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发展与经济特区的机遇和挑战
2015-02-12孙久文彭芳梅姚鹏
孙久文 彭芳梅 姚鹏
自贸区发展与经济特区的机遇和挑战
孙久文彭芳梅姚鹏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通过改革,带动和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下深圳经济改革的红利就是通过自贸区寻找特区的改革红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中国经济形成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将扩大国内开放倒逼“改革”,促进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应当用足用好经济特区与自贸区的开放政策,以自贸区的开放政策促进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以自贸区的宽松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投机构和创业载体,以自贸区的特色克服发展的短板,加快与自贸区建设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上的突破。
自贸区;深圳经济特区;机遇;挑战
2015年4月21日,天津、广东和福建三地举行了自贸区挂牌仪式,第二批自贸区终于尘埃落定,与上海自贸区一起,形成我国由南到北四大自贸区的“连点成线”。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之时,我们面临的局面是:自贸区将给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特区在新时期寻找改革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稳定持续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013年之后,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贸易总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2014年,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3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达到10个,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以上的港口数量共11个,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大港口中,中国占据8席。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这些成果,是改革开放大战略的必然结果,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在这其中起到了带动和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作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们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引进外资,打开出口的渠道,实行“两头在外”的加工生产方式,以大进大出的形式建立世界工厂,并且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当时深圳经济特区是走在最前面的,也是国家引进外资和技术的主要窗口之一。资料显示,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80年的21419万美元提高到1992年的486147万美元,增长了22倍,这一增长速度堪称“奇迹”。
经济特区的改革红利,是在不断改革与向前发展中获得的。深圳经济特区到20世纪90年代末,单纯靠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处于末端,发展受制于人,增长的动力不足。所以,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深圳“二次创业”,使深圳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超过50%,一批具有根植性的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深圳是受益于改革红利最大的城市之一。
深圳经济特区经过35年的发展,其经济规模和人均产值方面都已经位列全国各城市前茅。然而,深圳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面临着发展的新问题。转型发展、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发展的服务化,是深圳经济特区的未来方向。新常态下经济特区如何寻找改革红利?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通过自贸区寻找特区的改革红利。
虽然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深圳也是国家最大的对外贸易城市之一。但是,我国目前主要是货物贸易,服务业在全球缺乏竞争力,贸易持续多年逆差,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仅为10.8%,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6%。我国在专利服务、保险服务和运输服务等方面还不具有优势,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和商业服务的优势地位也不是很明显。我们都知道,发展服务业需要更加开放的体制保障,建立自贸区,以开放倒逼改革,是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继续高速发展、确立发展优势领域的必要前提。
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多边贸易的弊端、双边自由贸易的手段、国际高标准贸易新规则等等,都在挤压我们的国际贸易空间。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和多边服务业贸易协定(PSA)等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以及由此可能形成的一系列的贸易协定,将使发展中国家面临边缘化的危险。这些对我国来说将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如果没有更开放的体制机制,就无法应对这些挑战。特别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还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不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较低,然而工资水平的上升使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开放中寻找改革红利,是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深圳(前海)作为整个广东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深圳经济特区再一次站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
二、自贸区设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差别很大的概念。其中一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FTA(FreeTradeArea),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自由贸易区,比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韩自由贸易区等等,这类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由两个或多个经济体组成,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自贸区所涵盖的范围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所有成员的全部关税领土。另一个概念是自由贸易园区FTZ(FreeTradeZone),按照《京都公约》的解释:自由贸易园区是指某一国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并且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我们这里谈到的国家设立的自由贸易区,是指后者,即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世纪至16世纪的萌芽阶段,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可以称为自由贸易园区的雏形。第二阶段是17世纪至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所建立的自由贸易园区逐渐突破传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束缚,在功能、运营方式上走向多样化,出现了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甚至旅游业等综合经营,例如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发展了大量的出口加工区。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中期以来的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功能不断拓展到加工、贸易、物流、仓储、工业生产和科技开发等领域,从具有单一功能,以转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初级水平,向具有多种功能,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高级水平迈进。
我国设立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机遇是:
