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思考
2015-02-12王佃娥
王佃娥 ,毛 坤,高 飞,甘 伟
1 前言
自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操课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发展历史。其间经历了抄袭日德、仿照美英、借鉴苏联、继续学习美英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几代学校体育工作者依据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其进行了理性、科学的思考,探究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普通法则和发展规律,促进了学校体育学科理论的发展,确立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理论地位。然而在学校教育工作实践中,仍流行着“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是可有可无的小三门”等半诙谐、半嘲笑的尴尬说法。这种尴尬处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小学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现状,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将学校体育活动与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为其将来的存在进行设计,使其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生态系统运行困境
所谓学校体育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师生开展的所有学校体育活动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要素间借助能量流动、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复合体。据此可以说,学校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学校体育工作者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有机结合。以学校体育系统为主体,以学生、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管理者、服务者功能为纽带,以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改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为中心而构成的多维复合网络结构。这一系统是以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社会环境为依托,以资金投入为命脉,以学校体育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笔者对于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困境的论述,将从能量流(体育师资的充沛度、学生参与学校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学校体育功能的积聚与释放等)、物质流(学校体育资金的注入、学校体育设施与设备的供给等)和信息流(学校体育制度政策法规、技术及情报等)[1]三个方面面临的困境来展开。
2.1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物质流运行欠佳
2.1.1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捉襟见肘且校际差距较大学校体育经费是指学校为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修与维持性的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及其他费用。足额、持续的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是有效落实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和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障。然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均表明:(1)学校体育经费紧张。部分学校每年仅有2 000左右的人民币作为体育经费。一场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下来,体育经费就所剩无几,因而很难再有经费去补购教学过程中易消耗的体育器材。因为这样,一些破损的、存有安全隐患的器材仍然使用;体育教师的服装费较低(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每年50元的水平);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但是因学校体育经费紧张,体育教师超量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2)近三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比较稳定,校均经费基本在2万左右。但是校际之间的差距较大(标准差是平均数的1.4倍,更有甚者达3倍之多)。
2.1.2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数量缺口较大且城乡分布不均体育场地设施是搞好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业余文化生活的前提,是做好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备的规模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质量。调查发现,因城乡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学校体育设施与设备的供给状况亦有所不同。在室外体育场地方面,农村学校的生均场地数量有所保障,然而总体来看质量不高,如部分田径场面积大,但因其是土场地,遇到如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体育课就无法正常进行;篮球场场地面积虽能保障,但因其大部分是水泥场地,极易导致学生胫腓骨骨膜炎的发生,同时,水泥场地因场地硬、摩擦力大容易磨损篮球,影响篮球的使用寿命。此外,城市(镇)学校的生均场地数量难以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越是学生人数多的重点学校的生均场地数量就越小。在室内体育场馆方面,城镇学校的田径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健身房等校均场馆数量高于乡村。这表明在造价较高的室内体育场馆方面,城乡二元现象严重。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乡村学校的体育场馆条件,尽可能降低天气对乡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制约。在访谈时我们还发现,尽管在极少数农村学校建有室内体育场馆,但其功能较为单一,使用时存有诸多不便,如某乡镇中学,10年前由镇政府出资建立了室内场馆,建设之初因经费不足,室内没能通水,以至于现在馆内的卫生条件极差,其利用率大大受到影响。同时,因出资方是镇政府,所以一旦镇政府和学校在使用场馆方面发生冲突时,学校只能无条件做出让步。此外,部分新建室内场馆因室内场馆的维护费用超出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利用率也较低。为此,相关方面在保证正常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应积极谋划学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策略。这既可以减轻学校在场馆维护方面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2.1.3学校体育设施的质量和适切性亟需提升经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的验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体育设施(备)在数量上有明显的提高,基本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但是,在走访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反映新购置的体育器材存有以下问题:(1)新购置体育器材的质量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特别是使用频繁的球类,其平均寿命在1年左右。这无疑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同时,一些大型器械,如“山羊”的质量和规格明显下降,过去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移动的“山羊”,现在一个老师能一手拿一个。这使得原本害怕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体育教师,索性取消了该教材。(2)体育设备的适切性有待进一步改进。部分体育教师反映小学阶段体育器材数量有保证,但其种类较少,与小学生多样性的体育需求尚有一段距离。如部分小学因统一购置了成人标准的篮球、排球等器械,不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使用,所以学校只能另筹经费购置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的跳跳球等器械。为此,学校购置器械时,一方面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本地特色,适量购置部分特色器械;另一方面,在考虑成本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器械的质量,以免重复投资,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2 我国学校体育能量流运行不畅
学校体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能量流主要指体育师资的凝聚度、充沛度、活力与层级等,是能量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无形能量流主要指学校体育对于特定社会的贡献度,是决定能量流强大与否、畅通与否的首要因素。
2.2.1学校体育有形能量流的运行不畅
