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研究报告

2015-02-12李善兴,陈雪梅,杨顺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摘 要】高校是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摇篮,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与时俱进,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形成新形势下有特色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现状,提出一种将学习能力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结合的多元化的高校党组织建设模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352(2015)04—0032—03

【收稿日期】2015-05-27

【作者简介】李善兴(1968—),男,吉林汪清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研究员;陈雪梅(197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杨顺(1991—),男,山东菏泽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 [1]。

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特殊的群体,具有文化水平高、社会敏锐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烈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对于祖国未来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然而,高校学生党员仍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等显著的缺陷,且受社会市场经济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素质、纯洁党组织、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针对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深入。因此,如何针对现状,进行与时俱进的党建模式创新,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概述

1.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涵义

认真细致地理解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涵义非常重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与其有许多相通之处,但鉴于其面向的主体不同,又存在自身的独特之处:首先,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主体是学生党支部和其中的学生党员,通过组织来管理和影响高校学生活动;其次,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对象是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再次,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需考虑学生主体的特点,即文化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但社会实践经验缺乏。

总的来讲,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该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先进的思想为指导武器,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意识的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促进党员综合素质提升,继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动高校建设及各项工作的开展。

2.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支部规模大,但组织困难

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党组织情况为例,目前学院在校研究生1200余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900余人,研究生党员392人,研究生党支部23个,每年新发展党员15名左右。研究生党员规模较大,使得较多活动难以有效开展。而且,一直以来我院的研究生按专业分班级和建立党支部。由于工科的特点,学生跟随自己导师或团队进行科研工作,班级同学之间联系并不是很密切,尤其有些个别班级,是由小专业组成的,相互学习、了解沟通的机会更少,加大了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的困难性。

(2)党员服务意识薄弱,模范作用不突出。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阶段各方面较为优秀的代表,应具有顽强拼搏、踏实认真、努力增强自身本领,为群众服务的优良品质。但在现实中,多数学生党员都更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对组织建设、学校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党团活动表现出漠然态度,没有体现出党员的积极作用。这一方面要归咎于学校对于学生党员“重入党前培养,轻入党后教育”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要从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方式上找原因。

(3)党建工作方法陈旧,工作成效不明显

目前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基层党支部活动和支部常规党员发展工作。从支部活动方面,形式较为单一,内容枯燥,活动缺乏细致的规划,随意性较大,活动主题缺乏新意且针对性不强,党支部对支部活动不够重视等等,党支部委员很难了解支部党员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情况,由此会导致支部开展工作时缺乏第一手材料,支部组织活动不能够贴切党员的实际而流于形式,广大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从支部发展党员的常规工作方面来看,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亟待提升,支部应该更加细致地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工作学习、平时表现等。现在盛行的“唯学习成绩为标准”、“唯参与社会工作为标准”和“求全苛责,以完美主义为标准”,都导致了发展对象前期培养工作不到位,使得发展到预备党员阶段后相应素质积累不足;对预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尽完善,预备党员不能完全发挥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

(4)党支部制度不完善,人员配备与经费供给不足

高校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规章制度,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高校学生党组织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发展。以党支部已有制度为基础,全面完善党组织的组织发展制度、奖惩制度、考核制度、经费制度等,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提供基本制度保障。同时,党支部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存在明显短板,党支部书记一般都是兼职担任,由于其身兼数职,工作繁杂,导致无法全心全意的将精力投入到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当中。高校党员活动经费基本上来自于上级党组织拨款,资金来源相对狭窄,而且无法满足基本活动开支。由于经费的紧缺,人员的限制,高校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了党支部组织发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等缺乏系统性、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学生党组织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战斗堡垒和有力保障,有必要对现阶段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原因分析。

1.高校党组织对加强自身建设紧迫程度认识不足

作为高校基层党委的组成部分,党支部往往对于自身建设的严峻程度认识不足。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党组织建设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社会对于学生党员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而作为党支部,却很少能够清晰地意识到社会对于学生党员干部的要求,认为平时活动应付了事、党员发展靠关系得过且过即可,致使党员先进性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具有先进思想的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的热情。久而久之,导致了基层党组织规模大但活动难以开展、学生党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党员干部缺乏服务班级的意识等一系列的问题。

