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15-02-12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智能型智库一带

钱 津

“一带一路”的构想提出之后,在2013年11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目前,全国各地都对“一带一路”进行了省内规划和推进,其中云南、宁夏、河北等重点省份的规划已经进入到具体项目和细节化推敲的阶段,河南、山东等省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将本省城市纳入规划。本文拟对地方应对这一国家战略的基本共性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能有所裨益。

一、应着力培育高智能人才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内涵十分丰富,国家安排了大批的具体项目。2015年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安排部署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在中央积极的部署下,各地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都希望能够借此东风进一步大力发展本地经济,迎接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到来。问题是,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安排的项目很多,加上地方配套的项目以及地方跟进的项目,那就更多了,如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这些项目是十分重要的,各地必须给予认真考虑。

现时的中国已经步入智能时代,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前期,必须迅速提升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点,无疑需要直接体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之中。就此而言,各地必须要一抓到底、迅速有效地解决一个最为关键的基础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由主要依靠技能型人才向主要依靠智能型人才转变。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其共同点都主要是依靠技能型人才发展的,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缺少智能型人才力量的支撑。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可能再继续延续下去。如果各地仍然延续主要依靠技能型人才发展经济,那很可能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大打折扣。所以,各地备战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首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从今以后,经济的发展必须主要依靠智能型人才。

不论是理工科,还是人文学科,智能型人才都是与技能型人才有所区别的。对于技能型人才,主要强调的是动手能力;而对于智能型人才,则主要强调的是动脑能力。美国所以发达,就是因为美国主要依靠智能型人才挣钱,靠脑挣钱已经是智能时代的最为显著特征[1]。美国的高通公司进入中国,没有多少员工,主要是靠卖专利技术,由于不恰当地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违反市场规则,2015年2月被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处以60多亿元人民币的罚款,这是该公司2013年营业额的8%,该公司没有辩驳,接受了这一处罚。这表明,这一巨额的罚款并没有压垮依靠高智能挣钱的该公司。

眼下的事实表明,在企业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中,中国各地企业的产品中需要更多的创意,才能够获得较多的利润,支撑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们知道,对于未来实现新型工业化,中国制造期待更多“中国智造”。制造与智造,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没有智能型人才的支撑,经济的发展上不了智能化档次;而上不了这个档次,企业产品只能在低价位徘徊,企业收益也就无法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因而,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面对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挑战,为积累更好更强的发展实力,各地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地推动经济转型,由主要依靠技能型人才支撑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智能型人才支撑经济发展转变。

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主要依靠智能型人才发展经济,就需要拥有大批的智能型人才。对于智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的智能型专门人才,各地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包括从国外引进;另一方面更要立足于本省创新高等教育,进行大批量的智能型人才培育。

引进高、精、尖的智能型专门人才,应成为各地具体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一项具体的基础性工作。在引进人才的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创造宽松的社会思想环境。一般地讲,凡是智能型人才,不论哪行哪业,都是张扬思想个性的人。这些人对于社会思想环境的追求更甚于对物质待遇的索取。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社会思想环境更为宽松一些的,对智能型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而,自2015年起,各地要努力创造更为宽松的社会思想环境,以吸引到更多的智能型人才,特别是那些自海外归来的智能型人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已经塑造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的大环境,这是绝对不同以往的新时代,所以,各地完全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更为宽松的吸引智能型人才的社会思想环境。

培育智能型人才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目前阶段,这就要求各地在高等教育领域转变传统理念,推行新的智能教育理念。智能教育不同于网络教育、技能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灌输教育、精英教育等,智能教育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的教学平台和学习工具、以启发大学生的智力和提高用脑能力为主、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自学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2]。践行智能教育,而不再延续传统教育,是中国当前高等教育本体性改革的突破点。只有实施智能教育,才能培育智能型人才,才能为各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长久的动力。

