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变与常”

2015-02-12张雅君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变与常”

张雅君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中国化过程为轴线,论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权力观——毛泽东的权力观、邓小平的权力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权力观和习近平“以民为本”权力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它们不能被孤立切割来看待,而需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以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最后结论是为人民服务、体系建构和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常”,并且一直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以人为本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张雅君(1989—),女,浙江杭州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4级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依靠人民群众,不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步步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变与常的过程。既有中国共产党坚持权力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本质不改变,也有中共灵活地结合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环境所形成的不同权力观的充实。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助于在新常态新任务的背景下解决中国不同时期的矛盾和问题。历史发展到当前,习近平在治国理念中所体现出来的权力观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这既符合当前国内的新形势,也有利于实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中国化过程为轴线,描述其“变”——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权力观——毛泽东的权力观、邓小平的权力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和习近平“以民为本”权力观的历史进程;认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最后结论是为人民服务、体系建构和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常”,并且一直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

1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及其中国化的过程历来是学界最为重要的热点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因而,学者们普遍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无产阶级的权力观①(江道源,林志强,1993),无产阶级执政必须掌握政权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核心话语②(丁永刚,2007)。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国家权力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阶级统治的权力,另一种是管理(治理)的社会的权力③(周尚文,2008)。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来源与目的、价值追求、权力的运行和实施机制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研究④⑤(李海新,2005;江道源,林志强,1993)。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步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也随之中国化,学界对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权力观、邓小平权力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的学者通过研究毛泽东权力观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主要内容,并总结其对权力民主的探索⑥(陈志刚,2013)。也有的学者从政府权力运行的角度,分析了毛泽东政府权力观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颜佳华,李红波,2008)。对于邓小平权力观的研究,学者们认为,“领导就是服务”是其最集中的概括,领导不是自封的,而是人们给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作用⑦⑧(朱丽杰,2004;林庭芳,云晓芬,200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强调权力的人民性和共产党领导的一致性,对于党的领导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选择权力客体和使用权力⑨(余章华,200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还强调每个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执政为民的权力观,才能从根本上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⑩(朱坚强,2003)。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治国理念中权力观的最新论述又将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有的学者从习近平重要论述中权力观的基本内涵出发,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树立和践行以民为本的权力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田芝健,2014)。

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研究成果丰富而显著,对其中国化取得的成果有着深入的研究,对于认识和理解权力观的中国实践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对特定时期特定权力观的研究并非是一种绝对的好现象,这是过分注重单一权力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历史延续的一种特意切割,是一种以点带面或者点点比较的研究,对于从整体上研究权力观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理论渊源具有一定的弊端。因此,本文就是在整体论和历史观的思想指导下,以历史发展和实践为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定为“常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不同权力观的“变量”,试论证只有抓住在历史进程中的“变”与“常”,才能从中国社会的实际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权力观。

2变: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并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本国国情,根据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通过“中国化”的过程,形成具有本土特点和时代性的中国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主要经历了毛泽东权力观、邓小平权力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和当前习近平重要论述中的权力观。以下是对各个权力观的描述,以描述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动态进程。

2.1毛泽东权力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毛泽东在形成权力观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传统中民本主义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影响。但是,毛泽东在1920年受到俄国革命和本国国内革命战争的深刻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权力观。

坚持人民主体权利主体地位是毛泽东权力观的核心思想。他认为,一切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后来就成了中国宪法中的一部分。毛泽东始终“把谋求下层民众的解放和幸福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政治活动的基本目标,始终把为广大下层人民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作为根本历史任务。”毛泽东权力观在分析政治权力根本来源的问题上,十分重视经济因素对于政治的影响,强调经济基础是保障政治权力的前提条件。同时,在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的大局下,认为“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政治权力的直接来源。在分析权力消亡的问题上,毛泽东权力观坚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权力的消亡和强化。因为权力具有两重性,不能一味地强调其增强或者抑制。毛泽东认为,政治权力的消亡是必然趋势。但是,他也强调只有满足一定的历史条件时,权力才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总而言之,毛泽东权力观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第一次实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继承和发展。

2.2邓小平权力观:掌权为公,当官为民

邓小平的权力观被有的学者总结为“一个核心,五个理论观点”。“一个核心”指的是“掌权为公,当官为民”。“五个理论观点”是指“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观”、“权力需要监督制约观”、“权力改革观”、“执政安全观”、“领导就是服务观”等基本理论观点。

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之后,“责任”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共产党人所担负的重任。但是,在向新形势转变过程中,一些党员却犯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面临着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因而邓小平权力观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共党员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观”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主体就始终只是价值客体,党始终只具有工具价值。”中国共产党一直而且永远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而不是相反。这关系到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群关系的正确对待。“权力需要监督制约”的观点强调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内监督,二是群众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这三种监督方式也形成制度化体制。“权力改革观”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教育体制等一系列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从经济体制开始改革的,在这个过程中,突出的就是“简政放权”,实现民主,发挥各方面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安全观”是从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出发,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以及通过有秩序、有步骤的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执政的稳定。“领导就是服务观”强调的是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权力服务群众的观念。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阶段新形势下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为民的权力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行使权力的简单概括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行使权力的重点所在,“就是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信民之念,多办利民之事,善谋聚民之力,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以提升党的凝聚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是对邓小平权力观的继承和发展。在对于执政条件新变化的认识上,为民执政的权力观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任务是让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权力属性的认识上,执政为民的权力观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权力腐败成因的认识上,执政为民的权力观认为党内出现腐败现象不仅有历史、文化、机制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也有环境的、人心的原因;在对权力标准的认识上,执政为民的权力观强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和权力为民的观点。