(1)体育师资严重匮乏且梯队结构不合理。相关研究表明,不论与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岗位编制相比,还是从校均数量来看,体育教师数量均严重不足,甚至部分农村中学仍然没有配备体育教师。[3]即使部分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基本达标,能保证每个年级都能配备体育教师,但是因年龄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层级与活力均显不足。如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年龄偏大,集中退休现象严重;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年轻化,年龄均在30岁左右,缺乏专家型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难以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拉长了新手体育教师的成长年限,这些都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对此,校方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提前规划体育教师梯队建设,以保证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2)体育师资的凝聚度有待提高。所谓凝聚度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反映凝聚度的指标通常包括团队满足所有成员多种需要的吸引力和团队内部成员间的吸引力。体育师资的凝聚度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学校体育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间的满意程度。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学生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部分年龄较大的非体育专业体育教师尽管专业技能略显不足,但是其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实为学生们带来了正向影响;另一方面受长期存在“重智育、轻体育”倾向的影响,乡村学生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期望值较低。在与学校体育主管领导进行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主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认可度较低,如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在某种程度上存有职业倦怠,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大幅度提升。因此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加强研究,制定合理的考评体系,激发具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大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提高其教学业务水平,助其走出职业发展中的瓶颈期。调查还发现: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课堂表现认可度较低,有超过1/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认真。在问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时,学生怕苦、怕累排在首位,缺乏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次之,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排在第三位。这不仅是学生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学的不作为,没有完成其教育教学的规定性任务。
(3)体育教师的工作境遇有待改善。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尽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早已明确规定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课余体育活动应计算工作量,但事实上仍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未能将上述工作纳入工作量。因体育教师严重的结构性缺编,部分体育教师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且超工作量部分的课时费不能兑现。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还遭受不公正待遇。如,体育课时补助明显低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师的外出进修机会明显少于其他学科教师等。此外,体育学科的副科地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仍然被冠以“小三门”之名,体育课随意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
(4)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生存空间有限。在包括报纸、电视报道、网络视频等在内的传播媒介的运动版,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竞技比赛消息或内容,担负指导功能的学校体育消息十分稀缺。它们带给普通民众的观念是:体育就是运动,运动就是比赛,比赛在于获胜,失败就是耻辱,体育专业人员不是教练便是运动员。真正从事学校体育事业的教师,在民众的心目中没有一席之地。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体育教师工作懈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学校体育无形能量流的运行孱弱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通过教育学习运动”,又是“通过运动进行教育”。它既要使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学校体育对当前社会的贡献主要通过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情况、体质健康状况和道德教化实效来检测。
(1)中小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情况不尽理想。众所周知,我国的体育文化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对西方体育改造的结果,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加之当下我国真实的体育生活世界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体育生活的气候尚未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生获取运动技术的渠道,使学校体育担当起了传授运动技能的重任。然而,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毕业时未能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这表明在校学生体育知识技术认知功能的释放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而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强相关研究。使其在体育知识技术认知能力方面有所作为,以挣得学校体育应有之位,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规定性功能。
(2)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情况下,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都是其重要和首要的功能。然而,一系列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学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大幅度提升;学生近视率较高,有超过1/3的青少年佩戴眼镜。
(3)中小学学生道德教化弱化。当下的体育课程设计是依据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以课程本质、规律、结构、程式、模式和方法等为学科范畴进行体育课程程式化、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构建。理性化体育课程发展模式虽然为我国体育课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理性化对人的精神关注极少,并不断解构体育课程设计的精神内涵,使体育课程缺乏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苦”心志、“劳”筋骨和“求真、向善和审美”等精神考量。[4]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怕苦怕累”成为阻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理应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学校体育,却被其困住了手脚。
2.2.3中小学学校体育信息流动滞后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主要涉及制度、政策、法规、技术及情报等方面的正常活动和动态变化。
(1)学校体育制度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学校体育制度政策法规的流动过程就是学校体育相关活动者(各级学校体育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和学生)运用自己各种感觉器官,接受来自于同伴和外界环境传来的制度、政策、法规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储存,并做出反应的过程。[5]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不规范处理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学校体育活动的复杂性和学校体育方面立法的相对滞后性。目前,我国亟待出台有关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法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校的手脚,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敢冒然开展任何所谓的“危险性”活动。如此一来部分体育器械被闲置,造成了相对紧缺的体育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学生体质持续下滑,而家长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现实条件下,部分学校、教师甚至达到了谈“意外伤害事故”而色变的尴尬境地。
