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思考

2015-02-12徐淑芳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天水科技人才

徐淑芳(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天水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思考

徐淑芳(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天水创新型企业要发展,必须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法律,优化宏观环境;拓宽创新渠道,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卵化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型;企业;发展;思考

一、天水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现状

(一)研发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截至目前,天水市已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占全省1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26%;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占全省12%;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创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户,其中国家级2户,占全省的25%;全国工程机械协会凿岩机械气动工具分会、西北唯一一家国家级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天水;2013—2014年,企业自主研发并通过省级专家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达147件,占全省总数的61%,有68件被认定为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占全省的55%;14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达到67个,驰著名商标达到87件,天水市被评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2008年天水市制定出台了《天水市工业强市市长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经修改后出台了《天水市工业强市奖励办法》。从奖励办法颁布至今,共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奖励4923万元,其中技术创新奖励金额达3853万元,占所有奖励资金总数的78.3%,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市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全市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数量和建设水平、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科技成果的研发总数、商标和名牌的争创总数均在全省位居前列。

(三)加强了人才引进工作

2013年,全市24户重点企业共计招引人才486名。2014年,天水市工信委对企业岗位需求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汇总和上报,共有11户重点企业争取到15个流转事业编制岗位名额,涉及装备制造、电工电气等技术领域。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有8户工业企业引进到岗急需紧缺人才8人,这些措施有效推进了企业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四)国际化视野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创新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天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天水工业的支柱,总量

占全市工业的一半以上。目前,天水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这种影响力与天水装备制造企业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分不开。

(五)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

“十二五”以来,长城电工以发展为主题,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整体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14年初,长城电工重新调整并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物资集采、外贸市场三个平台,建成电工电器产业园,建设现代制造服务中心,高、中、低压开关设备和元件生产基地,低压电器元件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自动化装置和新能源控制系统的生产基地,母线槽、特种电器生产基地的“一三一五”战略,为长城电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重奖专业技术人员和创新成果

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公司立足企业发展,针对市场需求,在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公司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公司“长城”文字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涌现出了像马炳烈等一大批技术领军人才和科技精英。

二、天水创新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薄弱,研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企业一直未能从思想上把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生存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一些企业还没有感受到压力、挑战和生存危机。近几年,重点培养和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有不到10%的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而其中具备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加以实施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天水市企业虽不断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其数量甚至占到了全省研发总数的50%~60%,但高端产品不多,新产品新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与生产装备仍然比较落后,缺乏自主创新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二)创新人才匮乏,激励制度不完善

目前,天水市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中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很少,这与天水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由于天水属西北不发达地区,员工薪酬待遇普遍不高,企业工作环境较差,加之企业资金不充裕,不能为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金、福利、发展空间以及社会地位,难以满足高尖端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甚至许多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也会因为待遇过低而发生流失企业面临着高尖端人才引不进来和留不住的问题。

(三)宏观环境不宽松,政策法规不健全

一是融资政策助力不足。目前,天水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企业的现有资金在解决了生产用资金以后,已所剩无几,难以满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加之企业几乎无法获得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又很难通过银行贷款获得技术创新资金,资金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和研发热情,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天水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二是鼓励政策力度不大。在省内其他市州,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奖励政策层出不穷,相比之下天水市的鼓励政策要少得多,在省市项目扶持方面,技术创新的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也要远远小于其他类别的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薄弱造成了诸多知识产权纠纷的产生。

(四)创新思维滞后,产学研合作不活跃

在天水,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原本就缺乏积极主动性,再加之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还不够明显,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之间技术合作不活跃,尤其是跨地区间的技术交流活动更是少之又少,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合力还未形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产学研合作没有普遍成为天水企业创新的重要选择。在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中,合作的层次较低,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和管理机制。另外,天水目前还没有一所独立的工业大学,目前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是兰州以及西安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方式较为单一。除此之外,在传统体制影响下,有些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研究开发活动主要不在企业进行,导致科技成果和企业生产经营脱节