2.高校党组织对网络时代党建方式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在学生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忽略当今时代已经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事实,依然沿用从前老旧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致使对基层学生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作用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学生党组织建设中支部不能有效利用红色主题网站的先进内容影响支部成员;除了红色主题网站学习之外,难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其它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尤其是在移动智能终端使用方面,不能适应快速的信息需求;党支部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很少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起长效的监督和管理渠道,因此难以对党员的思想建设等方面快速有效地把握,从而使队伍整体的精神建设迟滞,理论素养偏低。

3.高校党组织对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政党建设认识不足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许多学校将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政党的深刻含义曲解,片面的认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在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只表现为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但却忽略了思想建设,忽略了弘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忽略了教育学生党员矢志不渝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片面的认为建设服务性政党在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只表现为党员发挥在班级中服务同学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党员对社会的调查了解和服务,忽略了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将群众的呼声作为深入学习,努力成长的第一信号;片面认为建设创新性政党只是党的执政理念创新,而忽略了学生党组织的管理机制创新同样任重而道远。

三、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创新与成效

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学习能力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的高校党组织建设模式。在我院推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支部在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将我党的先进思想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吸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逐渐的显著起来。

1.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形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必须把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基础,把发展学生党员作为第一要义,在确保党员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数量的突破。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人本的角度引导和教育有入党愿望的学生,并对他们尚存在的缺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帮助,为我党建设持续不断地输送优秀的青年党员。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对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上采取“宁缺毋滥”的发展方式,对学生党员的发展严格控制,绝不为了实现党员发展数量而忽略了质量的把握。这样可以使优秀的学生党员产生更好的主体意识,更好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发挥真正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重新采取小专业划分党支部的方法,定期进行党支部管理经验交流会和支部间的党员座谈会。由此一来,党支部干部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首先开展起来,他们首先对班级与班级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快速建立起认识,从而可以有效的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有针对性的举行活动以加强支部之间的良性交流,如在“心理健康月”活动中,各支部配合心理健康中心,在各班级建立心理健康委员并组织策划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了学生的沟通,使参加的学生均感到受益匪浅。

2.着重进行思想建设,将思想建设落到实处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应放在首要位置。针对党支部成员发展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不重视,唯学习成绩为标准而忽视思想政治表现的问题,我院着重对党支部的思想教育形式进行了创新,提出在网络时代着重利用网络完善党员的思想教育,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学习报告的形式强化党员对党的先进思想的吸收和消化。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网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和影像使思想教育不再单调、晦涩,学生党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即可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

唯有一切工作开展都以思想教育为首,才能使广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反省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实现从思想上入党,这样才能避免多远文化的冲击、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等对思想建设的影响。

3.加强党员服务意识,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人民群众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和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党员的服务作用,应加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党的十八大也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3]。

为提高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思想,在基层学生党支部中开展研究生党支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支部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了座谈、公益扫雪、加强寝室文化、关注同学心理健康等活动,同时建言献策,坚持良性发展。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返响,学生党员在活动过程中也表示体会到了服务群众,践行群众路线的满足感,认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统一。

4.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学生党组织长效运行机制

管理制度是学生党组织长效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高校学生党组织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在支部发展党员的常规工作中,要完善党员的考察和责任机制,即对于入党的学生建立考察制度,对于有入党积极性的学生进行考察,待考察合格后给予入党的机会,切实改变过去“一年级等二年级看”的错误做法;责任机制则是指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将党建工作的一部分分给学生党员来完成,这样既可减轻政工干部的工作负担也可以给学生党员提供提高的机会。其次,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适当的协调、教育和监督,从而促进学生党员全面提高其能力。再次,为确保党支部活动的顺利开展,有选择性地对党员活动进行经费投入。按党支部活动的规模、地点等情况提供经费保障。鼓励党支部组织活动创新形式,大胆实践,真正取得工作实效。

5.坚持与时俱进,扎实推进党支部实践工作

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管理工作也需要改革创新,这不仅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和灵活的方法调动新党员的积极能动性,更亟需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新方式新办法融合并形成一种模式,使党支部建设在新形势下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例如:我校建立青年党员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宿舍包干区、地铁服务站、汽车客运站等地定期开展服务。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我校不定期开展党日活动,这都给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思路。

总之,新形势下的学生党组织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青年的成长,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走向。而现阶段我们取得的这些成效还需要各方面不断的巩固和深化,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