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与李大钊思想的起源
——《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读后

2015-02-12徐行

天津法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北洋李大钊学堂

徐行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学院,天津 300071)

·李大钊研究·

天津与李大钊思想的起源
——《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读后

徐行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学院,天津 300071)

《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以李大钊在津求学及社会活动为中心,对李大钊法治和社会思想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和法制现代化理论,对于增强公众宪法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以及研究中共早期成立史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均有一定启发意义。

李大钊;北洋法政学堂;史料考证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1]”这是对李大钊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研究李大钊政治和社会思想的早期渊源,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通过作者翔实的考证得出结论,李大钊的早期政治和法律思想,来源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天津奠定了他未来政治和社会思想的基础。作者这一重要观点系李大钊研究的最新成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人初读后,发现该书有三大特色:

其一,史论结合,以史带论,把一个人与一所学校联系起来研究。

《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把李大钊早年成长经历与北洋法政学堂联系起来,作为全书研究的主要线索与核心。作者认为,北洋法政学堂是李大钊成长的摇篮,为他提供了系统的政治和法律理论知识,使他形成了民主、法治和宽容的基本政治思想,接触到了早期的社会主义和政党活动。全书共分六章,前3章主要是介绍李大钊母校北洋法政学堂(后称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的发展历史,后三章主要是介绍李大钊在该校的主要政治活动及法治思想。作者认为,作为清末民初最负盛名的政法财经大学,北洋法政学堂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政法、财经类专门人才,也造就出李大钊、潘云超、童冠贤等诸多的革命领袖,是北方进步政治运动的摇篮。学堂培养了李大钊,使之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军者和指导者,李大钊反过来又推动了学堂和中国民主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其二,该书搜集引用了大量新史料,并通过认真考证有新的发现。

以往史学界侧重于李大钊五四和建党前后的史料搜集,对李大钊在津活动的早期资料重视不足,一些重要史料迄今未引起学者的注意。刘国有副教授所任教的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现名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原系北洋法政学堂延续而来,故其对该校的历史掌故比较熟悉,且长期埋首于图书馆和“故纸堆”,搜集到不少新鲜史料,补充了李大钊研究的不足。如1908年7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发了“法政学堂”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名为《法政学堂试题照录》,但并未点明是哪所法政学堂,而当时京津周边地区设有北洋法政学堂、直隶法政学堂、京师法政学堂和京师法律学堂四家成规模的法政学堂。到底是哪一家的期末试卷呢?固然,《大公报》坐落天津,如无特别声明,该堂应设在天津本埠。但就此断其为北洋法政学堂,恐有武断之嫌。细读该书可以发现,《大公报》刊发的试题中带有预科各科试卷,这就排除了其余三所学堂的可能性,因为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北洋法政学堂是当时唯一设有三年制预科的法政学堂,其余学堂只有半年制预科,没有学年考试,作者就此断定该试题为北洋法政学堂期末考试试卷。作者还结合李大钊其他史料,特别是天津档案馆收藏的《北洋法政学堂同学录》1909年版(李大钊正是1908年7月预科一年级结业同学中的一员),考证出该试卷的预科试题就是李大钊预科第一学年结束时的期末考题,这可以说是李大钊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

作者进一步指出该卷不仅反映了法政学堂早期办学的重要倾向,也为揭示李大钊政治思想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作者研究了该卷的国文考试共有5道论述题,其中2道均选自严复翻译的英国学者约翰·穆勒的《论自由》,其一为“问群己界限,近人以幺匿拓都诠说,何就其义推而衍之”,就是论述个人(幺匿)与集体(拓都)之间权利划分的原则。其二为“问民政组合有时公群太半之豪暴无异专制之一人,然乎否乎?[2]”这是《论自由·引论》中的一段话的结尾,意思是说只要有集权的地方,无论是集于君主一人,还是集于民主的多数,都应该有所限制。否则,多数就可能挟持少数,造成专制。这是一种有限的民主,即宪政的民主论,这就在李大钊年轻的头脑中播下了宪政和自由的种子,为其多次参与制宪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此外,作者查阅考证了天津档案馆所藏的李大钊在校时法政学堂编纂的三份毕业同学录,既有李大钊毕业时的同学录,也有潘云超等绅班毕业同学录,还有凌钺等别科毕业同学录,每次编纂时皆收录了全部在校生联系方式。李大钊本人就有三次不同的登录记载。1909年暑期,李大钊在英文甲班,用名李钊,字铁尘,20岁。1911年李大钊已升入预科英文一班,字严明,原字寿昌,22岁。到他1913年毕业时,又改字寿昌。还有资料说明他亦曾改字龟年。这说明李大钊在校时不仅曾改名,还多次改字。同学录中还记载了他很多同学的信息,如白坚武、郁嶷、秦广礼等,这些人都曾与李大钊交往密切。于树德、安体诚、童冠贤、弓仲韬也名列其中,这些都是李大钊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可惜,过去的研究者对此不加重视,所有的史料汇编都未曾收录。《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不仅收录了该同学录的不少资料,还做了自己的分析评判,这是本书对李大钊研究的另一贡献。