造成了科研成果多而被利用率低、获奖科研成果先进而企业产品落后的局面。

(五)创新体系不健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弱

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将直接影响当期的企业赢利状况,尤其是对利润率低、生存艰难的企业来说,内部考核、创新机制的不完善,使许多企业在制定创新战略时存在保守心理。天水工业经济发展落后,落后在技术上;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不足在创新上。从规模上看,天水工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小微企业为辅;从结构上看,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在全省占到了三分之一的份额。由于天水市技术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不健全,缺乏有力的支持措施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求助无门的情况。没有了科技中介机构的帮助,企业获取各类技术创新信息的途径也大大减少,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同时,天水许多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都相对比较落后,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研发精力和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技术上的落后以及政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体系不健全,增加了企业技术创新难度和研发投入。

(六)管理体制陈旧,内部管理落后

企业的创新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制度和管理问题。企业的创新需要有完善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和支持。当前天水大部分企业仍然面临着产权不明晰,制度不完善和管理落后的问题,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治理机制,管理层的风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难以形成多层次的财务管理主体和财务监督主体,没有与创新相匹配的激励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等相关内部制度的保障,致使企业在做大做强、规范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加快天水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一要树立战略思维,把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摆上更加紧要的日程。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跨越。要准确把握各类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战略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做到既要支持骨干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又要鼓励中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亮点齐发、百花齐放的科技创新格局。要准确把握企业科技在创新过程中的战略方向,正确处理企业定位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关系、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的关系,突出优化经济结构、产品质量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

二要遵循科学规律,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围绕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探索企业科技发展进步新模式;围绕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作用,搭建企业科技联合攻关新载体;围绕强化技术创新资金保障,建立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新机制;围绕夯实技术创新基础,形成企业科技人才聚集新局面,增强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力。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转变职能,落实责任。加强监测评估,将考核结果与技术创新扶持政策相挂钩,确保科技项目真正投到有潜力的地方、科技经费真正用到有效益的地方。

(二)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要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培育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要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参与重点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先进技术收购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三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一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四要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

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产学研合作的主体。

(三)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

一要培养企业科技人员增强开拓精神,鼓励其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克服技术依赖心理,增强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二要逐步提高研发费用比例,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扩大创新资金来源渠道,除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创新资金外,一定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类政策信息,通过贷款、争取各级政府财政补助等多种渠道和办法,充实企业创新资金。

(四)加强人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

基于当前天水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企业硬环境的改善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尤其是注重建立适应人才发展的软环境,尽己所能地保障企业创新人才在事业、生活、成长等各方面的满足,在最大限度地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时,吸引外地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增添活力。要尽力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以此来吸引各类创新人才不断加入到企业的发展中。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由企业出资为自己培养创新人才。

(五)完善政策法律,优化宏观环境

一要加强融资助力,改善企业投融资环境。要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加快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多元化的银行组织体系,创造条件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市组建分行或代表处,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要完善担保体系,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引导各类资金参与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加快县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壮大融资担保机构规模,提高担保能力。

二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引导企业创新投入。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对企业在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和激发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三要健全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要对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让企业了解相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通过法规的完善激励创新行为,普及专利知识,提高企业专利意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六)拓宽创新渠道,加强产学研合作

对于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天水工业企业而言,由于受资金和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自主创新水平较低,技术上主要以应用为主,完全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独立地进行研发和创新是不现实的,开展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各自的优势,使知识资本和生产要素形成新的优化组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七)建立科技孵化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要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立科技孵化器是提供公共技术支持的有效措施,企业孵化器通过技术引进,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服务,减轻企业获取技术的费用,提高技术转化率。

一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在星火机床、华天电子、天水电工电器三大园区这些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地区,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研发、试验等服务和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

二要建立创新信息网络系统。政府投资建立为企业服务的社会网络,利用互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的行政政策及法律规定,节省查询成本。与此同时,建立行业性的企业网络,增加企业对外的横向联系与交流,推进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孵化器是各创新主体信息网络的主干,利用其自身的网络关系,联系各种信息分支,扩大信息来源渠道。通过与省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种中介机构等的广泛联系,获取和收集信息并进行信息甄别,建立信息网络资源。通过这一信息网络,促进各种信息在创新主体间的有效传播和利用。·

F27

A

1009-6566(2015)04-0115-04

2015-06-15

徐淑芳(1963—),女,江苏南京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天水科技人才
人才云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天水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