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救国论”思想新探
2015-02-12邵珠彬
邵珠彬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追溯“体育救国论”的历史渊源,再讨论“体育救国论”的现实意义,对于弘扬中国体育文化内涵和发展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1 “体育救国论”的思想代表
“体育救国”思潮是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流传、影响较深的思想运动。“体育救国”论的最早思想可以追溯到维新运动时期,但是这一观点的最终确定形成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1]。当时,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从近代中国强国、强兵、强种的思想观念到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洋兵式体操的粗浅认识开始。兵操就被认为是体育的代名词,这表明体育从传入中国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军事化色彩。在二十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体育自然地被附以救国的任务。虽然在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先驱者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思想主张,但“体育救国”是摘掉“东亚病夫”帽子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当时不少人的共识,如孙中山、陈独秀、徐一冰、张伯苓等人就这么认为。因此这一思想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1 孙中山的体育思想
体育救国理论,最早源于孙中山“富国强种”的体育主张。后来在1915年10月15日的《青年杂志》上,由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首先提出体育中的“兽性主义”一说,使体育救国理论得到了公开讨论。[2]孙中山的体育思想带有明显的尚武、保家卫国色彩:“因二十世纪立国于地球之上者,群雄竞争,未能至于大同时代,非兵力强盛不能立国”。[3]他认为在群雄竞争的时代,兵力强盛才能立国,而兵力强盛的根本就是要野蛮体魄,加强体育锻炼。孙中山的尚武精神还能从精武体育会窥见一斑。精武体育会的宗旨就是使国人摘掉“东亚病夫”帽子,推广武术。在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时,孙中山亲自为之题写了“尚武精神”的匾额,并为该组织的刊物《精武本记》作序。序中提到“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成为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国保国有莫大之关系”。[4]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武术的青睐和期望。
1.2 陈独秀的体育思想
陈独秀对中国的重文轻武有着深刻的反省。他认为“人字吾为东方病夫国,而吾人之青少年,几无一不在病夫列,如此民族,将何以图存?”[5]这字字沉痛的语言刺激着每个中国人;他将体育提升到民族危亡的高度,目的就是引起国人的重视。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新文化运动发起者。开始极力推崇“军国民教育”,后来又反对“军国民教育”,反对学校的兵式体操。认为“兵式体操”是违反“平均发达的原则”“在心理上都助长恶思想”,所以陈又提倡学校的“兽性”教育。他对兽性的解释是:“曰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曰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也;曰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也”,即“教育儿童,10岁以前,当以兽性主义;10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6]
1.3 徐一冰的体育思想
徐一冰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尤其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徐一冰的体育思想与救国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主张“通过体育来强民强种,伸张中华之气”。他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说:“强国之道,重在教育;教育之本,体育为先。”他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校训是“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他把增强中华民族体质,作为强健体魄之根本,希望以此来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振兴中华。此外,徐一冰还抨击军国民主义教育,提出了“正当体育”的观点。认为应革除兵式体操,添加国粹武术技击,聘任女教员等,这些对于今天的学校体育仍有重要意义。
1.4 张伯苓的体育思想
张伯苓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早期领袖,是著名的南开创始人,对近代的教育有着很大的贡献。在他的思想中包含着“强国必先强种”“体育为先”的思想。他说过“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7]不懂体育不应该当校长,教书育人,体育先行,这是对体育重要性的高度认识。这样的见识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远见的;同时,他还提到“国民体魄衰落,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落,服务年龄短促。原因固属多端,要以国人不重体育为其主要原因。”所以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体育观。他的体育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影响下,南开的各项体育运动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尤其是篮球队的“南开五虎”和“中华足球队”全国闻名。
老一辈体育家在国家危难年代喊出的时代的最强音“强国强种”,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虽然时值“体育”初步传入中国,他们对于体育的理解难免粗浅,但由他们引起的第一次对体育的本质属性和含义的讨论,对于以后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2 体育救国的当今表现
当今在多元文化并存、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较量已不仅限于经济、政治方面,更涉及到了文化方面,因此,我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体育救国”口号的现今演绎就是“文化救国”即“文化立国”。从体育的发展轨迹来看,体育在不同时期被附以不同的含义,但始终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体育的本质属性是没有政治、经济要素的,它们之间也并不存在任何内在的联系。之所以能发生关联,是体育在存在的环境中被加以了不同的诉求,成为一种工具。如西洋兵操的早期传入,是在中国落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被引入的。当时中国既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理所当然地被附以重要责任,就是强国强种、强健体魄、振我中华。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竞技体育腾飞发展,在奥运金牌榜上也名列前茅,早已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因此当今体育的使命已不再是旧时简单的“强国强种”,而是像世界其他各国一样,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标识。体育与国家综合军事、经济实力等硬实力,共同彰显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哈佛大学约瑟夫教授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所谓“软实力”,就是相对一个国家的人口、资源和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而言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信仰、民族凝聚力、道德规范等[8]。在国家总的文化软实力中又包含很多方面和不同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其中包括体育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旨在以体育为品牌标志,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提升国际感召力。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充实“软”实力,弥补硬性结构的空隙和结构空间,打造“软”“硬”结合的大国。
