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学新理念论
——让体育还原生活
2015-02-12王艺霖
王艺霖
毋庸置疑,体育最初的雏型来源于生产实践,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是今天学校体育的教学项目大多来自竞技体育的内容,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100米跑为例,从有标准的田径场、煤渣跑道、挖坑起跑到助跑器、专门的鞋衣、再到专业的裁判队伍,它已经离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许多生活中可以用来教育的身体活动,进入不了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导致了我国学校体育建设与大众体育观念的差异。这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为什么依然没有取得较理想效果的原因之一。有学者指出“中国体育现实或现实中的中国体育是‘既合理又不合理’;问题出自于中国体育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联系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是一个社会生活与体育这二者关系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体育内部关系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基本性质。”[1]笔者并不是要对竞技体育作出批判,而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个事实,即在我们这样一个“赶超型”的体育国家,学校体育的开展长期以来是为国家意识形态所服务,尽管有不少人认为有其合理性的成份,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的体育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
1 学校体育的目的
1.1 技术?还是运动能力?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存在着“技术传习是目的还是手段”的争论。“PE”派认为,技术传习是手段。技术传习有增强体质的价值,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选择。显然,这种把技术传习定位在手段上的价值或者意义,弱化和忽视了技术传习的目的及价值,而仅仅把技术传习认做手段。SPORT派认为,技术传习就是目的。认为技术传习本身的价值或者意义,同样可以看作是价值选择,这是一种第一等的价值,强化、重视技术传习的目的价值。”[2]这两家的争论是把目的和手段作为相互独立的原子,进行对立的二分来看待。按照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目的和手段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转化的整体,目的的实现必然经过手段,反过来运用手段本身就已经是在完成目的了。毋庸置疑,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技术只是手段或是阶段性目的。对此,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往往在于:一方面,单一的体育技术学习容易使学生觉得体育教学枯燥;另一方面,游戏式的、不同体育技术的学习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够掌握体育技术。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体育教师刻板较真,把竞技体育的内容完全搬到了学校体育教学中来,导致了体育教学的枯燥泛味;还有一些体育教师认为,能够使学生动起来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用来教学,它导致了“放羊式”的体育教学模式。这一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把体育置入人的世界、人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来认真对待,要求我们把研究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生活’情境中,以人为本地去反思、追问和评价,从中发现新的可能性,进行新的创作。”[3]学校体育最需要的应当是从生活中提炼新体育。一方面要从生活中提炼那些能够使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得到提升的生活技术,以使其转化为体育;另一方面,还要打破当前单一的、固定的、标准化了的竞技体育技术,使其贴近生活,方便学生在生活中实用或练习。
1.2 生活中的技能与体育教学
生活中的技能,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生命活动的技术与能力。体育来源于生活中的技能,是众多生活技能的一部分,是生活中人体活动的艺术化提升。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体育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身体运动的技术与能力;学校体育教学是指身体技术和运动能力的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走、跑、跳、投、攀、爬、滚、翻的各种身体技术和能力,是把身体本能经过提升、升华为身体技能,再转化为身体本能的互动过程。一些学者提出,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项目,以便走出校园能够进行体育运动。但这其实只是在教育身体娱乐,离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挖掘相差甚远,更难以转化为生活中可以运用的身体本能。可以想象经常从事跑步的人,空间运动知觉能力不足;经常踢足球的人,上肢柔韧性欠缺。但如果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那么运动项目的学习只是需要花时间的问题。所以,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身体运动能力,还应当包括开发学生生活中不常用但作为人必须掌握的身体运动技术和能力。
2 让学校体育还原生活
2.1 逐渐远离生活的体育项目
长期以来,体育生活化是许多学者所探讨的问题。他们认为体育生活化是指“伴随现代文明进程中人们建立健康积极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生活中重要内容的具体体现”[4]。这里的核心是将体育融入生活,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按照这种逻辑,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体育的一部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以竞技体育作为起点,或以西方的体育项目怎样在中国社会中得到普及为前提,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生活中的体育确实很少。但如果体育不只是西方的内容,那么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在生活中所从事的身体活动,就确实有培养人们身体运动能力的生活内容,只是在全盘西化的过程被拒之于了体育的大门之外,而没有以体育项目的形式得以推广。以至于传统理念中“饭后散步以养脾胃”不是体育,竞走才称得上体育;骑行普通自行车锻炼不叫体育,骑上赛车、为比赛而训练才叫体育。这种观念导致不少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徒步去上学、徒步去集市、徒步旅游等都不被作为能够锻炼运动能力的体育内容。只有到运动场地、穿上固定的衣服、拿上规定的体育器材,才是在从事体育。
2.2 从生活中提炼新体育
学校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运动技能必须符合竞技体育的标准。一些教师认为,如果不强调运动技术的系统性、完整性,就不是体育教学。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掌握的非标准化、专业化的运动技能都是体育,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要专业的体育教师。但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师所受体育教育是西方竞技体育,他们思维中的体育教学依然还竞技体育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从生活中提炼新体育,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提炼符合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新体育。
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技能,但并不是所有生活中的技能都可以拿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有些身体活动没有必要进入体育课堂;另一方面有些身体活动需要经过提升才能称得上体育。另外,从生活中提炼新体育不仅要提炼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还包括那些不常用、但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因而把那些能够使学生走、跑、跳、投、攀、爬、滚、翻等身体运动能力得到锻炼的生活技能搬到体育课堂上来,通过程式化提升传授给学生。