第一,自贸区的建设使中国经济形成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1978年从深圳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以对外开放的发展方式来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国当时僵化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在沿海地区形成了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增长极。自贸区建设的目的,是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有效分离和有机结合,使中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
第二,自贸区的建设将扩大国内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目前,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使改革的动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做得非常大,但是市场改革不彻底,经济结构失衡日益严重。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所探索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方向,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市场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重新激发改革的动力。
第三,自贸区的建设将促进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自贸区对所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拉动城市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娱乐、信息和商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沿海带动内地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定下来的基本发展理念。小平同志当年视察深圳时就提出:首先发展沿海地区,内地支持沿海的发展,这是一个大局;沿海发展起来之后,沿海地区支援内地的发展,也是一个大局。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的区域和宏观经济意义,就是要通过自由贸易区的辐射机制,对腹地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设立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挑战是:
自贸区面临的金融改革的难题,如何控制资本在自贸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之间的流动将是最大的挑战。如果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自贸区与其他地区利率和汇率不同,将造成贸易扭曲和套利交易。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来管理在自贸区的金融是重大挑战。自贸区还面临负面清单管理的难题,负面清单基本明确了“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管理原则,但是在自贸区重点发展领域,如金融、电信、文化等服务业,市场开放中的负面清单管理难度依然很大。同时,有关部门的监管思路面临转变,监管能力亟待提高。目前我国对特殊监管区域仍然实行的是“境内关内”政策,而自贸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在自贸区域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如何在发展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既能让自贸区健康运行,又不对自贸区以外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是有关监管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自贸区促进特区经济实现再次腾飞
2008年金融爆发后,美国推出了TPP、TTIP和PSA等机制,通过设定高规格的技术标准、电子产品规格及环保指标,重塑有利于美欧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进而影响世界经济规则。而这些规则总体上比较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使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因无法高尺度开放国内市场而无法加入,以至于在新规则的制定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这些新规则取得实质性进展,将会大大增加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成本,对中国经济带来强大的挤出效应。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的增长预期,就应该以更大的勇气接受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加大对外开放水平,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从而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基本规律是以开放促改革。然而,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内需不足和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多年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以此吸引大量外资,从而增加我国产品的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超越发展,但是从出口的产品类型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产品占有较大比重,产品的技术含量总体偏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以低端要素加入全球价值链的红利已经透支。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优势逐渐超越我国,国际资本在向更低成本区域转移,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升级。自2005年以来,我国设立了一系列试验区,包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金融改革试验区、产业转移试验区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这些试验区的设立将对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引进外资、发展外贸、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管理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然而,经过35年的发展,特区的政策优势已经使用殆尽,特区政策的普遍化,使“特区不特”的问题摆在深圳经济特区面前。那么,深圳经济特区如何发挥优势,通过自贸区与经济特区的联动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进一步发挥深圳的区位优势。深圳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东临大鹏湾,西临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接壤,是珠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之一,是珠三角和内地进入香港的门户和桥头堡,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陆海空口岸的城市,拥有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自贸区所在的前海,紧邻香港,地理位置更好,优势更加明显。
第二,重点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特区的创新优势。深圳经济增长显示了特有的规律和特征,从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到制造业,到高技术产业再到新兴产业的结构转换,显示了经济增长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深圳的创新实力、优势是在改革开放35年以来的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力。发挥自贸区的优势就是从创新的视角,结合深圳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的规律,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第三,进一步拓展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结构优势。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深圳逐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深圳产业已从过去以贸易、房地产和加工产业为主发展到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为支柱产业,2013年深圳市GDP达14500.23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2014年,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5173.49亿元,增长11.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自贸区的发展,可以进一步补足深圳发展中具有导向性的高端服务业,进而形成特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第四,有效发挥常年积累的根植性企业优势。企业的根植性,指企业扎根、融合于一定地域、地缘系统的状态与程度特征。根植性强有助于减少企业在成本、周期性景气等因素变化时的“漂移”倾向。