3 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印度国父甘地曾有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透露出深深的“根”情结。这种情结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处都受到“根”文化的感召和精神上的鼓舞。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中,体育最早彰显了其文化精神的力量,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使开放的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洛杉矶奥运会上容国团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到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引发的爱国热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些事件引发的体育热潮和爱国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充分体现了体育文化的力量和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的年轻人之中已经出现了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他们在说英语的时候,认为自己像个美国人或者英国人;在谈论大片和足球的时候,也不以自己是个中国人为荣;他们自诩为世界公民,而忘掉了中国的山川大地和历史文化。”[9]当今,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已经锈迹斑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在西方文化无孔不入的渗透下,中国的民族文化大厦将会轰然倒塌,中国传统文化将会面目全非。体育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产物,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体育作为文化系统的一员,充当了文化的实力支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领头羊,所以打造和构建中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4 发扬民族体育特色——哲学体育
东方体育是一种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展现。[10]东西方体育的不同文化土壤和发展道路造就了不同的体育文化。打造中国品牌的体育和开辟异于奥运模式体育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传统民族体育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4.1 哲学体育的含义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价值,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本质属性。武术作为中国式体育的代表与道教文化共同融入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与道教文化有着相似的文化内涵。[11]道教文化的思想核心是老子的辩证主义思维,是内外转换的价值观念;中国武术的核心理念也是辩证思维,这种思辩方式体现于武术“动与静”“刚与柔”的技击理念上。以武术为例,我们能看出中国式的体育自产生就走着与西方体育不同的道路。中国东方体育走的是哲学体育的道路,即强调体育文化中“道”的领悟。讲求的是体育本质中对人的哲学思考,渗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保守”“中庸”的思维模式。东方体育没有统一的竞技标准,不能用时间的长短和速度的快慢来衡量竞技水平的高低,是身体运动加上哲学思考的一种内外兼修的境界。而西方走的是物理体育的发展道路,即朴素主义的体育。其核心价值是展现人类的强健体魄、健壮骨骼、肌肉的线条和人类对运动潜能的开发,如古希腊人就把发展体质、“表现身体”作为体育的目的。“希腊人认为能博取神灵欢心的莫如通过各种姿态把美妙、丰润、发育十足的身体所具有的全部活力与健康展现出来”[12]。对于体育他们讲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因而西方体育具有与东方中国体育的核心思想以及价值观念不同的横向差异。
哲学体育与体育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哲学体育”一词中“体育”为名词作中心语,“哲学”作为形容词,修饰“体育”即哲学式的体育;而体育哲学则是强调体育中的哲学,重心是哲学而非体育。这是哲学体育与体育哲学的根本区别。所以哲学体育是一种文化范式,是一种模式,是中华民族历史智慧的结晶。即以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为根基,含有中华文化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是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个性的体育模式。中国的哲学体育活动方式更趋向于健身、游戏、娱乐,组织形式更加活泼自由,价值观念具有民族品味。中国传统的“和”的思想,更加符合体育的本质属性,符合普及全民健身大众需求。
4.2 哲学体育的文化感召力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序言中明确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中国哲学体育代表着中国的文化灵魂,体现着中国的民族品格。中国传统体育之一的武术是哲学体育的代表,武术文化也代表着哲学体育的文化内涵。中国武术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肢体的语言,更是中国人所秉承的“不征服”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近乎全面的凝结,是道德伦理型中国文化的载体[13]。在以西方体育为主流的奥林匹克运动大文化氛围中,因其过度市场化而出现的兴奋剂事件和道德缺失现象备受谴责之时,中国武术文化却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缩放异彩,备受青睐。中华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其哲学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它的文化价值即体现于它是一种以儒家“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技艺性和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活动[14]。
“功夫”“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文化符号。在外国人眼中,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都能飞檐走壁,而被人们最为熟知的太极拳,吏以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阴阳转换”的思维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哲学体育在追求健身、娱心,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完美统一状态。太极拳传达的正是现在全球人所崇尚的和谐共存、互利共赢,
中国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个性,即“以柔克刚”“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价值观。哲学体育抽象出体育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没有掺杂任何金钱和商业利益,以其自然纯朴的和谐理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感召力,成为代表东方、异于奥运会模式的哲学体育模式。
4.3 哲学体育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当今,我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就需要从各个不同方面来探索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之路,思考哲学体育的发展之路。
首先,哲学体育要开辟文化个性之路。当今中国体育的文化发展和变革是与奥林匹克运动模式相互融合的不断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中国式哲学体育与西方体育的不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底蕴和生存土壤。中国哲学体育与西方体育没有优劣之分,没有保守与现代之说,有的只是体育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角度,和不同的文化发展空间。我们没有必要走西方体育的竞技之路。中国传统体育如同一个容量巨大的容器,浓缩着大量极为重要的文化内容,其所表达的文化信息的方法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15]。
其次,哲学体育要大力发展体育科学。我国传统体育中如“养生体育”“气功”等,虽然被大家认可,被传习演练,但是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阻力,要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发扬,就要科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剔除其中的伪科学成分,使其以透明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
哲学体育作为中国文化中身体与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是“文化立国”的重要方面,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体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1] 罗时铭,赵諓华.中国体育通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崔乐全,罗时铭.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戚谢美,等.陈独秀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 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6] 张晓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20~36.
[7] 且东.大危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
[8]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9] 郭明明,赵丽光.浅谈太极拳健身机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87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