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

2015-02-12王嘉畅

医疗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钾血症肾衰竭电解质

王嘉畅

(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嫩江161400)

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

王嘉畅

(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嫩江161400)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22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3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对急性肾衰竭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控制水、盐、钾摄入,重症病人早期透析能明显提高存活率。

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早期透析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肾排泄功能在短时期内急剧的进行性减退,导致机体内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急性尿毒症综合征[1]。对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22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7~67岁,平均56岁。糖尿病患者6例,高血压患者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8例。

1.2 配合治疗:纠正可逆病因,早期纠正可逆的病因,如停用肾毒性药物,治疗外伤、心力衰竭、失血、休克、感染等。纠正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5%碳酸氢钠100~250mL静脉滴注,必要时立即透析。尽早控制感染。常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药物,并按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进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胃肠透析。前两者对纠正水中毒、高血钾、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帮助病人渡过维持期具有重要作用。重症病人尽早透析能明显提高病人存活率。

1.3 结果 18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3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

2 护理

2.1 少尿期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减轻氮质血症,促进肾功能恢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变化及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如头痛、胸闷、心慌、脉率快等,做好预见性护理。严格控制钠和水的摄入,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入水量一般为前日出量+500mL。应用利尿药时,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如体重下降严重、低血压、虚弱及疲乏无力、腹胀、恶心、表情淡漠等低钾、低钠表现。密切观察尿量、尿色及有无肉眼血尿。每日测量体重,控制补液速度及量,防止水中毒及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2]。由于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及酸中毒,细胞内的钾释放,患者少尿或无尿,钾不能排出,使钾在体内蓄积,引起高钾血症。观察有无心率缓慢、四肢软弱、肌麻痹等表现,早发现、早处置。

2.2 多尿期护理:以卧床休息为主,注意加强饮食营养,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此期患者尿量可高达3~4L以上,易出现脱水,低钠、低钾血症,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并做好病情观察。

2.3 恢复期护理:注意休息,预防感染,避免劳累,以利于肾病变恢复。

2.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4.1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突然严重呼吸困难,端坐位,呼吸频率每分钟30~40次,频繁咳嗽伴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压升高,脉细数、烦躁、四肢湿冷。立即报告医生。立即给予端坐位,双下肢下垂,高流量乙醇 (30%)氧,以面罩吸入[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给予利尿、降压、扩张血管、镇静等治疗,控制液速。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呼吸、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以减少回心血量,先扎三肢,每15~30min松开一肢,四肢轮换。安慰患者,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心理,注意保暖。注意观察呼吸、意识、面色、皮温、痰色的变化。抽血查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

2.4.2 高钾血症:①血钾>5.5mmol/L,心电图示心率缓慢,T波高尖或消失,可见四肢无力等高钾血症表现,立即报告医生。②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25%~50%葡萄糖溶液加入胰岛素,必要时透析治疗。③停用含钾制剂、保钾利尿药、库存血、含钾食物等。给予聚磺苯乙烯钠散,1次15~30g(1~2瓶),口服,每日1~2次。④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保持环境安静。⑤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肌力、尿量、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2.4.3 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酸性代谢产物蓄积所致。代偿期无症状,失代偿期可有疲乏、呼吸加深加快,随病情加重可有恶心、呕吐、头痛、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严重者嗜睡、昏迷等。注意观察早期临床表现,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急查血生化、血气等,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

2.5 饮食护理:早期应限制蛋白质入量,0.6g/(kg· d),透析患者可增加至1~1.2g/(kg·d)。能量给予125.4~167.2kJ/(kg·d),积极补充维生素,少尿期限制水、盐和钾的摄入,入水量按照前1天排出量加500L,排出量为显性与不显性失液量之和[4]。显性失液量指尿、粪、呕吐物、出汗、引流液和创面渗液的总和,不显性失液指每日呼吸道蒸发400~500mL,皮肤蒸发300~400mL的水分。限制花生、海带、香蕉等高钾食物。

3 讨论

急性肾衰竭分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典型少尿型分为三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急性肾衰是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衰最常见的类型。若及时诊治和去除病因,部分病人肾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急性肾衰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急剧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少尿、血钾升高为突出表现。感染是本病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因之一,心力衰竭也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高血钾是急性肾衰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起病第1周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最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控制水、盐、钾摄入。重症病人早期透析能明显提高存活率。

[1]尤黎明,吴瑛,孙国珍,等.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6-497.

[2]蔡琼仙,罗永琼,杨丽.论血液透析护理进展 [J].中国实用医药,2006,1(3):90.

[3]蔡秋琴,俞小莲,朱丽亚.肾移植并发少尿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61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16.

[4]石晶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肾衰竭护理体会 [J].中外医疗,2009,28(14):1 55.

R649.4

B

1002-2376(2015)08-0203-02

2015-06-10

猜你喜欢

高钾血症肾衰竭电解质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高钾血症也是一种慢性病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角色扮演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高钾血症为例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