2.3 贴近生活的体育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一直跟着学校教育理念走。有学者指出,“体育学界对教育整体的改革动向关注有加,大至意识形态,中至价值理念,小至模式方法,教育范畴中有什么,体育理念中就有什么。”[5]于是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学生主体等理念就成为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虽然这种教育理念是学校体育必须所应当坚持的,但是反过来问,哪个领域或部门可以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呢?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只是教学活动的共性表现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共性教学理念的同时,还必须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有体育个性的教学理念。让学校体育教学理念贴近生活,在向学生传达体育科学理论的同时,更进一步向学生传达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向学生讲解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与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的具体差异,对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同样紧急情况下的反应与结果。比如网上流传“体操哥、三轮哥、火车哥、奔跑哥个个是传说”[6]的视频,为什么这些人能够化险为夷,偶然事件中有没有必然因素,是不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绝对的关系,由此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2.4 贴近生活的体育器材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以西方特色和方式为主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就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推广到世界各国。这种体育垄断使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今在大中小学,学校体育器材统一按照竞技体育的规则和标准而定,导致了学校体育器材中排球网的高度、篮球架的高低、足球场的大小、单双杠的设置等项目器材都是整齐划的,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现状、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的个体差异,直接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这种标准还造成在学校体育比赛中,篮球、排球参加的机会永远被给予了高个子,扣篮、排球扣球的精彩技术与低个子无缘。这种现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讲就是体育推广的歧视。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消除这种弊端,让体育器材贴近日常生活,使体育公平于每一个学生。
3 百年“体育”的反思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机遇
3.1 全球化进程的无奈选择
19世纪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竞争观念的变革,造成了全球性的贸易往来和殖民战争,许多地区的土著人被大量杀害,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其实就是西方移民的后代国家。这种竞争观念与战争,使得非西方国家,如果不想挨打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文化。另外,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主的两极世界对抗,使体育作为一种彰显意识形态的代表,开始在各个国家广泛推广。各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几乎都是以西方的学校体育制度为蓝本,这也造成了对西方体育体制、体育项目的模仿与照搬,这种体育文化移植的异体反应,造成了我们对体育概念的片面理解。
3.2 西化的“赶超型”体育模式
首先需要认识到“西化”不是一个绝对意义的贬义词。它既包含着西化部分的合理内容,也包含着西化中的许多不科学成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力争要走上一条“赶超型”的发展道路,体育在奥林匹克全球参与中表现得更甚。在奥运争光计划中证明中国人不是弱者和懦夫,而是强者和勇者。这使中国政府能够更好更平等地参与世界外交事务。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在面对全球化趋势为了不落后挨打中国体育的一种无奈选择,但它的实际结果造成了中国人身体运动方式的西化模式,助推了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使中国文化“脱中入欧”。可以肯定在这种“赶超型”路线下,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体坛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这些项目本身不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而是其他民族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提炼出的生存技能。这种“赶超型”体育的快速西化,导致了我们长期推行的体育项目和我们的民族生活不相符。它不适应农耕文明生活的社会背景的特征,造成了中国人对“体育”的低度认同。
3.3 文化寻根:学校体育教学还原生活的新机遇
20世纪末期以来,人类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全球性社会问题中,开始批判西方文化给人类带来的社会问题。反思非西方文化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然后进行补偏救弊,于是“原来被压抑的‘文化他者’现在成为文化反思与再认同的镜子”。[7]东方转向、原始转向和生态转向成为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体育的复兴被社会各界所重视:1997年我国把民族传统体育列为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之一,各种刊物上关于民族体育研究的论文数量开始大量增长;相关部门开始逐渐引导学校体育加重对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的选择。笔者认为,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身体运动的技术和能力。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民族文化自觉问题的深化、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体育强国建设等的提出,贴近人们生活的体育项目将会进一步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未来学校体育的开展不仅要符合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也会更符合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切都将会使学校体育教育还原生活,“导致我们‘生活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生活’合乎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情理走向未来”。[8]
[1] 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1)[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1):1~6.
[2] 将德龙.目的还是手段:“技术传习之争”考察[J].体育与科学,2013,34(3):30~36.
[3] 古特曼著,花勇民,等译.从仪式到记录:现在体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4] 肖焕禹,陈玉忠.体育生活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体育科研,2006,27(4):8~10.
[5] 王章明.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J].体育与科学,2004,25(2):75~78.
[6] 体操哥三轮哥火车哥奔跑哥个个是传说[EB/OL].新浪网, http://video.sina.com.cn/v/b/58842829- 1750288597.html.
[7] 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8] 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2)——从一本西方体育学著作说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