制度创新是深圳发展的灵魂,是创造人间奇迹的源泉,35年来深圳进行了一系列敢为人知的创新实践,为吸引企业入驻深圳和企业将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深圳的制度环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来这里发展,为深圳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第五,加快完善经济特区的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经过30多年的实践,深圳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深圳也是较早尝试建立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城市,并取得了成效,在制定的特区法规和政府规章中,有关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经济立法占70%,其中一半以上属于先行一步或有重大突破的内容,深圳的法制体系比较健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外商的各项合法权益均可得到保障。自贸区的设立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范围,负面清单管理倒逼市场和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设立自贸区是促进特区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动力。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在经济特区与自贸区的联动发展上。
四、深圳经济特区加快与自贸区联动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用足用好经济特区与自贸区的开放政策。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打开一个窗口,推动国内的改革开放,“特”就“特”在政策上。在特定的区域里引进外资,然后加工、出口,增加我们国家的外汇收入,再用外汇收入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深圳依此实现了高速增长并在之后成功转型。自贸区的建立是为了适应“新常态”背景下进行的体制创新,是高水平的开放、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标准的改革,是中国主动适应全球化的举措。自贸区的着力点是消除贸易壁垒。如果经济特区是“请进来”,自贸区就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在更加开放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自贸区设立后的工作重心,向投资领域、金融领域、政府职能转变、新兴业态培育等核心议题上加速转变,深圳有基础也有经验自如地运用特区和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加快自身的发展。
第二,以自贸区的开放政策促进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拥有的创新实力、能力,是国内其他城市、甚至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区都望尘莫及的。在华为、中兴、腾讯等龙头企业的高速发展引领下,有志于创业、具备创新意识、拥有技术和信息优势的行业内众多人才来说,他们更容易在深圳创建自己的公司,以更敏锐的嗅觉捕捉行业内创新的空间,以更专业的实力成就行业内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有了产业基础,有了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跨越、超越创新的能力。自贸区的设立使我们具备了与香港新加坡等同的发展环境,可以进一步助力我们的企业发展。
第三,以自贸区的宽松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投机构和创业载体。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自创立之初就有创业的基因。深圳向来重视对创新的投入。创新不仅需要市场“无形之手”的牵引,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力推进。深圳市政府近年来对基础研究领域、创新载体、创新体系的建设方面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如2014年国家、省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累计1094家,约为2008年的5倍。新引进14个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韩国SK电讯生命健康研发中心、中科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建的脑科学研究所等落户深圳。在自贸区宽松的环境下,将会有更多的创投资金涌入深圳,加快创业的步伐。
第四,以自贸区的特色克服发展的短板。在转型发展中避免“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是深圳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前深圳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是0∶43.5∶56.5。许多以前的工业区通过城市更新改造成为诸如文化创意园、软件基地、软件小镇等。南山、福田区改造后的园区企业入驻率较高,到80%以上,而龙岗、宝安等地的新园区企业入驻率,或者说未来改造成的企业入驻率就并非前景一片光明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由二产向三产转型,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究竟如何最有效地转型?香港的今天是深圳明天应当拥有的模式吗?这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自贸区的设立可以使引进企业的路径更宽,发展服务业的体制环境更优越。
第五,深圳加快与自贸区建设发展需要有政策上的突破。首先,把自贸区的开放和管理政策扩展到整个特区的企业,是当务之急。目前上海正在尝试把自贸区的政策扩展到整个浦东新区,这对深圳是一个促进。引进上海经验,加快自身发展。其次,要进行综合创新,促进贸易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等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全方位的自由流动,与香港深度对接、融合,向自由港方向发展,最大化放大自贸区的功能。再次,进一步推进深港经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两地政府的作用,依托现有的合作基础,不断深化合作目标,灵活选择合作模式,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深港两地生活的进一步融合,努力在深港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参考文献:
互利共赢。最后通过运用自贸区的政策,努力实现对外贸易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优化贸易主体结构,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地大企业、大公司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对软件、动漫、传媒、文化等产品出口扶持力度。
[1]Fujita,M.,Krugman,P.,&AnthonyJ.Venables. TheSpaticalEconomy:Cities,Regions,and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MA:MITPress,1999.
[2]JavadAbedini.TheGreaterArabFreeTrade Area(GAFTA):AnEstimationofItsTradeEffects[J]. JournalofEconomicIntegration23,(4).December 2008:848~872.
[3]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6、453~457.
[4]陈爱贞,刘志彪.自贸区: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J].学术月刊,2014,(1).
[5]陈继勇,梁柱.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新进展[J].经济评论,2011,(6).
[6]孙久文,原倩.我国区域政策的“泛化”、困境摆脱及其新方位找寻[J].改革,2014,(4).
[7]孙久文.我国区域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及其未来变化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3,(2).
[8][日]藤田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英]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M].梁琦,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15.
[9]杨帆.上海自贸区意义究竟何在[J].南方经济,2014,(4).
[10]姚鹏,孙久文.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收入空间效应——基于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经验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2).
[11]叶红玉.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新经济,2014,(8).
[12]张可云.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J].区域经济评论,2015,(2).
责任编辑:周修琦
F127.9
A
1673-5706(2015)04-0021-05
2015-07-24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彭芳梅,深圳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姚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