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2015-02-12唐踔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99
唐踔(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唐踔(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妥善处理好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人民主体性与党的领导方向性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处理;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关系,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妥善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是被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历久弥新的科学正确的方法。习近平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1]。摸着石头过河,强调认识来自实践之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哲学思维表达,富有中国智慧,适合中国国情。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拓展,我们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越来越深刻和准确,但是,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也永无止境,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在基层一线、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形成共识。通过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看准了、试验成功了再全面铺开,避免出现无法弥补的颠覆性失误。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并没有过时。所谓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做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政策、举措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顶层设计”有助于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宏观科学把握,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改革全面协调发展。
必须明确和懂得,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有机统一、互相促进的关系。认识和把握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两者辩证统一关系,形成顶层决策和一线探索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善于运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正确地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相得益彰,确保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
处理好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第一,改革要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诚如习近平指出:改革“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2]但是,顶层设计要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完善、慎重,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更不是拍脑袋所为。基层探索要以顶层设计的相关理念来引领,为顶层设计的完善、优化提供更多依据;顶层设计要在分层对接中实现,基层探索要赋予顶层设计思路与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第二,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要勇于开拓,探索规律,“多做少说,务求实效”,“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3]。第三,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要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二、处理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
胆子大、步子稳,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是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运用的一种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就是要统筹考虑、行驶一定要稳,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才能既有闯的劲头,又不会犯根本性、方向性、颠覆性的错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关系的藩篱”[4]。习近平指出,下一步改革将不可避免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牵动既有利益格局变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可能越来越多。现阶段推进改革,必须识得水性、把握大局、稳中求进[5]。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就是既要有排险闯关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胆识,又要有把握规律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的智慧;点上试点胆子要大勇于探索、敢闯敢试,面上推行步子要稳,审慎稳妥、稳扎稳打。
处理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首先,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魄力。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6]。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政治勇气来,不怕担风险,坚定不移地干。其次,要有责任担当。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要突破既得利益,一往无前推进改革,就需要有胆识、有智慧、有担当。不能瞻前顾后,犹豫观望,怕得罪人,更不能各取所需、挑三拣四甚至借改革之名强化局部利益。要改革就会有压力和阻力,包括自我革新的压力和阻力,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承受这些压力和代价。最后,要有扎实细致的改革作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需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步步推进的艰苦过程,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做到“蹄疾而步稳”[7]。
三、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而“‘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只有在坚持正确思维方法的前提下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
一起来,作为改革的指导原则,我们党才能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从本质上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实事求是要求必须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改革的出发点,要立足实际,科学寻找改革的方法论。
解放思想是最根本的解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体制机制弊端,需要思想解放,领导改革开放这一前无古人、世所罕见的伟大事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另一方面,当前的改革,不仅要解放禁锢的头脑,而且要击碎固化的利益。而这同样需要解放思想。因为“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9]。一些人嘴上说思想解放,骨子里怕思想解放;一些部门抽象地赞成思想解放,具体地反对思想解放。在新形势下解放思想,不仅要有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更要有自外于既得利益的政治担当。当然,解放思想又必须以实事求是为目的和准则,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蛮干。“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也不行”[10]。
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首先,要鼓励解放思想,敢试敢闯。习近平指出,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有些改革涉及深层制度因素和复杂利益关系,一时难以在面上推开,要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其次,要树立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境界,克服部门利益掣肘,摆脱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穿透短视思维的迷雾,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涵养“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再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改革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他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11]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扎实工作,一张蓝图抓到底,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揠苗助长。最后,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12]。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机制,使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得到体制机制的保障。
四、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当下中国的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等各领域各方面的全面改革,如果不注重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造成改革的“短板”,就会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成为继续深化改革的阻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但整体推进并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因此在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同时,必须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指出,过去,我们也提出过改革目标,但大多是从具体领域提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这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进和改革。”[13]宏观经济改革要与微观经济改革配套实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应协调推进,这样的改革才能有方向、有动力,才能确保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习近平指出:“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14]
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首先,要整体谋划、配套改革、形成合力。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单兵独进的改革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从改革的系统性出发,各项制度、政策和措施要协同推进,相互配合,防止畸重畸轻、封闭内耗、顾此失彼。其次,要突出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着眼
于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的改革难以奏效而提出的。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重中之重。“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15]。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六个紧紧围绕”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16]。再次,要点面结合。改革中的“点”有主次。抓准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这一“马前卒”疾步快跑,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推动政府“自我革命”;“营改增”渐次铺开,对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形成倒逼。改革中的“面”,并不意味着单兵突进。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改革大局尤为关键[17]。最后,要有序推进改革。“立治有体,施治有序”[18],习近平指出,要做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该中央统一安排的各地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延,该试点的不要面上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先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要避免在时机尚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欲速而不达”[19]。做好从垂直到扁平、从单向到体系、从政策到法治、从治标到治本的改革大文章。
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重大关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贯穿于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对此,习近平在很多场合有着详尽的论述和深刻的理解: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度。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改革不是小打小闹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一种革命,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把握好发展的速度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时不我待,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握好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遵循从易到难、从农村到城市、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不断推进。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成功经验。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改革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稳定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这样的复杂环境,对于我们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20]。习近平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21]这不仅明确指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价值指向,而且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第二,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2]。习近平指出,要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要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三,要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特别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23]。
六、处理好人民主体性与党的领导方向性的关系
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梦想的实践者,是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4]习近平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民群众中蕴涵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25]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兴办乡镇企业、推行村民自治,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举,都不是事先设计好规划好的,而是由基层率先突破的。坚持依靠人民的主体性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方向的根本前提。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保障。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进一步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这一宝贵经验,在党中央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统筹协调、总体推进,始终坚持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统一起来[26]。
处理好坚持依靠人民的主体性原则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方向性原则的关系,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首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决策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向人民群众负责,取信于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其次,要做到改革依靠人民,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问计于民,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最后,改革成果要惠及人民,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问需于民,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使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看到美好的前景,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1]习近平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EB/OL].新华网,2013-01-01.
[2][3][4][5][6][7][9][10][11][12][14][15][18][19][20][21][22][25]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EB/OL].人民日报,2014-7-4.
[16]何建辉.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智慧[J].当代江西,2014 (11).
[17]统筹协调,上下呼应闯险滩[N].人民日报,2013-11-11.
[23][26]韩玉芳,何军.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启示[J].新视野,2014,(6).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D616
A
1009-6566(2015)04-0011-05
2015-06-04
唐 踔(1970—),男,湖南永州人,贺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