2.4习近平权力观:以民为本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习近平关于权力观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民为本的权力观的基本框架,这包括“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监、权为民造福”等几个方面。通过初步探索习近平以民为本权力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加深对此理解,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指导。

权为民所有是强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明确规定的。这既是尊重人民的主体作用,规范党和政府的执政行为,也是激发执政党探索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有效形式的潜力;权为民所赋,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力来自人民。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并不是无所顾忌地随心所欲,而是通过特定的法定机构或者法定机制来专门形式的。这就要求必须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干部任免制度,通过法定授权来防止权力异化;权为民所用,就是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和特权思维;权为民所监,既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也要求健全和完善相关监督约束制度,此外,还要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监督权;权为民造福强调执政党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国家权力的根本目的,也是以民为本权力观的根本价值所在。

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掌权为公,当官为民”,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再到当前习近平重要论述中以民为本的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不同时期国情的权力观,为解决不同的现实需求提供了思想武器。

3常: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坚持与恒远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实际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成果。中国共产党不同的权力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宣传自身的治国理念,并且形成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

3.1“以人为本”:权力观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但是不同时期的权力观都是把人民放在首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核心思想。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人民是权力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利益。中国共产党最根本和最崇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保持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

3.2体系建构:权力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伴随着特定时期的特定任务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权力观是可以被孤立地看待,而是需要把特定阶段的权力观放在历史发展的这条长线中观察的。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权力观的来源与走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越来越多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治国治党治官、服务群众的理念。从最早的毛泽东提出一切权力应该属于人民,把群众运动与国家权力联系起来,到邓小平提出“掌权为公,当官为民”,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历史转折点上,面对市场化的冲击提出了对执政党的要求和任务,再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提出,最后到当前“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监、权为民造福”,这些不是断裂单一的,而是一脉相承的。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这个不断发展着的整体对已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同时期的权力观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也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3.3党的领导: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牢牢把握“八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强化国家权力,这个权力必须由共产党领导,党要领导好国家政权,用好政治权力。”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性是一致的,人民赋权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而执政,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体两面,不容切割。

4余论

变是指发展与进步,常是指恒远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真正科学的权力观,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进程中,选择、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这是一条漫长的“变与常”之路。虽然每个时期的权力观有所不同,有各自的着重点和特殊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要求,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在当前,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以民为本的权力观正是应对当前国内复杂问题和反腐艰巨任务的重要思想武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保证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 江道源,林志强.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简论[J]. 宁夏社会科学, 1993(4): 75-80.

② 丁永刚. 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5): 65-68.

③ 周尚文. 马克思主义国家权力观与当代中国[J]. 科学社会主义, 2008(1): 37-41.

④ 李海新. 权力观比较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构建[J]. 江汉论坛, 2005(12): 42-44.

⑤ 江道源,林志强.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简论[J]. 宁夏社会科学, 1993(4): 75-80.

式中:cF为折减后的总黏聚力;φF为折减后的内摩擦角;kF为折减后的DP5总黏聚力;αF为折减后的DP5内摩擦角;Ftrial为折减系数。

⑥ 陈志刚. 毛泽东的权力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6): 43-49.

⑦ 朱丽杰. 邓小平的权力观[J]. 科学社会主义, 2004(4): 32-34.

⑧ 林庭芳,云晓芬. 论邓小平的权力观[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4): 94-97.

⑨ 余章华.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3(2): 21-23.

⑩ 朱坚强. “三个代表”与执政为民的权力观[J]. 江海学刊, 2003(4): 12-17.

【参考文献】

[1][5] 江道源,林志强.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简论[J]. 宁夏社会科学, 1993(4): 75-80.

[2] 丁永刚. 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5): 65-68.

[3] 周尚文. 马克思主义国家权力观与当代中国[J]. 科学社会主义, 2008(1): 37-41.

[4] 李海新. 权力观比较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构建[J]. 江汉论坛, 2005(12): 42-44.

[6] 陈志刚. 毛泽东的权力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6): 43-49.

[7] 朱丽杰. 邓小平的权力观[J]. 科学社会主义, 2004(4): 32-34.

[8] 林庭芳,云晓芬. 论邓小平的权力观[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4): 94-97.

[9] 余章华.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权力观[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3(2): 21-23.

[10][15] 朱坚强. “三个代表”与执政为民的权力观[J]. 江海学刊, 2003(4): 12-17.

[11][16] 田芝健. 树立和践行以民为本的权力观——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权力观的重要论述[J]. 江苏社会科学, 2014(1): 1-5.

[12] 张继良. 孙中山与毛泽东的人民权力观之比较[J]. 河北学刊, 2004(3): 195-198.

[13][14][17] 平文艺,苏曼丽. 邓小平权力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4(5): 22-26.

(责任编辑金瑛)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