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

2015-02-12

天津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馆员个性化图书馆

张 君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天津 30038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使图书馆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提高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效率,使读者在图书馆能够得到更便捷和周到的服务。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直接推动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建设,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运行方式和工作环境,使传统图书馆逐步迈进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带来了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图书馆的重点工作。

1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 2.0的发展和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05年在基于Web,2.0的基础上,Michael Casey提出了Lib,2.0的概念,他认为 Lib,2.0的核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操作运营的方法,一个把改变整合到图书馆运作的各个层面的架构,而这些改变会运用到一些Web,2.0的技术。2006年我国引入这一观点,并在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学者们认为 Lib,2.0是把Web,2.0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业务工作中,以为读者提供其所需信息为服务宗旨,读者可以借助图书馆先进的系统、网站、电子邮箱、QQ、微信等获取文献信息,图书馆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获取读者反馈,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透明。

高校图书馆如能实施 Web,2.0的创新理念,以“读者第一”为中心,在服务中采用新技术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当中,实时关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加服务内容和手段,主动服务并挖掘读者的潜在信息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供读者多项选择,扩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群体,则可以极大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

2.1 对图书馆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影响下,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认真思考如何从原有的传统借阅服务模式逐步转化为以读者为核心的新型服务模式。在新形势下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如到馆率、借阅次数、流通率等都将面临挑战与变革。如借阅次数的问题,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年借阅次数在逐年下降,其原因在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出具体的分析。

在 Lib,2.0时代,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等一系列新兴的服务理念被广泛采用。如上海交大图书馆的IC2服务,将原来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转变为走出图书馆深入院系当中为读者服务。

2.2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

为适应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带来的冲击,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不仅要精通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还应至少精通一门其他学科知识,使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水平。除此之外,图书馆员还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简单的维护技能,并掌握和通晓一门外语。

除了馆员自身的努力和学习之外,图书馆还应为馆员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如图书馆业务技能培训(数字资源、电子数据库、计算机检索、信息咨询等)、读者服务培训(与读者的沟通技能、处理矛盾的技能等)、IT技能培训(网络技能培训、软件的使用技巧、信息技术的培训等)、员工发展培训(团队合作、时间管理、执行力、决策力、写作技能等)等。馆员培训应形成一种制度在高校图书馆中实施,这样才能使馆员的素质全面提升,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已成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重心,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及时收集用户需求,了解阅读习惯,利用先进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将传统的流通、阅览、咨询等服务发展为联机互动的检索、浏览、参考咨询、网上预约借书、网上续借、网上书刊订购和疑难问题解答等自助服务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

同时,图书馆还应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办讲座、有奖征文、读书节、报告会等来增强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促进知识的交流,掌握用户的个性需求,激发馆员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要有针对性、可定制性、主动性和智能性。以用户为中心是个性化服务的根本,所有的服务要以此为前提,允许用户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员要依据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来调整服务内容,主动将用户的需求及时传递给用户。对于特殊用户,图书馆员还应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为其服务,如一些用户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到图书馆内亲自查找文献,馆员应主动为这些用户查找资料并进行深层次加工,将所提炼出的有价值的文献通过邮箱、QQ、微信等方式发送给用户。

3 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宣传,提升用户使用能力

3.1 提高文献检索课质量,提升用户检索能力

文献检索课是高校传统的学习课程,一些高校把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一些作为学生的选修课,授课任务一般由图书馆馆员或者信息管理系教师承担。高校自从开设文献检索课,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到利用网络技术的联机检索的变革。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从授课内容到模式都由任课教师制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参与其中,这样做虽然能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统一性,但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式的学习需求。在Web,2.0时代,个性化教学逐步走进课堂。文献检索课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在选课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层次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从而使学生的检索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因人施教。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利用文献检索课宣传 Lib,2.0的理念、技术和服务等知识,通过改进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 Lib,2.0的认识度,让学生有兴趣利用图书馆,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

3.2 加强信息技术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下,高校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用户在选择文献时不可避免被众多网络文献信息资料所包围,如何帮助用户从这些浩瀚的资料中,既省时又省力地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文献是图书馆馆员现阶段重点的工作之一。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工作,选择适合用户需求的信息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信息服务的力度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服务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服务之一就是全面实施信息技术服务,对其进行宣传和推广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和推动 Lib,2.0服务与使用的宣传,通过图书馆网站、电子邮箱、微博、QQ、微信等途径向用户推送信息服务,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根据用户的需求举办相对应的讲座,宣传和推广 Lib,2.0技术和使用方法、图书馆特色服务和特色资源等。

4 结 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必须转变服务观念,重新定位,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此为目标制定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模式应根据读者的需求逐步改进,最终实现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1]杨锦.Web 2.0环境下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1.

[2]申理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3(28):255-256.

[3]李娟,王军.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3):76-77.

[4]孙启智.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特征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13):88-90.

[5]陈韶玲,骆伊丽.现代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3(1):4-9.

猜你喜欢

馆员个性化图书馆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