(2)学校体育技术及情报的更新速度亟待提升。学校体育技术及情报的流动过程是体育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在收集大量体育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知识、技术、信息等进行精心研究和整理,使之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并应用到学校体育实践中的过程。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的品质,并在社会上涌现出了一些健身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一些新兴体育项目,但是这些新兴运动项目却并没有及时出现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致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脱离体育生活实际。这也正是王登峰司长多次谈及的体育课呆板、无创新的原因。缘此,王登峰司长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创新提出了“两个凡是”的原则:凡是学生喜欢,凡是能达到锻炼效果的,都应该得到推广;鼓励学校体育在强制的前提下创新。
3 中小学学校体育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对策与建议
3.1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行政法规,推进公共财政转移性支付,保障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发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来规范学校体育工作,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存有阻滞现象,致使许多法规文件执行得不彻底。尽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在农村,有土地、有地方,没有钱,体育场地建不起来;在城市,学校有钱,但是没有空间,没有场地,人均场地面积不达标;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质量和适切性亟待提高。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个文件执行一段时间后,因效果不佳,不得不重新下发新的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关法规文件的公信力。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体育法规实施效果评估不到位,违规成本较低。在实践中有些学校不执行相关法规,而是把公用经费投放在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主科课程上。通过大幅提升了升学率,获得教育主管部分奖励。其次,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面临的巨大差异与我国多年来存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紧密。城市的教育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农村的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乡镇政府身上。而大多数乡镇政府经费捉襟见肘,只是“吃饭财政”,对于教育的支持寥寥无几,造成了农村体育教育的滞后、学校体育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为此,笔者建议对于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购置应引入公共财政转移性支付制度,尽力缩小其差距。再次,学校体育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的比例不够明确,难以保证经费的投入。因此,学校公用经费中应明确学校体育经费的比例,严格执行体育经费专款专用制度。同时,应进一步拓宽学校体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如争取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最后,体育器材设备购置决策权相对集中,亦导致其适切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需要适当下放体育器材设备购置决策权,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购买相关体育器材设备。
3.2 开辟新途径,拓宽体育教师的生存空间,增强体育教师的职业活力
如前文所述,在各种传播媒介的综合作用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生存空间狭小。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拓展其生存空间:(1)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评优争先”活动,挖掘并树立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典型,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树立榜样;(2)在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在内的传播媒介上,引入担负指导功能的学校体育消息,加大对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报道力度,展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热情,增强社会各界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认同度;(3)在职称评审方面,给予体育教师“学科特征”关照与政策支持。如将体育教师的训练成绩纳入其业绩考评体系等;(4)适度关注运动中的“直接体验”,进行运动经验赏析教育,拓展运动经验丰富的内容。一方面发挥其在丰富运动者内在经验世界方面的价值,纠正人们对于体育教师的错误认识(长期以来形成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调侃性称谓),另一方面,在运动技术非一蹴而就的现实情况下,帮助运动者尽量消除体育课上产生的技术学习“挫败感”,使其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每个身体动作都是创造性的、具有独特的身心意义的生命诠释;(5)深入挖掘学校体育的内在动力,将“强制体育”变为“主动体育”,提升体育教师的存在价值。众所周知,体育产生之初是出于“个人感受”的冲动与需要,产生各种运动形式,然后纳入意识层面而行之于外。然而,在一个个体觉醒、崇尚自我的年代,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民族的自强与复兴规训的身体价值观,致使他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消极怠工”。为此,我们应重塑身体形象文化,将健壮匀称、充满活力、美丽性感视为理想的身体形象,甚至将身体形象赋予全新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将其与社会地位、修养等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文化解读中,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对身体形象永不满足的消费需求,使青少年学生对外表和身体展示更加敏感,进而主动寻求塑造和规训理想身体形象的方法手段。如此一来,体育锻炼作为建构理想身体形象的技术进入青少年学生的视野,他们就会主动参加学校体育活动,主动求教于体育教师,真正将“被动体育”转变为“主动体育”。
3.3 加强学校体育以外伤害事故研究,做好安全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安全防控能力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相关法规的缺位极大地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手脚。因此,首先,学界应结合法律,从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出发,针对具体伤害事故境遇,完善学生伤害事故法规,明确规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职责义务;其次,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对相关当事人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其明确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赔偿方法等,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明确各方的职责义务;再次,学校也应该结合法律,制定一套明确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处理和防范学生伤害事故的规章制度。在紧急状态下引导教师的行为,避免举手无措,从而形成完善的学生伤害事故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利益;第四,加大保险力度。一方面,由政府出资购买校方责任意外险。这在分担学校风险和损失的同时,可以拓宽中小学伤害事故救济渠道,以保证当学生遇到伤害时,学校能为其提供充分的补偿,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保险,降低家庭风险;最后,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尽可能做到用安全知识指导学校体育实践活动,在降低伤害风险的同时,提高体育教师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即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防控能力。
[1] 谢雪峰,曹秀玲.体育生态的敏感因素与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J].体育科学,2005(12):84~87.
[2] 游海燕,肖进勇,等.体育生态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王登峰.学习十八大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13(1):1~5.
[4] 何劲鹏,杨伟群.精神考量:体育课程理性化设计反思与超越[J].体育学刊,2010(11):74~77.
[5] 游海燕,肖进勇,等.体育生态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 托尼5邓吉.凝聚力:团队领导者的成功秘诀[M]. 刘勇军译.重庆出版社,2011.
[7] 杨天庆,崔雪梅,等.教育性体育教学概念辨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425~427.
[8] 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1):1~7.
[9] 王正中.城乡二元结构对当代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制约[EB/OL].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luyao3/wenzhang/detail_2012_11/23/19487448_0.shtml?_from_ralated.
[10] 栗小曼.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归责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