其三,该书透过历史背景,准确把握“散乱”史料,结论合理可信。

由于多种原因,今天的读者对民国,特别是北京政府时代已经很隔膜,因此李大钊的一些活动显得凌乱混杂,难以把握。《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注意准确把握历史背景,把这些各自孤立、似显凌乱的资料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得出了切合实际的结论。如1922年夏,李大钊曾参加宪法学会,虽然有学者在1950年代即已发现该会会员录,但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1984年张静如主持编纂李大钊史料时,只收录了会员录的一小部分,不少人名没有收入[3]。其实,该会是李大钊推动制宪民主化、社会化的努力的一部分,也是他与法政学堂校友长期合作、互相影响的印证。会员有不少是他的老熟人,既有北大教授高一涵、陈启修,也有新成立的S.Y.(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吴南如,社会主义研究会成员何恩枢等;更多的是则是国会议员,包括与李大钊关系密切的韬园系议员。其中不少是法政校友,很多人还参加过他早年组织的北洋法政学会,发起人邓毓怡即为李大钊在津求学时的斋务长。因此,作者认为这一史料是可信的。李大钊参与该会活动,是其当时奔走于吴佩孚、孙中山、孙洪伊、蔡元培之间,为推动立法民主化、社会化,建立民主联合阵线而努力的一部分[4]。

作者通过充分的证据阐明:李大钊宪法和政治思想的很多方面形成于在天津求学期间,包括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接触亦在此时。本书的这一结论是合理的、令人信服的。

早期的李大钊信仰自由主义,特别重视思想自由,这与北洋法政学堂的影响密不可分。李大钊亲历了声势浩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受到民主法治思想的深刻洗礼。“本校同学……立宪派公开运动,革命派秘密运动。同学们多数属于立宪派,少数属于革命派。……立宪派打算全体往北京请愿,要求政府开国会。本校同学在东大讲堂(现改图书馆)开会,同学秦广礼断指写血书,激扬民气。……大家非常激烈…那种慷慨激昂的光景,我终生不能忘![5]”

学堂的革命党人也很活跃。本校地理教师、激进的革命党人白雅雨“课余恒讲演天下大势以励士志,所致生徒翕服。”“备发地理调查券,遣人游行各省,鼓吹革命。除会员外鲜知者,洵足见烈士之深于谋也。[6]”滦州起义失败后,白雅雨慷慨就义,这给李大钊的印象十分深刻,“给白先生开追悼会,就在这个礼堂上。那追悼白先生挽联的字句,今天我来到这礼堂上,还仿佛有人念给我听![7]”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李大钊在天津还接触到了最早的政党和社会主义思想。1911年6月,中国最早的现代政党之一宪友会成立,李大钊早期的政治导师孙洪伊当选为常务干事。1913年1月24日至月底,中国社会党连续在天津报纸刊发广告,宣布该党天津支部即将成立。1913年2月11日,《大公报》又刊载了《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广告》,说明该支部已经成立,其主要计划是党员登记与发展,举办讲演,开设阅报栏等。2月12日-13日,《大公报》报导了天津支部成立后的一次大型活动。1913年8月6日,陈翼龙因反袁被枪杀。8月7日,袁世凯下令查禁社会党,李大钊与郭须静一起避难到乐亭县。作者认为这是李大钊第一次参与组织政党、接触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为他后来创立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最早的经验。李大钊后来组织中共京津地区党组织,最初就利用了他在中国社会党的人事关系,中共京津地区党团组织成员华林、冯志尧、邓培、蔚克水、姜般若均与中国社会党有关。1914年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时说,“我到天津进入北洋法政学校,有六年的时间,深入研究调查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科学。[8]”说明离津时他的政治思想已基本成熟。

《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虽有上述三个特色和优点,初步解决了李大钊早期思想研究中一些悬疑问题。然而,关于李大钊在天津期间的活动仍显资料不足,该书个别考证尚欠准确和详实。如嵇镜本为学堂首任教务长,虽然其任职不久即离职而去。但该书认为梁志宸是首任教务长,似乎不够准确。又如,李大钊参与中国社会党活动,虽有曹百善的回忆和张次溪的文章,亦有李大钊在《公论》发表《悼圆明园》的间接证据,但直接证据迄未发现,该书也未做更详实的考证。

但是,瑕不掩瑜,总体看来,刘国有教授通过仔细梳理、深入钻研,奉献给读者的这部关于李大钊早期研究的专著,还是颇有新意,值得一读的。

2014年10月17日于南开校园

[1]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10.28

[2]刘国有.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沈阳.沈阳出版社. 2013.9

[3]马模贞,廖英,钱自强.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1

[4]刘国有.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沈阳.沈阳出版社. 2013.339。

[5]李大钊.十八年来之回顾//李大钊全集(4).[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21

[6]郁嶷.白雅雨传//言治(1).1913

[7]李大钊.十八年来之回顾//李大钊全集(4).[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23

[8]李大钊.我的自传//李大钊全集(2)[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22

The Origin of Tianjin and LIDa-zhao Thought——LIDa-zhao and Northern Schoolof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XUXing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LiDazhao and the Norther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taking Li Dazhao's studying and social activities as the center,explores and studies on the formation of Li Dazhao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and social conduct deeply,and enriches thought of rule of law und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legalmodernization theory,which is instructive to enhance public awarenessof constitution,constructsocialism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and improve the nationalgovernance capacity,aswell as study the history of theearly establishmentofCommunistand spread ofMarxism.

lida-zhao;northern schoolofpoliticalscience and law;textual research ofhistoricaldata

D231

B

1674-828X(2015)01-0110-03

(责任编辑:郭 鹏)

2014-11-26

徐 行,男,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全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等职。

猜你喜欢

北洋李大钊学堂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北洋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