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汉代丝绸之路开启的工艺美术交流之路

2015-02-12邵洪玲

陶瓷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西域丝绸交流

邵洪玲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由汉代丝绸之路开启的工艺美术交流之路

邵洪玲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中国汉代,工艺美术,西域,交流

黄沙漫漫,驼铃儿叮当,千年前那场行走在西进路上的景象大抵如此吧。丝绸之路由汉武帝下令开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

西汉时张骞以西安为起点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张骞第一次西行之旅困难重重遭匈奴所俘虏监禁十年之久,逃出后到达大宛、大月氏、大夏。第二次出使西域,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国阿萨息斯王朝、身毒等国。而随着张骞的西域之旅所带回来的西域详细形势,使得汉武帝得以开展其的武力扩张并在前104年-前102年的李广利征大宛之战最终获胜之后,塔里木盆地的印欧人的城邦国家纷纷改投门庭接受汉朝廷政府的管辖,因而在乌垒和蔚犁等地屯田和驻军几千人,并设置了戍己校尉以对当地的管辖,后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直至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廷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中华文化开始了西域之旅。

由此而来的是欧亚非三洲的各个国家广泛的交流,从商品的流通到思想的传播以及技术的交流开始源源不断的进行。以丝绸为例,它风靡西域在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其结果是当时的元老院要制定法令对穿着丝绸的行为禁止。据资料显示,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由此可见丝绸的风靡程度,不论是统治贵族阶级还是大众阶级都对来自东方的神奇布料感到着迷。汉代丝织品种非常多,产量大,仅以帛为例,再细分则有纨、绮、绸、縵、素、练、绫、绢、缟、罗、锦、纱织等名目,每种织物都有其独到的特点,在此不加赘述。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曾位于丝绸之路“楼兰道西道”要冲之地,是“楼兰道”兴盛时期一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的交通重镇。葱岭以西诸国同中原王朝进行贸易时,营盘重镇和楼兰均为繁华的商品集散地,营盘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不同风格的异地产品,如丝绸、铜镜、漆耳杯、黄铜装饰件、狮纹栽绒毛毯、玻璃器等,其中毛织品以几组一样的人物形象为装饰,男性裸体、卷发高鼻、大眼、人体结构比例有意作夸张,特别是隆起的肌肉,以此表现形体的健壮有力;各族人物手持兵器,形成不同的对练姿态,这些织物保存基本完好,色彩鲜艳,织工技艺高超,纹样带有明显的希腊化艺术风格。这件作品很明显带有东西工艺交融的色彩。在汉代古人所擅长的织物技术中融入西域国家的装饰风格图样。同样在新疆民丰县大沙漠东汉墓及吐鲁番阿斯塔那等地汉墓中出土有“万世如意锦”女服,长133厘米,两袖通长189厘米,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服式,但质料和纹样又有汉文化的特点,并织着汉字吉祥语,很明显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另有“延年益寿锦”枕套、“联珠对孔雀纹锦”、“韩仁锦”、“斜方纹锦”和云纹刺绣粉袋,大多织造匀细、花纹规整,说明了只有在丝织工艺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作品,而这也符合当时汉代的丝织工艺水平。

同样汉代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时代,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第一条印度洋远洋航路,就是后称的海上丝绸之路。它自西汉中国两广口岸或日南口岸(今越南)出海,沿海岸航行抵达今越南南方西贡一带。后又抵达今泰国华富里,缅甸的丹那沙林,弃船上岸穿过克拉地峡,到达古缅甸蒲甘国,又抵今斯里兰卡等地。据《史记·货殖列传》及《汉书·地理志》记载,有明珠、玉璧、琉璃、奇石、玳瑁、果布(龙脑香)等传入中国。这些物品无疑受到中国古人的喜欢,有资料表明在20世纪末在广西合浦的西汉古墓中出土大量玛瑙、珠宝、水晶、琥珀等物就是这个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传而来,这也证明中西方工艺美术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的交流。除此之外在以汉朝石刻闻名的河南省西南的南阳地区,那些石板上的浅浮雕和蚀刻描绘了宴会、音乐和娱乐的愉悦,一些墓室浮雕上还有表现跳跃的公牛上面跳来跳去,同时也与克里特文明克诺索斯宫殿中的壁画相像。这些同样印证了中西方工艺美术的交流之旅。

同一时期,陶瓷作为汉代工艺美术发展阶段很重要的一个产物,同样吸引西方人的眼球。汉代制陶工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以陶俑为例,1969年山东省济南市西汉墓出土的乐舞杂技组俑,原有22个,因出土时丢失一个奏乐俑,现存21个。组俑中间有四俑弯腰倒立,在表演杂技,旁有两女俑拂袖起舞,婆娑多姿;后面一个民乐队,有的敲鼓,有的击磬,还有两人在使劲吹笙。整组造型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而这其中的乐器腰鼓就是通过丝绸之路由张骞带回中国,杂技也是由西域传入中国,比如西汉武帝时,大宛诸国曾来朝现魔术杂技节目,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东汉安帝时,今缅甸边境的掸国也曾来汉朝朝献魔术杂技节目。除此之外,先进还出土了非常多的西汉外国人像陶俑座灯这也展现了西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反之汉代瓷工艺的发展,是从原始逐步发展为早期青瓷,并与制陶分成两个体系的关键阶段,西汉初期青瓷器已经成套生产,釉层比较厚但是相当光润。汉代瓷器数量大,品种多,釉质除青釉外,还有灰白色釉。施釉一般在口沿和肩部,而下腹部和底部露胎,代表作品有河南信阳出土的青瓷碗,洛阳出土的绿釉四耳罐等,这些作品无疑都受到西域各国的欢迎,陶瓷与丝绸一起成为西域各国贵族显示自身地位的象征,他们以拥有来自中国的丝绸与陶瓷为奢侈品的标杆,这也足见,汉代中国由丝绸之路所开启的对外传播之路所起到的作用,不仅宣示了中国的国力,同样通过工艺美术的交换,达到了工艺美术相互交流的目的。这一点是不可磨灭的,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工艺美术必然是互相交流,学习借鉴的,这也为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汉代的漆器,在生产规模和艺术水平上都是继战国(尤其是楚文化)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它作为当时手工业的一个很重要部门进入繁荣时期,造型以及图案都非常精美,装饰技法仍然以木雕彩绘为主,不过金银扣、镶嵌、金箔贴花等技法标志着汉代漆工艺装饰上的新成果已出现。它作为当时汉代工艺美术的分支,同样随着丝绸之路而被广为传播,受到西域各国人民的喜爱。

由上可见,由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传播东方文化以及推动东西方在工艺美术领域,文化思想领域,生产生活等等各个方面的交融与学习,这在那个时代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我们可以看见,中国的丝绸,陶瓷,漆器,青铜器,铜镜等工艺美术的产品的传播,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来自西域的珍宝,这些交流成果,又进一步体现在东西方工艺美术的制作与创作之中,我们看见了其中的相互影响,借鉴与学习,这无疑是推动手工艺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汉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打开了中国走向西方的道路,同样开启了西方走向中国的道路,在这一点上,不仅仅是中国的工艺美术得到益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有益的。这也使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那些古老的印记里所记录的中西方的彼此交融与进步!

1、Han Times.《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0年

2、查尔斯·F·W·海厄姆,《古亚洲文明百科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The art communication which started by the Silk Road in Han Dynasty

由丝绸之路所开启的中西方在工艺美术方面展开的交流与交融。

猜你喜欢

西域丝绸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遥望“丝绸路”
班超出使西域
路上丝绸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丝绸情调