二、必须抓紧地方智库建设

在明确今后主要依靠智能型人才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各地还必须抓紧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智库导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决策咨询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智库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因此,这一文件为各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要求先不要忙于搞具体的应对计划,而是应先将各地的新型智库建立起来,然后依靠智库的工作更好地研究地方如何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安排。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地位和作用,把智库建设作为推进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制,切实加强对智库建设工作的领导。”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智库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项新的要求。中央要抓紧做好国家层面的智库建设,各地相应需要做好地方层面的智库建设。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落实,各地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智库的作用,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各地智库的建设,不能局限于依靠本地既有的研究力量。就现实情况来说,很多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基本上是文科的在职研究生学历,却在有关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上自行其是,能够虚心向自然科学家请教,只愿引进院士和听取院士的意见,不愿向社会科学家请教,更不用说请社会科学专家帮地方做战略研究方面的事情了。在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看来,部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他们的头脑和智慧就足够了。2006年,笔者参加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的“院士专家贵州行”活动,是社会科学专家组成员,具体接触了许多的事项,在考察中提出了各个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在总结那次活动的基本经验时提出,解决地方实际工作中的大问题,必须依靠自然科学的院士与社会科学专家的相结合。现在,国家明确颁发文件,要求推动地方新型智库建设,应该使地方的某些主要领导警醒,不要再延续过去的传统,不要再自以为是,从此以后,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对于地方建设的献计献策作用。将来可以调研分析,肯定是哪里能够请到国家级的研究人员参加地方智库的研究,哪里高度重视地方智库的研究成果,哪里的地方领导虚心向社会科学家学习和请教,哪里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实得就更好,经济社会发展得就更为出色。

地方智库的研究也需要同国家智库一样优化智库研究力量。不论是国家智库,还是地方智库,智库研究力量的最优化,都在于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不论在哪里,都不能以研究人员的年龄划界,更不要以研究人员有无官职划界。应该明确地规定,只要是本地智库研究需要的高智能研究人员,不论其年龄大小,不管是退休的还是没有退休的,都可以得到聘用。不能说凡是退休人员就不能聘用了,更不能说使用退休人员只限于副局级以上的干部。在当今中国各地,智库研究人员中不乏“老三届”(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三届初中生和三届高中生)中的研究精英。进入2015年,这些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大约是62岁,最大的已经是69岁了,他们的年龄实际上都处在黄金老年期。各地都需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地方智库,才能获得具有真知灼见的切合实际的地方智库研究成果。

目前,地方智库的研究,需要首先研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各地的总体战略的研究都要以全球人类的生存已进入智能化时代、中国经济即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015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时代背景,进行全方位高起点的思想整合,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做出系统的分步骤的战略性规划安排,以在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积极地推进本地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总体战略确定之后,各地的智库才可再进行分条分块的具体事务问题的研究,包括工业信息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研究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等等。

三、抓住机遇扩张国内市场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制定,详尽而恢宏,更是给出了具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蓝图。“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中国国内的原丝绸之路沿线,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沟通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其中包括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中亚、西亚、中东欧其他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建立的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他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第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第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两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

对此,各地跟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更加努力地拓展对外贸易、对外合作、对外交流是必然的。只是,更需要深刻地认识到,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各地抓紧扩张国内市场的最好机遇。借此机遇,各地需要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努力放在国内,通过更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

中国有近14亿人口,随着经济的起飞,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的市场,这一市场已经同国际市场连接,是按国家划分的最大的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目前,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力求在中国谋得最好的发展机遇和实惠。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各地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其工作的重心依然不能放在国外市场,而是必须坚持以已成为国际市场组成部分的国内市场为主,切切实实借“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国内市场,依靠国内市场实现本地经济发展容量的大幅度增长。而且,就地方来讲,越是大省,越应以开拓国内市场为主;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越要以首先开拓国内市场为主。国家向外发展,那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各地扩展国内市场,那是对国家战略的最好配合。事实上,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决不允许各地一窝蜂地涌向国外发展,而将国内市场更大更快发展的大好时机让给已经进入中国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可以说,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正确理解应是,以最大化拓展丝绸之路的国际导向,使各地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内需,更好地发展国内市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但是,直至目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还未形成。目前的局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自身脱胎换骨后的发达市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却仍然只能维持多少还有些封闭的落后市场[4]。现时,虽不是行政力量在分割市场,但却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全国市场的统一。可以肯定,只要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存在,改革目标的实现就将是遥遥无期的。为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今后的改革将要力求尽快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面对这样的形势,各地需要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在大力扩展国内市场的进程中,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迅速融入发达或相对发达地区的主流经济圈。这就是讲,在未来的国内市场发展中,要让发达或相对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一同发展,让发达或相对发达地区的资本大量进入欠发达地区,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发达或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比较快地消除各地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更好地发展国内市场创造条件。因而,就目前来讲,各地发展国内市场,主要是要在各自的发展战略区发挥连接作用,取得共同发展的效果。现在,除各自治区外,全国可建五大战略发展区:一是珠江三角洲战略发展区,以广州、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为基点,沿珠江水系北上,连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份,构成促进华南和西南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区。二是长江三角洲战略发展区,以上海、杭州、南京等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为基点,延伸到中部地区,连接安徽、湖北、河南等省,连同山东、福建构成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区。三是陕甘青战略发展区,以西安、兰州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为基点,构成陕西、甘肃、青海三省经济一体化的西北大战略发展区。四是京津廊战略发展区,以北京、天津、廊坊等经济发达和相对发达地区为基点,连接河北、山西两省,构成以首都经济圈为中心的大战略发展区。五是东北三省战略发展区,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为基点,构成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一体化的东北大战略发展区。

