补充的边民种类,只采纳那些已明确说明分布区域的族群;对于盈江、陇川、潞西、瑞丽四设治局和县政督导员没有上报数据的情况,边政委员会根据江应樑的调查研究成果《云南西部边疆之民族》补充,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可以说,无论从覆盖范围的全面性、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还是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来看,这次调查统计工作都是民国时期云南民族人口统计之大成。正因为此,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学者的较高评价,称之为“近代云南民族人口史上的重要工作”④邹启宇、苗文俊主编《中国人口·云南分册》,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92页。,是当时中国开展民族人口统计“各省中最好的”⑤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1468页。。

另外,在边政委员会的调查工作结束之后,云南又参加了中央组织的三次民族人口调查活动。第一次是1947年内政部为按人口比例确定少数民族省县参议员名额,需要详细统计各省县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制订“某某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调查表”发给各省填报。调查内容涉及县市名称、少数民族名称、人数、合计、全县(市)人口数、少数民族占全县

(市)人口百分比。云南按要求作了上报,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次上报的少数民族人口数为4092104人,占全省人口的44.48%,竟比刚结束的边政委员会的调查多出近76%。第二次也开始于1947年,内政部为汇编全国户口统计,需要对国内民族人口进行调查,制订“民族及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状况调查表”,让云南等省调查上报。调查的内容是:族名、人数、分布地区、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等。云南至次年2月即完成了调查。第三次发生于1948年,重庆绥靖公署为了解川康滇黔边区各民族人口、生活、教育、经济、出产等情况,组织“边区各民族生活状况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族别、人口、面积、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武力概况、归化程度等①以上参见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36页。。是为民国时期云南最后一次民族人口统计工作。

四、民国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至迟在1934年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已正式产生。随后,该项工作获得了初步发展,主要进行了9次民族人口统计工作,尤以1941年和1944年的工作做得最好,取得了《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这样的优秀成果。以1941年示范委员会和1944年边政委员会组织的调查统计活动为代表,民国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来说,都位于全国前列。

对于民国时期的民族人口统计工作,有学者曾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汉族的人口数不大清楚,少数民族人口更无法清楚。现在能够查到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都是中外学者私人估计推算出来的,没有几份官方的统计报告。”②以上参见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1466页。在全国民族人口统计事业普遍落后的情况下,云南民族人口统计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而批评《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为“大汉族主义反动统治者”,“抹煞兄弟民族的平等地位,称之为‘边民’,充分暴露其残酷统治的面貌,尽量削减兄弟民族人口数字”等③云南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制《云南省兄弟民族人口分布初步统计·编例》,1951年7 月20日。,是不科学的,事实上是一种受意识形态严重影响的非学术化的批判,湮没了民国云南民族人口统计的成绩和应有地位。

目前看来,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为当时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之后的民族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如《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由于该书是第一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唯一一部对云南全省民族人口进行调查统计的著作,又因为规范、科学的调查统计工作保证了书中数据的可靠性,所以该书成为新中国建立后民族调查、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第二,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从无到有,并取得了初步发展,这是云南人口事业发展中的突破性进展,在云南人口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三,通过多次民族人口调查统计,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有史以来第一次搞清了本省的民族种类、人口数量和分布区域等基本情况。

第四,从调查统计的程序、数据的采集加工和统计内容等方面来看,云南的民族人口统计工作已基本具备现代人口统计的大致程序和特征,可视为当今民族人口统计工作的雏形。新中国建立后,民族人口调查统计工作成为云南民族工作和人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肇始实在于此。

第五,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视角来看,民族人口调查统计工作是国民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深度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举措。并且,对于对国内少数民族缺乏了解的国民政府来说,这项工作也是其民族国家整合伟大工程中最基本也最迫切的工作。有学者即指出,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南民族的认知依然有限,……要解决西南民族与国家的整合问题,首先还得从认识和承认西南民族及其文化开始”①朱映占《民国时期的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第1页。。而民族人口调查统计就是“认识和承认”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开始。

五、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工作的不足

当然,作为现代民族人口统计的起步工作,民国时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

第一,数据的准确性不够。以做得较好的1944年的统计为例,事实上仍有部分数据是调查者根据民族分布区域之广狭、村落之疏密大小进行估计而来的②杨履中编《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1946年11月初版。。事实上,由于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条件有限等原因,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当不在少数,这无疑会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第二,调查并没有涵盖所有民族地区。即便是覆盖面最广的1944年的民族人口调查,仍有宁江、峨山、顺宁、腾冲、宁洱、盐兴等地区没有上报数据或上报数据不全③同上。。

第三,未对民族种类进行科学识别。统计主要是依靠地方官员进行,由于缺乏民族调查研究的专业训练,他们只是如实上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自称和他称,并没有按照民族语言系统等标准进行科学的民族分类和识别。如,即便1944年的调查者已经意识到进行民族识别的必要性,指责以往的云南地方志书和1936年出版的《云南民政概况》记载的民族种类,“仅系各地边民‘名称’之汇集,其实有不少重复者”④张邦翰《叙言》,《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1946年11月初版。,但这次调查也未进行认真的民族识别,只是根据1940年10月11日行政院公布的《中央社会部会同教育部及中央研究院拟定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表》对民族称谓稍作统一,最后汇总的民族种类达85种之多⑤杨履中编《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1946年11月初版。。

第四,建立在官方民族人口统计之上的人口学研究尚未形成,如对民族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分布、性别、年龄、婚姻家庭、民族、素质等基本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

第五,此期的民族人口统计工作都是应景开展的临时性工作,民族人口统计工作尚未制度化和常规化。

(本文作者分别为云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教授)

The First Book of Ethnic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Yunnan: a Study of the Book of Yunnan Ethnic Distribution

Zhang Li-bo & Zhou Zhisheng, Yun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Book of Yunnan Ethnic Distribution is not only the first book of ethnic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Yunnan, but also the only one. However,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this book was very superfi cial. This paper studies this book’s author, publisher, the sources of data and so 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book is a landmark achieve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China.

The Book of Yunnan Ethnic Distribution; Value and Status; th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Population Statistics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的西南地方族群回应研究”(项目编号:14XMZ08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山地族群社会共生系统形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116102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人口统计边民少数民族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当前经济形势下人口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数据时代下人口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定地区人口统计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秦汉时期残障人口统计制度初探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