总之,各地都应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落实中,积极地在本地所处的战略发展区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以更好地配合国家丝绸之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战略实现。

四、注重与世界文化的连接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将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事项进一步整合升级,也是中国为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建立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2014年4月10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丝绸之路的复兴:对话亚洲领导人”分论坛上,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老挝总理通邢、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东帝汶总理沙纳纳、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俄罗斯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以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进行了同台对话,共同探讨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问题,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面对宏伟蓝图,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各地不能将眼光只盯在大大小小的项目上,尤其是只盯在基础建设项目上。必须认识到,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意义,更多的不在经济方面,而在文化方面,这是要通过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典型运作实例。这也就是说,各地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连接,高度重视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的连接。

世界的进步在于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在于先进文化的支撑[5]。“一带一路”的运作,决不能只是讲经济,尽管经济是基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各地必须从国家战略的实施看到更为深远的和平意义。实际上,通过发展“一带一路”,将全力整合大半个世界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使这些国家在和平文化的主题下构成新的稳定世界的力量。和平文化是当代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文化主题。看到利比亚、叙利亚的战火,看到乌克兰人民的苦难,看到极端组织的残忍暴力,任何一位爱好和平的人都在祈祷,希望这个世界走向和平,远离战争。可以确定无疑地讲,和平文化是当代人类文化的主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能够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起到连接世界和平文化的作用,为世界实现和平发展尽力,那意义远远高于促进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因此,各地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最为重要的是,必须看到以此连接世界和平文化的意义,并依此开展积极的相应工作。这是深层次的要求,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各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定要深刻领会其连接世界和平文化的内涵要求,并自觉执行。

就目前来讲,21世纪是人类走向和平的世纪。和平文化将是世界文化最为核心的内容。连接世界文化,连接世界和平文化,无疑是一个当代的思想高点。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要明确这样的思想高点。具体地讲,就是各地对于“一带一路”的已有建设规划,其中不乏泛泛而谈,缺乏连接世界和平文化的思想高点认识,没有意识到思想创新的重要性,更没有具体地意识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实现与世界和平文化连结的重要性事实上,没有这样的思想高点认识和具体的设想,各地的“一带一路”建设就难以展示恢弘的文化气势和带动经济走向高端发展水平的坚实性。

没有战争,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不消灭战争,就没有人类的明天。虽然自原始社会就存在残酷的战争,但人类的未来必将消灭战争,开创永久的和平时代。尽管至今炮火仍在世界各地弥漫,但是,在自然科学进步的推动下,由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类生活方式转变已为人类告别战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因此,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纵使可以做很多种的选择,但各地努力创建丝绸之路和平文化,必将具有重要的世界性影响和努力实现人类和平的重大现实意义。这是与我国一再强调的和平崛起的发展主基调完全一致的。更直接的现实意义是,这也是中国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将吸引“一带一路”范围内的各国人民来华,形成最丰厚的文化产业收入,满足未来各地长久的最有活力的产业经济发展需要。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初是连接世界先进技术,使中国人民享受到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成就了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6];从今往后要更加重视连接世界和平文化,使中国人民更进一步地享受当代的世界文明,同时,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经济的更进一步强劲发展。

各地必须明确,中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的必要前提和保障。中国已同除印度、不丹外的12个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未划定的中印、中不边界地区现在总体保持稳定安宁。中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率先在周边国家实现。和平的文化融合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有利于中国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

总之,各地都必须认识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单纯性的经济战略,而是总体性的国家战略。国家要求“一带一路”战略一定要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各地对此必须深刻地领会和有效地执行。

[1]钱津.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钱津.中国需要理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社会科学研究,2013,(1).

[3]钱津.直面现实——中国重大经济问题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钱津.中国现实经济求索[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5]钱津.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钱津.感受腾飞——论中国工业化与通货膨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智能型智库一带
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智能型暖气漏水保护器控制系统设计
结合运动摄影智能型秒表先行者Xplova X5评测
微智库
微智库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